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

“尋一副棺槨,將那黃氏就地葬了吧。”

在聽張氏講述黃氏死前的所作所爲後,黑夫默然良久,沒有再斬黃氏之首,而是讓人妥善安葬。

“也是一位良妻慈母,舐犢情深,可惜生逢離亂之世……惜哉。”他也不假惺惺地多言,揮了揮手,讓幾個秦卒將此事辦了。

統一進程裡,怎可能處處都是光輝正義,秦軍赫赫之威下,不知有多少妻離子散,骨肉分離。

黑夫雖能保證,他所在的戶牖鄉,是秦軍駐防區裡軍紀最好的地方,不敢說秋毫無犯,但至少沒有欺男霸女,凌辱當地百姓的事情發生。但他沒辦法永遠做老好人,尤其不敢玩忽職守,在知情的情況下放縱通緝犯逃走,此事張博做的不夠機密,事後被人知道了追查起來,可有黑夫的好果子吃。

這時候,跟着忙裡忙外一夜的陳平卻湊過來了,看上去似乎有話要說。

“遊徼,此子當如何處置?”陳平指了指被東門豹塞進一間小屋子裡關着的張耳之子,張敖。

“送往外黃或大梁交差,上吏指明要活的,好脅迫張耳歸案,如今張耳之妻已死,僅剩一孤兒……”

他無奈地笑了笑:“好歹證明吾等的確抓住了張耳妻、子,二十兩黃金的賞賜,夠我手下的兵卒們衣錦歸鄉了。”

黑夫前世雖然好像聽過張耳之名,卻不知道他有怎樣的事蹟,更不知道那個在屋子裡大哭着要母親的孩子,竟是歷史上的趙王,劉邦的倒黴女婿。

陳平卻搖了搖頭:“我聽說過一句話,治國家者,見到惡,就要像農夫急於除雜草一樣,鋤掉它的草葉,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長……此乃斬草除根之策。”

黑夫看向陳平:“你的意思是?”

陳平眼中露出一絲狠意,手比作刀,往下重重一揮:“與其留之爲後患,不如殺之,君不聞夏少康報仇之事乎?”

黑夫卻不以爲然:“這孺子交付上吏後,多半是被帶回關中,當做小隸臣處置,此生皆作爲刑徒,與泥土磚石爲伴,不必擔憂。”

他自問還沒有怯懦到,要靠殺一個七歲孩子來消弭恐懼,安撫內心。

陳平還欲再勸,黑夫卻主意已定:“你回去之後準備行囊,後日運糧,你也隨我同往!”

經過昨天的事,張博病,不能理事,於是三老張負便暫代了他嗇夫的職務。張負感謝黑夫在這件事裡放了張氏一馬,對他的徵糧要求無不答應。合東張西張之力,兩千石糧食,幾十輛牛馬大車都在準備,後天就可以出發。

在得知秦人徵糧時,鄉人是怨聲載道的,但又聽聞張氏貸糧之事後,鄉中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因爲這可以讓他們熬過青黃不接的四月底五月初。如此一來,在被徵召押糧時,倒也沒引起太大的反對,足以湊齊百餘人。

這就是本地鄉豪的力量了,若無張氏協助,這些事情,光靠黑夫這五十個言語不通的秦卒,是萬萬辦不成的。這就是他寧可犧牲黃氏,也要拉着張氏和自己站在一條船上的原因。

待陳平走後,仲鳴來到黑夫的身邊,看着陳平的背影道:“我一開始還以爲陳平只是怯懦孝悌,如今看來,他的心比吾等還狠啊,連一個七歲孺子都不欲放過。”

黑夫搖了搖頭,想到陳平在歷史上“絕戶計”的名聲,這的確是他的風格。

“書生殺起人來,有時候比武夫還狠!”

“因爲他們只需要發號施令,讓別人代勞,不必親手染血。”

不過仔細想想,昨天的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於是黑夫不再提及此事,問被自己安排在張宅往來聯絡的仲鳴道:“邑內有何事?”

