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一)

張弘範心中有了決斷之後,自然是上書效忠,爲忽必烈刀頭染血,拼死爭殺。這兩年下來,他帶着本部漢軍,也與漠北的雄師很是打了幾仗,雖然很是吃虧,卻也並不是沒有抵敵之力。幾番下來,終使得他信心大增,決意以死效命,博個富貴萬年。去歲年尾,因爲戰事多半是在騎兵前進行,他的本部漢軍在打完了守衛和收復和林的一仗後,顯的沒有用武之力。忽必烈又擔心南方大局,派他帶兵南下,先鎮山東,現下又命他移駐河南,守備護衛歸德。

論起本心,他心中亦是高興之極。山東向來是李擅一家的地盤,象他這樣的北地漢軍世候,很難融入。以他的軍功地位,讓他向李擅低頭臣服,那也絕不可能。他在山東鎮州青萊等地,遠遠躲開身在濟南的李擅,想盡辦法,分化拉攏着山東本地的漢人臣候們,除了有少數幾家靠近河北地的世候願意與他結交,甚至齊州的鎮將王家,還提出與他結親。他當時爲了打入山東世候的勢力版圖,也是立刻答允。待到今年,李擅卻加強了對山東一路的控制,而忽必烈也放棄了原本的打算,決意對其進行安撫。如此一來,張弘範在山東的地位和地盤,就顯的很是尷尬。特別是加封李擅爲大都督後,至少在名義上,張氏家兵還要受李家的指揮,這是讓心高氣傲的張弘範絕不能接受的。

待後來接到調命,讓他到河南行省做歸行防禦使,雖然官職未升,不遠的唐州又有一個史權,也是地位與他相當,卻是要比在山東時需仰人鼻息,要強過許多了。

入駐歸德後,他整治城防,訓練士卒,將自家的本部軍隊,安插在歸德的險要之地。又多派細作暗探,查訪着張守仁的動向消息。無論如何,他要守住歸德這個東京南面的大門,如果失守,東京不保,河南一地全失,就算是逃得性命,也是很難向忽必烈交待的。

今年開春時,張守仁曾經試探性的將第一軍往歸德方向派遣接近,當時的鎮將尚且是蒙兀將領,歸德城在緊張一段時間後,終告平安無事。張弘範上任伊始,也對張守仁的動向很是警惕,待後來多方瞭解,聽聞對方在穎州等處大興土木,理境安民,軍隊規模也就保有的四萬多人的水準之上,並沒有擴軍北攻的跡象和打算。他心中稍安,卻也並沒有與對方動手的打算。雖然沒有直接親眼目睹對方軍隊的戰力,不過伯顏可是蒙兀名將,大將,統領那麼多人的軍隊,還被打了個落花流水,他張弘範的家底就這麼多,大汗也沒有命令要剿滅對方,不如樂得個相安無事最好。心中安穩之後,沒事聽聽曲子,玩玩老鷹,打打獵,吃喝玩樂,醇酒美人,日子過的了是逍遙可意。待到今時此日,卻有幾個在穎州城內潛伏的很深的細作來報,對方前幾天突然召集大將,調動兵馬,動作搞的很大,看來,這一次必定是要大打一場了。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下巴,默默沉思。黑油油的鬍子低垂柔順,很是順手。漢人蓄鬚的習慣,原本是要兩邊分翹,顯的威武莊嚴,而蒙兀人的習慣是任其生長,並不理會。張家歸順蒙兀已久,很多生活習慣,甚至衣着打扮,也都漸漸蒙化,就連他下巴的這一小從鬍子,也算是蒙兀化了。

良久之後,方冷笑道:“看來對方是要對咱們動手了。嘿,這個小子,佔了那麼諾大便宜,大汗且不理會他,他居然登鼻子上臉,越發的胃口大將起來了。”

張守仁年紀很輕,包括張弘範在內的很多漢將,對他的成功都是心存懷疑。總覺得這個小子不過是運氣太好,打了那麼幾仗,居然也有了蓋世名將的赫赫威名。

“不過是南邊沒人罷了。什麼呂奐,范文虎,都是些什麼人,又貪又暴,不恤士卒,就知道作威作福,才讓豎子成名。”

張弘範輕聲嘀咕一句,又向堂內的張氏家將們問道:“你們看,這事該怎麼辦?”

