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改革忙翻天,大計不停留。
對於階級等級身份的重新分配。因爲呂布要布武天下,所以對於武將很看重。將階級身份分列爲:仕將、工農牧、商賈、罪奴。一仕將,即爲官員士子或當兵將領。二爲工農牧,即爲工人、農民或牧民,將三者排在第二。第三爲商賈。呂布雖然鼓勵商業。可是商人牟利,呂布對於後世商人也是極爲反感的。剝削無所不在,呂布想用手段適當的打壓商人。如今談工會是沒人能明白與接受的,呂布只能通過權力手段來壓制商人。所以商人在一定程度上依舊受到朝廷打壓,被安排在第三。最後一級爲罪奴。罪奴便是有罪的人,或是投降來歸,在年定內還沒編入漢籍的勞奴。勞奴只有在被編入漢籍後,纔可以享受漢民待遇。
雖然改革無處不在。可是呂布也不知道改革是否會成功。所以便設下一條規定:律法有期限。
法律期限爲六十年。立法後,前五年爲預設期。如果法案可行,便執行下去。五十年後。五年內又商討法案是否該修正。一條律法如果不修正,六十年後就自動廢除。
呂布收封地,削王公爵。意在‘逼’那些心裡想造反的人忍不住造反。然後便一舉殲滅。不過本意自然不想有人造反了。所以便要新任教育大臣蔡邕辦報刊傳媒。
呂布新登皇位,知道會有些人不服。爲了穩住民心,特別是在學院裡讀書的士子。於是便下旨。要蔡邕辦皇家報刊。要用皇家報刊統一傳媒,來影響學子們的思維意識。好在皇后嚴妮是高材生出生。又與蔡邕多有默契。皇家報刊並不難辦。現成的印刷作坊,滿腹經綸的年輕士子。都是辦報刊,宣傳國家穩定的現有力量。
當然。要士子們死心爲呂布辦事。自然需要籠絡士子。而籠絡士子最好的辦法便是出世鉅作。呂布文才不怎麼樣。可是與嚴妮卻都有見識。
於是呂布便又與蔡邕商議編撰字典。修正簡體字與統一拼音。還將十進制數字算數說與蔡邕商議。
蔡邕是大儒。說到字典、簡體字與算數,便十分感興趣。呂布與嚴妮雖然讀過書。不過與蔡邕比起來還是差了一節。只是後世的知識又使蔡邕極爲新奇。
於是蔡邕便整日在皇宮裡圍着呂布與嚴妮二人轉。好在有嚴妮在一邊幫忙,呂布纔不至於出什麼紕漏。而且蔡邕才高八斗。只要呂布與嚴妮稍微指點一二。蔡邕便能明白七八分。
所以在編輯字典與改進簡體字的事上。基本上是蔡邕帶着一般士子日夜幸苦。呂布與嚴妮二人則一邊涼快。末了在註上編撰人時,兩人的大名還擺在最前頭。這便是身份顯赫的好處。
數學是嚴妮的強項。所以在說到數學時,她可比呂布知道多了。於是嚴妮便用自己知道的知識與蔡邕等人研辯起來。嚴妮還叫人做出算盤教人使用。
嚴妮在北疆時就被百姓尊爲聖‘女’。如今貴爲皇后,又與呂布蔡邕以及一大批士子編撰字典,改進簡體字。還教授十進制數學,又造出算盤。使得士大夫們對嚴妮可謂視若天人。隨後隨着新學被廣泛傳播。嚴妮更被尊稱爲天后。
說到簡體字。又引出一個名人叫呂布重用。這人便是鍾繇鍾元常。(楷書初創人)呂布爲叫百姓更容易學會漢字,便改革節簡漢字。鍾繇書法‘精’湛,被蔡邕薦來共同編撰簡化楷體漢字。
同時。呂布登基自然要天下大慶。爲此。呂布又爲國家全年定下曆法節日。呂布自己與嚴妮本來在民間就很受尊崇。所以兩人的生辰也隨一些習俗被定爲慶賀的節日。
