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

宋璟是值得欽敬的宰相,亦是值得信賴的長者。儘管總共也只見過數次,但杜士儀心中對宋璟的敬服,便猶如根深蒂固一般不可動搖。

宋宅之行後,他就把宋璟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裡,每有閒暇時分,便思量此事如何籌劃如何執行。然而,如今崔儉玄既然到了長安,他的這種悠閒時光自然而然就變得極少了。與其登門去平康坊崔宅再次拜訪了崔泰之一次後,他便敏銳地感覺到,從前崔泰之和崔諤之不同,對他是客氣多於親近,如今卻是更多長輩的慈和,還對萬年尉任上需得留心的幾處要點指點了幾句,甚至盛情相邀他和杜十三娘除夕到崔宅中來共度佳節。

推卻再三沒法辭謝,他也就只好答應了屆時午飯時分過去。至於他和崔儉玄趁着裴寧休沐的時候去拜會,那就是另一番不同光景了。

“十一郎,你在家守制這三年,課業卷子雖都送到盧師那兒,但畢竟人卻不在。今日你既是來了,機會難得,我考你幾條律條和經史。”

崔儉玄本就對裴寧這位冷麪三師兄最爲發怵,此時此刻聽到這話簡直驚到頭皮發麻,待要拒絕的時候,裴寧卻已經信手拈來出題了。眼見得杜士儀抱手分明打算作壁上觀,他雖哭喪着臉,可也不得不硬着頭皮聚精會神準備作答。三四輪下來,他就已經覺得這大冷天后背心凝出了一層薄汗;五六輪下來,他的腦門就已經油光可鑑;等到撐完了整整十條,他就覺得整個人彷彿洗完了澡似的,身上竟是溼漉漉的。

“三師兄……”

“不錯,比你從前每次都只知道臨陣磨槍好多了。”裴寧見崔儉玄可憐巴巴的樣子,臉上露出了一絲罕有的笑容,繼而便正色說道,“你既是這幾年牢牢打好了底子,那我不妨給你一個最好的建議。明年爭取一個鄉貢明經,然後由明經出身。有了如此出身,再加上清河崔氏乃是一等一的名門,你第一步的根基就能打穩。”

一聽到還要考明經,崔儉玄頓時臉色發苦,一時低聲嘟囔道:“我又不像三師兄你那般經史倒背如流,也不打算去當什麼校書郎……”

“你錯了,如今的武選也不是那麼容易,哪怕你打算走武職,與其先做幾年衛官,然後再轉武選,也遠遠不如由明經然後釋褐轉武職。你若不信我的話,不妨問問十九郎,他必然也是相同的建議。”

杜士儀見崔儉玄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只能給了個愛莫能助的表情:“三師兄所言,確實是我想說的。你雖然能從門蔭,但你上有長兄,下有幼弟,門蔭並不足以讓你得好職官,唯有明經進士這樣的好出身,再加上門蔭,方纔能讓你入仕之初有個好根基。畢竟,你和趙國公不同,趙國公當初是相國季子,因而方纔能十三舉孝廉,十五爲陝州司戶參軍。”

裴寧如此說,杜士儀也如此說,儘管崔儉玄唉聲嘆氣,卻也不得不承認,兩人總不會害了自己。想到杜士儀今歲還主持了京兆府試,他突然眼睛一亮道:“對了,杜十九,你今年既然能主持常科的京兆府試,明歲豈不是仍有可能?要是那樣,我就寄籍京兆謀一個鄉貢明經……”

“想都別想,別說明年我十有八九不可能再撈到這樣的美事,就是撈到了,你以爲你我的關係別人就一無所知?爲了避嫌,我也非得讓賢不可。”

“真是……唉,那我只能豁出去拼一拼了。”

“我今歲方纔明經及第,那邊還收着應考前的一些心得,你隨這僮兒過去,讓他找了給你。”

裴寧用一個最合適的理由把崔儉玄支開之後,這纔來到杜士儀跟前兩三步遠處,壓低了聲音低聲說道:“先喪慈母,再失幼弟,十一郎的四伯父大約是打算憑藉一己之力支撐門庭,竟是打探到了我家漼兄恐將轉任,因而盯上了尚書左丞之位。他確是有能力之人,然則這兩年多來朝中換人主政,高位之上更是變動不小,他又不屬於二張和源翁之中的任何一方,所以不得不前去求人,今後稍有不慎便容易落人彀中爲人驅使。十一郎是直性子的人,所以我才建議他門蔭不如明經。”