他的一個族侄素來粗豪,自幼曾跟隨蒙兀大軍東征西討,在他眼中,除了蒙兀軍人,其餘統天下的軍隊,都不值得一觀。當下聽聞族叔訊問,不由叫道:“三叔,還議什麼,咱們的家兵也有近兩萬人,再把這歸德城附近的兔崽子們召集一起,人數遠遠超過他們,我就不信,正面野戰,他們能打的過咱們。什麼打敗伯顏色,無敵名將,我看,不過是依仗城堅死守,伯顏又無心戀戰,纔會放他一馬。這小子不知死,咱們就讓他知道,什麼是幽燕漢子!”

他賣力吼叫一通,卻見張弘範默不做響,其餘各人也是並不做聲,甚至,有少數幾個,還在眼中露出嘲諷之色,他心中大怒,忍不住又道:“怎麼,咱們還怕了這小子不成?”

“不是怕,是咱們守住歸德就成,不必與這人正面交戰。”

“是啊,老五,你性子總是太急太暴,哪有放着堅城不守,跑去和人正面交戰的。別的不說,總得多死不少人吧?這可都是咱們吃飯家伙,死一個,撫卹要錢吧?重招人要錢吧?遇事,要多想想!”

他兀自不服,還要爭辯,卻聽張弘範哼了一聲,罵道:“老五,你這個草包,不準再說話,給我老實坐下!”

張弘範是他長輩,又是張氏一族的族長,積威之下,這老五當即一個屁也不敢再放,只得乖乖坐下。

卻聽張弘範懊惱道:“一直讓你們勤練兵馬弓術,卻不學兵法,現下看來,真是大誤。”

他連連嘆氣,半響後,方纔指着牆上的木圖道:“你們看,據我的細作和派出去的探馬來報,敵人在歸德附近,結集了兩萬多兵馬,還有一萬多人,留駐穎州,你們說,這是爲何?”

他適才大發脾氣,言道各人不懂兵馬,此時又問,卻是無人敢答。等了半響之後,張弘範臉色鐵青,森然道:“真是一幫廢物。他用兩萬多人,擺在我的面前,一萬多人擺在身後,還有一小部兵馬擺在西面,是因爲要聯着史權和李擅。他的全軍有四萬多人,用來攻歸德的,最多隻有兩萬多人。那是因爲他要保家,要顧後。如果全軍押來,歸德能不能打下不好說,老家卻必定不保。這張守仁雖然年輕,卻也是很穩重。”

“兩萬多人?咱們可是有五六萬人啊。要不是淘汰了不少老弱,只怕**萬人都有。兩萬人想吃掉咱們,攻下城來,也未免太瞧我們不起吧!”

“莫非其中有詐?”

張弘範搖頭道:“這倒也不是他瞧不起咱們。自從他帶兵橫衝直撞,二百人安然無事回到襄城之後,我就一直注意這個小子。他練兵確實有一套,行軍佈陣,軍法韜略,也是中規中距,從示失誤之處。不過,我看他也就是這麼一點伎倆了。想靠着一點強兵,吃遍天下?嘿嘿,在我這裡可以免了。就算是李擅和史權不動兵,我也可以依靠咱們手頭的力量,穩死不出,一直堅守,等他死傷慘重,不能再戰時,我再傾城而出,到時候,卻看他又如何?”

他將手中一張薄紙輕輕拋落,冷笑道:“你們不知道吧,他的戰書今天響午到了,激我出城和他決戰。哈哈,這個小子,是不是當我張某人是傻子?當真可笑!”

他虎起眼來,向各人道:“各部兵馬兵撤回城,檢查糧草、弓箭武器,約束士卒,嚴查城門,捉住可疑的人,就地斬殺,把人頭掛在城門!”

“是!”

“把備好的鹿巖和拒馬,放至各城門之側,戰事一起,便可堵死城門。”

“是。”

張弘範掃視諸人,冷笑道:“都給我提起百倍的精神來,萬一有什麼不對,就算是至親也無親了。你們,可明白了?”

“請大帥放心!”

“好,你們都下去吧。”

各人應諾一聲,折身後退,張弘範回身返座,閉目片刻,又喚道:“來人!”

