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

夏竦原本是不情願的,畢竟他是文臣,有很多時候他所站的位置都是在皇帝的對面,文臣的任務不就是輔佐皇帝規勸皇帝嗎?這也使得他們不自覺的站在皇帝的對立面,不是他夏竦能改變的事情。

自古以來凡是名垂青史的文臣皆是如此,只有很少的人是順着皇帝而成爲一代名臣的。

但眼前官家遷都的事情他夏竦的確能看得出其中的好處,不光是爲現在,甚至是對往後大宋的歷代皇帝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在大宋之前的歷朝歷代幾乎都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騷擾而沒有妥善解決的辦法。

秦代修建了秦長城,漢代修建了漢長城,聯姻,征討,和親,種種辦法都用過了,可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彷彿韭菜,隔了一茬很快便重新長出一茬,匈奴,突厥,胡人,總是不能徹底解決。

但從沒有一個王朝有勇氣把一國之都建立在幽州這片距離草原最近的地方,細細想來官家定都幽州析津府實屬絕妙,雖然這裡距離草原很近,但卻有着先天的地理條件,太行山,陰山把這裡變成了易守難攻的絕佳位置,隋煬帝的京杭大運河南起餘杭,北到涿郡,而這裡的涿郡便是析津府。

有山河之險,京杭之便,可以說析津府完全有能力聯通中原乃至嶺南之地,即便是沒有這些,大宋的公路也能使得它匯通天下!這麼多年來公路的建設已經遍及大宋,可以說大宋的任何人都是公路的受益者,而主導這一切的人便是眼前的官家。

夏竦微微嘆息:“即便是老臣不想承認,但還是不得不說遷都之事利大於弊,對朝廷,對百姓,乃至對於萬事都是至關重要。陛下英明……”

趙禎摸了摸腦袋,沒想到夏竦居然這麼爽快的同意了,他還以爲夏竦會堅持否認遷都的事實,也對,遷都的好處只要是個人都能看得見,相對於包拯來說遷都帶來的動盪纔是最大的。

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夏竦再次開口道:“陛下,遷都之事在您看來也許是舉手之勞,但在有些人看來則是基業盡毀,許多人和東京城的利益盤結在一起,一旦遷都必會使這些人拼命。”

趙禎笑了笑:“是啊,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和話可不是說說的,當年太祖打算遷都洛陽,還不是遭到了堅決的反對,但越是如此朕便更要遷都,也能乘此機會徹底解決那些盤根錯節的地頭蛇不是嗎?”

夏竦一呆,沒想到官家居然還有這一後招等在這裡!

遷都確實能讓東京城中勢力龐大的利益關係瞬間變得灰飛煙滅,官家難道早就打算肅清這些骯髒的灰色地帶?每個王朝都是如此,只要迎來一個盛世,便會有許多骯髒的東西滋生出來,即便是大宋也不能例外。

夏竦不敢說東京城中的文官,文人會有多幹淨,官家既然早就有這意思,便是一定掌握了確實的證據,難怪包拯的反對在官家眼中那麼的無用,官家根本就是不在乎他的反對。

瞧見夏竦驚訝的模樣,趙禎望着天空道:“與其花大力氣整治,不如打碎了重建,官員就是這樣,一旦安定了下來便開始爲自己着想,畢竟大宋不是他們的,即便是大宋不在了他們的子孫後代也能到新的朝代當官,誰家的天子不需要臣子管理天下?”

趙禎的一句話便戳中了夏竦的痛點,端正身子直直的拜下:“陛下此言差矣!身爲人臣自當以國爲重,以陛下爲重,雖有奸佞之人混跡其中,但絕不可一概而論,其實忠臣往往多餘奸臣,否則這天下倒懸何來太平?!”

明明就是說遷都的事情,怎麼扯到了朝臣的身上,還是自己長長用惡意的想法看待世界的結果,趙禎輕咳一聲道:“咳咳……話題扯遠了,朕的遷都可謂是一舉三得,一能鎮守草原之地,二能打破東京城原有的利益糾結,三能使析津府更加繁榮互通南北,如何?”

夏竦是真的佩服趙禎的手段和計謀,恭敬的拜下:“老臣歎服!”

“別說這些,說點實際的東西可好?”

躲也躲不過,夏竦點頭道:“臣遵旨,老臣覺得官家原本的計劃就很好,先把析津府升爲北京陪都,遷都之事在徐徐圖之,以陛下曠世之功,當並非難事。”

果然是夏竦,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趙禎微微點頭道:“夏參政之言正合朕意。”

但趙禎誇讚的話剛說出口就被夏竦打斷:“老臣覺得此事難辦的點並不在遷都本身,而是如何安撫百姓,陛下想要遷都,朝臣的看法固然重要,但百姓的看法也不可忽視,他們本事天子腳下的人,卻突然一下子要變爲陪都之民,心中定然不願,陛下仁君之名天下皆知,此事當有妥當之法。”

趙禎笑了笑說道:“遷都之事可不是一蹴而就,朕打算用三五年的時間慢慢搬遷,朝廷的衙門官員好辦,百姓的問題自然會有人能想出辦法。”

夏竦這下放心了,長出一口氣,沒想到官家還是穩妥的,用上三五年的時間來遷都,這樣一來許多問題便會有解決之法。

瞧見夏竦送了一口氣的樣子,趙禎開口道:“朕的擔心不比你少,今日只是稍稍試探你和包拯,看看誰站在朕的一邊,看來是朕多慮了,不用想也是你夏竦嘛……”

夏竦哭笑不得,也不知官家的話是誇他還是在損他,但既然和官家站在一起,那也沒有什麼好遮掩的:“包拯的擔心也是臣的擔心,其實此包拯也該參與,如有他在,必能妥善行事,他是最關心百姓的。”

趙禎笑道:“這是自然,並且包拯也已經看出朕打算遷都析津府,此時與其瞞他不如規勸,便交給你了!”

蝨子多了不癢,夏竦認命的點了點頭,也對有他包拯在也好幫自己分擔一下壓力不是……自己既然跑不了爲什麼不把包希仁也拉進來?

已經坐在衙門準備辦公的包拯猛然打了個噴嚏,“難道是有人在談論老夫?怪哉……”

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