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

“都坐吧,不用拘禮,隨意些。你們看那幾個小總旗,這坐姿可比你們什麼指揮使、千戶大人們放鬆多了。”

南京高級官員們退場後,朱由棟開始對這八十人講話。

“今天呢,這橫海衛算是宣告復建了。但是,到底復建得怎麼樣,能不能成爲我大明值得倚靠的衛所兵,這個,還得在座的諸位好好的努力。”

“我等願爲殿下效死力。”

“呵呵呵,那孤在這裡多謝諸位了。”清了清嗓子,朱由棟點了指揮使的名:“麻都司,你久在大同邊境,你來說說,若是我大明南方的衛所兵去了北邊,遇上蒙古人,會是個什麼情況?”

身材矮壯,額頭上一道很長的刀疤,使得整個人都顯得很是兇狠的橫海衛新任指揮使麻承詔站了起來:“殿下,臣這個人從來不會說虛頭巴腦的廢話。隆慶年間,高文襄公組織南北軍鎮衛所會操,南軍裡面也就四川兵、廣西兵還能算有個樣子,其他的,對上我大同鎮兵,都是不堪一擊。”

“很好,孤很喜歡你這種直來直去的性格。在座的諸位也都聽好了,以後,有什麼話就直說,行伍裡面,最招人厭的便是那些彎彎繞繞。”

“我等領命。”

“嗯。”微微點頭後朱由棟再道:“復建橫海衛的奏章是孤起草的,皇爺爺既然準了這道奏章,並把這個事情交給南京兵部來辦,那實際上就是交給孤來辦!而孤的目標,是要把橫海衛建成我大明的第一強軍!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偌大的會場,只有二十四個十七歲的少年齊刷刷的站起來大聲迴應,其他五十六人,卻是表情各異。

“呵呵。”左手輕輕的下壓,讓方山的少年們都坐下,朱由棟道:“看來諸位現在沒什麼信心啊,這個沒關係的。你們後面真正開始做事後,就知道孤所言不虛了。接下來,在你們沒有正式就職之前,孤給你們定下幾條規矩。”

“請殿下示下。”

“其一,關於橫海衛的軍餉。按照兵部的意思,頭兩年,橫海衛的軍餉由皇爺爺的內庫負責,這個嘛,實際上就是孤來負責。孤在此定下規矩,指揮使,年俸三千兩。”

“嘶~~”此話一出口,下面八十人裡的五十六人齊齊吸氣,很是形成了一個小的空氣旋渦。

明初實行的是衛所制度,國家劃撥土地給軍隊,讓軍隊的士兵屯田,其產出國家收走一部分,剩下的全都是軍隊的。這個標準一開始是每戶軍戶50畝土地,每年交給國家18石。到了後來發現根本沒有這麼多土地分給士兵,所以從1425年(明仁宗洪熙元年,)開始規定,軍戶每戶20畝土地,每年上繳國家6石,這個規定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自然,衛所兵是沒有軍餉的。

但是明代的衛所制度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便是軍人的社會地位低下。

比如說唐代的府兵雖然也是屯田兵,但是唐代整個社會都尚武,當兵是極光榮的事情,而且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在社會按照家庭財富劃分的九個等級裡,只有前六個等級的富人才有資格當兵。而且即便你有資格當兵,軍隊還要看你的家世是否清白,以及年齡、身材和武藝才考慮要不要你。當了兵之後,唐代的府兵可以直接繼承國家劃給你父輩的土地並且不需要繳納賦稅,每代只出一人當兵即可,就算你在地方上犯了罪,地方官府也管不了你——府兵的事情屬於兵部管,而歷朝歷代的軍隊護犢子那就是一種傳統!如此種種,使得唐代的府兵社會地位高,經濟利益好,有極強的榮譽感。這戰鬥力嘛,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唐代府兵制毀於唐朝皇室諸王、宦官、高級官僚們貪得無厭,吞了民間的土地還要去吞府兵的土地)

而明代的衛所兵呢?又要打仗又要給國家繳稅,而且明朝還主張以文抑武,各級官員從明代中期起就可以把衛所兵當做僕役隨便呼來換去。各級地方政府不但有權直接抓捕衛所兵,還會把社會上的雜碎們以‘充軍’作爲懲罰。這沒社會地位,經濟上又不討好,完全沒有榮譽感的部隊,怎麼可能會有戰鬥力?若是稍微有點門路,又有哪個傢伙不想着逃離這個衛所兵的身份?

從洪武朝起,軍戶逃亡就有了苗頭。到了宣德年間,這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了。朱由棟去年在南京清查軍戶,發現實際軍戶只有理論上的百分之十多一點還算好的。最典型的是江西南昌左衛,滿額4735名戰兵,1502年(明孝宗弘治15年,這一年葡萄牙人第一次到達南美洲)出操的時候只有141人。也就是說只剩下了百分之三。

衛所兵本來就士氣低迷戰力低下,逃亡率還如此之高,真要碰上外敵入侵,那基本是沒法指望的。所以自明代中期開始,政府就不得不採取募兵制來應對衛所制度糜爛所導致的國防力量下降的問題。而募兵,那就需要國家發放軍餉了。

