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

參謀兵事院的後衙寂靜無聲,數十個官員站在沙盤前不斷的佈置,一面面代表宋軍的旗幟被插在恆邏斯的城頭上,所有和恆邏斯有關的地區都被保留下來,而其他的地方被清空。

王韻站在沙盤的邊上不斷的調整沙盤上的部署,糧道,交通運輸,宋軍的武器裝備,甚至連塞爾柱人的裝備等等一切信息都被收集到了沙盤之上。

王鶴站在邊上進行縝密的計算,但很快看了看四周,小心的上前對趙禎道:“官家,若是要推演還需狄帥以及三司派遣幹員前來,否則……”

此時的趙禎正在仔細的觀看沙盤,聽了王鶴的話微微點頭道:“準了,傳旨三司使包拯挑選廣備司,錢糧司財計官前來,召兵部尚書狄青!”

“喏!”

王鶴走了一半便被趙禎叫住:“還有,傳令殿前司都指揮使李酒,親衛司都指揮使趙力前來聽用!”

雖然不明白官家的意思,但王鶴依然遵旨而去,殿前司和親衛司一個是直屬皇帝管理禁軍的一個是負責官家安全的,這時候召他們來聽用難道官家又打算御駕親征了?

參謀兵事院後衙的氣氛立刻緊張了起來,官家此次非但不打算對天竺動手,反而是在推演關於塞爾柱的戰爭,這其中的寓意已經很明顯了。

王韻不管這些,他是官家的大參,參謀的便是戰爭相關的事宜,他不會去考慮這場戰爭的政治意義,他心中想的只是如何輔佐官家把仗打好,打勝,除此之外一概不管。

李酒,趙力兩人已在後衙的門外等候,他們雖然只是站在那裡,但卻使得整個後衙的氣氛更爲緊張,接着便是三司的官員以及身爲兵部尚書的狄青。

大宋有頭有臉的武將幾乎都到了,而趙禎坐在後衙之中的主位上指了指沙盤:“三司財計官協司馬參軍王鶴籌算財計所需,狄青與王韻一同商討戰事,順便把推演的各種結果上奏。”

說完趙禎便起身道:“三日之後朕要看到完整的奏疏,諸位幸苦了,託殿前司的人把話帶回家,三日之內不得離開,吃住用度皆在參謀兵事院後衙,李酒立刻命人封鎖參謀兵事院,非朕旨意任何人等不得出入!”

這下衆人算是明白了,官家定然是要對塞爾柱人動手了,只不過眼下天竺未定,吐蕃未平,現在對塞爾柱發兵是否太過倉促,但此時誰也不敢提出質疑,官家的聖旨高於一切。

至於那些文臣……顯然他們也不會知道,和以往不同,官家用兵之前都是會和朝中相公們商討的,而這次除了身爲兵部尚書的狄青就在沒一位相公了。

顯然官家是爲了瞞着相公們纔會如此做的,後衙之中的都是聰明人,這種事情他們不會攙和,再說官家這麼做必然有其用意,畢竟用兵之事想要完全滿足相公們是不可能的。

眼下三司使包拯應該已經知道,但他並不知道趙禎是對塞爾柱用兵,而非大宋上下義憤填膺的天竺。

當趙禎離開參謀兵事院的時候,捧日軍的大旗就已經插在了門口,待趙禎出來,捧日軍已經把整個後衙圍的水泄不通,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儼然成爲一處重地。

這一切看似突然,但對於趙禎來說卻是準備已久,大宋和天竺之間的戰爭並不在趙禎的時間表上,之前對天竺使者的態度也不過是爲了掩護這場戰爭而已。

《孫子兵法始計篇》有云: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之前對天竺的進攻就是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而現在封鎖消息也是爲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大宋現在正處於一個不斷擴展的階段,同樣的塞爾柱也是如此,兩國交界,利益相關,都在擴張必然會利益衝突,即便是現在相安無事,但未來卻不一定。

天竺雖然疆土也不小,但這個地方實在太弱了,稍稍強大的勢力都會插上一腳,大宋如此,塞爾柱也會如此!

別看現在的塞爾柱沒有動靜,但在其國內已經開始了秘密籌備對天竺的進攻,圖格魯克可不是個善與之輩,當初他能吞併整個阿巴斯王朝現在就能把主意打到天竺的身上。

趙禎甚至懷疑,現在的圖格魯克已經開始提防大宋,自己能看到未來的格局,他圖格魯克這樣的梟雄難道看不見?

塞爾柱王朝在他的執掌下疆域遼闊,已經是個橫跨亞非歐三大陸的龐然大物,便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征也逐漸暫緩,不願大規模的和塞爾柱爆發戰爭。

曾經和西方矛盾重重的阿巴斯王朝已經被塞爾柱吞併,神聖羅馬帝國已經沒有理由再向已經屬於塞爾柱的土地用兵,當然若是想什麼理由找不到?

不是不想,而是現在沒有辦法,塞爾柱的強大已經不容小覷。

敢在這個時候對塞爾柱動手的怕是隻有趙禎和他的東方帝國,雄獅從未睡下,巨龍一直盤旋,雙方之間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塞爾柱的軍力強大不是天竺能相比的。

大宋的精兵強將根本就不再雲南路,也不在鵬珈羅,而是在西北,在草原,這裡纔是大宋要加強控制的地方。

也是現在大宋的主要經濟命脈,絲綢之路是大宋的出口經濟,也是進口的主要渠道,而出了恆邏斯城之後,便一切都在塞爾柱人的掌握之中。

海上絲綢之路不是沒有,但相比路上風險大,時間長,資金回籠慢,這些因素使得薄利多銷的商品不適合,但絲綢瓷器之類走量又值錢的東西卻是往往以海上運輸爲主。

大宋每年從恆邏斯城收取的關稅就能抵得上天竺一年的賦稅,由此可見大宋在恆邏斯有多大的利益。

一旦那一天塞爾柱切斷了絲綢之路的中段,對大宋的打擊可謂是毀滅性的。

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