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更有誘餌釣大族

解決了巴西太守人選的問題,使得劉琮心中爲之一鬆。現在想想,高順除了在治理民生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之外,對付漢中張魯應該綽綽有餘,而在民政方面可以派人協助,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畢竟荊州推行新政多年,本身又有很多人才,這方面倒是不用擔心。

而且有了平定江東的經驗,在如何治理新附之地上,劉琮可謂早有打算。雖然益州和揚州還有幾分不同,但整體而言還是頗爲相似。當然益州的情況看上去比江東要好一些,至少不用劉琮從荊州調運糧食。但這並不是說劉琮就打算這樣維持現狀,畢竟將益州的潛力開發利用到極致,才最符合劉琮的根本利益。

由於此次出兵,劉琮採取的是直搗黃龍的戰略,因此益州其他各地並沒有遭受戰亂之苦,相對來說,破壞幾近於無。不過沒有太大破壞,並不代表不需要改變。

腳下的青石板中,還有些殘留的雨水,小徑旁的樹枝上,葉子已經有些枯黃。劉琮踏着有些凹凸不平的石板,對賈詡和法正說道:“我既已自領益州牧,就要對益州一視同仁,唯有如此,益州方可長治久安。”

“將軍欲在益州推行新政,只怕困難不小啊。”賈詡神色肅然的對劉琮說道,所謂一視同仁,他自然知道是要在益州推行荊州那一套,不過如今劉琮在益州的掌控力度似乎還不夠,貿然推行新政,肯定會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對。

這一點劉琮也有所考慮,他放慢了腳步,緩緩說道:“困難自然會有,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想在益州推行新政,也不會招致所有人的反對,必然會有人支持。既然會有人反對,有人支持,那麼我們爲何不讓支持的人擁有更多的權力呢?”

按照劉琮的想法,世家大族之中,也未必全都會反對新政的推行,畢竟這些大族的情形也不盡相同,有的大族中文官多,有的大族武將多,不過他們都有相同的一點,那就是擁有大量的匿戶。說匿戶也許還不全對,但是他們莊園裡的佃戶賦稅都不歸州郡所有,卻是事實。

這些人口在益州佔據相當大的比例,如果任由大族繼續如此,不但會嚴重影響益州的開發,還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隱患。

因此和平定江東之後首先進行的事情一樣,清理戶籍也是治理益州的緊要之事,唯有如此才談得上掌控益州。這也是歷朝歷代大亂之後,大治之前必須進行的要務。

毋庸諱言,劉琮如此急於推行新政,也是要消除益州世家大族掌握武力這一隱患。試想一下,如果某個大族要造反,便隨時能從佃戶中徵發數千人,若是再和其他大族聯合起來,這樣的叛亂將造成怎樣巨大的損失?即便撲滅了叛亂,戰爭中死去的人還能夠復活嗎?對於劉琮來說,這是絕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現在劉琮也逐漸能夠理解,爲何黃權等大族一直對自己深懷戒懼,警惕有加。他們正是意識到如果自己成爲益州之主,必然會推行荊州那一套,所以才激烈的反抗自己。

雖然表面上看來,黃權、王累等人最終選擇了歸順,但若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早晚還會煽動其他人,發起叛亂。

說到底,還是爲了他們的家族利益所考慮。對於這一點劉琮雖然能夠理解,但絕不打算放任。

和當初平定江東後,默許顧陸朱張等江東世家在清理戶籍中上下其手不同,劉琮打算將清理戶籍之事,做爲一個突破口。以此來分化大族,減少新政推行中的各種阻力。

簡單來說,就是誰在清理戶籍中出力最多,誰就將獲得更多的舉薦名額,而誰若是暗中阻撓,劉琮也不打算客氣。雖然不會抄家滅族,但擄奪官職是肯定的。有了這種對比,相信很多大族會心甘情願的交出所隱匿的戶口。

“這麼做是否太過極端?”法正有些擔憂的問道。雖然對他來說清理戶籍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畢竟從隴西到了益州之後,法正家族已不如往昔,但現在他是站在劉琮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擔心如此一來會遭到益州大族們的強烈反對。

劉琮微微一笑,只要是變革就一定會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如此,難道還要因噎廢食嗎?當然劉琮也不想逼着益州大族反叛作亂,所以他纔會用舉薦之權來換取大族對清理戶籍的支持。

