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塗,位於大江之南,乃丹陽郡之下屬。天籟小說
李欽任丹陽郡鎮將,本該到丹陽郡的郡治江寧上任的。但李欽以自己本身是當塗人,又是被皇帝許諾南歸榮養的,便堅決不到江寧,只打算在當塗開立自己的鎮將府。
李欽是任性了,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南歸當塗,是要來種田,進而爭霸天下的,卻不想和這些古代的人精鬧啥官場爭鬥,因此在沒有相應實力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去江寧那種大地方打轉的。
是以,江寧城裡的那些繁雜事務和勢力糾纏,李欽避如蛇蠍,堅決不往。
江寧城裡的官員,尤其是那些武官對此很是不滿。他們和李欽打起了官司。
一番公文來往,文案官司甚至打到東都去了。最後皇帝下了命令:“當塗的事情就歸李欽算了,他是丹陽將軍,他愛在哪裡開府那是他的事情。”——此時,離大軍解散還不足二月,皇帝心裡還記得李欽的功勞。他知道李欽是爲國受傷,且也只有兩年的性命,自然對李欽這一點小小的任性顯得分外寬容。
裁決下達了,皇帝爲了顯示對李欽的“恩寵”特地還從東都運送了一批物資送到當塗。物資裡包含了糧草、金銀、鑌鐵,還有一百美女和五百工匠。
皇帝認爲李欽需要在這些,尤其在知道李欽還年輕,還沒有留下子嗣之後,他心裡也有讓李欽留下種子好爲自己以後效力的打算。
畢竟,李欽能以區區二十之齡練到先天的境界,其所修功法絕對是了不得的。
皇帝不會直接向李欽索要他的功法,但他希望李欽能在這一年多兩年的時間裡,製造出更多的“小李欽”。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爲李欽的生命真的只有兩年,而且皇帝自己的女兒又實在太小,皇帝還真正會下令將公主賜婚給李欽。
總之,東都的裁決和皇帝的賞賜經由大運河的承載來到丹陽郡諸人面前的時候,丹陽郡的官員都不由自主的閉上了嘴巴。
所有混官場的人都知道,官場上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如何,而是你在整個官場中的人際關係,以及皇帝本身對你的信任與否。
皇帝纔是所有官員的總頭目,是手握他們身家性命的存在。一言落地,一言昇天,他們的命運前途,完全寄予皇帝一身。
既然皇帝都作出了這樣的表示,那在這些還想在廣場裡廝混,偏生有沒有和皇帝扳腕子的勢力做後臺的人自然只能遵從了。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和門閥勢力林立的北方不同,江南陳地,尤其是長江下游的蘇杭一帶,卻是當年皇帝自己帶兵打下來並坐鎮數年的根據地。這是楊廣的基本盤,也是眼下楊廣認爲最能令他安心的所在。
幾年後,北方徹底的亂成一鍋粥,皇帝覺得不安,向南巡遊江都,將這裡作爲了他的大本營。
丹陽離江都並不遠,中間只隔了一條大江。
丹陽郡的文官們,不再鬧騰,武官們則由此分作兩派:一部分有些後臺的就藉口要防守江寧拱衛江都,不去當塗和李欽鬧騰;而另一部分無後臺,無背景的人,則往西心不甘情不願的加入李欽的麾下。
對於這些西來武將,李欽又將其分化對待:有上進心,有能力的人將其納入自己的軍中,讓從相對較低的官職做起,漸漸歸入自己的掌控;而另外一些,沒能力,年紀又大,又不太願意聽命的人,李欽則給了一些虛銜,讓他們在自己的軍鎮之中佔了一個位置,算是將他們榮養起來。
其間也有人想和李欽鬧騰。可他們沒後臺,沒實力,連武功、官職也不比不上李欽,又哪裡是李欽的對手?
一番爭鬥,一番碾壓,或收買,或威脅,或刺殺,李欽終於在大業十一年春節之前,將當塗縣徹底的化爲自己的地盤。
而在收攏地盤的同時,李欽對當塗的改變也開始了。
李欽沒有碰當塗城裡的種種,而是在當塗城之北,那形如馬鞍的大山之下建城立鎮。他先立起了十個巨大的穀倉,往裡面灌滿了糧食。
眼下是亂世,糧食是最重要的,只要糧就不愁沒人賣命。
其時,在於遼東和高麗人玩命的時候,化名蔡玟的蔡琰早李欽一步來到當塗爲李欽打前站。她藉助李欽所給物資在,向山、馬鞍山之間買地建設山莊、書院,一邊與當地百姓打好關係,一邊則適當的傳播一些來自現代的知識竅門給他們。
蔡琰本就是大漢世家之女,昔日身爲大儒的父親教導他的那些禮儀風度,早已刻在了她的心裡。
如此具有風範,有生得如此美麗,富有學識,蔡琰很快就在當塗之地有了不小的名聲。據說就連丹陽郡裡的某些慕色求愛之徒也紛紛西進,試圖和這麼一個美人打好關係。
當然,他們都沒有成功。
而李欽的南返,更是斷絕了他們心中的渴望。
“蔡玟的未婚夫!”對於他們來說丹陽鎮將軍李欽便是橫在他們面前的一座高山,而這座高山並不是他們這些連官職都沒有公子哥能夠逾越的。
自古丹陽多桀驁,自古丹陽出精兵。
雖然丹陽民風彪悍,修習武藝的江湖人也是不少,其間也有想要用強。可李欽畢竟還有先天級別的戰力,卻是將他們一一打服了。
幾場廝殺,丹陽的地頭蛇們也明白這位新上任的鎮將是一個並不好與的角色。
儘管有人傳說他被奕劍大師傅採林,劈了一劍身負重傷,只有兩年的性命,可只要他沒死,丹陽地方上這些連先天都沒有的人,卻是再也不敢放肆。
他們都低頭了。有後臺的人表示自己不會隨意搗蛋,而沒有後臺的人則表示對李欽的臣服。
對於這些臣服而來的大小江湖勢力,李欽也沒有斬盡殺絕的意思,他一邊維持着自己的強勢,一邊則拿出一些好處給他們,讓他們收益變得更加好起來。
大業十一年三月,李欽的正式於當塗建鎮,開始招兵買馬。
按照大隋軍制,他麾下可以有三千五步兵,一千五騎兵,一共五千人。
此時天下越的動盪,各地百姓流離失所的很多。是以,在李欽豎起募兵大旗,開出了那些在當時的人看來簡直是奢侈的待遇之後,丹陽郡裡便有許多吃不飽飯的漢子前來應募。
不過三天,匯聚於當塗以北的人就達到了兩萬之衆。
這裡面固然有很多是丹陽本地人,可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丹陽的左近,列如長江以北的歷陽、廬江、同安和長江以南的宣城等地。他們在給李欽帶來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當地動盪的消息。
皇帝開鑿運河、三徵高麗,其行爲本身並不算錯。可皇帝本身的急性子將如此浩大的工程和戰事安排在短短的幾年裡完成,卻大大消耗了大隋的國力、民力。
上有所好,下比慕焉!
