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朝堂聽政

仁宗越說越起勁,說到興頭上之時,突然提出,要王元亨明日與自己一起去承天殿參加早朝。此言一出,太皇太后當即打斷道‘此事萬萬不可!王元亨無官無爵,豈可輕入廟堂?仁宗卻道‘祖母不必多心,到時御弟只需坐在幕後臨聽即可。’‘劉太后垂簾聽政時的物什還未拆掉麼?’太皇太后問道,‘母親生前之物,豈可輕易拆之!’仁宗回道。就在王元亨、太皇太后還要勸阻之時,仁宗起身道‘此事朕意已決,御弟明日只管前去便好!’言畢,即拂袖而去。王元亨知道,明日去承天殿參加早朝之事已無可更改,即向太皇太后告了別,匆匆回到了自己住處。剛在配殿坐下不久,想起明日之事,王元亨又急急喚來了桃兒。經細細沐浴一番,換過新衣服後,又匆匆來到了天頤宮。太皇太后此時再看王元亨:面如冠玉,劍眉星目,頭戴金冠;真個是器宇軒昂,英武不凡,隱隱似有幾分太祖當年的樣子;不由心中暗暗喜歡。再反覆仔細地交代了明日上朝所要注意事項後,即催促王元亨快些回去養足精神以備明日上朝。

第二天一早,王元亨即由宮人引着去見了仁宗。話未多說,王元亨便被仁宗領着一起來到了承天殿。這裡是朝廷每日商議軍國大事的地方。只見它氣勢雄渾,巍峨莊嚴;金黃的琉璃瓦在清晨的陽光下閃耀着耀眼的光芒,使人不敢直視。在它的周圍,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紅牆黃瓦,金碧輝煌。殿首兩側兩列衣甲鮮明,肅然而立的禁軍侍衛時不時警惕地環顧着四周;這一切無不在提醒着來人:這裡確是一處極爲重要所在!走入殿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殿內正前方的一塊書寫着‘承天治世’幾個剛勁有力大字,在金碧輝煌的殿頂下幾根硃紅色的立柱上幾條張牙舞爪的九爪金龍雕刻的栩栩如生,望之使人更感自身渺小。許是人煙稀少的緣故,王元亨感到偌大的宮殿內竟有些空空蕩蕩的感覺。少時,仁宗先走至殿中上首居中的金漆雕龍寶座坐下後,指着龍座後的暖閣對王元亨說道‘御弟可先至此處坐下,只待公事一了,你我兄弟再行敘話。’看王元亨點頭應允,仁宗立即將王元亨引入暖閣中坐下後,迅速將門首上的綃羅白紗帳放下掛好離開。這紗帳極是輕薄,從裡面向外看去,一切清晰可見;但由於光線的原因,外面的人卻是一點也看不到暖閣中的絲毫端倪;且裡面空間較爲寬敞,王元亨一點也未感到憋悶。辰時一過,殿內即開始陸續有人進來。

不多時,殿內兩側已站滿了穿戴整齊肅然而立的文武百官。緊接着,在司禮宮人巡視過百官後,對仁宗報道‘各司衙俱已到齊,聽政已可開始。’仁宗點頭應允。少時,仁宗開口道‘開科取士,乃國之大計;今年科舉已進行數日,情形如何呀?’話音落時,立時有一文官模樣官員上前奏道‘稟陛下,今年應試舉子人數衆多,爲歷屆之最。多有文辭冠絕、才華出衆之士;其中尤以蘇洵之子蘇澈、蘇軾二人爲最......‘不然!’那文官話未說完,就有另一名文官打斷他的話道‘這蘇澈雖文筆奇巧,辭藻華麗;但其實是一個狂放桀驁無知之徒!’‘哦?’仁宗來了興致。那人又說道‘這蘇澈在政論一題中寫道,吾在途中聽人言道;在宮中,美貌女子數以千計,終日歌舞飲宴,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民之疾苦,也不與臣僚商議治國安邦之策!’頓了頓他又激動起來‘似此等狂放無知大放厥詞之徒,臣請皇上廢止此人應試資格,以儆效尤!’此言一出,立時引來數位文官連聲附和。仁宗卻很篤定‘朕設立科舉,本就是要迎納敢言之士;蘇澈一個小小的舉子,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纔是!’‘不可!’仁宗話音未落,又有一名文官上前奏道‘此人僅憑道聽途說,即敢妄議朝政,毀謗皇帝,實在是罪大惡極;臣請陛下革去此人一切功名,誅滅九族!’仁宗皇帝向衆文官擺了擺手道‘朕恕蘇澈直言無罪,擢其升任翰林院待詔;此事無須再議!’衆文官這才都安靜了下來。

