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望着前後蜿蜒在蒼山綠野之間灰呼呼色調的隊伍,周淮安不由想起並低聲念出了杜甫的《兵車行》;只是他很快就自行閉口了,因爲後面接下去的詩句就有些不吉利了,簡直就是要豎活FLOG的節奏了;

什麼“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什麼“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那倒還好,體現的只是對於兵戰兇危的擔憂情緒,可是接下來的: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簡直是想要多晦氣就有多麼的晦氣了,因爲這描寫的是針對吐蕃要衝的石堡城之戰;結果安史之亂一起,花費了無數代價拿下的土地和要衝,就這麼連同河西隴右一起全數便宜了吐蕃人。

然後,他有把發散感懷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自己的身邊,如今他胯下取代了原本那隻騾子的這匹青色小馬,還有上身穿的這件原色的釘皮甲,可說都是出征前曹師雄以個人名義,送過來的所謂“壯行之禮”;

雖然作爲一個唯物主義觀和物化社會風氣,所薰陶出來的新時代網絡軍史宅,總覺得對方的熱情有些過頭和令人不適應了,但他也不會在這個關乎切身安危上的事情矯情什麼的。一領甲衣或許可以擋住致命的流矢,而一匹足歲的小青馬則代表的是,見機不妙時跑得更快和更多的負載量。

這件半新不舊釘甲衣,經過營中的裁縫和皮匠再次調整修飾之後,已經變得相當合身;不但外緣的釘鐵被打磨收緊,內裡襯邊也鉚上更加輕薄的鍛鐵片;而小青馬身上的鞍具和嚼頭也是比量身高和體重整理過,索具、皮護、鞍袋、箭壺、弓套和槍架,都是現成附送的;

而這匹小青馬根據觀察也只有兩到三歲齒齡,經過一定的馴養卻還沒有過多騎乘和負重留下的壓痕,顯然還有可以繼續發育和鍛鍊的空間,騎起來雖然更費工夫進行控制,卻也要更加輕快靈活的多;於是,原本那隻專屬代步的騾子,就退位成爲了專門馱負個人用品的候選了。

這讓周淮安一時有些見獵心喜的新奇感同時,也不免要暗自吐槽幾句,這些東西給自己實在明珠暗投之嫌了,難道這是指望自己能夠身先士卒的衝鋒陷陣麼,他只能在事情不對或是危險關頭,能夠跑的比別人快就行了。

相比之下,其他更多來自後廂兵馬曹師雄或者說是王重隱的好意,也是在意料之外的如期送到了怒風營當中;雖然只是一些二手的武器和用過的帳毯衣被之類,但也是正當其時的東西。用將頭王蟠取笑的話講便是“這回咱們都沾上了和尚的光了。”

因爲怒風營只能算後續出發的偏師之一,沒有資格參加之前作爲主力的大隊人馬,在城北舉辦的祭旗出征儀式;所以在私底下誓師拔營的過程,也是相當的簡陋和寒酸了。

只是臨發前,把大夥兒聚集起來排好隊,然後在臨時設立的木臺上用豬牛羊三首,供奉了下代表所謂軍神的一面牛首紋飾的蚩尤旗,喊上幾句祝詞和口號就算是了事了。

這次剛剛得以擴編到三千有餘的怒風營,出動了足足約五分之四的力量。可以說除了實在不便遠行的老弱病殘留營之外,旗下可以動用的青壯全部上陣了;用王蟠的話說,重建的怒風營是否能夠揚眉吐氣而重新具列義軍翹首,就得看這一朝的表現了。

其中理論上的戰兵約有兩千一百多人,具體編列作左中右三個小分營,其中中分營齊裝滿員的一千人,由將頭王蟠親自掌握;而左右兩個新卒佔了很大比例的分營則分別由,牌刀隊新提拔起來的校尉林子權,以及轉正爲校尉的呂副尉分別帶領;

至於剩下五百多的非戰鬥人員,則不出意外的歸到了周淮安這個新營管的麾下,而負責維護和照料大多數馱運輜重的牲口和大車了。當然了,作爲加強的後隊輜重護衛力量,除了本就有的三十幾號人外,王蟠好歹從左中右三個分營裡,各抽出一個不滿員的隊來,權在周淮安麾下聽令一時。

