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唐遷,雖不算什麼亡命之徒,但十足是個地痞無賴,仗着祖上積累的田家業,自打出生,過得也是衣食無憂的生活,卻不思上進,好吃懶做不說,還企望着一夜暴富,故而沉迷賭博,雖然手氣一直不錯,但贏的那些錢財,也被他揮霍一空,又兼此人甚喜交遊,練就得口甜舌滑,自攀搭上了老實人吳三好,眼紅好友憑空得到的家業,楚心積慮想着攛掇吳三好出資予他開家賭坊。
唐遷是看準了這門生意,的確日進斗金,可依他的家底,卻是沒有這多本錢。
然而吳三好雖被唐遷欺哄,與他交情甚好,但這人卻也具備自己的一套底限。
他對好友雖然大方,卻僅限於吃喝玩樂,除非親戚,是絕不會拿出這麼大筆錢來借貸他人。
吳三好異常有自知之明,他出身貧苦,父親被一商賈僱爲勞力,七、八歲時,父母相繼病故,他便成了孤兒,好在東家仁義,收容他在帳房打雜,倒是學了一些算記知識,後來跟東家出行,機緣巧合救了東家一命,便被收爲養子,曾經也被養父教導過如何經商,卻一直難以獨當一面,後來養父病逝前,留給他一筆財產,並有遺言,稱他過於忠厚,不宜經商,只能做些小買賣,也並非長久之計,莫不如置上數百畝田產,便能保證終生無憂遺澤子孫。
吳三好完全聽從養父的遺言行爲,雖說日子過得殷實,卻從不沾染賭色二習,用錢雖不吝嗇,也沒那揮霍奢侈的作派。
唐遷何等精於世故?幾回試探,便知吳三好對待親朋大有區別,故而但有機會,便在吳三好面前稱讚女兒如何如何,時間長了,吳三好眼見唐氏果然溫婉賢惠,便動了爲小兒子求娶的念頭,唐遷大喜過望,盤算着待一雙小兒女告禮成親,立即便能開口向吳三好借貸賭坊本金。
怎能料到,多年之前,他因酒後亂性,與吳三好年輕貌美的妻子勾搭成奸,那女人竟鬧不清吳二郎究竟該姓什麼了,竟將此事告知了吳二郎,還稱是他姦污,女兒因爲這事,也鬧着不肯嫁去吳家,可唐遷哪能看着到手的賭坊雞飛蛋打?
於是他一口咬定是吳妻誣賴,依然極力促成這門婚事,因爲他篤斷,那賤婦絕不敢將這事捅破,吳二郎是個孝子,怎麼也不會置生母不顧。
又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甄守律,竟然威脅吳三好取消婚約,唐遷那時也不敢招惹名門子弟,只好忍氣吞聲。
後來,他想讓甄守律資助本金,找了幾回,卻連甄守律面都沒見着,甄家僕役根本沒有正眼瞧他,他的態度稍見強硬,便被棒子打了出來。
甄守律給他那筆聘金,不過五萬錢,倒是能賃下鋪面,可要開賭坊,光有鋪面可遠遠不夠,打點官府以及地霸那些錢,纔是重頭,沒有個三、五十萬,根本便不用考慮。
雖說事情已經過了三年,但唐遷對太原甄的怨氣卻越積越深,有回與個賭友飲酒談樂,對方便攛掇他開賭坊,這簡直便是戳中了唐遷的心頭大痛,於是便向那人抱怨了一番“錯失良機”的詳細,然而不久之前,卻忽然有毛明府找上門來,讓他舉告甄守律強霸民女,事成之後,便助他開設賭坊。
唐遷幾乎立時動意,但他也知道太原甄不好惹,若被證實誣告,那便得不償失。
“只是讓你去告,這案子根本不需過堂,又哪有誣告之說?你便放心吧,甄守律這回一去洛陽,可是有去無回,被告潛逃,那便是罪證確鑿。”
唐遷本就不是魯樸之人,何嘗不知毛明府雖然只是個縣令,身後卻有毛大尹這世父撐腰?得到這句保證後,立即山盟海誓,表示敢爲毛大尹赴湯蹈火。
這回丁梧亮案發,唐遷也聽說了毛大尹遭遇挫折,果然,毛明府立即令他藉助輿論質疑晉王妃包庇親朋,唐遷便建議:“吳妻與二郎那邊不用發愁,可我那不孝女,怕是早被甄守律誘惑得親疏不分,是個隱患,莫如逼着太原甄先將她放遣,到時造成因受屈辱投繯自盡,這案子便成了定局。”
唐遷自願大義滅親,毛趨當然喜不自禁,卻也沒有忘記警告:“晉王妃狡詐,你行事可得萬般小心,萬一事漏,你給我聽好,要是說出我來,也是你空口無憑,對你可沒半點好處。”