片刻之後,又有一名文官上前拜下。仁宗斜也了一眼,見是成都太守王文舉,就問道‘王愛卿,有何事要奏呀?’***整了整衣冠,拱手道‘啓奏陛下,臣治下有一名叫張德輝的老秀才有謀逆之罪,請陛下裁處!’‘他如何謀逆,快快說與朕聽!’仁宗應道。***定了定神說道‘此人曾獻詩與臣,詩中有云‘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之句,分明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臣不敢自作主張,現已將此人綁縛殿外,但請皇上治罪!’少時,五花大綁的張德輝即被兩名武士押入殿來。仁宗看着鬚髮皆白的張德輝,在細細問過緣由及其取仕經歷之後,對衆人說道‘此人一介書生,歷經科考數十載;此信不過是急於謀求一官半職爲朝廷效力罷了;朕特准將他安排在成都府中做一個司戶參軍,衆卿以爲如何?’此言一出,朝堂上的衆大臣立時紛紛上前讚頌皇帝的寬厚仁德。此時,坐在簾幕後的王元亨將剛纔那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但怕驚動了外面之人,大氣也不敢出。

此刻聽那些大臣們對仁宗的讚頌之詞,雖感有些言辭太過,但大體還是頗爲認可的。接下來上前的官員,王元亨一眼就認出,正是前日夜裡所見的那位包大人。未等他開口,仁宗就說道‘包愛卿,你所奏陳州受災之事,朕已詳詢;現戶部雖有些吃緊,但朕已命人將今明兩年修繕御花園、天頤宮之銀兩悉數拿來賑濟災民;如仍有欠缺,可將爲太皇太后做壽款項全部拿出備用!’‘萬萬不可呀!陛下!’那包大人打斷仁宗說道‘今太皇太后已屆耄鱉之年,八十大壽爲我臣民衆之所盼;豈可將太皇太后做壽之資另作他用?’仁宗無奈地擺了擺手道‘此事無需再議!愛卿只管去做;太皇太后那裡自有朕去說合!’包大人言猶未盡,但看仁宗已面露不悅之色,只得告退離去。

少時,又有一名官員上前,仁宗看了此人一眼道‘李愛卿,你一直出使高麗,那裡現在又是何情形?’那名官員向仁宗拱手一楫道‘稟陛下,這高麗國自建隆二年歸附我大宋以後;初時納貢年年按時足額,但近兩年來,不但時常耽延,且數額缺失情況常有發生;臣遣人前去催討之時,那高麗國主卻總是藉故推脫。頓了頓他又說道‘現我大宋藩屬十餘國,這高麗王氏對我大宋如此怠慢;臣懇請陛下出兵滅掉王氏一族改任一恭良之人來當國主,以起到殺雞儆猴之效!’

第一百五十六章 羣英聚首第二十章 身中奇毒第一百零五章 初涉江湖第一百八十六章 正邪之戰第五十二章 入宮拜壽第八十五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五章 深入虎穴第一百九十章 敵友難分第一百零一章 江南七怪第六十一章 海島新居第八十九章 洞中沉睡第六十一章 海島新居第一百二十四章 陡然生波第一百八十六章 尋寶奇遇第七十三章 意外結果第一百二十九章 末世指示第一百三十七章 決鬥盛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邪魔搗亂第一百零九章 不知和尚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起風波第一百九十二章 獨闖虎穴第一百五十八章 糾纏不休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理政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域外之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越陷越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昊拳經第十一章 高人相見第一百八十四章 順藤摸瓜第八十七章 喬遷洛陽第一百二十一章 福州大會第九十九章 初入香閣第一百一十七章 訶摩羅什第一百八十六章 尋寶奇遇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五十八章 糾纏不休第五十五章 天意弄人第七十九章 姑蘇見聞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人之美第三十章 詭譎身世第一百三十一章 五嶽劍陣第九十九章 初入香閣第一百五十一章 惹禍上身第七十六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魔之戰第一百八十章 女俠風範第七十章 捨命相搏第一百九十四章 文人平亂第四十八章 連環兇案第三十三章 鏢局慘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盛會由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湖戡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盆洗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通盤整飭第一百三十五章 盛會由來第二十七章 高人來歷第二十五章 女兒心性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詳少年第一百三十七章 波詭雲譎第二百零八章 武當受挫第四十章 朝堂聽政第十三章 豪門大戶第一百七十三章 雪山探病第二十八章 太祖故舊第一百一十章 同門相爭第九十章 夢中景象一百一十四章 青城四秀第一百九十一章 連挑敵巢第一百六十四章 餘波未平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理政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多路並舉第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七十五章 靈物異象第一百五十四章 齊頭並進第一百四十六章 行善之家第二十三章 英雄相惜第一百章 勉力周旋第一百六十一章 比武風波第五十一章 蔡州城外第八十章 正道之盟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氣相投第一百七十二章 風雲詭譎第十章 江湖路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收徒平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物事全非第一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遇第六十一章 海島新居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見高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盛名禮遇第一百章 勉力周旋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湖執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梅園四友第一百九十五章 助修神功第六十三章 四季洞天第五十四章 再登朝堂第二十五章 女兒心性第一百四十八章 江湖追兇第一百二十二章 荒山魅影第四十六章 秦淮河上第七十七章 正道逞兇第一百四十九章 江湖戡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