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

民族星散、文明林立,這不是李藎忱想要看到的。

盛唐因何而盛?

不外乎把周圍一圈都打服了之後,再敞開胸襟廣納八方來客。

但是盛唐因何而敗?

所謂的八方來客,終究只是客人。主人家一旦起火,他們跑的比誰都快。更何況在主人家放火的,實際上也是一個客人。

因此李藎忱認可大唐的胸襟和氣度,但是也認爲大唐把這些來客的忠心之類的看的太濃厚了。

人家和你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甚至不同語言,又何必爲保衛大唐而戰?

所以李藎忱既要能夠招徠八方,又要把他們的文化雜糅進華夏文化之中,用華夏的文明去吞併他們的文明,尤其是李藎忱還可以通過波斯人以及未來註定會登場的阿拉伯人等等對外傳播華夏文化,注意,這裡的傳播並不是讓西方人知道,遠方有一個遍地是黃金和絲綢的國度,而是讓他們感受到華夏文明的魅力,這種魅力不僅僅是體現在物產上、體現在語言上,更體現在華夏更加先進的社會制度和科技水平上,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向華夏學習甚至直接成爲華夏的一部分。

茶,誰都可以種。

黃金,誰都可以開採。

但是先進的制度,制定了就註定會比別人領先;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發出來了就註定能夠爲自家百姓帶來遠勝過其餘文明的生活水平。這些纔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並且傾心於維護現在這種制度的底氣所在,也是讓其餘文明和華夏文明碰撞之後能夠心甘情願的成爲華夏文明一部分的底氣所在。

簡而言之其實就是兩個字,超前。

在思想上、在生產上、在制度上實現完全的碾壓。

無論是軟實力還是硬實力,讓你們連想都不敢想,看到了又怎能不驚訝?

正在緊張整理奏章的閻毗以及其餘秘書監官吏、正圍繞着沙盤爭執不下的張須陀和太尉府參謀們、正在開列發展綱要的各部官員,或許沒有人想過,此時正坐在龍椅上,看上去似乎已經快要睡着的陛下,實際上心中又是怎樣的一番盤算。

若是知道的話,他們或許也只是一笑了之。

畢竟現在西北之戰還未塵埃落定,陛下的思緒就已經飄過了西域、一直到遙遠的西方,對於他們來說,這屬實是難以理解,畢竟那是過於陌生的一片天地,要不是大漢最近在南洋的航海探索已經有些進展,要不是在當年那個大漢還在的時候,人們就已經多多少少知道西邊還有一個大秦的話,恐怕大家更是會對陛下的想法感到奇怪。

不過好在至少現在大漢內部已經逐漸沒有了華夏爲中央之國、周邊屆時荒蕪之地的想法,不然的話李藎忱的這些想法想要推行似乎都不太現實。

——————————

陛下視察長安工坊,這是好幾天前秘書監就已經通知了的。

不過奇怪的是陛下並沒有通知說自己具體什麼時候來,也沒有說自己會帶着什麼人來。

而現在西北戰事緊張,工部一開始還着手準備了一下,後來發現陛下似乎一直沒有駕臨的意思,所以大家索性就繼續各忙各的。西北那邊那麼大的器械需求量,這些當然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西北工坊的生產能力不敢恭維,因此壓力實際上都落在長安工坊上。

如果不是蕭摩訶打通洮水,讓巴蜀工坊的各種器械能夠通過漢中、武都直接抵達前線,長安這邊要面臨的壓力可能更大。

還好,還好,北伐已然結束,不然整個工坊上下真的要炸毛了。

工坊的運轉方式實際上也很簡單,在農閒的時候大量僱傭農民充當工坊之中的臨時工,而農忙的時候,工坊依舊可以憑藉原本固定的人手保持一定的生產能力。尤其是陛下勸導女性出門就業之後,很多輕工業生產的工坊中實際上就只剩下女性了,因此這些以冶煉、鑄造爲主,應該算是重工業的工坊也能夠保持固定數量的丁壯可以不用從事農業生產等等。

畢竟工坊打造出來的農耕器械逐漸普及,無疑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農耕需要的人手,這些人手再進入工坊從事生產,自然讓更多的器械被生產出來,然後逐漸向更遠的地方推廣、以解放出來更多的人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不說別的,至少現在大漢軍隊很少再需要和當初那樣時不時的從事農耕了。

北伐戰事結束之後,李藎忱在各軍之中抽掉了部分精銳以及斷後的部隊率先進入西北,而對剩下休整中的軍隊,李藎忱已經開始着手推動裁軍。

多年征戰,軍中也已經開始出現老齡化的問題,一些上了年紀的士卒以及低層官員,顯然一來戰力已經比不上年輕人,二來隨着各式各樣的火器逐漸進入軍中,一輩子征戰、思想更傾向於保守的他們顯然也發現自己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因此讓他們退役也是必然的,不然等到火器逐漸列裝全軍之後,這些人很有可能反而變成拖後腿的。

除此之外,從朝廷本身的角度來說,國內已經沒有什麼戰事,南方的開拓又有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代勞,因此陸師的主要任務實際上就只剩下東北、西北兩處,至少在這兩個方向上征戰是用不到數十萬大軍的,該退役的自然都抓緊退役。

漢軍將士平日裡以訓練爲主,很少從事農耕,因此這也就意味着每多一名將士,後方就會少一個青壯勞力,長此以往,朝廷必然會不堪重負,尤其是農業和工坊在人的爭奪上的矛盾已經逐漸顯露出來,農部天天在朝堂上和工部吵個不停,因此只有把軍隊的人放回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裁軍也不是直接就把這些人趕回家。

朝廷根據每個人的意向進行安置,家中還有人的,自然可以回家;家中要是已經沒有人了的——這在亂世之中並非什麼不常見的事,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是因爲家破人亡、只能從軍——那麼朝廷會根據其個人意願,看其是願意服從朝廷安排和其餘退役的袍澤們一起耕耘,還是返回家鄉。

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番外一·都中知我劉文靜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六一八章殿試題目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五百章 天降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