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滅國”

朝鮮道平壤宮外,“遼東巡撫使”的儀仗擺開,新修的朱雀大街左右,不論高低貴賤,都是敬畏於唐朝的威儀,退避到了道旁,老老實實地行禮。

入駐“朝鮮道黜置大使”的臨時行署,幾十個官吏陸續跟着薛大鼎到了即將要忙碌開來的單位。

略作休憩,開了一個會,實務出身的薛大鼎沒有扯很久,稍微叮囑了一番,隨即就簽發了外派人員的文書。

除辦公人員之外,還有前往各地擔當護衛任務的府兵。

爲了節省人力,很多時候都是招募一定比例的“民間武裝力量”。“域外”不比中國,大部分時候,官方都允許“民間武裝力量”的存在。而因爲唐朝威儀確實好用,江湖人士也鮮有要跟朝廷作對來顯示自己本事的,自從王祖賢成立第一個鏢局以來,“走鏢行”也算是進入了唐朝人民的生活。

“使君,張三郎是江陰人,這渤遼水土,能不能適應?”

前頭張利帶着人馬不停蹄就本府朝鮮道南,這種爽快作風,很受薛大鼎欣賞。便是巡撫衙門中的官吏,也是有些驚訝“南人”北來居然會如此快刀斬亂麻。

“他若是無甚把握,豈會這般?你們莫要忘了,來了遼東,他便招了幫手過來。那黑齒秀原本是倭地先鋒,上過戰場,豈是尋常俗流?”

然後薛大鼎又道,“你們都道這朝鮮道是一鼓作氣拿下,卻不知道舊年平滅高句麗之前,早有‘突厥馬賊’在此間作亂。諸君以爲突厥人如何能翻山越嶺渡江跨海,千里迢迢到了這裡,只爲搶點米麪糧油?”

衆幕僚一聽,頓時反應過來,感情朝廷算計這裡,那都是十好幾年之前的事情了?

唐朝在“諜報”“用間”上十分類似漢朝,硬要說有所不同的話,就是早先不服帖唐朝的土鱉要多一些。而“突厥馬賊”的妙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至於“河北義商”華潤號,“薛書記”提也沒有提。

“如今回想起來,朝廷布局,可謂深遠……”

地方官吏對於帝國高層的戰略方向,這年頭能夠有直觀概念的不多。但凡能揣摩出朝廷大戰略的,無一例外,都是英才。

說到底,當帝國的皇帝把大戰略“昭告天下”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就是要動手,而且把握很足了。

比如上一個朝代,有個皇帝就說了“一衣帶水”……然後就真是“一衣帶水”。

全天下都知道“一衣帶水”的時候,基本就是大局已定,沒有什麼花頭,也不會給對手留下太多的準備時間。

“好了,莫要去想張三郎,‘冬比忽城’的庫房物料,眼下準備的如何?”

所謂“冬比忽城”,其實是百濟舊稱。原本倒也不算什麼,但最近幾年海上貿易越來越發達,這地界位置卡的極好。不但有一片河口平原,而且還臨海,最重要的是,離漢州很近。

如果順風,從文登縣出發,精通航海的船長,能夠一天之內穩穩當當抵達“冬比忽城”的臨時碼頭。

“物料都是齊備了,如今就準備動工。”

“入冬之前,翻修‘冬比忽城’至漢州北的官道。”

“使君放心,各分段已經安排妥帖,‘河南’有些分段,已經開始動工。”

“嗯,很好。”

薛大鼎很滿意,“域外”動工,都是挑揀這種氣候惡劣的時候,可以大量消耗蠻夷青壯。其“減員”的效率,比戰爭還要恐怖。

但這種數字,只會反應在賬面上,人的實際感受,卻是大相徑庭的。

尤其是,唐朝政府會供應足夠的糧食,明面上“徵發民夫”是不假,而且青壯服役也確實拿到了糧食,不但拿到糧食,還能養活不少人。這對於朝鮮道、遼東諸地的底層而言,是非常驚人的“飛躍”。

要知道,高句麗時期,或者說百濟新羅比較活躍的時期,底層幾近奴隸,是真·水深火熱之中。

哪怕每天都有工友重病去世,但整體而言,對唐朝官府,土著底層還是“感恩戴德”。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那個見識去知曉唐朝在這個政策上的“狡詐歹毒”。

“‘冬比忽城’這個百濟故城,須早早改了。老夫記得,早就下派了公文前去實地勘察,怎麼到如今還不見合用的名稱?”

“文書上已經用了,只是還沒有遞到府內。”

“噢?看來下面的人辦事還是勤力。”

之所以薛大鼎這麼說,那是因爲實地勘察很費時間,暫定的名稱就是立馬就用的,但正式遞交,還需要人員返回才行。現在暫定的名稱已經用了,但人還沒有回來,說明辦事的人還在忙。

這也不是中國富庶之地,在外瞎浪的風險極高,搞不好就是要小命玩完,爲了划水這麼拼,是不存在的事情。

“私底下都叫‘冬比忽城’甚麼名字?”

“開城。”

幕僚言罷,又道,“文書上用的是‘開嶽’。”

“想來是有大山在此?”

“山水皆有,大概是在山裡行走的太多,便用了‘開嶽’。”

“就叫‘開嶽縣’吧,叫開城,還是有些小氣了些。”

定下了名字,幕僚們頓時忙着起草奏疏,命名這個事情,“約定成俗”之後,還是要拿到官方指定認證。

薛大鼎要是大剌剌的無所謂,被人蔘一本,也是無話可說。

平壤城內休息了幾天,薛大鼎正準備巡視一下平壤城周圍郊縣的情況,卻見南方來了“捷報”。

“甚麼?!張利居然如此了得,‘萇山國’請求內附!”

“那也是兩萬人的大國,居然就這麼降了?”

“不但降了,還把國內的新羅人,男子殺的殺囚的囚,盡數送到了張利跟前。這可是‘滅國’大功啊。”

“就是‘萇山國’不上臺面了一些,否則,當真是大功。”

朝鮮道黜置大使臨時衙署內,各種消息滿天飛,人們議論起來,有羨慕的,有驚訝的,有佩服的……

畢竟,張利才帶着幾個人南下?結果就滅了一個兩萬人的“大國”,這效率,實在是高的有點離譜啊。

昨天老孃生日,所以沒什麼時間碼字。老衲沒有存稿的,都是現碼,今天爭取爆兩萬。走着!

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五十八章 爲了孔聖(第一更)第三十章 隱疾(第一更)第五十六章 爲了煎餅果子(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二十七章 同行即仇人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五章 關係網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三章 渣男第七十章 戰慄第九十章 落腳(年初三第三更!)第三章 閃了腰第九十六章 產業興盛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五十六章 背鍋俠(遲到的一更)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五章 傳道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九十七章 父母官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七章 靠山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十章 禍害鄉里第十八章 夕陽餘暉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三十四章 史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飄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十六章 心靈港灣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九十七章 這節奏不對第十章 歪腦筋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三章 千里駒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二十章 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