“原來如此。”

杜士儀儘管消息並不算閉塞,可哪裡及得上裴寧日日身在集賢殿,而且從兄和嫡親兄長一爲高官,一爲郎官,近水樓臺先得月,此等消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扭頭看了看書齋的裡間,聽到崔儉玄正在和那僮兒嘰裡咕嚕磨蹭些什麼,想起崔氏昔日聲勢,他不禁生出了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

當初那樣煊赫的門庭,可歷經前後兩次喪事之後,卻明顯黯淡了下來!縱使名門世家,倘若人才稍有青黃不接,那同樣亦只有沉淪一途。從這一點來說,崔泰之看似急功近利,可何嘗不是情勢所逼不得不如此?

裴寧特別囑咐這些話先不要對崔儉玄說,杜士儀自然不會多事。帶了人從裴家辭出來,他一時意動,就把崔儉玄提溜去了自己開在平康坊的那家書坊。當崔儉玄置身於那從三間拓展到了六間的書坊之內,但見相借書籍抄錄者絡繹不絕,而那些分門別類的書籍琳琅滿目,他驚歎之餘卻發現自己二人竟成了被人圍觀的對象,一時不禁大爲不自在。而往日同樣最不喜歡這種場合的杜士儀,今天卻破天荒沒有立時離開,當有人鼓起勇氣上前求教的時候,他甚至還溫和地指點了幾句。這下可好,七嘴八舌上前拜見求教的人蜂擁而上,差點把崔儉玄擠到角落裡頭去了。

面對這種情形,當離開書坊回去的路上,崔儉玄仍舊心有餘悸,少不得沒好氣地抱怨道:“我說杜十九,你都已經是天下第一尉了,用得着對他們這麼客氣?”

“你剛剛也看到了,這些人中老少都有,甚至有年近五旬的。那你可知道,這其中那有兩個老者,便是年年應進士科,二三十年一無所獲的?”

“啊?”崔儉玄先是一愣,隨即想到這種情形彷彿聽人當笑話似的談到過,他不禁皺眉問道,“那又如何?”

“省試進士科門檻極高,能入場的,其實已經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他們大多數是沒有門路或門路不夠,在長安城中揚名也力有不逮的。崔十一,能夠出身名門著姓,便是你我平身最大的機遇。投胎是個技術活,因爲沒有第二次選擇。”

崔儉玄忍不住想笑,可這種從前幾乎沒人對他提過的話題,他細細品評,卻不禁覺察出了幾分別的意味。想到去拜訪四伯父時,回京未久的崔泰之彷彿瞧着又消瘦了幾分,他終於使勁拍了拍額頭,爽朗地笑道:“杜十九,以後你有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就是趁着起點比別人高,好好拼一場嗎?我都已經在家裡憋了快三年,再憋一陣子就能出頭,當然一定會竭盡全力!”

“當然不止這個。除卻真才實學,有時候還得另闢蹊徑揚名,畢竟,名不見經傳的考生和大名鼎鼎的考生,誰人能夠名列前茅,這是不問自知的事……”

臘月末這最後一些天裡,萬年縣廨事務已經全都料理乾淨的杜士儀,自然遵照裴寧的意思,按照他整理出來的那些應試之法,幫崔儉玄梳理了一遍接下來的計劃,當然也給這傢伙支了些陰招。

須臾便是除夕,他和崔儉玄杜十三娘午間去了平康坊崔宅熱熱鬧鬧用過午飯,便又一同回到了宣陽坊自傢俬宅。杜思溫倒是請過他們去赴晚宴,但想想杜思溫子孫不甚成才,自己過去要害得那些堂兄弟一輩的被老人唸叨,他也就婉轉謝絕了。此刻進了前院,見四下裡竟然掛出了一盞盞鮮豔的彩燈,他不禁愣了一愣。

“阿兄,如何?”杜十三娘笑靨如花,見崔儉玄也饒有興致東張西望,她便神色憧憬地說道,“等到晚間點了起來,必定更加好看!去年阿兄去了北邊,我也沒有聽老叔公的進城去他那兒過年,便是在樊川老宅點了無數彩燈,只希望阿兄能夠平安歸來。老天爺果然遂了我的許願,因而今年除夕,我也點上了同樣多的彩燈,就算是向老天爺還願吧!而且,今年就我們三個一塊過年,這樣張燈結綵也熱鬧喜慶些!”

