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

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

慶曆八年大年三十,上午政制院總結了一下今天的發展,下午就暫時先各回各家。

不需要去崇政殿開會,也不需要再辦公了,總要回家陪伴一下家人。

因爲晚上的時候時間就不屬於百官了,而是要參加活動。

傍晚時分,汴梁街頭就已經是一片熱鬧。

張燈結綵,爆竹聲響。

東華門外的夜市無比繁華,很多商販就住在街上,跟家人吃了飯就出來擺攤。

順着東華門一路到馬行街,來來往往已是人山人海。

人潮並不是單純地在街上走來走去,而是有遊街,有舞龍,有獅舞,有花船,有彩轎。

從清晨開始,初霞緋紅映街巷,大年三十的早上人們就已經爲春節做準備。

街道兩旁,五光十色的燈籠高懸,如飛龍翻騰般舞動,綵帶在清風中飄舞,繁花似錦的裝飾點綴着街頭。

冠梳、珠翠、頭面、衣着、花卉、領巾、靴鞋、玩物,商品琳琅滿目。

街頭巷尾各類雜技表演“撲旗子”“爆仗”“抱鑼”“硬鬼”“舞判”“啞雜劇”“七聖刀”“歇帳”等節目讓人應接不暇。

宋人忙碌地穿梭在張燈結綵的酒樓、茶坊、集市中,被新年的喜慶氛圍包裹。

傍晚時分,陽光逐漸西沉,街頭更顯得熱鬧非凡。

高門顯赫之家的女眷們恣意觀賞關撲,或圍坐一團,或舉杯暢飲。

炊煙裊裊升起,家家戶戶張羅飯飲,親戚朋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共同慶賀新年伊始。

普通人家則走上街頭,大人將小孩舉過頭頂,沿着街道跟在遊街的隊伍後面,或是爲子女買些糖葫蘆、虎頭帽,或是跟着人羣欣賞雜技表演。

最令人期待的是皇家的花車遊街和東華門外盛會,因爲有些時候皇室會撒銅錢。

這個習俗從唐朝開始。

顧況的詩《宮詞》中描寫唐玄宗時期過年酷愛扔紅包雨的李隆基:“嘈囋一聲鐘鼓歇,萬人樓下拾金錢”。

到北宋的時候,《資治通鑑》裡也記載了宋太宗趙匡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時期撒錢的景象。

雖然最近幾年,趙禎這個習慣被趙駿給勸阻了,不是朝廷缺這點錢,而是很容易引發踩踏事故。

朝廷已經好幾年沒有再扔過錢。

可普通百姓卻不知道,哪怕是知道也期盼着今年再變回來。

而且即便不扔錢,跟着花車也能圖個喜慶。

所以每年過年,花車遊街的時候,就是人們最高興的時候,往往從高空俯視,就是萬人空巷,人山人海。

趙駿的家就在西華門外,從家裡出來之後,他就帶着妻兒上了馬車,向皇宮的方向而去。

走了不到二百米,順着新建好的西華門就進入了宮中。

如今皇宮擴建之後,寬闊了許多。

他的馬車繼續前行,上面掛着宮牌,被特別允許可以在皇宮內行駛,不然擴建走的皇宮靠走路,那得走很遠的路程。

從西華門進去之後,北面就是擴建後的延福宮。

這裡已經被建成了一個宮殿羣,宮牆內高樓林立,花團錦簇,有花園、池塘、人工湖和小樹林,也有那種五六層高的水泥建築。

城外的筒子樓沒多少美感,就跟後世那種五六層長方體的大樓一模一樣。

但宮廷建築卻美輪美奐,內部構造由水泥和鋼筋建成,外面則依舊有木質結構,斗拱飛檐,彰顯獨特的中式風範。

馬車順着宮道一直往東,一直到左承天門才停下,這裡原本南面並非宮殿,而是一處巨大的校場,包括皇城司在內,有近萬士兵駐紮於此。

如今模樣大變,以前的軍營全都拆掉,又修了一些宮殿,並且外面還保留了很大的廣場。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以前北宋皇宮各種慶典活動是在大慶殿以及大慶殿南面的廣場裡,包括各種祭祀儀式、接見外國使者、正旦大朝會等等。