正月初一到初五,五天爲‘春’節。正月十五,一天爲元宵節。二月十五,一天爲祭‘春’(播種前祈福)。四月初五,一天爲清明。五月初五,一天爲端午節(祭祀屈原)。七月初九至十一,三天爲帝辰慶(呂布生辰)。八月十五,一天爲中秋節。九月初九,一天爲重陽節。十月初十,一天爲祭天(秋收後還願)。十一月初八、初九二天爲後辰慶(嚴妮生辰)。
在這時代基本上沒有什麼休息日。呂布設定每隔一段時間便是法定休息日。是要給百姓都有合法的休息日。一來可以搞出凝聚的氣氛來,二來也剛好叫勤勞不息的百姓調養一下身體。
皇帝登基,按照大漢的慣例便要準備籌建皇陵。如今事事所費勞神。呂布並沒有想着爲自己籌建皇陵。可是這種事情在這時代被看得極重。大臣們的意願是不能違背的。
呂布改革政務由於下放許多皇帝權利。使大臣們覺得呂布行事有些犀利,可也能接受。畢竟沒人不想自己的權力大些。可是皇陵的事由於大臣們的執着,呂布不好違逆。只好搪塞。說什麼西南藩羌之地有高山萬尺,地廣萬里,氣脈繚繞。是皇陵的最佳選擇地。只是那裡現在是蠻羌所有,要等以後征服了蠻羌。將萬尺高山攬入漢境,然後在那裡修建皇陵纔是最好的。
大臣們都以爲征服蠻羌有些遙遠,還是選在中原好些。這本來也是呂布搪塞的藉口。不想工木大臣無崖子知曉地理。也知道山高則寒,‘陰’寒能存屍。竟然要求帶領五行家往藩羌之地探尋皇陵之地。呂布聽得腦袋直暈。
不過現在話都說出口了。呂布無法自圓其說。也只好同意無崖子遣一隊人馬去探尋皇陵之地。趁機要五行家繪製藩羌高原地圖(青藏高原)。
呂布在洛陽登基,一邊緊盯着是否有人造反。一邊趁機改革,處理朝事。只是這樣一來,自己便沒了時間出徵。可這並不阻礙大漢疆域的擴張。
雜些瑣事,輕輕帶過。話說重點。
呂布在洛陽坐鎮。北征東擴是呂布事先定下的方針。所以高順這路一直都在籌備攻打三韓。
漢元二年二月。(194年)呂布並沒見到意想中的‘混’‘亂’出現,心中不免便覺得人心歸順。於是調撥糧草,下令高順出兵攻打三韓。
高順國軍五萬,加上陷陣營與招來的穢貊兵,以及從丸都收降的高句麗降卒共計軍馬六萬員。
高順本幽州刺史,呂布登基遷其爲萬戶侯,並領東征將軍。軍中地位可謂呂布之下,萬人之上。於朝鮮城接到皇命,便招齊各部人員參事。
高順問道:“今朝廷旨意已下,令吾軍出兵攻打三韓。諸公可有見教?”
參軍沮授先到:“將軍。三韓之地荒山野嶺,便是整個三韓人口總計不過五六十萬。若要征服。萬餘軍士足以。如今皇上卻調幽州之力,供將軍遣用。朝廷又調撥糧草支助。如此荒蠻野夷,卻這般興師動衆。可見皇上之意非止一處三韓。想是爲日後東渡大海,‘蕩’平倭國而備。”
高順道:“那以參軍之意當如何?”
沮授道:“三韓野夷雖分三國,其部落卻數以百計。此正是吾軍巧用之處。將軍可先設計分列三韓,而後拉攏間隔,分化各國其部。使其相互不和,爲我趁機。”沮授邊說邊筆劃着地圖。再解釋到:“馬韓、辰韓與我有裂。然而最南部牟韓卻與我大漢無甚仇怨。馬韓、辰韓比之牟韓強盛,牟韓必然長久受二韓脅迫。如此將軍不妨遣人密入牟韓,以利說之。必叫牟韓投我大漢。那時將軍引軍與馬韓、辰韓‘交’戰。卻使牟韓於背後擾‘亂’二韓。那時馬韓、辰韓兵力本有不齊,又要顧慮背後牟韓。那時將軍要大勝必不難。只帶將軍取一二次勝戰。而後可再遣人分道去韓人中以威‘逼’之,以利‘誘’之。雙管齊下。必叫韓人部落有人來投。若有一部來投,將軍便善待之。彼回去必然相互傳聞。那時大漢威望布遍三韓之地。將軍只需絞殺爲首者。餘下必然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