唐遷立馬錶示:“便是明府不提,小民也知道厲害,就算事敗,那也是小民一力承擔。”
他本就是個貪得無厭之人,爲一賭坊便能視倫理不顧,如今有那機緣攀搭上一國重臣,得到的好處又豈是賭坊而已?賭徒就是這樣的心理,往往爲了利慾不顧性命,唐遷便是這麼一個豁得出去的賭徒,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微不足道的風險在他眼中簡直不值一提。
王妃說得不錯,他甚通律法,周律有定,祖父母、父母因責教而毆殺子孫者,徒一年半,也便是說,唐遷殺女的罪行就算暴露,也不會償命,大可以用“責教”抵賴。
至於甄守律,本就不是死在他手上,他當然不用承擔罪刑,萬一被坐實誣告,因甄守律強霸民女也只是徒刑而已,故而即便反坐,唐遷也不用擔心死刑。
反而是檢舉毛趨殺人,他自己便成爲從犯,可謂得不償失,所以毛趨收買唐遷,根本不懼被他反告。
又說眼下,雖然可能與女兒當場對質,唐遷固然有些心虛,但巨大的利益卻根本不足以讓他“回頭是岸”,先用一句話要脅女兒,若還知孝順,便該自請回家侍奉重疾在身的母親。
可是在唐姬心目中,自從生母明知她已存必死之心,卻還要脅着她聽從父母之命嫁去吳家後,原本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便已經成爲了莫大諷刺,要不是夫君將她從懸崖峭壁救出,她這時只怕已被埋入墳塋,她的父母不會有任何愧疚,說不定還會埋怨她不孝,任得那荒草相伴枯骨,思念?怕是連探望都不會。
“阿耶,我不會隨你回去。”唐姬退後一步,紅着眼圈,卻無比堅決:“甄郎納我爲妾,爲阿父親口答允,不但收受聘金,亦簽署文書交付官媒,如今竟誣甄郎爲強納,阿耶將我置於何地?阿耶當年沒有逼死女兒,三年之後,難道還不罷休?今日當着諸位父老面前,當着王妃面前,女兒跪求阿耶,便放女兒一條生路吧,女兒實在不願,與阿耶對薄公堂!”
說完便當真跪了下地,匍匐哀求:“阿耶,女兒如今也身爲人母,心中太多牽掛,雖孩子不能稱阿耶一聲外王父,卻與阿耶亦存血緣親情,阿耶,莫再執迷不悟,現下撤訴還不遲。”
唐姬衣裝齊整,雖然淚流滿面,但一看便沒有受過刑訊,這下原本因爲唐遷鼓吹,心生狐疑那些圍觀者,頓時也品度出了別外的蹊蹺。
當爹的口口聲聲稱道女兒是被強納,當女兒的卻反過來請求父親懸崖勒馬,這唐遷,難道是誣告?
“你這不孝女!”唐遷勃然大怒,指着女兒大聲斥責:“原來,原來真是貪圖富貴,不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與甄家子苟合!虧得你阿孃,還以爲你身受屈辱,爲你日日以淚洗面,甚至爲你憂懼臥牀不起,眼看便藥石無醫!好,好,我今日才知你這般無恥下賤!”
這無賴竟也匍匐痛哭:“並非我這父親不依不饒,只當年……的確是甄家子威逼強迫,才拆散好好一門姻緣,我一來因爲負愧好友,再者悲痛拙荊思女成疾,方舉告甄守律,沒想到,沒想到這不孝女,卻要陷我爲誣告,真是冤孽,不如就此撞死,才能保留清名!”
他作勢要一頭撞向王府院牆,卻被諸多“助拳”拉住,有一個紈絝竟然說道:“雖這唐氏與甄家子早有勾搭,可姻緣之事歷來遵從父母之命,甄家子要脅唐老爹妥協,亦爲強霸。”
十一娘頷首表示贊同:“自古禮法,尊親有權作主卑幼姻緣,身爲子女,亦當聽從父母之命,無論唐姬意向如何,若被告真有威脅原告之行,確爲強霸之罪,只案件事實,卻不能聽憑原告一面之辭,此處並非刑堂,今日我讓唐姬出來,亦不是爲了斷罪,不過迴應原告質疑而已,唐姬並沒受刑,亦不願歸家,案件審斷之前,她已爲甄家妾室,唐家不能強逼女兒歸家,故,還請原告先等擇日庭審,莫要再因流言蜚語,便生詆譭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