其中來自中分營的一隊有五十七人,隊官也是個熟人,成大咬和他手下的十幾名持矛老卒,就是最基本的核心力量;而來自左分營的就只有個不足半數的隊,四十一人當中只有十一個持牌正卒,其他都是新卒轉爲的矛手;

最後顯然來自相熟呂校尉手下的員額比例最高,足足有七十八個都是清一色的弓手,其中除了六十隻木弓之外,還有十八個人是用改裝木單弩的老手,顯然是人情和誠意都是滿滿的。

再加上老關名下直屬的一個火,人人都有身皮甲套子和毛邊笠子,外加一半的鐵單弩和一半的改裝弩機,還有近戰輪換使用的刀矛等複數配備。前後合計起來在周淮安的手下也有兩百人左右的戰力了,只是具體的表現和戰鬥力就不好說了;顯然還需要進一步實戰的磨合和鍛鍊纔是。

好吧,就算是兩百頭豬也是一筆寶貴的財產了,更何況是兩百名初步武裝和簡單訓練過的士兵呢。

因爲出陣前的時間有限,而導致許多準備工作還是有些倉促;但是周淮安還是儘可能的利用這段時間,在自己的職分範圍內,採取了一些對策和改變。

比如在火廚方面,除了那些炒米、死麪幹餅等速食口糧和收集來的風臘製品之外,他還指使人耗費了許多柴碳日夜不停得培制了許多幹菜;主要是以海苔、海帶、鹿角菜等隨處可得的海貨,和蘿蔔、豆芽、薺菜、口蘑、莧菜、水芹、崑崙瓜(茄子)、越瓜、胡瓜等,從附近雜七雜八收羅到的蔬類爲原料,加鹽和醬烘乾脫水而成的濃縮產品。

那些個被指派在他手下“學點手藝和本事”的青年人,也被幾天速成的旗語小隊,分配到各隊裡去,作爲傳令的輔助手段。當然,因爲是試驗性質的緣故,優先被分派到那些關係較好或是有所淵源的隊裡去。

這麼短的時間,也只夠利用飢餓加肉罰的獎懲法,讓他們記住最基本的“進退停”、“快和慢”、“走和跑”“聚和散”、“左右轉”“蹲和站”、“遠和近”,等十幾個簡單旗色變化和對應口令而已。

當然了,具體的反應和延遲效果肯定會因人而異,乃至出現各種問題和意外的,但是有這東西總比沒有的好。因此,王蟠只是粗粗讓人演示了一番之後,就下定決定要在正卒組成的杆子隊裡先行適用起來。

至於老卒組成的“哨頭隊”,因爲人數較少而受到直接的指揮,也有既定成法的戰術配合和默契,就暫時不好做過多的改變和調整,因爲影響了士氣和引起反彈。

倒是老關這一隊人,在他的嚴厲督促和以身作則之下,將這套簡陋之極的旗語連同配套的舉動,給好生背了下來作爲別人的樣範;

另外,因爲在無意間發現了一整倉囤積的紙張,主要是以桑皮紙和黃麻紙爲主;其中好些因爲貯存的時間過長,而出現了朽碎和蟲蛀;然而,這也讓周淮安誕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和創意,就是試着造一些紙甲出來;

紙甲的原理很簡單,只要以硬布裱骨,再用紙筋搪塞而成。實際操作則是要把大片的紙張用漿糊浸透,疊加起來全力錘打至薄就行;歷史上主要用於中國南方步卒,因體輕,又爲戰船水兵多用。

比如在有宋一代,因爲這東西的相對簡便和低廉,時常會出現官方製造和撥付的文書記錄當中。

雖然在浪費了許多米漿和湯汁之後,最終成品的外觀讓人有些實在不敢恭維,這些不同顏色的紙頭疊加之後,讓人看起來就像是鳩衣百結的乞丐一樣的,但是在能夠關鍵時刻也許就能救人一命的防護力面前,所有嫌棄的表情和非議的聲音,也就迅速消失了。

儘管因爲初始工藝不過關還是缺少相關經驗的緣故,初造出來的紙甲背心並沒有史上《新唐書》記載說“勁矢不能洞”的效果;但二十步內全力射出的箭頭僅僅嵌在上面半分,而只劃破了一點點的內裡;而在用力的單手揮刀砍劈之下,紙甲雖然依舊會破損開裂,但是想要對內裡造成的傷害,卻需要同一部位的好幾下才能達成的結果。