結果趙駿大手一揮,把大慶殿當作了政制院,南面的廣場也成爲了政制院的辦公場地,朝廷就缺少了做重大活動的場地。

因此就把地點改到了左承天門內廣場。

此時左承門內大殿以及包括附近殿宇人聲鼎沸,汴梁大小官員都從左掖門進入,到了前殿的廣場宮殿裡。

各殿人滿爲患,百官們高談闊論,雜亂的聲音都穿透了內大殿,到了後門口處。

趙駿先從馬車上下來,然後趙清韻鑽出車廂,他一把抱住,樂呵道:“慢點,小心別摔着。”

曹苗芯和趙曇也走下馬車,八歲的趙曇苦着臉道:“父親,我就不能不去嗎?”

“去還是得去的,大過年的,圖個熱鬧。”

趙駿勸道。

“但我只覺得他們吵鬧,我已經不是三四歲小孩了,跟那羣小孩子沒什麼好玩的。”

趙曇很是不爽。

“以前你老爸我跟你一樣社恐。”

“現在呢?”

“現在也一樣社恐。”

趙駿笑道:“但已經是社交恐怖分子。”

趙曇撓撓頭,他聽不懂老爸的話。

“好了。”

曹苗芯從趙駿手上把趙清韻接過來,說道:“夫君,我們先去了。”

“嗯。”

趙駿點點頭道:“看緊清韻,這孩子毛毛躁躁的,四歲就跟着你舞刀弄棒,小心別傷着宮裡人。”

“知道了。”

曹苗芯拉着兒女就往北面的宣佑門去。

百官在南宮有宴會,由趙禎這個皇帝主持。家眷則在北宮,由曹皇后主持。

趙清韻跟她哥哥不一樣,趙曇性格比較隨趙駿,趙駿一眼看出這小子屬於悶騷加自戀型,書讀得不錯,老覺得自己很厲害,喜歡站在高處指點江山,惹急了就很衝,跟他讀初中高中那會太像了,要是換趙曇穿越到景佑三年,估計一樣也得被晏殊他們忽悠瘸。

而趙清韻這姑娘隨她媽,才五歲的年紀完全沒有任何心機,大大咧咧跟個東北姑娘似的,而且還喜歡舞刀弄棒,給她惹生氣就會打人。

唯一的好消息是曹苗芯家教很嚴格,並且趙駿一直在教他們正確的三觀,塑造他們善良的本性。

有一次趙清韻在幼兒園霸凌同學。

雖然她肯定沒有意識到這是在霸凌,可曹苗芯卻還是狠狠地教訓了她,趙駿也沒有慣着,讓曹苗芯用竹條打了她,帶着她去向人家道歉。

因此兩個孩子在做人方面一直被夫妻二人管得很好,至少沒放縱出兩個小衙內,不然趙駿臉往哪裡擱?

等看着妻兒走入了宣佑門之後,趙駿才扭過頭走入了左承天門內。

門口的小宦官見到他,連忙上前道:“知院。”

“嗯,官家到了嗎?”

“還沒。”

“幾點開席啊?”

