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回京覆命

“山東之兵,表面上有十幾萬,但扣除空餉的情況,實際上恐怕五萬都不到。這五萬士兵分屬各個衛所,相互之間缺少協作,士兵們的日常訓練,也是無人監督,因此,無論單兵還是集體,都沒有戰鬥力。他們是一羣老虎,但只有力量,沒有牙齒,依靠體量嚇唬百姓還可以,戰場上打仗恐怕就是豆腐了。”朱由檢實在懊惱,自己來到明朝,要操心的事情太多。

大明發展到這個時間,也許真的該壽終正寢了。如果自己不是佔用了朱由檢的肉身,真應該將大明推倒從來。有破纔有立,破得越徹底,立得就越長久。

“那怎麼才能提高他們的戰鬥力呢?”秦永年當然知道山東兵的狀況,以前的奮武營比山東兵也好不到哪裡去,以朱由檢的才能,或許他有整治的方法。雖然山東兵與他秦永年沒什麼直接的關係,但他希望朱由檢能解決難題,畢竟,大家都是大明的軍隊。

“山東軍備的糜爛,非下重手不可,所謂不破不立。現在倭寇壞了整個山東的軍備,正好是個機會。”至於怎麼整合山東的十幾萬府兵,朱由檢只有理論知識,有人比他更合適。“非有不畏權勢、不計個人名利又能自保的人不可。將山東的十萬府兵,分駐六府,濟南是山東首府,駐兵兩萬。登州作爲海防區,駐兵四萬,其餘四府,每府駐兵一萬。”

“殿下心中可有人選?”

“有。”

“誰?”

“你,指揮使大人。”

“我?”秦永年萬沒料到,說了半天,將自己繞進去了。他實在不明白朱由檢是怎麼看上自己的,對於接手山東,他根本沒有心理上的準備。

他之所以問朱由檢大明的軍備情況,並不是他看中山東,而是希望通過朱由檢的思考過程更好地瞭解朱由檢。

“咱們先不說這個,另有一事,當需急辦。”

“什麼事?”秦永年越來越擔心,狡猾的朱由檢可別再把自己繞進去。

“剛纔李元所說的,倭寇從登州登陸的事,不知指揮使大人有何感想?”朱由檢真的感謝李元,沒有李元的提醒,他一時半會還想不到這麼多。

“倭寇不是被殲滅了嗎?”秦永年覺得自己越來越跟不上朱由檢的跳躍性思維了。

“倭寇深入險地,劫掠的財寶,肯定不會在大明的國土上使用。在大明的土地上,他們只要劫掠就行了。那這些財寶肯定要運回本國。”朱由檢喝了口茶,茶水已經涼了,現在的天氣還是很悶熱的,涼茶能活躍朱由檢的思維。“既然這些財物要運走,那麼登州之地,必然有他們的同黨留守,而且還有運輸的船隻。”

“殿下的意思是?”秦永年隱隱有一種感覺,朱由檢不僅是消滅倭寇這麼簡單。

“明晨派遣一支軍隊,日夜兼行,趕在倭寇被殲滅的消息傳到登州之前,扮作倭寇,出其不意,登船俘敵,必然繳獲倭寇的所有船隻。”朱由檢認爲,倭寇的船隻能裝載兩千多人,加上要運載財物,必然不會少,只是不知道船隻的大小,也不知道能否用作戰船,但有了大量的船隻,至少可以訓練海軍。

船隻將來可以批量生產,但海軍士兵卻不能,士兵需要大量的時間培養和訓練。

“殿下要這

些船隻何用?難道組織商隊?不是要組建水師吧?大明已經有水師了。”秦永年發現,自己還有點不習慣朱由檢的奇思妙想。

“不錯,大明有登州、天津、福建、廣東四大水師。指揮使大人,你認爲大明的水師與大明的府兵相比,戰鬥力如何?”朱由檢說到府兵,秦永年就傻眼了,大明的水師和府兵一樣,現在只剩下一個名稱而已。“什麼是水師?大明的水師只能在內河與沿海活動,稍微遠點,船就耐不住風浪。西洋人也組建了水師,不過人家叫海軍,真正在大海大洋中航行戰鬥的海軍。”

“就像鄭三寶那樣的船隊?”想起成祖年間的三寶太監和他的船隊,秦永年眯起眼睛,好像是在回憶自己的經歷。但那種輝煌也隨着成祖和三寶太監的老去,早已成爲昨日黃花,大明經過百年的禁海政策,水師早就墮落成和府兵一樣的豆腐了。

