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理念(3)

三天假期結束之後,王府和大營又開始有序的運行起來。以王府和大營兩個建築羣爲核心,加上外圍的兩條街道,被王書輝手下的手下們私底下稱爲王府鎮。假期結束之後的王府鎮,又開始進入有序的繁忙中。

王書輝根據近期的規劃,主要抓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全面教育緊抓不放。

教導營的課程,除了常規的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和自然之外,多了一門思想政治課。課本的內容就是以唯物論、實踐論和矛盾論爲核心的,披着荀子外皮的《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

普通的家丁農工等,則在各自的基礎課之外,加上一門叫做《真道理》的課程,主要是王書輝通過對荀子著作摘抄整理出來的,能夠體現唯物論、實踐論和矛盾論的典故爲主。

第二是全面軍訓工作緊抓不放。這一點倒是一直也沒放鬆過。

現在王書輝的手下們,已經習慣了每天都要進行的軍事訓練。上午訓練,下午工作,晚上學習。三百多個人裡,無論男女老少,除了沒有遠程武器之外,每個人都有一套標準裝備。一根來自現代的黑鋼伸縮警棍,以及同樣來自現代的,一根空心全鋼一頭有螺紋的長棍。

王書輝還是比較注意的。這個時代,如果直接給自己的手下人裝備長槍,那就屬於嚴重的違法的行爲。根據明代法律的要求,除了軍事單位,普通人持有和使用長槍,都屬於嚴重犯忌的。

不過對於民間武裝來說,使用棍子則不是違禁行爲。雖然王書輝給手下發放的鋼棍,在明末看來非常的奢豪,但是隻要他裝備的起,誰也不會說什麼沒用的。

想要造反的王書輝當談不會老老實實的遵紀守法的。他給手下人發了警棍和鋼棍之後,又給每個人發放了鋼製的槍頭。槍頭和鋼棍其實是一體的,兩者之間通過螺紋一擰,就是一杆全鋼的長槍。

因爲這些產品都來自現代,所以這根長槍,槍桿加上槍身,長度在三米左右,但是重量上只是比普通的木質長槍稍微重了一斤左右。不過因爲所有人在良好的飲食,充沛的營養,密集的訓練中,身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這點重量也不算什麼。

在工作中,現在則是以兩個方面的工作爲主。第一是城牆的建設繼續進行。

王書輝在目前有限的人力資源的限制下,因爲磚廠和水泥廠還沒有開始建設的原因,只是根據現有的條件,組織人手開採後面山上的石頭,用來建設城牆。因爲嚴格控制着勞動量,城牆的修建比較緩慢。

第二個工作則是現在全體人員的主要工作。家丁營除了每天的訓練外,主要工作就是幫助農工營的農工們開展春耕。教導營也全體上陣,根據王書輝發放的工作手冊,指導農工和家丁種植新作物玉米、地瓜、土豆和南瓜,具體的科學種植方法。

在商業貿易領域裡,王書輝現在主要依靠朱微妏的舅舅們的幫助。四舅劉懷季領着他的三個弟弟和司馬峰糾集的幾個心黑膽大的商人,正在秘密的進行着私鹽交易。從上個月開始,因爲私鹽交易的順利開展,王書輝的財政已經做到了在明代的平衡。整個王府鎮的日常開支實現了自己自足。

棉布貿易則沒有那麼順利,主要是現在董灘口的主要商鋪,還是以松江布爲主要貿易品種。零售商的思維比較頑固,對於新出現的價格低廉,質量優秀的現代棉布心存疑慮。只有兩家比較小的布莊,謹慎的進了一小批貨。

王書輝對於商業工作並不怎麼了解。他對於商業活動的看法,還停留在你賣我買的基本層面。在現代社會的時候,王書輝對於材料的收集和關注也集中在生產部門,對於流通部門基本不怎麼了解。

他對於銷售工作是比較不屑一顧的。在他的觀點中,生產部門是在做實際的創造性的工作,銷售部門只是一大堆投機倒把,蒙人騙人的耍嘴皮子的花架子而已。

王書輝不瞭解流通渠道的重要性。

他單純的認爲,只要是全民性的消費產品。來自現代的,高質量的,低價的棉布,是不會沒有市場的。在這種認知的前提下,他對於棉布的銷售工作沒有像對私鹽交易那麼重視。正是這種忽視,導致了現在私鹽買賣日趨蓬勃,棉布貿易萎靡不振的現象。

王書輝上午給教導營上完了課,回到辦公室,看到新成立的統計科,把上個月各項收支的明細表已經交到了他的辦公桌上。他看完了明細表,發現上個月的棉布貿易仍舊非常的萎靡,僅有的兩家銷售商,這個月還沒有來進貨。等他的眉頭皺起來了之後,才發現在統計科的明細表後還有一張紙。

王書輝拿起這張紙讀了起來。

這是一份呈文。是一個叫做陳封的人寫的。

這個陳封,是王書輝新任命的統計科科長。是除張寶樹之外,教導營裡第二個獲得明確職務的學生。

今年16歲的陳封也是流民中的一員。但是和其他的流民不同,他不是因爲活不下去才變成流民的,而是因爲身上背了人命才從家鄉逃跑加入流民隊伍的。

陳封出身湖北的一個小地主家庭。三年前,因爲他父親和當地的一個退休官員家發生地界糾紛,被退休官員聯合當地官府陷害。他家的土地被搶走,從此家道中落。兩年前他的父母相繼病死。只有一個妹妹和他相依爲命。