仲鳴道:“張負讓我稟報遊徼,張耳之友陳餘(yú)派人來接洽,但察覺不對後又跑了,他們未能活捉,只能將其射殺……”

“陳餘?”黑夫皺起眉來,又是一個沒聽說過名的。

“張負說,此人乃大梁儒生,與張耳是至交,後來陳餘去了趙地,如今趙國雖破,但陳餘仍是趙地名士,名聲甚至傳到了河內郡。其手下多有燕趙之俠,如今來聯絡的人死而不歸,恐怕陳餘已知道事情有變,他希望遊徼多多小心……”

黑夫略一沉吟,下令道:“讓陳平回來!我有事要與他商議。”

……

在得知那羣趙地來客找他時,周市正在修理自己的弩機。

周市年紀三十上下,留了一把稀疏泛黃的鬍子,這是他最明顯的標誌。他是黃池人,全家世代作爲魏國武卒,祖、父皆死於與秦軍的交戰中,所以周市痛恨秦人,恨不能生食其肉。

但光靠他一個人的憤恨,阻止不了強秦。今年一二月,秦國以勢不可擋的攻勢,摧毀了魏國最後的主力,包圍了大梁城,並派人攻略招降周邊縣鄉。

在陽武縣任武吏的周市秣馬厲兵,打算爲魏國盡忠,守住此地,誰料陽武令卻聽了戶牖張博規勸,竟然選擇了降秦!

張博此人,有個人親疏小義,卻無國家存亡之大義,周市聞訊時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帶着一些願意追隨他的手下殺出陽武,流亡於野澤樹林之間。

但他沒有就此放棄,因爲只要大梁一天未陷落,魏國便還有希望。作爲對魏忠誠度最高的武卒,周市開始避開縣、鄉,在秦軍勢力無法涉及的里閭山林裡遊蕩,吸納願意加入他的人,很快就聚得百餘魏人。

他們開始攻擊落單的秦人,阻斷秦軍各縣往來聯絡的騎手,甚至還組織了一次對陽武縣運糧隊的襲擊。可惜秦人已經掌握了陽武縣武庫,裝備精良,周市他們只來得及燒燬了部分糧草,便丟下十多具屍體撤退了。

“吾等的實力,尚不能與駐紮縣城的秦軍抗衡啊。”

明白這點後,周市不再嘗試奪回陽武,開始將目標轉向各鄉。

秦人在鄉上的統治不強,一般只派一屯五十人維持秩序,眼下,各地都在朝大梁輸送糧食,這便是防備最脆弱的時節,周市可以選擇帶人襲擊糧隊,也可以直接去攻擊鄉邑,只要奪取一個鄉,秦軍就不得不派人過來追剿他。

這樣,或許就能爲大梁,爭取一點點時間的機會了……

周市最想攻擊的,當屬戶牖鄉。張博勸降了陽武縣令,周市對此一直懷恨在心。

可惜自從秦人進駐戶牖鄉後,秦軍與張氏的關係居然沒有像其他鄉那樣鬧僵,那支五十餘人的秦軍,也沒有像其他地方的駐軍一樣,威逼百姓,欺辱民女,鬧出羣體性事件。

一片平靜的戶牖鄉,讓周市無從下口。

本以爲徵糧或許能使戶牖鄉民怨沸騰,然而周市派人打探的人卻回來說,此鄉一切如常,張氏和秦軍達成了協議,願意出糧貸給百姓,充當徵糧,幫他們渡過難關……

周市大失所望,但好在,他的手下帶回這個消息的同時,還帶了一批人回來。

或者說,是在那批人逼迫下,帶他們回來的。

周市停下了手裡的活,看向昂首站在他面前的人,卻見此人三十不到,高八尺,身着儒服,頭戴儒冠,唯獨腰間掛了一把劍。

“你便是陳餘?趙地名士?”

“正是在下。”陳餘眼睛通紅,或是一夜未眠,或是剛剛哭過。

周市一貫看不起羸弱的儒生,覺得他們百無一用,亡國時也只會抱着禮器簡牘跑掉,便笑道:“不知陳生挾持我的手下,非要來尋我,所爲何事?”

陳餘朝周市拱手道:“我帶人潛入陽武地界時,聽聞周君招募百餘壯士,以一己之力,獨抗暴秦,餘十分佩服。今願帶着手下十名趙地俠客,助君一臂之力,與君一同襲擊戶牖鄉……”

周市對這個操着一口正宗大梁口音的儒生十分警惕,冷笑道:“光復戶牖鄉?你雖是魏人,卻早已跑到趙地,無緣無故,爲何助我?”