“嚴格來說,比鄭三寶的船隊還要厲害。鄭三寶的船隊是商船,西洋的船隊是專業戰船,而且噸位比鄭三寶的大寶船還要大。”說道這兒,朱由檢也是有點沮喪,老祖先的確給我們留下了榮譽,但如果不會繼承,也是枉然,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大寶船的圖紙。“倭寇屢犯我大明,爲什麼大明只能疲於應付?如果大明現在能有一支鄭三寶那樣規模的船隊,就能將所有的倭寇都剿滅,不給後代留下禍害。”朱由檢嘆了口氣,顯示與他年齡不應有的成熟:“大明的水師,淪落到連倭寇都不如了,倭寇能來大明,但大明卻不能清繳倭寇所佔據的島嶼。就說這登州水師吧,不但不能攔截倭寇,連倭寇在眼皮底下登陸都不知道,害得山東的百姓血流千里。”

“殿下,西洋的海軍真的很厲害嗎?”秦永年本來還打算問朱由檢,他怎麼知道這些,想想還是算了,人家是王爺,宮中的消息當然靈通。

“當然。西洋離大明不止萬里,他們能來大明,大明的船隊卻不能去他們那兒。就是當年的鄭三寶,也沒能到達西洋,還差着一大半呢。指揮使大人,你說,西洋的海軍怎麼樣?”朱由檢說的還只是航海,如果說到西洋的海軍,怕是秦永年都接受不了。

秦永年的目光逐漸閃爍起來,軍人的性格,當然不服輸,小小的西洋諸國,海軍都跑到大明的家門口,難道大明就束手待斃?

朱由檢在等,等待秦永年的熱情慢慢發酵,見時機成熟,對秦永年笑道:“這山東總兵,指揮使大人可領得?”

“可是,整頓山東兵馬,尤其是補充兵員,就會觸動許多利益,我如何能自保?”看來秦永年也不是衝動的人,還知道爲自己留下後路。如果他是衝動的人,估計朱由檢還看不上他。

“皇帝如何?如果我能說服皇兄,讓你擔任總兵,皇兄必然保你平安。”開玩笑,這是朱由檢在山東爲自己埋下的第一支伏兵,當然要保證秦永年的安全。

“有皇帝陛下信任,我自當可以保全。”其實秦永年和皇帝並不熟,他更相信朱由檢。“可是水上訓練不同於陸地,所需人力、銀兩、糧食甚多,我何來這許多軍餉?”眼下戶部的錢糧都耗在遼東,山東暫時沒有戰事,朝廷裡有誰會同意撥付大量軍餉給山東?秦永年常年待在京師,雖然不參與黨爭,但他對大明的朝局還是很清楚的。

“以繳獲

倭寇的黃金白銀作基礎,我再送你一筆長期的軍費。”朱由檢將水泥、紅磚的生產工藝和建廠事宜,以及即將在京師建造的玻璃廠的情況,都和秦永年說了,爲了大明的海軍,他可是將自己壓箱底的活都拿出來了。“本來我準備向皇兄請求,擔任山東的巡撫,全力爲你籌建軍費,但一來我太年輕,未識官場事宜,威望也不足,難以統御山東;二來京師事物繁多,實在無法脫身。”朱由檢沉思了一會,“指揮使大人,你認爲李元能否擔任山東布政使嗎?”

明朝的巡撫,權力很大,總管當地一切軍政大事,但巡撫是臨時性的,隨時可以裁撤掉。布政使是一省最高民政官員,是常設性的,相當於省長。如果朱由檢留下來,他希望擔任巡撫,這樣隨時能以裁撤巡撫的名義回京,而李元任職,則應該時間長一點,擔任布政使更合適。

“嗯。”秦永年被朱由檢說得心潮澎湃,似乎自己就是大明的中興之臣。冷靜之後,他提出最爲關心的問題:“殿下,那奮武營怎麼辦?”

