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一章 輿情

在擱置決斷的詔令,附帶着大朝會章程公佈,本來還嚷嚷着、叫囂着的那些參政議政,立馬就歇菜了。

本來嘛,懂得充分使用自己的權利是一方面,違犯國朝的律條又是一方面。今日今時,在整個國朝都認同了大朝會是國朝的權利層,沒人會因爲特定議題去違法大宋律條的。

更何況,這才所謂嚷嚷這出兵收復燕雲的議題,本來就是爲番騎而準備的後手。

怎麼說呢,那些西夏的落魄貴族,爲了保留住所謂的貴族的身份,經過這麼多年對大宋體制的瞭解,傾全力想在這次朝會上通過党項貴族子弟可以進入番騎的議題。

早年積攢的,後來歸大宋後經商獲得的,別看西夏的那些落魄貴族沒了權利,錢糧很充足,相當的富裕。

羊羣、草場、領地,以及鹽場,大宋爲了做娃樣子,除了必要的稅費,大宋朝廷一點都沒有剋扣他們。

在大量金錢的攻勢下,這本身又不損於朝廷的利益,也就真說動了不少的參政議政。

沒想到,在大朝會開始之前,內閣對党項貴族子弟入番騎隊,爲大宋征戰的議題,內閣已經有決斷了。

只是,原本經過幾道彎攛掇起來陳述出兵,以促進朝廷使用番騎的臣工,卻沒有因內閣議定允許党項貴族入番騎,而停止奏請出兵收復燕雲······

這本來就是衆望所歸。

當官家的旨意,以及大朝會決議團的決議公佈後,並且附帶了章程關於律條的條款,也就沒人再繼續了。

議題擱置,傳到民間的,便是議題暫時不予討論,然後再反覆在民間添加刪減和潤色,最後,整個民間所傳言的,是國朝沒有通過出兵收復燕雲的議題。

所謂擱置,在時論和內參刊登時,很自然的從字面理解,那就是暫時不予討論。但是,傳言的作用,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根據不同人的思維,產生不同的解釋。

“大宋爲正統王朝,應該對叛逆者唾棄,趁火打劫,非正義之師······爲朝廷叫停出兵燕雲賀!”

“燕云爲大宋防禦屏障,國朝有相當高的渴求,然而,取之有道纔是一個正統王朝該有的氣質。我大宋取燕雲,自該憑實力謀取,而不是在北遼內亂之時,以投機之意行事。如此,才能避免有助長謀反者的嫌疑!”

“收復大理,平滅西夏,大宋憑自身戰力證明了國朝軍事的由弱轉強。同樣,大宋保留大理和党項貴族的做法,顯露了一個大國的情懷······”

“北遼內亂,百姓生靈塗炭,國朝感同身受,又如何可以做雪上加霜之爲?大宋有實力堂堂正正的打一場收復燕雲的戰爭,以絕對的實力收復我朝渴求的燕雲!”

這就是輿情,趙曦看着時論的這些問題文章,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真相從來就不等同與輿論。不過,這樣的時文,倒是讓趙曦有點喜聞樂見······

輿論不足信,可總是有人相信的。

國朝的大朝會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制度了,雖然這次算是有點小意外,也沒有影響大朝會的勝利閉幕。

朝廷,還繼續着原本的節奏,該幹嘛都繼續着。

而內閣以及重臣,繼續關注着耶律乙辛那些人的動向······

“這陣風還是傳到了耶律乙辛的耳朵裡······”

朝廷第一次從邊寨接到了耶律乙辛的書信。書信裡帶着濃濃的不甘,還有不滿。

“耶律乙辛居然責問朝廷何時出兵北上?這豈是他一個叛臣該問的?”

王安石很想對耶律乙辛的責問置之不理。可那些叛軍的價值,朝廷還是需要利用一段時間的。

“耶律乙辛的隊伍居然還留存着近五萬,也就是說,兩三個月,耶律乙辛的隊伍居然沒有什麼折損。”

對於王安石的情緒,章惇能體會到,可現實是,國朝對耶律乙辛的隊伍,還不到捨棄的地步。五萬精騎,在北遼境內活動,作用還是相當大的。

可讓章惇說出跟耶律乙辛苟且的話,他也是難以出口。對於耶律乙辛書信中的口氣,確實讓人不暢快。

叛臣的處置,輕重對於內閣而言,確實都挺不好把握的。

“既然耶律乙辛信了,那北遼朝廷信不信?”

趙曦根本沒有針對如何處置耶律乙辛說什麼,只是這樣問了。

國朝抵報的這些文章,流竄作戰的耶律乙辛都能知道,北遼朝廷呢?

鑑於中原王朝一貫迂腐的印象,北遼朝廷又會怎樣看大宋的這些評論文章?又會怎樣去揣度大宋朝廷的決斷?

軍謀豈能公之於衆······這就是朝廷對耶律乙辛的回覆。

不提出兵,也不會跟耶律乙辛談大宋的完整謀劃,更不會跟他解釋什麼輿情指向。就這麼一句話,至於怎樣想,懶得管。

有些事經過發酵,總是會發生的。

自耶律乙辛反叛以來,似乎大宋朝廷一直在糾結。

幾次以爲宋國要全力發兵北上了,結果都是虛晃一槍。難不成宋國真的會堅持所謂的正義之師?

不確定。但是,耶律乙辛在北遼禍害的情況,北遼朝廷真的無法繼續容忍了。

所以,北遼朝廷在大宋朝會的一個半月後,也就是大宋朝廷回覆了耶律乙辛書信後的多半個月,終於發動了全境範圍內的大圍剿······

一時間,中京道、南京道、上京道、西北招討司、東北招討司等等,幾乎是整個北遼全部都動起來了,甚至包括燕雲地區的漢軍,所有契丹部落的斡魯多、林牙,在同一時間,全部整裝出發,開始了北遼朝廷最大規模的一次剿匪行動。

沒有比恨同族背叛者更徹底的,更刻骨民心的,那種恨意要比外族入侵更強烈。

耶律乙辛的叛軍,這幾個月在北遼境內的行爲,已經很成功的成爲了整個契丹族羣的大敵,已經成爲了在整個契丹族羣里人人喊打的角色。

耶律乙辛是爲了取悅大宋朝廷?也不全是,他這樣做更重要的一點,是對同族的恨意。

所謂起兵,他耶律乙辛是不像看着大遼就這樣腐朽,就這樣墮落,就這樣走向滅亡······

沒人懂他,只要他自己懂自己。

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七一七章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五四七章 今夜 汴梁不眠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一四二章 吾乃趙曦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八六章 彎彎繞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二零四章 先內後外(第三更)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八五章 後續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五二三章 折服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五六七章 條款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六二六章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四七八章 這青苗法呀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四四六章 真心不爽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八八七章 扼殺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五十章 給他們找點事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六二二章 又捎帶其他目的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