荊州新政雖然在根本上要杜絕門閥的武裝私兵,但在官職設置和任用上卻沒有太多改變,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不是劉琮說改變就能夠改變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舉薦官員,仍然是世家大族擴大影響力,增強自身實力的重要手段。

失去部曲私兵對於大族來說,或許是個很大的損失,在經濟上也必然會承受相應的損失,但若是和舉薦之權相比,這些都會成爲可以承受的代價。

而對於劉琮來說,治理益州所需要的官員,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將世家大族排除在外。這幾年荊州的確培育出不少人才,但江東就使用了很大一部分,更何況熟悉當地情況的官員,對於治理更有好處。只要成爲官員之後,他們升遷任免,就完全掌控在劉琮手中。在這方面緩緩圖之,纔是最爲穩妥的辦法。

聽了劉琮的想法之後,法正有些訝然,他沒想到劉琮思慮問題如此長遠,同時也更加意識到,劉琮能夠走到今天,絕非一味憑藉武力。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彌補大族因人口減少而造成的損失。”劉琮想了想,接着說道:“比如開礦、經商以及鹽鐵等事,大族都可以參與其中。”

法正聞言不由有些愣怔,鹽鐵自漢以來都是官府專營,讓大族參與其中,豈不是少了很多利益?

對此劉琮倒不以爲然,笑道:“即便有禁令,又豈能禁得住?不如索性放開,只要適當加以控制,未必就會比以前少,甚至還會因此而更多。”

這其中的道理,法正稍一思索便明白了。

有了巨大的利益爲誘餌,還怕那些世家大族不上鉤嗎?想到這裡,法正不由對劉琮更爲欽佩……

第364章 走投無路向何處第499章 任其遊走又如何第39章 驍勇無匹誰敢戰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418章 何不北上取關中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438章 視江東用兵淮上第1章 大戰前夜追兵急第351章 斬將奪旗敵軍潰第207章 不戰而走趨陳留第254章 安撫人心舉賢才第164章 狹路鬥將鐵騎行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475章 陸續登岸防敵襲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184章 違抗軍令斬立決第261章 或以公瑾督三營第340章 益州降卒何處用第2章 請迎天子令諸侯第156章 困守孤城待援軍第559章 同舟共濟請出兵第151章 形勢雖急卻緩行第193章 冬日曠野苦廝殺第364章 走投無路向何處第58章 再使毒計絕後患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112章 宴非鴻門意何指第131章 虛與委蛇待時機第247章 彷徨無計傳死訊第255章 着力施政鎮江東第518章 已破重圍徐退卻第466章 深入敵境待雨停第530章 思謀大局留後路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27章 狂飆突進風雷動第473章 水軍已滅重設防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453章 已佔當塗攻陰陵第277章 何爲幹才看子緒第17章 多管齊下遣使忙第276章 發自肺腑道辛苦第351章 斬將奪旗敵軍潰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389章 故技重施怎抵擋第33章 豈容狼子成大器第220章 虛與委蛇謀宛陵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501章 明日復來怎打發第472章 艨艟迫近攻水寨第59章 暗夜無光反劫營第331章 齊聲大喊敗軍潰第272章 軍令繁雜誰受益第197章 奉命討賊敢不從第476章 將士歡騰援軍至第30章 據守孤城戰未休第374章 更有誘餌釣大族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173章 雨歇天明烽煙散第358章 夜空忽起孔明燈第383章 血海烈焰掙命行第178章 山中密林寒光現第272章 軍令繁雜誰受益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139章 輕而無備孫伯符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130章 引狼入室何以對第313章 調兵遣將運籌忙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267章 國之大事祀與戎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288章 藏富於民最可悲第552章 彎弓虛射戲敵騎第560章 暗夜偷營遇箭襲第310章 剛烈狠辣法孝直第552章 彎弓虛射戲敵騎第156章 困守孤城待援軍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8章 暗流涌動人心異第156章 困守孤城待援軍第249章 移之江東稍改動第9章 霹靂摧城天地動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第267章 國之大事祀與戎第23章 來勢洶洶何以對第304章 雪落無聲獨徘徊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400章 大戰將臨關城塌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417章 盡遣精銳定戰局第540章 塵埃落定交兵權第132章 欲借外力謀虎皮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391章 白馬渡口論荊州第120章 自辭密受衣帶詔第461章 秋風凌厲掃落葉第513章 來勢洶洶戰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