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

從西元265年七月取代曹魏登上帝位以來,司馬炎已經做了快兩年的皇帝了。

兩年來,司馬炎可以說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沒有過過一天舒心的日子。

由於小冰河氣候開始逐漸的顯現,身處華夏北方的晉國,其廣袤的國土上,一天到晚不是這裡受災就是那裡歉收。朝堂之上,以前司馬昭大將軍府的老人和自己世子府裡的新人鬥得不亦樂乎。地方之下,各地實封的親王和州郡的地方官各種扯皮。還有北方的鮮卑、匈奴、羌人紛紛要求內遷,然後還有前段時間的立儲之爭……

雖說這兩年,隨着佔田令的推廣和清查戶稅的逐漸落實。國家的收入較之魏晉禪代前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架不住晉國家大業大,收入多,支出也極多。兩年了,晉國的國庫存糧始終沒有超過兩千萬石。這點存儲量對於晉國來說,說杯水車薪當然不至於。但是距離高枕無憂的也實在遙遠。

現在,自己登基後的第一次大規模外敵入侵終於要來了,自己要靠誰來支撐這個國家,應對此次入侵呢?

裴秀算是個靠譜的,執政這一年多來,國家戶口、收入都在緩慢的上升。雖說比起西蜀的恢復速度來慢了許多。但晉國畢竟是大國,裡面的各種關係、利益牽扯比西蜀複雜了許多。裴秀能夠做到這個樣子,已經是很不錯的。

賈充這個傢伙呢?哼,不要以爲朕年輕就看不清楚你在張虎等人這件事情上到底做了什麼。你這傢伙爲了達到自己壓制楊家的目的,居然在國家大事上作出這樣的舉動來。你的心胸就不能開闊點嗎?

自己的老丈人呢?哎,現在看起來,真的有點靠不住啊。可是,不靠你又能靠誰呢?賈充就不必說了,就是裴秀,我也無法完全操控啊!

至於自己的弟弟齊王司馬攸?哼!有朕在,你就做你的空頭王爺去吧!

哎,父親啊,當年你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都是怎麼過來的啊!

“陛下,西蜀入寇的消息確實無誤。爲了傳遞這個消息,我進奏曹起碼損失了兩枚暗子。其中一枚還是埋藏在西蜀大司馬府裡的一個低級官員,那可是我們花了近二十年時間才埋進去的……”

“哼!車騎將軍,朕現在想問你,曹悌那個叛逆,你們找到了沒有?”

少在那裡跟朕表功,西蜀入寇又怎麼了?西蜀那點微弱的國力還能一口氣吞了我大晉不成。但是上庸三郡的事情就不一樣了,你放跑了張虎等人的家人就算了。鄴城那邊跑出來一個曹氏宗親纔是大事!一旦曹悌到達上庸豎起魏國大旗。這對晉國根基造成的鬆動比什麼東吳、西蜀可要強得多!

司馬炎一提曹悌,賈充馬上就焉了:“陛下恕罪,進奏曹只知道曹悌跟着西蜀的司聞曹人員進入了太行山。那裡山高林密,我方沒有及時跟上,所以……不過陛下放心,臣已經在幷州、雍州發下海捕文書。那曹悌只要敢從太行山下來。臣定然……”

“哼!”憤怒的甩了甩袖子,司馬炎理都不理賈充,對着裴秀問到:“尚書令,大將軍的部隊出發了嗎?”

“回陛下的話,大將軍的兩萬部隊已經於昨日出發了。”

“哎,但願大將軍此去,能夠滌盪上庸三郡吧。如此,就算曹悌跑到了西蜀,也無足輕重了。”

可以說,到底是將門虎子,張虎等人去了魏興郡後,得到劉林的接濟。糧餉不缺的曹魏舊將後人們乾脆利落的幹掉了魏興郡太守劉欽。現在,整個魏興郡已經完全脫離了晉國的掌控。張虎等人的兵鋒已經侵入了上庸郡。

晉國荊州兵團在西陵遭遇了一場失敗,這時候正忙着重整荊州防線。一時之間很難對上庸的困局作出有力迴應。不得已,在裴秀的建議下,司馬炎重新啓用老將陳騫,讓他率領兩萬中軍南下上庸平叛。

不過陳騫在出發之前也跟司馬炎說得很清楚:上庸那邊,山巒起伏,後勤供應極爲困難,糧食消耗也極大。所以,要平定上庸,陛下除了多給我準備糧食之外,在時間上也要有足夠耐心。老臣儘量在一年之內把張虎等人徹底驅逐出上庸和魏興——是的,只是驅逐,不是殲滅。誰讓魏興郡緊鄰着蜀漢的漢中郡呢?

