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二)

“我在陳州有個朋友,和我做同樣的官,叫什麼葉永甲對吧?”陳同袍抿着茶問。

趙授心中大驚,然表面仍很平靜:“是有此人,不過官居同知。”

“原來升了官……”陳同袍見他不屑一顧的樣子,便論起葉永甲來:“此人愚頑不靈,吾爲其友而不能諫之,深感痛惜也。”

趙授聽他與己意見相合,便不住地說道:“是啊,此人在擒反賊吳仁運之時,還憐惜賊人,不肯及時動手;幾天前抓捕袁倫黨羽,亦是他與我頂撞,教我好不氣憤!”

“趙大人說的對啊,這葉永甲就是如此可恨!”陳同袍也義憤填膺的模樣,幫趙授數落葉永甲的不是,氣氛一時難以控制。

“不過他既身爲同知,權勢赫赫,您自然得聽他安排,委屈委屈罷了。”陳同袍嘆了口氣,搖頭道。

趙授一聽這話,登時急了,臉漲得通紅:“本督是陳州都督!那是與知府平起平坐的,哪裡需聽從這種小人物的安排!”

“呦,您還是都督哩!同袍得罪了!”他急忙一磕頭,趙授扶住他,說道:“一州之都督而已,何必如此?”嘴上雖是客氣話,心裡倒很是舒爽。

“那趙都督坐擁雄兵,可謂一方豪傑也。”陳同袍讚歎說。

“說是都督,所率之部衆不多,連盧知府的軍兵都比本督強,怎能稱上豪傑?”

“知府的兵哪裡來的?”陳同袍循序漸進地問。

“那是從開封調來的。知府嫌兵少,特呈方巡撫撥動駐軍,增兵至陳州的。”

“看來盧知府很有雄心呀。”

趙授此刻才後悔說的太多,爲給盧知府洗清嫌疑,遂勃然大怒:“你這話什麼意思?盧大人清白之身,你難道平白無故地懷疑他別有用心?這是不可能的事!”說着,他一撩袖子,準備離席而去。

“在下不是此意,”陳同袍寬慰道,“不過就是讚歎他有治國之才罷了,趙都督……”

“不要叫我趙都督!我不是陳州的都督!”趙授惱羞成怒,急得連忙打斷他的話,“我只是區區一縣之令,聽明白沒?我一句話都不說了!你願怎麼猜度怎麼猜度去吧!”他誇張地用手比劃着,用力拽開門,奴才們本要攔住他,陳同袍卻一使眼色,示意他們不要妄動,任趙授氣沖沖地去了。

陳同袍由此斷定盧德光必有反意,便瞞着鍾知府,向河南監察御史遞了一道奏本,述說盧德光‘遣都督趙授至汝寧,密約大事’,且‘稍與授語之其事,則彼慍露於色,嚎喧不止’,故請監察御史‘至陳州巡其實情,以備不虞’,並十分真誠地說‘若有虛言,則請殺同袍之頭’。

監察御史得了奏書,便下了決心要去陳州走一遭。可知道此事不可輕視,爲提防陳州生疑,故意的拖了幾天,才準備行頭,直赴陳州。

而唯一能向這位監察御史說出真相的人,正在府衙的書房裡徘徊着。這是午夜了。葉永甲在死氣沉沉的黑夜突然醒來,也不知爲何使他寢不能安。他一看旁邊席子上的寇中睡得正熟,便輕輕換穿上衣服,走到外面的議事房,再進了院子,有風,但微微吹着,反倒清爽人心。

他徑走入二堂,從那裡進了書房。書房光線很暗,他摸索着點了立燈,然後坐在椅子上,眼睛不眨,直直地盯着燈上濺起的火苗。

監察御史正午就要到了,這是他得到的消息。而他該做的事不需盧德光親自指點:那就是替他掩護。

如若不用再掩護呢?葉永甲捫心自問,這是心靈對良知的呼喊。

那便是萬丈深淵。

那些劣跡會被人們漸漸挖掘出來,貪污、栽贓、甚至殺人,這些確鑿的事實都會如高漲的潮水將他一口吞沒。此後,他獨自個承受謾罵和冷眼,就算他再聲名赫赫,再張揚跋扈,不過是他人眼中的披在骯髒身影上的一張皮,而裹在皮下的,是陰險毒辣的惡漢,是口蜜腹劍的小人。

難道現在不是?若繼續幹着殺人放火的勾當,恐怕會一直揹負沉重的陰影,使善良在內心深處埋葬。

他眼睛有點幹,但仍不眨眼。

可就算拯救了所謂人性,但迎來的只能是驚惶度日,只能是麻木了精神;反觀在此安逸苟活,不預政事,見盧黨興則鼎力助之,見盧黨衰則落井下石,何必在此時頂着萬般風險,向御史大人告密呢?

他思考不止,眼睛在兩簇火苗上跳着,而忽然間,一簇火苗滾到了地上,無聲熄滅;另一簇火苗則越燒越旺。正如他掙扎出來的抉擇,在某處也熊熊燒着。

“恭迎監察御史!”

盧德光和黎用迎在最前面,朝着御史大人,滿面堆笑。

“盧知府,我不過特來此地巡察吏情,何必令百官舍棄公事,豈不捨本求末?”御史亦回以禮貌的笑容。

“不然。在下請衆官出迎,更能讓大人親見境內肅清不亂,毫無拖延辭拒之舉,俱唯長官之命是從也。”盧德光振振有詞地說道。

御史也點了點頭。

幾人走至城牆下,葉永甲和趙授便迎過來,都與御史行了禮,問御史欲往何處,御史道:“先去那軍營……”

趙授慌向盧德光使了個眼色,盧德光便趕緊接上話:“營帳正演軍事,若大人一去,擾動兵馬,反倒耽誤正事;不如先和在下赴一場宴席,再言別話。”

御史眉間多了道淺淺的皺紋,一望在旁的葉永甲,他卻低下頭去。御史知道其間蹊蹺,不過見目今不是時機,乃一口答應道:“那就勞煩知府了!”

盧大人在他府裡擺下一桌酒菜,圈椅備上七張,最靠裡的椅子是給御史坐的,其餘不過是盧德光、趙授、葉永甲及通判等等官僚分坐兩邊,以示地位尊卑。

幾人坐定,先寒暄上幾句,才紛紛動箸,大吃大喝,談嘮的也投機。

正在歡愉之時,葉永甲捂着肚子,露出那種極具歉意的神情,和衆人說道:“在下酒喝得急了,腹中稍有疼痛……”他一瞧左右,盧德光嘆了口氣,說了聲:

“還有御史大人呢!早去早回!”

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六)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二)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四)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五)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二)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三)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六)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五)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五)第七十章 施詭、毅往(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四)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四)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一)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三)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二)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四)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二)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六)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一)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三)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五)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五)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三)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二)第六十五章 泣冢、正籍(四)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七)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六)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二)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四)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四)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一)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八十七章 巧議、化爭(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