這對原本就是條件簡陋的義軍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裝備選擇和來源;畢竟,作爲廣州這個大埠長期出口的商品當中,就包括了數量極大的紙張。

這樣除了因陋就簡的竹片和木塊加藤編的麻將席甲之外,那些原本沒輪上的新卒們,臨時又有了一批補充和替換的防具了。

然後周淮安又做了改良和修正,因爲漿化的紙張顯然很好塑形,所以可以按照人體的形制,因模成型製成各種披膊、罩背、蔽膝、護肩等護具部件,又糊了一層桐油以實現有限的防水效果;

再多費上一點功夫用鍋底收集的菸灰水來統一上色,至少在近處不認真看的話,就是黑灰乎乎一片而看不出本來的原貌,而初步有了相對一致的色調;再在上面用模具敲打鍛壓出類似甲片的紋路來,就有了原本正規鎧甲的模糊外觀了。

只是在向北出了廣州的地界之後,一名重新到來的信使,卻讓將頭王蟠的臉色變得不是那麼好看起來,隨即他臨時着急了小範圍的議事,周淮安才得以知道。

原先與前出大隊人馬匯合的命令被取消了;隨後這一次與大多數義軍開拔的方向有所不同,他們得到命令之後卻是沿着官道一路向着東面而去,前往廣州之外的東南沿海地區,平復和彈壓當地發生的騷動和變亂,理論上說也算是個強度較低的任務和目標了;

畢竟,這個方向的大部分地方,都曾經在黃巢南下裹挾大軍的攻擊路線上,有建制的官軍和抵抗力量幾乎被掃蕩一空,地方上也是變得相當的殘破和凋敝了。但也意味着缺少表現的機會和功勞了。

不過,對於心思並在在這裡長遠發展起來的周淮安而言,能夠相對安全的武裝遊行上這一趟,也是不錯的綠城和經歷的選擇了。

。。。。。。

與此同時,已經開出廣州城外而整裝待發的後廂人馬當中。

“竟然是往循州方向去了”

王崇隱也在略微驚訝的問道。

“王蟠那廝怕是被什麼人針對了吧,”

“卻也難怪,他麾下在近日裡,不但出了風頭。還額外得了不少好處呢”

一名部將毫不掩飾的道。

“只怕是有人眼紅和氣不順了。。這次只是順勢使個手段而已”

“只是這樣的話,就與本部的打算有些違和了。”

卻是曹師雄卻是有些憂色起來。

“無妨的,你繼續私下結交你的人情好了”

王崇隱卻是不以爲然的道。

“官面上的事情,自有我來處置。。”

當然了,對此王崇隱還有意猶未盡,或說是不便直言出來地方;

比如在黃王的巨大號召力和威望之下,除了最親近的冤句子弟和鹽黨衆人,還有收編自王大將軍舊部的長恆健兒之外,其實還有好幾個不同的派系和山頭,分別掌握這義軍當中中下層的權利和資源。

他們往往以不同地域出身的鄉黨和宗族關係爲紐帶,在號稱“數十萬”的義軍核心力量當中,形成了自上而下大大小小的利益羣體;王崇隱爲代表的後廂兵馬,亦算是其中一支;至少在一些細節和不重要的事務上,就算是黃王也要有所考慮他們的態度和意見的。

只是當閩地到大庾嶺的一路敗績過來,又有許多見勢不妙的義軍將領,紛紛率部階級投降了官軍,而回頭對着同袍舉起屠刀之後;剛剛打下廣州而初步有了整訓修養的喘息之地的黃王,也是開始痛定思痛的想要有所改變和重整了;這種明顯而堅定起來的態度,也通過最近的人事變遷和軍中的賞罰事宜,逐步的展露出來。

一直處於邊緣化而新近得以重建的怒風營,或許只是個用作投石問路試水的棋子而已;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這些後廂人馬的態度和立場,就需要重新商榷和考量了。

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944章 列卒赤山下(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966章 畫角悲海月(續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632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943章 列卒赤山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三十七章,迴歸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632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三百四十六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980章 彎弓射賢王(續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再定2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