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長城

“我們的航天飛機連核動力發動機都沒有,但他們已經有兩架核飛行器了。“

凱里一到JFT就是劈頭蓋臉一陣罵,讓弗里曼一頭霧水。

“兩架?不是一架風暴號嗎?”

跟隨的空軍情報室助理打開手機,上面是一張在B級基地外面拍攝的照片:一架安1250載着一架沒有安裝發動機的H2起飛。

“光榮號、先鋒號都在瓊州檢修維護,風暴號在太空,那麼三個小時前從他們基地飛出來的這架是做什麼的?

雖然暫時只有幾張不太完整的照片,但H2N和H2M機體的差異是能夠辨別的,況且這架飛機去的不是瓊州,是盛京。”

“盛京?”

弗里曼還算了解華國的主要科研生產機構,知道那裡就是共和國長子沈飛的地盤,一架H2N過去顯然是要進行軍用改造的。

風暴號肯定是民用無疑,這從它首次飛行就執行前進號的安裝任務就能看出來,但這一架神秘的H2N就說不定了。

凱里:“您能告訴我,這架H2N爲什麼沒有安裝發動機嗎?”

弗里曼:“這很好理解,如果要安裝很多武器必然需要對內部管線和散熱系統進行佈局大改,讓我看看照片……是的,它還沒有完工就被運過去了,那麼配套的三臺A100發動機應該也會有所改變。

所以這一架航天飛機絕不會是民用目的。”

凱里:“所以我現在代表空軍對NERVA A105提出新要求,讓它至少有10MW的電力輸出能力。”

“……”

弗里曼看了眼凱里背後的空軍情報室助理,後者微微搖頭。

顯然,凱里少將對於技術一竅不通。

就算他能讓發動機輸出10MW電力,航天飛機也不可能搭載如此大功率的激光器,這個體積的激光器功率根本不可能做到這個地步,而且散熱問題也極其惱火。

如果沒猜錯的話,雷神公司最新的激光器項目是300千瓦級?還差得遠呢!

況且在太空使用激光器跨越數百公里進行攔截與地面攔截幾千米外的無人機完全是兩碼事,對於激光器的要求差距也極大。

好在他也很熟悉阿美軍工的老套路,直接點頭應承下來,到時候推脫就是了。

再說波音的奮進號翻新完了嗎?肯定還沒有吧?怎麼也不可能在7月復飛。

打發走凱里後,弗里曼繼續等待空軍和NACA對風暴號的偵測結果,這很能幫助NERVA A105的開發。

……

在發射以後,“風暴”號就像消失了一樣在媒體中失去了身影,當然這其中大部分是國內刻意壓制的結果。

關於風暴號的內部影像資料更少,7名宇航員進入對接前進號後也只發出了在空間站內的畫面,外界連風暴號粉色的尾焰都沒機會看見。

現在,國內的輿論置頂是C832。

C832首飛以後,很快就迎來了一大波訂單:東航4架、南航4架、海航6架、廈航3架、國航又購買2架,加上兩架專機的訂單收割到了21架訂單,這個數字相當不小。

與之相比C919從首飛至今才收穫了18架訂單,雖然也算不錯,但顯然勢頭不算太好。

而且C832相比C919還有個優勢,作爲全國產化客機,它能不受限制的作爲軍用飛機。

軍方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裝備六架空警1000預警機以及十二架空油-10空中加油機,以及總共20架高新10號系列電子干擾機、空潛10號系列反潛偵察機,也就是18架C832和20架C822改造項目,會和西飛聯合完成。

這三十多架也僅僅是開胃菜,實際上按照空軍自己的估算以國內的規模大致需要150到200架左右的後勤和特種飛機,都要從C822和C832上面改進。

至於那架在風暴號首飛後就從基地運出去的H2N,自然就是909工程的首架飛機“長城一號了。”

奉天,611所。

十多名基地過來的研究員指揮着吊車將半舾裝狀態的長城一號吊到專用的拖車上,然後拖進沈飛早早準備好的大型改造車間裡。

除了611所和新遠的工程師,這裡還彙集了航天三院、九院、魔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京城激光研究院等許多機構的人馬。