“不錯不錯!”崔儉玄想也不想就連連點頭道,“十三娘想得最周到了!杜十九也不知道哪來的好福氣,這纔有你這樣體貼入微的妹妹。”

“五娘子和九娘子還不是一樣對你無微不至?”杜十三娘微嗔地盯着崔儉玄,見其打了個哈哈眼神閃爍,她方纔沒好氣地皺了皺鼻子追上了前頭一面走一面左右張望的兄長,又開口問道,“阿兄,我沒和你商量就……”

“過節張燈本就是應該的,再說這家裡我交給了你,這種小事需要商量什麼!”杜士儀一面說一面回頭掃了崔儉玄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似你這等心思縝密,你將來的夫君可是福澤深厚了!”

還不等杜十三娘接口,崔儉玄立時上前一本正經地點頭附和道:“是極是極,所以杜十九,十三娘這樣好的妹妹,你萬不可便宜了外人!”

杜十三娘被兩人一搭一檔說得有些懵了,等醒悟到崔儉玄言下之意,她頓時臉上紅霞密佈,一跺腳就頭也不回地衝入了二門。而始作俑者的崔儉玄呆呆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有些煩惱地抓了抓頭道:“怎麼就嚇跑了?難道我這話說得不對?”

面對這個口無遮攔的傢伙,杜士儀自是又好氣又好笑:“你少說兩句,沒人把你當啞巴!”

宋璟是值得欽敬的宰相,亦是值得信賴的長者。儘管總共也只見過數次,但杜士儀心中對宋璟的敬服,便猶如根深蒂固一般不可動搖。

宋宅之行後,他就把宋璟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裡,每有閒暇時分,便思量此事如何籌劃如何執行。然而,如今崔儉玄既然到了長安,他的這種悠閒時光自然而然就變得極少了。與其登門去平康坊崔宅再次拜訪了崔泰之一次後,他便敏銳地感覺到,從前崔泰之和崔諤之不同,對他是客氣多於親近,如今卻是更多長輩的慈和,還對萬年尉任上需得留心的幾處要點指點了幾句,甚至盛情相邀他和杜十三娘除夕到崔宅中來共度佳節。

推卻再三沒法辭謝,他也就只好答應了屆時午飯時分過去。至於他和崔儉玄趁着裴寧休沐的時候去拜會,那就是另一番不同光景了。

“十一郎,你在家守制這三年,課業卷子雖都送到盧師那兒,但畢竟人卻不在。今日你既是來了,機會難得,我考你幾條律條和經史。”

崔儉玄本就對裴寧這位冷麪三師兄最爲發怵,此時此刻聽到這話簡直驚到頭皮發麻,待要拒絕的時候,裴寧卻已經信手拈來出題了。眼見得杜士儀抱手分明打算作壁上觀,他雖哭喪着臉,可也不得不硬着頭皮聚精會神準備作答。三四輪下來,他就已經覺得這大冷天后背心凝出了一層薄汗;五六輪下來,他的腦門就已經油光可鑑;等到撐完了整整十條,他就覺得整個人彷彿洗完了澡似的,身上竟是溼漉漉的。

“三師兄……”

“不錯,比你從前每次都只知道臨陣磨槍好多了。”裴寧見崔儉玄可憐巴巴的樣子,臉上露出了一絲罕有的笑容,繼而便正色說道,“你既是這幾年牢牢打好了底子,那我不妨給你一個最好的建議。明年爭取一個鄉貢明經,然後由明經出身。有了如此出身,再加上清河崔氏乃是一等一的名門,你第一步的根基就能打穩。”

一聽到還要考明經,崔儉玄頓時臉色發苦,一時低聲嘟囔道:“我又不像三師兄你那般經史倒背如流,也不打算去當什麼校書郎……”

“你錯了,如今的武選也不是那麼容易,哪怕你打算走武職,與其先做幾年衛官,然後再轉武選,也遠遠不如由明經然後釋褐轉武職。你若不信我的話,不妨問問十九郎,他必然也是相同的建議。”

杜士儀見崔儉玄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只能給了個愛莫能助的表情:“三師兄所言,確實是我想說的。你雖然能從門蔭,但你上有長兄,下有幼弟,門蔭並不足以讓你得好職官,唯有明經進士這樣的好出身,再加上門蔭,方纔能讓你入仕之初有個好根基。畢竟,你和趙國公不同,趙國公當初是相國季子,因而方纔能十三舉孝廉,十五爲陝州司戶參軍。”

