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

你的市場是一個市場,你的寺廟也是它的一部分。你的這個世界的是世俗的,你的另一個世界的也是,也是世俗的。實際上,不可能有任何非世俗的。本身就是世俗的,意味着世俗。

我想告訴你們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蘇非的生活中。有一個偉大的神秘家,他獨自過着寧靜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被上帝的一個信使吵醒了。

信使說:“你的祈禱已經被接受了。現在至上的存在——創造者——對你十分滿意。你可以要求,你的任何都會得到滿足。你只要一要求,它立刻就會實現。”

神秘家有一點困惑,他說:“你來得晚了一點。當我需要東西的時候,當我有很多的時候,你從來不來。現在我沒有了,我已經接受我自己了,我完全自在、安心。現在我甚至不在乎上帝是否存在,我不向他祈禱。我祈禱是因爲感覺好,我已經完全停止思考他了,我的祈禱不再是針對任何人的講話,我只是在我呼吸的時候祈禱。它非常美麗——上帝是否存在沒有關係。你來得晚了一點。我現在沒有了,但是那個天使說:“這將是對神的一次冒犯。當他說你可以要求的時候,你就必須要求。”

那個人感到很爲難,他聳聳肩說:“但是我能要求什麼呢?你能提一點建議嗎?因爲我已經接受每一樣東西了,我覺得非常滿足。最多你回去告訴上帝我很感激,替我謝謝他。每一樣東西都各得其所。什麼也不缺,每一樣東西都是完美的。我很快樂,很喜悅,我對下一刻一無所知。這一刻就是全部,我十分滿足,你去替我謝謝他。”

但是那個天使很固執。他說:“不,你必須要求點什麼——僅僅作爲一種禮貌,你要懂事一點。”

然後那個人說:“如果你堅持要這樣,那麼就請你要求上帝,讓我保持像現在這樣無慾。只要給我一樣東西——無慾……或者是接受性,它們兩者意味着同樣的事情。

意味着拒絕某種東西——你想要成爲某種別的東西;無慾意味着接受——你對事物現在的樣子感到快樂。實際上,那些事物是沒有關係的,你是快樂的。你是快樂的,那纔是要點。老子說:滿足你現在的樣子,別的什麼也不需要——然後突然間,每一件事情都發生了。在深深的接受裡,自我消失了。

自我通過拒絕而存在:每當你拒絕什麼的時候,自我就存在。每當你說“不”的時候,自我就被加強,但是每當你說“是”,對存在說一聲全然的“是”的時候,那就是你所能進入的最偉大的靜心。你也可以進入所有其它的靜心,但是你最終不得不從裡面出來。這是你唯一進得去、出不來的靜心,因爲你一旦進去,你就不在了。沒有人能夠從裡面出來。

第三個問題:

你說過任何問題都是暴力的,而你還是鼓勵我們提問題。這是爲什麼?

因爲你們是暴力的,你們需要宣泄。你們有問題要問,但是你們可能沒有勇氣問這些問題,所以我才鼓勵你們,你們有問題要問;你們必須經過它,你們要問這些問題。我不是說我的回答將摧毀這些問題——不是的。我回答的意圖不在那裡,我的回答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目的。它們會使你覺知:所有的問題都是無用的、徒勞的、荒謬的。

我想要你們來到頭腦停止提問的點上來,但是你們做不到,因爲你們充滿了問題。要釋放它們,不要壓制它們。要勇敢,即使你知道它們很傻,也不要隱藏它們,因爲如果你隱藏它們,你就永遠擺脫不了它們。即使它們是荒唐的——所有的問題都是荒唐的——你也要問。

而且我也不是真的在回答你們的問題。你們的問題是無法回答的。你們的問題就像一個精神錯亂的人,他正在發高燒。他正在燒到41℃、42℃、43℃……他的神志失常了。然後他說:“每樣東西都在動,桌子飛到天上去了。”然後他問:“這張桌子要到哪兒去呢?”對他說什麼好呢?不管你說什麼都是錯誤的,因爲桌子根本不在飛。而你無法使那個人相信桌子什麼地方也沒有去,它就在房間裡面,根本沒有動過。那不可能說服他,因爲你無法說服任何人懷疑他自己的體驗。