他們將在這裡聯合進行長城一號的後續改造工程,將其變成隱蔽的太空殺手。

而魔都光機和京城激光的使命,就是研製能夠在長城一號平臺上發揮最大殺傷力的激光武器。

長城一號能留給激光武器以及散熱系統的重量是50噸,最大起飛質量132噸,這個數字還算寬裕,但對於魔都光機來說還真是一個“小玩意”。

1986年他們研製的“神光一號”,體積達到了數個足球場大小,可以在10億分之一秒內輸出上萬億瓦功率,在之後又研發出了神光二號、三號,2014年剛剛投入使用的神光三號可以輸出峰值60億千瓦的功率。

當然,這些大傢伙的體積和重量是搬不上太空的,最長工作時間都是幾億分之一秒,與能夠輸出一分鐘的千鈞棒一號完全不是一種類型。

“神光”系列的目標是核聚變激光點火,最少也有上百個光源同時作用,只需要工作很短的時間就可以了,當作武器用顯然不太行。

但從“神光一號”出現後,華國的激光技術就進入世界第一,也同樣帶動了其他領域激光器的迅猛發展。

長城一號究竟要裝備多大功率的激光器新遠也不清楚,這和作戰思路、對象都有很大關係,況且原型機都還沒造出來呢……

909工程的激光技術甚至比航天飛機更重要,一年內能投入使用都算神速,拖個兩三年都不意外。

當然誰也不知道的是派過來協助改造工作的基地工程師中有一名來自激光實驗室,此時他的角色只是一名平平無奇的離子發電部分工程師,正在無心地聽兩架激光研究所的研究員對長城一號的機體評頭論足。

“……攻擊窗口只能在貨艙上面開口了,還好寬度夠大,不過散熱還是有點麻煩。”

“那就做伸縮鏡頭,把散熱部分提出去。”

“不行不行,精度太難控制了,還要考慮機體起飛和降落時在大氣層內的劇烈震顫,光源肯定是極其穩定的才行……說實話在航天飛機上安裝激光器對精度影響很大,只能用於大氣層外的攻擊,太可惜了。

還不如把這些模塊獨立出……咳。”

第131章 海外訂單第250章 Chaser Block1第191章 林氏雞湯第373章 第三第336章 304針劑第188章 智慧農機的挫折第384章 收視率第127章 WC9試飛第234章 包機第382章 巨浪第340章 上市第43章 合作第207章 邀請第273章 MSP第10章 探查第143章 前進,前進第339章 維也納第108章 多事之秋第246章 機場第116章 雲宮發射第174章 新遠三號,出廠!第205章 FATS第178章 分數線第317章 無偵20第110章 安-1250第164章 深空探測網第72章 太空發佈會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353章 好友第385章第120章 長征九號第82章 結算第115章 殊途同歸第91章 交會第30章 發射場?第87章 太空救援第378章 戲弄第113章 雪鵠第157章 模範效應第18章 牆角第234章 包機第325章 慶祝第123章 測試第230章 小高我保了第143章 前進,前進第216章 參議第27章 提升第361章 傳聞第44章 前事第146章 商業訂單第191章 林氏雞湯第295章 廣告第1章 拖拉機廠造火箭第55章 這個餅又香又大第243章 試飛第184章 開源車機第49章 南方汽車第370章 喝茶第304章 離港第54章 摸魚會議第351章 原型機第21章 搶飯碗第378章 戲弄第224章 青龍二號第52章 午馬第211章 調整第7章 發動機試車第8章 關注第51章 煙花第377章 休斯敦,我們……第335章 贈送月壤第166章 太空清潔工第137章 防止這種意外第282章 巧遇的訪客第138章 虎山機場第153章 追夢者第351章 原型機第104章 無可奉告第203章 黃河!第103章 第二人第242章 邀請第5章 放衛星第190章 任性第248章 葉尼塞第212章 奮進號第261章 似曾相識第32章 風第147章 探索者第265章 磨刀第109章 我們自己造第2章 系統援助第273章 MSP第208章 謝廖夫第141章 翱翔第370章 喝茶第223章 失利-II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第151章 入籍第89章 競賽第162章 運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