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七章 平西三策

“對此,我們當派遣大量商隊配合白袍、通事館,以出使的名義前往西域各處,探查消息、摸排底細,知己知彼,方可知西域之軟肋。”徐德言又補充一句。

“善!”

“之後,應當‘分西域’。”

裴子烈眉毛一挑:“哦?此話何意?”

徐德言一笑:

“西域古往今來都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和任何一方勢力叫板的強國,絕非只因路途遙遠、往來不便。要知道朝廷所謂之絲綢之路,雖然已經不再延伸到中原,但是在西域猶然還是運作的。

西域各國應當都在這條路上,或是有分支聯絡,或是乾脆就和高昌這樣把握要衝,內外交通,絕非不便,列國之間,當相互聽聞,甚至多有貿易上的合作,可是時至今日,高昌,依舊非霸主,列國仍存,這說明什麼?”

裴子烈微微皺眉,他實際上也只是在武威之戰爆發之後才從東部戰線上抽身而出,前來河西的,本身對於西域的認知就絕對比不上久在西北的徐德言,因此這個問題還真得想一想。

不等裴子烈回答,徐德言就已經率先解釋——這就避免了老上司萬一回答不上來的尷尬:“這說明西域各國內部,恐怕多有矛盾和不滿。不然的話數百年間,列國雞犬相聞而各自爲政,這不正常。”

“言之有理。”裴子烈頷首。

要是換在中原,一堆佔據着一兩個城池的小國家,除非因爲相互之間多有警惕戒備甚至乾脆是相互排斥,乃至於不死不休,恐怕早就有雄才大略之主,依託其中某一個大國遠交近攻,實現西域一統了。

畢竟像是高昌之類的國家,對上其餘的西域小國還是有很大勝算的。不至於和現在這樣,即使是一個從高原上下來的吐谷渾,都能夠逼得他們俯首稱臣。

因爲知道攻佔了其餘國家,對方肯定不臣服,那就只能直接屠城,最後自己也拿不到什麼東西——西域各國之財富,的確不少,不然也不至於讓大漢朝廷上下早早的就盯上了他們,但是西域各國都是依託綠洲而起,真正缺少的是水資源,更是人丁,真的屠城之後,弄了一堆金銀珠寶回去能幹什麼,能當飯吃麼?這不是打了一個寂寞麼?

所以還有啥好打的,明知道互相看不順眼,但是都不如各自吃各自碗裡的那口飯,只要絲綢之路還在運轉,總歸不至於餓死。

想通這個,裴子烈就已經能猜測到所謂的“分西域”是什麼意思了。

“列國之間,多有矛盾,只不過互相奈何不了,就只能互相隱忍。”徐德言笑道,“只要我們鼓勵他們之間相互攻訐,甚至予以一定的幫助,那麼西域就將更加混亂。朝廷出兵的理由,不見得就真的沒有。”

裴子烈不由得一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夠狠的!

關鍵在於,只要工作做的到位,保不齊真的有西域國家吃這一套。到時候打不過了,自然就有人會想着去找大漢求援。

“不過還是要淡化大漢在其中的分量,主要是讓他們自己相互打起來,不然有可能適得其反。”裴子烈補充一下。

兩人會心一笑,都明白。

西域這些傢伙,都是老牆頭草了。

一旦他們察覺到背後有大漢在挑撥,那保不齊轉眼就握手言和。

精明着呢!

因此大漢寧肯在旁邊看戲,也不能入戲太深。

這個,交給通事館和白袍來配合就好了。

“最後,自然便是‘定西域’。”徐德言接着說道,“西域廣闊,又有大漠、雪山,地形複雜。想要拿下西域,一旦給了敵人反應的時間,那麼戰線就會越拖越長,只會對大漢越來越不利。因此到時候當以精兵爲前鋒,大軍隨後,兵分數路,從敦煌、吐谷渾等地同時進發,底定西域大局,一戰之間!”

裴子烈霍然起身,目光炯炯,直直盯着掛在牆上的河西和西域輿圖。此時輿圖上的西域列國,多數都只是標註了一個大概的方位。

茫茫西域,萬里黃沙。

若是以此三策,未嘗沒有平定之可能。

一戰定西域,這是何等的豪邁,又是何等的不世功勳!

裴子烈看向徐德言:“若是如此,有生之年,或真的能將西域收入大漢囊中。”

徐德言一笑:“屬下從未懷疑。”

————————-

李藎忱收到從西北傳來的奏章時,已經不在洛陽,而在從鴻溝南下的五牙大艦上。

內河水師已經都解散,留下的這些五牙大艦,正好充當御駕龍舟。

論內河上的穩定性和舒適性,還是這玩意靠譜。

下江南,是李藎忱之前就已經決定了的事。

江南,大漢經濟、工業之命脈所在,李藎忱在進行下一輪的對外擴張之前,必須要先安穩江南民心。

當然,現在朝野上下討論最多的就是遼東和西北的局勢,其中雖然有少數激進派嚷嚷着一定要把這些全部都收入大漢的手中,但是依然還是有非常多的人對大漢的對外擴張保持觀望甚至反對態度。

原因無他,三百年戰亂至今,朝野上下都無比渴望着戰火平息,大家能夠喘息一下。當初李藎忱能夠收攏軍心和民心,也是憑藉與此。

可是現在九州太平了,朝廷卻頻頻對外用兵,還有完沒完了?

李藎忱下江南,自然也是爲了表明自己目前並不打算對外大規模用兵的態度,不然的話,陛下此時應該去鄴城或者返回長安纔對,哪有距離戰場越來越遠的道理?

不過李藎忱是這麼一個態度,並不代表着朝廷就真的無所事事,把各處關隘一關,大家開心過日子了。

實際上朝廷,尤其是太尉府,一直在籌備對遼東、對西域的戰事,朝廷斥候配合白袍,也在嚴密監控着關外的一舉一動。現在高句麗和契丹纏戰日久,盟友勿吉人似乎也不是那麼靠譜,所以進攻態勢多有放緩,畢竟高句麗人也得想想背後還有新羅和百濟磨刀霍霍呢,繼續向前還有可能觸動大漢這個龐然大物,所以也要適可而止。

如此,李藎忱判定高句麗暫時應該也沒有膽量直接跑到碣石挑戰大漢,所以自己可以先到江南走一遭。等自己返回的時候,就是大漢要對遼東用兵的時候。

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十五章 凌遲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一一八八章 劍履上殿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