你怎麼可能說服任何人懷疑他自己的體驗呢?當他自己的體驗支持你的說法時,說服纔有可能,否則是不可能的。他看見桌子在飛,試圖飛出窗外,那張桌子有一對翅膀——不僅是那張桌子,他所睡的牀也在跳,也在準備起飛……你怎麼可能說服一個精神錯亂的人呢?如果你設法說服他,那麼你也病了。只有一個發瘋的醫生纔會設法說服。不,醫生會說:“你別擔心,桌子會回來的。我們會把它搬回來的,別擔心。我們會採取措施的。”醫生將設法降低他的體溫,當體溫降下來的時候,桌子也就自動降下來了。當體溫正常的時候,桌子就在它的位置上。它一直都在那裡——一寸也沒有動過。那就是你們的境況。我明白,我知道,你們在精神錯亂。而且這種精神錯亂是非常微妙的——沒有溫度計可以測量它,它是一種內在的,而不是身體的溫度。你往裡面是精神錯亂的。然後就有問題、問題和問題,它們就像蒼蠅一樣到處亂飛。我幫助你們提問,甚至鼓勵你們提問,就是讓你們擺脫它們。這是一種宣泄,這是靜心的一部分,

在聽我問答的過程中,你會漸漸地來到一個點上,在那裡你將理解所有的問題都是徒勞的。事實上,提問是沒有用的。當這種認識在你裡面升起的時候,你的態度將有一次徹底的改變,然後問題就會消失。當所有的問題都消失的時候,答案也就出現了。要牢牢記住。答案並不像問題那麼多,所有的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問題也許有幾百萬個——答案只有一個。只有一個答案,這個答案,那就是自我認知。所以,我是有幫助你們坐得覺知。

有一個蘇非的故事:

有個人經過一應蘇非的修道院,出於好奇,他們進去看看那裡面在發生什麼。裡面的人正在宣泄,他們興奮異常,又叫又跳,完全瘋了。那些遊客想:“這是一座瘋子修道院。我們一直以爲人們到這裡來是達到開悟,但是這些人都已經發瘋了。”他們的師父坐在宣泄的中間,瘋狂的混亂包圍着他。他在混亂的中間靜靜地坐着。

那些遊客想:“爲什麼師父安靜地坐着呢?”其中有一個人提示說他可能太累了,或者他可能已經發瘋過度了。

然後過了幾個月,當他們辦完事情準備回家的時候,他們再次經過那個修道院。他們又去看那些瘋子的情況,但是現在每一個人都在靜靜地坐着,一句話也沒有。在他們接近修道院的時候,他們開始害怕:那些人都已經離開了嗎?因爲裡面聽上去似乎什麼人也沒有。當他們進去以後,每一個人都在那裡,但是他們坐得很安靜。

然後又過了幾個月,他們又來出差,好奇心又把他們領到那座修道院。他們進去一看,裡面沒有人。只有師父坐在那裡。於是他們問:“這是怎麼了?”師父說:“在你們第一次經過這裡的時候,你們看到的是初學者。他們充滿瘋狂,所以我鼓勵他們宣泄出來。在你們第二次經過這裡的時候,他們已經明白了,他們已經平靜下來。所以他們安靜地坐有那裡,沒有什麼事情要做。你們第三次經過這裡的時候,他們連待在這裡也不需要了。現在他們這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安靜,所以我就把他們送進世界了。我在等新的一批人。當你們下一次經過的時候,這裡又會出現瘋狂。”

我鼓勵你們提問——這是爲了把你們的頭腦拉出來。這會幫助你們平靜下來。我的問答事實上並不是任何要回答你們問題的努力,它是一種殺死那些問題,謀殺那些問題的努力。我不是一個老師,我可能是一個謀殺者。我沒有教你們任何東西,我只是有摧毀你們的問題。一旦所有的問題都被摧毀了,你的頭腦就被砍掉了——我謀殺了你。然後你將完全寧靜、滿足、徹底安心。沒有問題存在——你一刻接着一刻地生活,你在它裡面享受、快樂,一刻接着一刻,沒有問題存在。