“不瞞周君,我與外黃張縣俠乃刎頸之交,外黃城破前,他送妻、子到戶牖鄉張氏暫避,再由我暗暗將他們接走。本以爲那張博雖降秦,但尚念故交,能信守諾言,誰料……”

陳餘咬着牙道:“豈料前日,張氏卻突然反悔,向本地秦吏告知了此事,秦吏與張氏一起,逼死吾嫂,陳屍於外,又擄走了我那七歲的侄兒,如今就囚在邑外營地中……”

周市聽完之後,卻搖頭道:“我手下只有百餘人,不足以圍攻鄉邑。聽你的意思,既然秦吏與張氏相合,有五十甲士,外加張氏兩百僮僕,且戶牖鄉民也不欲反秦,想要攻破戶牖鄉,救出你那侄兒?無異於癡人說夢。”

“那我還有第二策。”

陳餘不甘心,又道:“我的門客在鄉外查探時,見邑中集結了幾十輛牛馬大車,還從張宅內源源不斷運出糧食,想來是要往大梁秦軍大營運糧,不是明天,便是後日!屆時我那侄兒,肯定也會被一起帶上,還望周君能與吾等一同,襲擊糧隊。”

“此策倒也未嘗不可。”

周市起身,又看着躍躍欲試的陳餘笑道:“然,儒生亦能殺人乎?”

陳餘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周君對儒生有偏見啊!”

“吾曾聞,仲尼有弟子仲由,性粗鄙,好勇力,冠雄雞之冠,佩豭豚之劍,後才拜孔子爲師,學儒禮,爲儒生。”

“仲由在衛國大夫孔悝家中做邑宰,爲其治邑。當時衛國內亂,叛軍圍困孔悝,當是時,孔悝手下武士皆奔逃出城,唯獨仲由逆行入城,路遇叛黨,盡殺之。待其至孔悝家中,叛軍更令百人持戈矛圍攻仲由。仲由仗劍,以一人之力,敵百人,身中數十創,依舊屹立不倒,反擊殺了十餘人……”

“最後仲由難支,冠帶被戈斬斷,他說‘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

言罷,陳餘突然抽出了腰間二尺劍,周市的手下都緊張地上前一步,但周市卻擡手製止了他們。

陳餘坐地彈劍道:“我雖是儒生,好儒術,但卻崇尚子路,希望做一位儒俠,這才與張耳往來,結爲至交。”

“周君問我能不能殺人?哈哈哈,我在樑時,雖然年少,卻曾拔劍,殺了一個欺凌霸市的惡少年,遂逃亡趙地。在趙國苦陘,遇山賊,要奪我衣冠,我又拔劍而起,殺二人。這纔得到當地富人公乘氏驚異,召我爲婿,靠了妻家的財富,在趙地小有名氣……”

“可惜那之後沒兩年,暴秦便攻破邯鄲,苦陘也被劃入恆山郡。秦法嚴苛,不喜儒術,禁絕遊俠,於是昔日的經綸相會,暢談古今,曾經的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皆不復見矣……我的寶劍,也蒙塵已久……”

陳餘一番嗟嘆後,又仗劍而起,朝周市恭恭敬敬地拱手道:

“子路言,食其食者不避其難;於我而言,刎頸交者,亦不避其難!如今,便是我這長劍斬秦吏,誅奸賊,再度飲血之日。”

“也好教周君知道,儒生,亦能殺人!”

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29章 無衣第323章 王、蒙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156章 魏亡第176章 冒險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1010章 玉碎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964章 越兵第970章 風口第702章 背水第634章 封侯!第84章 雞血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686章 不知足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629章 辦不到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991章 鍾離眛第686章 不知足第158章 受金第689章 象箸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1020章 我來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90章 捷報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1031章 扶桑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15章 巧合?第595章 牽星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961章 猗氏第40章 回家(下)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478章 法教第634章 封侯!第811章 誤會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194章 諾!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228章 夏子第1028章 敵友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443章 紅氅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120章 屯長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157章 黍離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979章 長平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488章 農家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890章 楊喜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996章 招安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984章 石頭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25章 三窟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944章 成都第745章 戰長沙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94章 封診式第176章 冒險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160章 大夫爵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第976章 祖國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446章 撼山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