“馬上了。”

“好。”

趙駿點點頭。

在小宦官帶領下,一路至承天門內大殿。

此刻大殿內人不多,就只有賈昌朝、夏竦、鄭戩和杜衍四個人。

他們的資歷比較淺,年齡也還算年輕,自然要先到。

其餘張士遜、李迪等老資歷則要慢一些。

“知院。”

見到趙駿過來,四個人就起身相迎。

在政制院裡,就只有少數幾個人有資格喊他的字。

隨着呂夷簡、王曾、王隨、盛度等人病逝,目前也就只有晏殊、范仲淹、蔡齊、宋綬。

其餘人則需要保持對他的尊重。

“都來得挺早啊。”

趙駿笑道:“我就住西華門外,還以爲是第一個來的呢。”

夏竦笑道:“聽說官家今天要展示燈火,我們當然要早一點到。”

說着他還指了指頭上的燈泡。

發電廠雖然已經建好,但並不向民間供應,而是先供應給皇宮。

這並非是趙禎自私,而是這樣很容易搞帶頭作用。

向百官、百姓展示電燈的作用,那麼就很容易讓人們看到,有一種東西能改變黑暗,改變世界。

“這電燈是好東西啊,從此我們大宋就要告別黑夜了。”

趙駿看向屋裡吊着的燈泡,在小宦官的引導下作到了趙禎下面第一的位置,然後笑道:“官家功德無量,自此我們大宋要邁入電氣化時代了。”

“老夫一進來就聽到漢龍在拍官家的馬屁。”

晏殊幾乎是前後腳踏入殿內,笑呵呵地道:“你們這對祖孫啊,真是一天不互相吹一吹就渾身難受是吧。”

“那怎麼能算吹呢?”

趙駿白了老頭一眼道:“官家吹我,那是因爲他的後代子孫出息。我吹官家,那是看到老祖宗在我的鞭策下這麼努力,沒有辜負我的一番期望,而讓我感覺到自豪和欣慰。” “說的好。”

范仲淹也走了進來,笑呵呵地說道:“官家這些年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陛下做得不好臣子要勸諫,陛下做得好臣子當然要鼓勵。”

“哈哈哈哈,還是老範明事理。”

趙駿大笑。

晏殊翻着白眼過來坐下道:“你們這幫馬屁精。”

幾個人說說笑笑着,外面愈發熱鬧。

若是從高空俯瞰,就會看到如今大宋皇宮擴建之間,宮殿連棟,花園亭臺樓閣無數。

內外宮闕連綿,南面的左掖門宮門大開,陸陸續續,無數官員入內。

他們按照品級高低,成羣結隊,有秩序地踏入宮中。

很多穿青色和綠色衣服的官員,每年也只有這一次機會進入皇宮,一個個都好奇地四下張望。

除此之外,趙禎還邀請了城裡八十歲以上的老者,無論貧富,都統一入座就宴。

又下令用內帑的錢,給全城五保戶和貧困家庭送油糧鹽以及錢幣。

這也算是每年過年、上元節、端午節、中秋節這四大節日時期的額外關照,爲開封貧困百姓送溫暖。

沒過多久,其餘宰相都陸陸續續到達,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已經漸漸至酉時三刻。

“陛下到!”

就在這時,王守忠從後殿鑽出來,高聲呼喊。

“參見陛下!”

衆人起身,向趙禎行禮。

這個大殿是最高級別大殿,連各部一級機構正二品尚書都沒資格進。

只有他們這些宰相才能入內,場景十餘人面向趙禎拱手。

趙禎走入殿內,滿面春風道:“諸卿免禮!坐!”

“謝陛下!”

衆人坐下。

往常時候,趙禎都要說些場面話,開場白之類的詞。

沒想到今天他直接說道:“宴會開始!”

“宴會開始!”

王守忠再次高聲呼喊。

外面有人敲擊了一下銅鑼,鑼鼓的聲音迅速傳出去。

緊接着南面的宮殿和廣場上,頃刻間就是各種爆竹聲音響起,之後就是各種敲鑼打鼓,舞龍、獅舞等舞蹈表演。

還有藝伎舞女走進各宮殿、廣場開始跳起舞來,樂器吹奏,一下子讓宴會進入了高潮。

“官家今天怎麼了,都還沒開始說點喜慶吉祥話呢。”

范仲淹納悶,問鄰桌的趙駿。

趙駿看着廳內已經有舞女走入,一曲霓裳羽衣舞,動人的音樂響起,就低聲道:“官家等着去東華門呢。”

“原來如此。”

范仲淹恍然大悟。

大年三十的節目當然不是吃飯唱歌跳舞。

還有飯後去東華門上與民同樂。

此時是下午酉時三刻,也就是六點鐘,按照程序是戌時三刻,也就是晚上八點鐘上樓。

可吃吃喝喝要花時間,再多說幾句廢話,萬一耽擱了時辰怎麼辦?