我反對玄學,但是我必須談論玄學。我的整個工作都是治療性的。我不是一個玄學家。我的工作就像這樣:你的腳裡面有一根刺,我拿另一根刺把第一根刺從你的腳裡面挑出來。第一根刺和第二根刺差不多,沒有品質上的不同。當第一根刺依靠第二根刺的幫助挑出來以後,我們把兩根刺都扔掉。當我把你的問題拉出來以後,我不是說要把我的回答放在問題空出來的位置上——不是的。要把我的回答也扔掉,就像你扔掉你的問題一樣,否則我的回答將給你引來麻煩。不要帶着我的回答,它們只是治療性的。它們就像刺:它們可以用來挑出其它的刺,然後兩者都必須被扔掉。

第四個問題:

有一個西方的瑜珈行者——華納·愛哈德(WernerErhard)說:你一直試圖改變或者忍受的問題將在生活進程的本身被清理掉。這跟靜心怎麼聯繫起來?兩者是不是不相容的?

愛哈德完全正確,但是你可能會誤解他,因爲他所說的話跟任何老子所能說的話一樣深奧。你可能會誤解他。

試着理解這一點。深奧是危險的,如果被無知的人聽去,它們就變得非常非常危險。跟你的愚蠢連在一起,深奧就可以變成一種極大的墮落。

是的,這個說法是完全正確的:你一直試圖改變或者忍受的問題將在生活進程的本身被清理掉——那是真話,是事實的一種陳述,事情就是這麼發生的,但是這樣一來,出現靜心跟它是否兼容的問題。現在,你的愚蠢已經進來了。

靜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須做它,就像你必須做很多其它事情一樣。爲什麼要把靜心看成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呢?靜心是生活的一部分,你也必須經過它。你之所以來靜心,是因爲你的裡面有其種東西需要它,否則你何必要來呢?並非整個世界都到我這裡來了,只有少數幾個人到我這裡來。我對他們和對你們一樣地敞開。即使住在普那的人也沒有到這裡來,而你們可能已經遠涉重洋。

你的裡面有某種東西,一種對它的深深的渴望……單獨的性不是生活,單獨的食物也不是生活。靜心在生活當中跟別的東西一樣,去經過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愛哈德所說的完全真實,它是事實的一種陳述。別的什麼也不需要,一個人只需要去生活,每一樣東西都會各得其所,但是靜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瑜珈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個人必須經過它。你無法逃避它。如果你試圖逃避它,那個你所沒有完成的一部分將永遠掛在你的上面,你將感覺到有某些東西還不完整。

要勇敢,不要逃避任何地方。無論你內在的生命領你到什麼地方去,你都去!不要擔心它會把你領到什麼地方。我知道,有時候它會把你引向歧途,但是誤入歧途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夠永遠正確,那些試圖永遠正確的人到死的時候幾乎都是徹底失敗的。不要擔心你可能會誤入歧途,如果生命把你引向歧途,那麼你就去!快樂地去!那個把你引向歧途的能量將把你再帶回來。那個逗留或許就是最後成長的一部分。

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20章 自負的危險 (3)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14章 空的境界 (1)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28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1)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7章 甘於平凡 (2)第34章 聰明的老人 (4)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6章 甘於平凡 (1)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4章 絕對的道 (3)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10章 道的特性 (1)第30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3)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26章 “不存在”的效用 (2)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5章 絕對的道 (4)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3章 沒有意義 (2)第16章 空的境界 (3)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38章 智慧和了解 (4)第24章 沒有意義 (3)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32章 聰明的老人 (2)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29章 達到絕對的漠不關心 (2)第21章 自負的危險 (4)第15章 空的境界 (2)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37章 智慧和了解 (3)第27章 “不存在”的效用 (3)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35章 智慧和了解 (1)第36章 智慧和了解 (2)第12章 道的特性 (3)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3章 絕對的道 (2)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第8章 甘於平凡 (3)第11章 道的特性 (2)第9章 甘於平凡 (4)第13章 道的特性 (4)第22章 沒有意義 (1)第2章 絕對的道 (1)第19章 自負的危險 (2)第17章 空的境界 (4)第3章 絕對的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