一年前,他的妹妹被退休官員家搶走,賣給了縣城裡的大戶人家。不久後,陳封意外得知妹妹因不肯委身侍寢,被大戶家的惡少打死。

15歲的陳封先是用一口殺豬刀,乘夜殺死退休官員一家。之後他混進縣城,在買他妹妹的大戶家的水井裡下毒,毒死了大戶家上下十七口。事發後他被當地官府通緝。被逼無奈之下,他才加入了當時過境的流民隊伍。

王書輝當時在招聘流民時,對流民的出身來歷進行了仔細的審覈。所有的流民爲了獲得僱傭的機會,都把自己的老底兒交代了個底兒掉。只有這個叫陳封的少年,對自己的出身吞吞吐吐。最後在不被僱傭會被餓死的壓力下,才說了句身上背了人命的話。

對於殺過人滅過門什麼的,王書輝真的不怎麼在乎。一方面是他覺得明末的人命和自己沒什麼關係。另一方面他知道,這兩百多個流民,能在上千人的流浪人羣中生存下來,身上可能都不怎麼幹淨。

陳封過去家裡條件還算過得去。他的父親也讀過幾年書,所以他小時候也隨着父親念過三百千。雖然王書輝交給大家的是拼音和簡體字,但是因爲有些文化的底子,陳封的成績也一直不錯。他在學習上上手很快。最主要的是,讀過書的陳封,理解力很不錯,聽講的時候基本上一聽就懂。

陳封的語文數學和歷史的成績都很好,其中以數學爲最。每次考覈的數學成績都是滿分。做老師的,無一例外的都喜歡聽話和聰明的學生,王書輝自然也不例外。不同於現代社會,王書輝明末的學生都很聽話,這就讓陳封在一羣比較死板的學生中顯得比較機靈,讓王書輝特別的喜歡。

王書輝像在現代社會的時候一樣,對於自己喜歡的學生,會投入更多的關注和關愛。除了經常送些零食之類的給自己喜歡的學生,也會經常的把自己喜歡的學生叫到自己的家裡,和他們一起做飯吃飯,交流思想。在交流的過程中,王書輝自然而然的,會流露出對封建制度的不滿,對於官僚地主階級的敵視來。

他的這種思想,讓本來就十分仰慕王書輝的流民學生和被官僚地主迫害的陳封,覺得與王書輝師尊和他們是心連心的。王書輝的立場,讓這些孩子們對王書輝產生了一種對父親般的孺慕之情來。

數學成績優異的陳封被王書輝任命爲統計科科長之後,除了認真完善的處理相關數據的統計工作,還在工作之餘一心想要爲王書輝做出更多的幫助。他經過對數據的仔細分析,發現了棉布滯銷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他冥思苦想之後,寫了這個關於棉布售的建議呈文。

他在呈文中寫道,“師尊教導我們,矛盾是普遍存在於這個世道(世界)的。人只要在這個世道(世界)中活着,就會面對諸多的矛盾。師尊所言極是。”

“棉布銷售的事體(事情),也是這個世道(世界)中的一個矛盾之一。我們的團體要賣棉布,江南巨戶(松江棉布生產商)也要賣棉布,那麼我們和江南巨戶之間就存在着矛盾。”

“師尊教導我們,事體(事情)是在矛盾中發展前進的。事體(事情)發展的方向,由矛盾雙方,矛盾鬥爭的結果決定。所以我們在矛盾中要做最強的那一方。”

“現在的事體(事情)是,本縣的布莊多年來都在賣松江布,他們已經和江南巨戶狼背(狽)爲奸,渾然一體了。作爲矛盾的另一方,他們肯定不會支持我們。所以,學生以爲,或者派兵相逼,使得布莊屈服。或者自立門戶,我們自己開布莊賣布,不然棉布之事實難解決。”

王書輝看了呈文,臉上露出笑容來。倒不是說陳封的見解有多麼高明,而是陳封在呈文裡表現出來的東西,讓王書輝高興欣慰。

陳封的呈文體現了兩個問題。第一是,陳封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僅僅讀了幾個月的書,就已經具備了對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第二是,陳封這個孩子,在對待事物的態度十分的鮮明。他的呈文裡表現出的理論分析能力和對矛盾的戰鬥性,都是王書輝對自己的學生一直以來的希望。

第78章 大練兵(2)第17章 起步(1)第118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384章 東改編3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89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4)第2章 穿越(2)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7章 準備(3)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138章 大炮機槍蒸汽機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330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5)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424章 教導營出身第451章 遼東驚變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18章 起步(2)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144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2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266章 學員張兆歡(6)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20章 起步(4)第249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3)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7章 準備(3)第379章 魯東土地革命(4)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353章 炮擊金州衛(6)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255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3)第494章 軍事行動面具下的經濟目的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262章 學員張兆歡(2)第42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2)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374章 在山東(9)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313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2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334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3)第369章 在山東(4)第383章 東改編2第473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1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389章 光復遼南4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308章 終結者5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351章 炮擊金州衛(4)第432章 從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06章 連鎖反應7第333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2)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403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6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296章 朱舜水訪武昌(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31章 日常(3)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63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3)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