狗日的關子豐,一天到晚盡給朕添亂!魏興沒了,漢中東側的威脅就全部解除了。這就夠了啊,可你怎麼還不滿足。這個時候還要來侵犯我大晉?

說不得,再怎麼不喜歡賈充,但這個時候還是離不開他。

“車騎將軍,進奏曹那邊除了聽到蜀賊即將入寇的消息之外,還有什麼具體的東西嗎?”

“陛下恕罪。進奏曹只是從西蜀大規模的錢糧、戰馬、驢騾等運力牲畜的調動中發覺異常,對此盡力打探之後,同時結合東吳那邊傳來的情報,只知道西蜀將於明年春耕結束後發兵。其他的就不是很清楚了。但以臣私下的判斷來說,這關子豐手裡的權力不輸當年的諸葛孔明,所以他的這次入寇。其規模肯定比以前姜伯約的小打小鬧要大得多!”

“嗯,尚書令,你覺得會有多少呢?”

“陛下,臣昨晚去了大司馬的府上。大司馬說,這次西蜀入寇。兵力不會少於十萬。還請陛下千萬慎重!”

“哎,國事艱難,這關子豐……”

“陛下。”

“嗯?尚書令還有什麼要說的麼?”

“陛下,大司馬說,胡玄威不是庸將,但現在隴西和涼州那邊情況極爲複雜,所以……”

晉國的大司馬就是那位貪污受賄和司馬望有得一比的石苞石仲榮。他的意思很明確:陛下,胡奮應付不了這種局面的。換我上吧!

可是對於司馬炎這種人來說,除了自己家的親戚,那可是誰都不願意相信的啊。(胡奮是外戚)

再說了,現在長安那邊已經有一個大貪污犯了,要是再派一個大貪污犯去……別看大晉國力天下第一,可也經不住這麼折騰啊。

“朕的意思是,伯父和玄威已經在雍涼駐紮了三年,對那裡的情況都很熟悉了。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要臨陣換將了。”

“呃……遵旨。”

“尚書令空了去大司馬府上好好跟大司馬解釋一下。讓他保養身體,朕要用他的地方還多着呢。”

“陛下體恤大臣,我等感激涕零。”

“嗯,桃符、尚書令,車騎將軍、鎮軍將軍、公曾(荀勖)、元褒(任愷)、茂先(張華)、長輿(和嶠),文琚(楊珧)大家合計一下,對西蜀的這次入侵,應當如何準備?”

這九個人裡,司馬攸是個乖孩子,賈充不懂軍事,楊駿更是啥都抓瞎。楊珧是有本事的,但在張虎等人這件事上出了大簍子,一時之間不好發言。至於荀勖、任愷、和嶠什麼的,更是從未和軍事工作沾過邊。所以,真正能提出意見的,只有裴秀和張華兩個人。

“陛下,臣以爲。首先應該下旨給徵西和鎮西兩位將軍。讓他們收攏兵馬,加強戰備。”

“茂先此言是正理,請繼續。”

“其次則是從洛陽、許昌的府庫中抽調糧食,充實長安的庫存。陛下,西蜀的入侵已經有很多次了。單純西蜀的力量,臣倒不是特別擔心。臣擔心的是,雍涼這些年每隔一兩年就有旱災、歉收……這裡的羌人、氐人、鮮卑人,都已經在開始蠢蠢欲動。若是明年西蜀入侵,剛好又碰上什麼大災。臣恐有不忍言之事。”

“嘶~~~茂先這個提醒得好。尚書令,現在長安府庫那邊有多少存糧?”

“回陛下,三百萬石。其中兩百五十萬在長安城內,五十萬在天水郡的郡治冀縣。”

“那就再劃撥兩百萬石過去吧。”

“遵旨。”

“嗯,茂先,還有嗎?”

“陛下,臣縱觀歷年來西蜀入侵的戰事記載。無論諸葛孔明還是姜伯約,其主政之後發動的第一次入侵,其規模和力度都是最大的。所以這一次關子豐的入侵萬萬不可小看。充實關中和隴西的兵力,並派出良將出鎮,乃是應有之意。”

第三四四章 五原的商路(二)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九十九章 你是白癡麼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三三二章 世家的方向(二)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五三二章 橫掃如卷席(七)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二二八章 入場的東吳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一三八章 復興殲滅戰(六)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一五二章 戰爭與和平(八)第三三九章 國家的未來(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五二八章 橫掃如卷席(三)(爲書友怎麼什麼暱稱都被使用了加更)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八十二章 彈指三年間(五)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二九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三二章 北伐進行時(一)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變(五)第二十六章 深耕涪陵郡(三)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一零一章 鄧艾的決心(二)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一零七章 向承都進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