第586章

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世界的面貌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發現世界,也發現自身。其中發現世界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發現未知世界,另一個是發現已知世界。

未知世界並不難理解,就是新大陸而已。而已知世界就很有意思了,這指的是過去爲人所知,但因爲交通條件限制,所以並不算了解的地方。比如說,對於華夏來說,知道周圍有零零散散的小國,這些國家有藩屬國,也有非藩屬國。

而在這一圈稍微熟悉的國家之外,還有一些道聽途說的國家——其實就是歐洲、非洲的國家和地區。

而對於歐洲國家來說,華夏也是一個很陌生的國家。雖然這個世界沒有海禁,但受限於航海業的孱弱,遙遠國家想要真正交流,這始終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也就是這些年,航海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造船術不斷成熟、一條條成熟航線被發現。

這纔有了現在的樣子。

而相互交流的大門一旦打開,很多事情就發生變化了!這種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戰爭與和平!

在大航海的時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說白了,大家都想要更加豐饒的土地,更多的財富,更多的人口。而這些東西大家都想要的時候,戰爭就無法避免了。當然,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交通條件,地理位置相隔太遠的話,兩個國家是很難爆發大規模戰鬥的。

而華夏,在過去幾千年的演變當中,奠定了地區霸主的地位。或許偶爾有周邊小國‘不恭敬’,但真要說敢於挑戰華夏霸主地位的國家和勢力,那是不存在的。

歐羅巴就不一樣了,自古以來的傳統讓這片大地無法真正統一,到了如今是多個國家林立。這種情況下,不要說擰成一股繩了,就算是一個真正的領頭羊都沒辦法誕生!

也就是說,歐羅巴內部自己還有一腦門子官司要解決,就算是想和遠方的華夏帝國爭奪一些什麼,也是有心無力。

而除了華夏和歐羅巴以外,世界其他地區的發展程度、武力都有相當的不足,更不用提。

所以,到如今,局面上大概就是華夏和歐羅巴一些尋求殖民地的國家有着這樣那樣的小摩擦。但是這些小摩擦就是戰爭的體現之一——至於大型的戰爭,更多出現在歐羅巴諸國內部。

他們國家相鄰,爭奪殖民地上面利益衝突也更大(華夏在這個時代雖然也有殖民地的需求,但因爲國家傳統就是對外國不太關注,所以所謂殖民地也就是周邊而已。至於遠在萬里之外的美洲、大洋洲,對此有興趣的人不多,最多就是有人以做生意的方式去到這些地方)。

說實在的,連翹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有些可惜。有些陣地你不去佔領,別人就會去。現在的美洲是多好開發的地方啊!然而...這也就是她想想而已。之所以誕生現在的情形,這是由國家傳統決定的!

在這片傲慢的大地上,人們習慣了只關注自身,對華夏以外的地方沒有太大的想法。臨近的地區還算好,能夠直接經營,反哺本土也更加看得見。至於說經營遙遠海外的一塊飛地?抱歉,真沒什麼興趣。

連翹並不覺得自己呼籲去經營美洲能有什麼效果,大家根本不鳥這個好麼!實際上,就連翹所知的,不是沒有這個時代見識高遠者,他們也提出應該加入海外殖民地的爭奪,只不過他們的觀點根本不受重視。

在連翹看來,想要讓別人重視這個觀點,除非當初她穿越的時候成爲皇帝,或者成爲政壇非常重要的人物。這樣一來,哪怕是不符合大家常識的想法,也能夠依靠權力推行下去。

只可惜,她不是。

不過她也沒有太大的緊迫心推行這個——現在的華夏對外開放,科學知識體系也‘師夷長技’逐漸建立起來,新發明不斷涌現,眼看着就要進入工業革命的樣子。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國家肯定不會走上她那個世界的老路,在悠久歷史上增添一段黑暗時期。

說她沒有野心也好,反正沒有這方面的壓力,她也就徹底放飛了自我,這種和家國天下有關的事情,能做當然就去做,但不能做也就沒有了強求。

這是戰爭方面的事情,而和平方面,更加體現歐羅巴和華夏這樣相隔遙遠的國家。

現在越發繁盛的中外貿易就是和平的產物之一。

從一開始,彼此之間的生意集中在官方,貨物也就是絲織品、瓷器、茶葉等寥寥幾樣。到現在民間往來超過官方,貨物更是無所不包,其實也沒有經過多少年!

也是因爲和華夏交易讓很多歐羅巴商人變得豪富,華夏‘黃金之國’的美譽在歐羅巴越傳越久。這些先富有起來的商人成爲真正的致富榜樣,引來更多的歐羅巴商人蔘與到這場貿易盛宴中。

到現在爲止,對於歐羅巴,至少歐羅巴各個國家的上流社會,華夏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國家了!他們大多數用着這個國家的絲綢、瓷器,喝着這個國家的茶,另外,還有很多這個國家的貨物輸入,豐富着貴族和大商人的生活。

這其中要包括一樣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東西——華夏小說,這個東西在近十年內風靡了歐洲大陸!