一個青衣小奴聞聲而至,垂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將這書信拿出,立刻命人輕騎送往唐州,不可耽擱。”

“是。”

那小僕輕聲一應,輕手輕腳將案上書信取了,到得門外,立刻遞交給房外侍立的中軍將,由他安排遞送。

張弘範呆坐於室,因見書信已經被放入竹筒之中,有五六個輕騎令兵,已經翻身上馬,即刻就要送出。他心中滿意,微微點頭,心道:“不管你史某人如何想,我總歸守住城池。若是你怠誤戰機,大汗自會尋你算帳。你我嫌隙再大,只怕你也不敢不賣力吧。”

正想間,卻見自己的第三子輕手輕腳,正在門外隔着窗櫺窺探,他心中一陣惱怒,喝道:“不肖子,鬼鬼祟祟,成何體統!”

見兒子嚇的臉色發白,他正是惱怒,跺腳道:“還不快點滾進來!”

“是是,父親,我這便進來。”

張家是武將世家,張弘範乃是張柔的第九子,自幼耳提面命,習得武術兵法,乃有機會成爲蒙兀人倚重的名將。適才房內受命的,無一不是張氏至親,或是他的叔輩,或是兄弟侄兒,唯有自己的幾個兒子,或是多病,或是不習兵事,竟然無有與會者。

張弘範想到這裡,更覺心煩。端起身邊几案的茶碗,輕啜一口,冷聲問道:“你來做甚?”

“回父親,適才齊州王家來信,說是兒媳已經上路,只怕再過五六天,就該到了。”

“唔。”

張弘範呆着臉應了一聲,卻覺一陣心煩。這一門親,還是去年在山東時,爲了與山東的世候漢將們打好關係,有意爲之。他張家是河北路人氏,與山東路的漢將集團格格不入,訂這門親,也有兩邊和衷共濟的意思。只是現下看來,那李擅拒不調兵北上助戰,受命大都督後,越發的驕縱,只怕將來有甚不妥,自己還要帶兵前去平亂。

歷史上,倒也確實如此。李擅叛亂,據有山東,張弘範受忽必烈之命,前往平叛,圍住了李擅據有的城池,強攻而下,使他成爲元朝陣營中數一數二的漢**將。

只是此時的張弘範,卻是頭疼無比。娶兒媳婦,自然是件好事。只惜這門親事,完全是個政治婚姻。那齊州王家,雖然據有一州之地,也是赫赫百年的軍人望族,只是身處山東軍閥陣營,如果當真是結了親家,只怕將來多有不便。

“不妨事……反正娶進門來,是生是死,自然是我說了算。”

張弘範冷笑兩聲,心中已經有了定計,冷眼掃了兒子幾眼,只嚇的他全身發軟,雙腿直抖。

“媽的,這也是老子的兒子,真是辱沒了祖宗。”

他又在肚子裡怒罵幾聲,方向兒子道:“聽說王家的那個女兒,很不願意嫁給你。這幾個月來,幾次想自盡。有一次,都割破了手腕,還把來護持的幾個家將,打的滿地找牙。這女娃子,聽說幼讀詩書,一手的好女紅,還有一身的武藝。嘖嘖,看你這個模樣,你自己想想,可配的住人家?”

他兒子翻翻眼皮,總算敢答話道:“兒子可也不想娶她。這樣的悍婦,真娶回來,可不要鬧的雞飛狗跳。她既然這麼好,讓別人消受去吧。”

張弘範哭笑不得,知道兒子是惦記自己房中的那些美貌侍妾,大婦果真兇悍的話,只怕他以後想納妾,或是專寵哪個小妾,就難如登天了。

推薦《隱仙》作者:野草居士

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三)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七)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六)第二卷 背嵬揚威(四)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十卷 縱橫捭闔(3)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九)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9)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二)十一卷 天下一統(1)第四卷 逐鹿中原(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七)第三卷 帝都風雲(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八)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五)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六卷 劍指開封(八)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一)十卷 縱橫捭闔(10)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四)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十一卷 天下一統(2)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八卷 撫境安民(八)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九)第五卷 穎州之戰(七)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五卷 穎州之戰(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七)第二卷 背嵬揚威(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七)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第三卷 帝都風雲(三)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一)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二十)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