“自然是回京,總不能讓京師軍常駐山東吧?兵部也絕不會同意。不過,我可以稟明皇兄,山東武備需要整治,讓奮武營延遲三個月回京。”朱由檢知道秦永年捨不得奮武營,不過山東天高皇帝遠,又有自己罩着,只要秦永年認真練兵,將來不知道會出現多少個奮武營。

“嗯,不過殿下得給我留下一些軍官,幫助訓練山東兵。”秦永年好像已經是山東的總兵了,開始爲山東兵規劃未來。當然,能不能擔任山東總兵,那是朱由檢是事,如果不能留在山東,那他還是要回奮武營的。

“最多給你留下騎兵千總錢禮民、步兵千總蔣根。京師正在組建軍校,將來地方軍中的中下層軍官可以來京受訓,山東兵優先。”山東兵現在完全崩潰,不留下兩名軍官是不行的,但留下的軍官不能太多,否則奮武營就散架了。

藉着剿滅倭寇的機會,朱由檢搞定了山東。在他設想中,山東文有李元,武有秦永年。

秦永年也許不是戰場上的猛將,但他是正直的軍人,能在明末這樣的大染缸裡保持軍人的風骨,朱由檢還是信任他的。

李元原來只是七品知縣,一下子上升N級成爲二品布政使,朱由檢不指望他對自己感恩戴德,只希望他能爲山東的百姓和山東的軍隊做些貢獻。雖然李元需要時間熟悉新的工作,但即使李元什麼也不做,也比那些只會把手伸向百姓的官員強得多。

然後朱由檢和秦永年商量向兵部彙報軍情的事。朱由檢當然不會把殲滅倭寇的功勞完全攬在自己身上,一切歸功於奮武營,作爲指揮使,秦永年自然是首功。

秦永年說什麼也不同意,直到朱由檢以山東總兵的任命爲重,他才紅着老臉默不作聲。

接着,秦永年接連發出兩道軍令:

“山東軍情,六百里加急。送兵部,轉呈皇帝。”

“着錢禮民率本部人馬,天明出發,日夜兼程,奔赴登州,擒獲留守之倭寇,繳獲倭寇的船隻、財物。”

奮武營的指揮權已經隨着倭寇的覆滅,重新回到秦永年的手上。朱由檢看看沒有自己什麼事了,只好洗洗去睡。明天,秦永年留守山東,他將帶着特戰隊回京覆命。

(本章完)

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445章 軍人與商人第470章 使館區第250章 沒有傷亡的戰爭第211章 第一個朵顏部落第182章 馬蜂戰術第41章 第一波進攻第392章 玉泉山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233章 生死存亡的一刻第470章 使館區第370章 徐福東渡第211章 第一個朵顏部落第158章 死亡線第304章 複雜的宗教和地方政權第103章 驛卒李鴻基第28章 籌建軍校第407章 漢人敢死隊第92章 打翻了盆第396章 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第49章 信王妃第326章 爲明軍做嫁衣第450章 婆羅洲第160章 火炮的盲區第279章 後宮多了一個妹妹第447章 當家作主的人第75章 與民爭利第60章 改組火器局第116章 平臺奏對第261章 五年過渡期第104章 海月肥皂384章 改造蘇祿臣民第487章 遇上荷蘭艦船第39章 一個不留第313章 藏巴汗的困惑第361章火龍出海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119章 施政第一刀第318章 首府玉樹第23章 閱兵第339章 臺南海戰第258章 崇禎,重振第302章 兵進大西南第312章 勝利之門第350章 第二十三個省第362章 蒼天有眼呀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82章 莫寧島第251章 明軍死守着渾河第380章 普蒂的重任第73章 皇帝口諭 (求收藏 求紅票)第399章 做漢人,真好!第414章 一頭公牛第271章 迷濛的浴室第118章 軍隊改革第162章 玩把大的第320章 科爾沁的煩惱第175章 史可法與李鴻基第183章 投石問路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麼第141章 漢軍反水第64章 魏忠賢的煩惱第157章 老辣的孫承宗第135章 南方海商第165章 他這是要和我拼命第139章 爲大金國的士兵賠葬第293章 兩個大國的碰撞第67章 悲傷的滿桂(求收藏)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33章 倭寇來襲第231章 大禮還是陷阱第8章 孤獨的皇后第420章 國師的謀略第415章 死不瞑目第197章 改個名字叫海蘭珠第79章 偷營第400章 不頂事的女人第438章 東籲餘孽第365章 終點馬尼拉第18章 老奴多嘴第72章 燕山餘脈第169章 嗓子幹得冒火第28章 籌建軍校第355章 誰當權都欺負大明第66章 斗酒 (求收藏)第423章 緬甸省與老撾省第153章 第一次相遇第283章 要掙錢,找工商業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108章 田爾耕的決定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431章 暗度陳倉第204章 在科爾沁草原縱馬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316章 燧發槍全部啞火第206章 河邊露營第111章 朱由校的確駕崩了第404章 象兵的剋星是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