歐洲早一些年的時候正好處在類似‘黑暗中世紀’的時代,世俗社會極大受到宗教的制約,人們的生活可以用‘了無生趣’來形容,這一點就算是上流社會也一樣!這個世界和連翹原本的世界不一樣,但又很相似。

歷史什麼或許很陌生,但追究其大勢,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

沒有了文藝復興,這個世界的歐羅巴迎來了另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中間的細節不用贅述,總之現在的歐洲處於人文逐漸發展起來的階段,世俗的文化活動、娛樂活動成爲非常司空見慣的東西。

而就是這個時候,擁有着悠久歷史,而且傳承沒有斷絕的華夏就進入了歐洲文化界的眼簾——他們對華夏相當有興趣,研究華夏的古籍,特別熟哲學、科技方面的成就成爲這個時間點上歐羅巴流行的事情。

也因爲這個,一批書面翻譯的人才漸漸誕生。

只不過,這些翻譯過來的書籍是學者、貴族們的喜好,或者進一步說,就是學者的喜好,實際上貴族中只有極少數人才對這些感興趣。而相比起嚴肅、晦澀的哲學、科技,其實還是小說這種文學作品更加符合人們的普遍喜好。

大約在十年前,某位略通中文的商人用自己那不算太好的中文磕磕絆絆地讀完了一部中篇小說,一時之間驚爲天人!這個時候歐洲文學界還沒有誕生這樣‘市民化’的作品,文學作品除了宗教題材,其他的也相當呆板,還沒有脫離舊時代的束縛。

但是華夏的小說就不一樣了,至少從商人的角度來說,這是大家都會喜歡的東西——沒有那麼多上帝、瑪利亞、天使、殉道者,也沒有那些絮絮叨叨,有的就是純粹的俗世生活的樂趣。

也因此他認爲華夏小說會大有前途。

於是他找到了一個華夏顧問,請他將幾十年來最有名氣的、最經典的小說列出一張單子,然後儘可能地收集到。帶着這一批小說,他回到了歐羅巴,然後請來翻譯人員,一批又一批地進行翻譯。

哪怕是在現代,翻譯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這個時代,翻譯就是更加珍貴的人才了,以這位商人的能力,找不到太多人手,所以只能分批進行翻譯,現行翻譯好的小說拿去出版,獲利之後纔有錢爲接下來的小說做翻譯。

只能說,幸好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小說版權,他這樣把小說搞到國外去翻譯也沒有人告他——這樣一來就不用出稿費了!

而沒有稿費之後,原本稿費的開支花到了翻譯費用上,這才使得小說的價格沒有爆炸(歐洲此時的造紙術、印刷術稍稍落後於華夏,是的印刷成本也有上升,小說本來就比華夏要貴!此時的華夏,小說已經成爲很普通的消遣了。但在歐羅巴諸國,顯然還沒有那麼普及)。

不過沒有那麼普及也不是什麼讓人在意的事情...因爲這個時代歐羅巴的文盲率要遠遠高於華夏,也就是說,有機會識字的人往往買的起小說,而買不起小說的人大多連字都不認識。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歐洲才接觸到華夏小說...可以想見之後的事情了。事實上,華夏文化的載體,華夏小說在這個時代風靡了歐洲的中上層階級。很多人變成‘華夏通’的開始就是一部華夏小說!

而近幾年,歐羅巴的文人也開始模仿華夏這種更加市民化的方式寫小說,只不過這種小說一開始都是模仿程度很深的——有的就是華夏小說改編,保留原有劇情的情況下,將人物、背景換成是歐羅巴這邊。

這其實沒什麼好笑的,誰都是這樣一步步來的。

只不過要等到歐羅巴自家小說真正成熟,恐怕得有一些年頭了,對於現在的歐羅巴人民來說,看翻譯過去的華夏小說還是主流。

一開始的時候,歐羅巴的書商只是翻譯了華夏這邊經典的、最頂尖的一批小說,這是過去幾十年的積澱。等到這一批小說翻譯完畢了,他們只能開始向下一個檔次尋找小說,或者翻譯新出的優秀小說。

翻譯新出小說這一點,歐羅巴和華夏這邊肯定是有時間差的,爲了節省時間差,書商會安排翻譯人員住在華夏,針對市面上最好的小說進行翻譯。而等到歐羅巴的商隊抵達華夏,再將這些翻譯之後的小說送到書商手上,開始印刷工作。

也因爲這個原因,現在歐羅巴很多讀者其實和華夏人民一樣,瞭解着最新的小說,最多就是比華夏這邊滯後一兩年而已。而對於那些真正大紅大紫的小說,彼此之間的時間差可以壓縮在一年之內!

而作爲近些年崛起的連翹,她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現在是很多歐羅巴人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