裴寧如此說,杜士儀也如此說,儘管崔儉玄唉聲嘆氣,卻也不得不承認,兩人總不會害了自己。想到杜士儀今歲還主持了京兆府試,他突然眼睛一亮道:“對了,杜十九,你今年既然能主持常科的京兆府試,明歲豈不是仍有可能?要是那樣,我就寄籍京兆謀一個鄉貢明經……”

“想都別想,別說明年我十有八九不可能再撈到這樣的美事,就是撈到了,你以爲你我的關係別人就一無所知?爲了避嫌,我也非得讓賢不可。”

“真是……唉,那我只能豁出去拼一拼了。”

“我今歲方纔明經及第,那邊還收着應考前的一些心得,你隨這僮兒過去,讓他找了給你。”

裴寧用一個最合適的理由把崔儉玄支開之後,這纔來到杜士儀跟前兩三步遠處,壓低了聲音低聲說道:“先喪慈母,再失幼弟,十一郎的四伯父大約是打算憑藉一己之力支撐門庭,竟是打探到了我家漼兄恐將轉任,因而盯上了尚書左丞之位。他確是有能力之人,然則這兩年多來朝中換人主政,高位之上更是變動不小,他又不屬於二張和源翁之中的任何一方,所以不得不前去求人,今後稍有不慎便容易落人彀中爲人驅使。十一郎是直性子的人,所以我才建議他門蔭不如明經。”

“原來如此。”

杜士儀儘管消息並不算閉塞,可哪裡及得上裴寧日日身在集賢殿,而且從兄和嫡親兄長一爲高官,一爲郎官,近水樓臺先得月,此等消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扭頭看了看書齋的裡間,聽到崔儉玄正在和那僮兒嘰裡咕嚕磨蹭些什麼,想起崔氏昔日聲勢,他不禁生出了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

當初那樣煊赫的門庭,可歷經前後兩次喪事之後,卻明顯黯淡了下來!縱使名門世家,倘若人才稍有青黃不接,那同樣亦只有沉淪一途。從這一點來說,崔泰之看似急功近利,可何嘗不是情勢所逼不得不如此?

裴寧特別囑咐這些話先不要對崔儉玄說,杜士儀自然不會多事。帶了人從裴家辭出來,他一時意動,就把崔儉玄提溜去了自己開在平康坊的那家書坊。當崔儉玄置身於那從三間拓展到了六間的書坊之內,但見相借書籍抄錄者絡繹不絕,而那些分門別類的書籍琳琅滿目,他驚歎之餘卻發現自己二人竟成了被人圍觀的對象,一時不禁大爲不自在。而往日同樣最不喜歡這種場合的杜士儀,今天卻破天荒沒有立時離開,當有人鼓起勇氣上前求教的時候,他甚至還溫和地指點了幾句。這下可好,七嘴八舌上前拜見求教的人蜂擁而上,差點把崔儉玄擠到角落裡頭去了。

面對這種情形,當離開書坊回去的路上,崔儉玄仍舊心有餘悸,少不得沒好氣地抱怨道:“我說杜十九,你都已經是天下第一尉了,用得着對他們這麼客氣?”

“你剛剛也看到了,這些人中老少都有,甚至有年近五旬的。那你可知道,這其中那有兩個老者,便是年年應進士科,二三十年一無所獲的?”

“啊?”崔儉玄先是一愣,隨即想到這種情形彷彿聽人當笑話似的談到過,他不禁皺眉問道,“那又如何?”

“省試進士科門檻極高,能入場的,其實已經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他們大多數是沒有門路或門路不夠,在長安城中揚名也力有不逮的。崔十一,能夠出身名門著姓,便是你我平身最大的機遇。投胎是個技術活,因爲沒有第二次選擇。”

崔儉玄忍不住想笑,可這種從前幾乎沒人對他提過的話題,他細細品評,卻不禁覺察出了幾分別的意味。想到去拜訪四伯父時,回京未久的崔泰之彷彿瞧着又消瘦了幾分,他終於使勁拍了拍額頭,爽朗地笑道:“杜十九,以後你有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就是趁着起點比別人高,好好拼一場嗎?我都已經在家裡憋了快三年,再憋一陣子就能出頭,當然一定會竭盡全力!”