以戚繼光爲例,這位戰神在嘉靖年間抵禦倭寇,一開始率領衛所兵上戰場差點被這些傢伙給坑死。於是他經胡宗憲等人的支持在浙江募兵,當時由於浙江被倭寇禍害得很慘,浙江的老百姓有參軍打擊倭寇的強烈願望。所以那時候募兵,戚繼光不用給安家費,士兵入營後,每月餉銀是9錢銀子。

到了戚繼光後來出任薊鎮總兵,把浙江兵拉到河北後,這軍餉就漲到了每月一兩五錢(一個月至少可以買三石米,一年就是三十六石。這個收入比普通的佃農要好很多,也因此纔有人願意應募當兵)。

而且這時候您要把浙江兵拉到那麼遠的地方,除了餉銀要給的高以外,還得給安家費——畢竟千山萬水的,這一走可能就是永別。所以從明代中期開始,募兵要給安家費了。其標準,基本上募兵地與服役地隔得近的,安家費是三兩,遠的是五兩。

募兵的戰鬥力毫無疑問是遠遠勝過衛所兵的,如此國防無力的問題得到了緩解。但是這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大明的財政制度是老朱定下的,當時計劃里根本就沒有軍餉支出這一塊!相反,朝廷還要從軍戶那裡拿東西!而現在朝廷非但不能從募兵那裡拿東西,每年還得倒貼!

這麼一來,再加上明代的財政制度就是一坨屎(十幾個部門都各自收稅,收來的錢互不統屬),根本沒有隨着時代發展進行自我改革的能力。所以,募兵制的佔比越高,國家財政的壓力也就越大,到了最後,欠餉又成爲了新的社會現象。

按照隆慶年間戶部尚書張守直所言:國家一年收入銀兩230萬兩,給九邊重鎮的軍餉一年就是280萬兩。欠餉?那是必須的。

欠餉了怎麼辦?丘八們都是廝殺漢,火氣是很大的。國家不發軍餉,信不信老子們來個譁變?先把軍官們宰了再說?

軍官們也是兩難:對外,國家不發軍餉,軍人們不肯賣命作戰了,這外敵入侵怎麼辦?對內,士兵們造反怎麼辦?

於是家丁制就此應運而生。

國家每年發的錢不足是吧?衛所土地被地方兼併,產出不足是吧?沒關係,這多少總是有一點的是不是?我就用這一點有限的資金,把部隊裡最能打的幾十個或者幾百個人裝備起來,讓他們成爲我的家丁。打仗的時候,這些家丁就是中堅力量。平時,就是鎮壓普通士兵和軍戶的倚靠!這家丁是如此的好用,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將領改任駐所,這些家丁也要跟着轉換軍籍,跟着將領到新的地方上任!

家丁的收入,一般每個月是三兩到五兩,而且衣服、兵器等裝備也是主將選好的給。有賞賜的時候先拿,傷了要派人照顧,死了給撫卹也很及時。如此一來,各個邊鎮的士兵,那真是人人以做將領的家丁爲榮!

兵爲將有乃是軍閥產生的苗頭,熟讀史書的大明文臣們當然能夠看到這一點。但是有什麼辦法呢?有本事你們這些老爺把軍餉發足啊!

萬曆年間,皇帝不要臉,各種掙錢充實內庫,然後以募兵制爲主的各軍鎮軍餉差得狠了,內庫便出錢進行補貼。如此,各軍將的家丁隊伍膨脹得還不算太厲害。等到了歷史本位面的崇禎朝,朱由檢聽信東林君子們的建言,不再想辦法從商稅、礦稅這些地方掙錢而完全依靠田稅來維持國家運轉的時候……好吧,這個事情的順序是:其一,崇禎朝前幾年朝廷沒錢給邊軍,邊軍將領的家丁開始緩慢膨脹。其二,袁崇煥無旨意斬殺毛文龍後,崇禎皇帝居然不處置袁崇煥,由此使得武將們徹底對皇室離心離德,慢慢的變化爲軍閥。其三,軍閥們開始肆無忌憚的朝着崇禎獅子大開口要錢,不給錢就不辦事甚至投敵,逼得崇禎皇帝不斷對老百姓進行加徵,而軍閥們則用這些民脂民膏把自己的家丁隊伍擴充到幾千甚至上萬人!

歷史本位面的天啓年間,朝廷每年收入大約是330萬兩白銀,支出在四、五百萬兩不等。皇室每年從內庫補貼大約一二百萬兩,萬曆花了幾十年才積累下的資金慢慢開始見底。天啓五年,魏忠賢剿殺東林黨,抄了各級官員的家後,其髒罰沒有入刑部而是直接入了戶部。於是國家收入在那一年暴漲到近八百萬兩,然後皇室再補貼200萬兩,全年光軍費支出就近千萬兩。方纔一次性填補完各軍鎮歷年欠餉。

而到了崇禎十五年,國家徵收各種賦稅2300萬兩,其中田稅大約2000萬兩。支出也是2300萬兩……田稅都敢收2000萬兩,老百姓不造反真的沒有天理了……

總之,這個時代的募兵,每月的餉銀大概是1.5兩,但是長期不能按時發放。軍官的餉銀按照等級各有不同,在軍鎮兵的都司這一級,每年能夠撈到幾十兩也就差不多了,頂天不會超過一百兩。而衛所兵?他們本來一直都沒有軍餉的好不好?

所以,朱由棟說橫海衛的指揮使每年年俸三千兩的時候,大家纔會覺得驚詫莫名。

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