歌舞聲起。

無數內侍、宮女端着托盤上菜。

談不上山珍海味,卻也是天南地北的菜餚,有糯米肉糰子、豬肘子、醬牛肉、八寶雞、烤魚、炒香炒幹臘肉等等。

趙駿最愛吃的辣椒菜也有,剛好留着肚子,正是大快朵頤的時候。

接着又是各種保留節目。

前面的百官們寫詩詞,然後選出最好的獻給趙禎。

當年宋庠的弟弟宋祁過來獻詩,還出現過寫應和詩的情況,結果趙駿抄了王安石一首《元日》,把宋祁嚇得狼狽而逃。

今年倒是沒有人有膽子再來挑釁趙駿了,獻詩的人很快得到了趙禎的獎賞,歡天喜地地離去。

很快宴會漸漸結束。

隨着時辰一到,趙禎大手一揮道:“移駕東華門!”

“移駕東華門!”

王守忠高昂的聲音喊着。

衆人走出大殿。

百官們也得到了消息,紛紛從各宮殿、廣場上走出來。

趙禎坐上他的宮內龍輦,在百官們的簇擁下到了東華門上。

此時東華門外已是人山人海,外面的街道滿是人羣。

各種鞭炮聲、人流聲、煙花聲絡繹不絕。

隨着皇帝和百官抵達東華門上,宮城外的百姓見到他們,頓時山呼海嘯。

“是官家,官家出來了。”

“官家在哪裡?”

“在那!”

“好黑,看得不是很清楚。”

“官家萬歲,官家萬歲!”

百姓們紛紛高喊。

趙禎很得人心。

大宋多年嚴苛的稅收在他手裡減輕。

國家的國力在他手裡提升。

西夏和遼國在他手裡打敗,甚至滅亡。

趙禎的聲望到達了頂點。

他走到了東華門上,環顧着四周,看着下方人山人海,一時間感慨不已。

“這都是朕的子民啊!”

他說道。

趙駿笑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大宋人心在官家身,官家聲威,自該讓世界都知道!”

“朕的名字,終有一天,要傳遍整個世界!讓世界人都知曉!”

趙禎不由得豪邁大升,隨即道:“王守忠。”

“陛下!”

“開燈,照耀這大宋盛世!”

“是!”

王守忠應下。

他舉起一枚煙花,向天上放去。

這是一枚特殊的煙花。

晨暉樓側,金水河畔,收到信息的技術人員隨即啓動了蒸汽機。

剛開始的兩臺已經加到了八臺,連接着皇宮一萬多枚電燈。

隨着蒸汽機轟鳴的聲音響起,電力也開始在轉動中產生。

緊接着,有人拉動了晨暉樓上的總開關。

下一秒。

就看到整個東華門上,頃刻間無數燈光亮了起來,照得城樓以及附近如白晝。

也就是在這一刻,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原本黑漆漆的樓上無數人影。

人們看到一個穿着紅色袍服的中年人站在樓上,看到他身後簇擁着的百官。

“官家,是官家!”

“我看到了,那是官家!”

“原來官家長這樣!”

“給官家磕頭!”

下方無數萬民,再次山呼海嘯,聲音刺破蒼穹,彷彿整個世界,都能聽到他們的聲音!

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99章 瓶中人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第94章 該動手了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413章 大宋的戰爭之王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358章 高麗叫父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93章 解試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47章 晏殊迴歸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347章 梟雄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81章 宋軍圍城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