“當然不止這個。除卻真才實學,有時候還得另闢蹊徑揚名,畢竟,名不見經傳的考生和大名鼎鼎的考生,誰人能夠名列前茅,這是不問自知的事……”

臘月末這最後一些天裡,萬年縣廨事務已經全都料理乾淨的杜士儀,自然遵照裴寧的意思,按照他整理出來的那些應試之法,幫崔儉玄梳理了一遍接下來的計劃,當然也給這傢伙支了些陰招。

須臾便是除夕,他和崔儉玄杜十三娘午間去了平康坊崔宅熱熱鬧鬧用過午飯,便又一同回到了宣陽坊自傢俬宅。杜思溫倒是請過他們去赴晚宴,但想想杜思溫子孫不甚成才,自己過去要害得那些堂兄弟一輩的被老人唸叨,他也就婉轉謝絕了。此刻進了前院,見四下裡竟然掛出了一盞盞鮮豔的彩燈,他不禁愣了一愣。

“阿兄,如何?”杜十三娘笑靨如花,見崔儉玄也饒有興致東張西望,她便神色憧憬地說道,“等到晚間點了起來,必定更加好看!去年阿兄去了北邊,我也沒有聽老叔公的進城去他那兒過年,便是在樊川老宅點了無數彩燈,只希望阿兄能夠平安歸來。老天爺果然遂了我的許願,因而今年除夕,我也點上了同樣多的彩燈,就算是向老天爺還願吧!而且,今年就我們三個一塊過年,這樣張燈結綵也熱鬧喜慶些!”

“不錯不錯!”崔儉玄想也不想就連連點頭道,“十三娘想得最周到了!杜十九也不知道哪來的好福氣,這纔有你這樣體貼入微的妹妹。”

“五娘子和九娘子還不是一樣對你無微不至?”杜十三娘微嗔地盯着崔儉玄,見其打了個哈哈眼神閃爍,她方纔沒好氣地皺了皺鼻子追上了前頭一面走一面左右張望的兄長,又開口問道,“阿兄,我沒和你商量就……”

“過節張燈本就是應該的,再說這家裡我交給了你,這種小事需要商量什麼!”杜士儀一面說一面回頭掃了崔儉玄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似你這等心思縝密,你將來的夫君可是福澤深厚了!”

還不等杜十三娘接口,崔儉玄立時上前一本正經地點頭附和道:“是極是極,所以杜十九,十三娘這樣好的妹妹,你萬不可便宜了外人!”

杜十三娘被兩人一搭一檔說得有些懵了,等醒悟到崔儉玄言下之意,她頓時臉上紅霞密佈,一跺腳就頭也不回地衝入了二門。而始作俑者的崔儉玄呆呆看着她的背影,突然有些煩惱地抓了抓頭道:“怎麼就嚇跑了?難道我這話說得不對?”

面對這個口無遮攔的傢伙,杜士儀自是又好氣又好笑:“你少說兩句,沒人把你當啞巴!”

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724.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1075.第1075章 直面酷吏153.第153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470.第470章 葉鬼主1239.第1239章 成王敗寇688.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680.第680章 走馬上任1079.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400.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452.第452章 氣勢凌人攆長史279.第279章 衆口鑠金954.第954章 天無二日249.第249章 鳳求凰161.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1053.第1053章 厚此薄彼163.第163章 驅虎吞狼11.第11章 印書486.第486章 籌謀江左1178.第1178章 殺安221.第221章 凜然風骨771.第771章 談崩了?848.第848章 請纓上陣161.第16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560.第560章 明修棧道1183.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1170.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1114.第1114章 黑狼旗下1051.第1051章 西域新主5.第5章 診治1128.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378.第378章 舅舅225.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504.第504章 雷霆928.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935.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337.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129.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1202.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698.第698章 二王相邀1042.第1042章 懷柔,副帥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984.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291.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無可忍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299.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27.第27章 婉言辭御史59.第59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1250.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681.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525.第525章 阿姊來賀104.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遲遲歸920.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802.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1172.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108.第108章 驚變1168.第1168章 河洛攻略147.第147章 出場,應變70.第70章 賜官放歸748.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263.第263章 取士不避私,杜郎真君子132.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762.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1246.第1246章 目標長安!727.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908.第908章 兇威高熾1213.第1213章 千金買馬骨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34.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241.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653.第653章 大丈夫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1141.第1141章 都死了……1014.第1014章 聯手鬥林甫869.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1226.第1226章 殺人祭旗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825.第825章 臨別道珍重583.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939.第939章 霹靂手段902.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1064.第1064章 炸毛489.第489章 一團和氣139.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261.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1082.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200.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992.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598.第598章 杜氏雲州914.第914章 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