皇帝好大喜功,那他下達的命令,就會被地下官僚變本加厲的執行下去,尤其是這些命令裡有大量可以讓他們下手,並令他們獲得好處的時候,他們執行就變得更加過分了。
在皇帝的勞役和官僚的逼迫下,正常而卑微的生活都無法維持了。某些不怕死的人幹起了盜賊的行當,將屠刀舉起對着和自己一般受窮的人砍了下去。州郡開始動盪起來,百姓開始外逃,很多人也都開始思考自己今後究竟該怎麼辦。
在這個時候,誰能給他們一口飯吃,別說讓他們去當兵了,就讓他們化而爲盜,成爲所謂的義軍,他們也是願意的。
“只是……每個月真的能拿到五百文錢,一百斤大米和一斤肉麼?”來到當塗城北的人羣,望着設立在軍營門前的大黑板,聽着站立在黑板前的士兵大聲的宣讀,臉上不由得顯出狂喜和詫異。說到底,這樣的條件太好,好的令他們難以置信。
一百斤大米在足夠一個大人和兩個孩子吃一個月了,更別說還有銅錢和一斤肉。這樣的待遇,別說是如今的亂世,就連盛世之中,只怕也只有家有十畝地的小地主纔有這樣的伙食。
“當然可以,只是你要能通過將軍大人的測試……上面的待遇只有最好的勇士的才能享受到。如果你只有一把力氣的話,只怕也只能享受到基本的士兵待遇了。”轅門黑板前的士兵大聲的回答,這不但是說給問話的人聽的,更是說給所有人知曉的。李欽將高科技的耳麥給這名士兵裝備上,讓他的聲音能夠傳出老遠。
“那基本士兵的待遇又是什麼呢?”有人又問。
“大米五十斤,肉三兩,銅錢一百文!”士兵再次回答:“每個月將軍都會進行訓練考覈,凡是達標的人都能提升待遇。但是有升有降。若是你訓練不夠無法達標,那裡的待遇也會被降下來。什麼水平享受什麼待遇,這是我們丹陽鎮的規矩。”
“哦!原來是這樣!”衆人都明白了。
“那眼下我們要通過怎樣的考覈呢?”他們對李欽的招兵條件都有些好奇。
“你們可以先去那邊報名……考覈會在三天後統一進行。”士兵大聲的宣佈,同時他告訴衆人:“即使你們無法通過考覈,沒法當兵,那也沒事……看到那邊爲起的工地麼?鎮將大人打算再這裡蓋一些什麼玻璃廠、鋼鐵廠、水泥廠、造紙廠什麼的……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廠拿廠有什麼用。不過大人說了,只要入廠幹活,跟着大人怎麼也會有一口飯吃的。”
“是嗎?不過……我們這裡的人這麼多,你們大人有錢養活我們這麼多人?”也有人如此擔心。
“看到那邊的十個巨大的穀倉麼?那裡面堆滿了糧食足夠十萬人吃半年了……我想整個丹陽縣的人也未必有十萬人。你說有我家大人有這麼多糧食,害怕你們吃窮了麼?更何況大人口中的那些工廠,只要半年就能完工,有相應的產出……這可都是相當緊俏物資啊。”士兵如實複述李欽的話語。
“真有那麼神奇?”大夥信了大半。
“就是那麼神奇!”士兵用力的點頭。
好吧!
人家都如此肯定,那這些人也就安下心來,左右這裡還有粥棚在施粥。雖然看起來稍微清寡了一些,但至少還能看得見米粒,還能填報肚皮。
應該可以撐過幾天吧。
很多人如此想着。
不過,他們這樣的想法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爲軍營的另一邊,各種工廠的招工也在進行着,儘管這些工廠的招工待遇並不像軍營士兵那麼高:不過是每月四十斤口糧,一兩肉,七十文錢,但勝在安穩,要求也不是太高。
很多認爲自己或許無法通過士兵考覈的青壯和大半小子都決定先去工廠看看。
嘿,那些工廠的名字很怪,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玩意,但至少眼前的都是工地,都是蓋房子。這只是需要一點機靈,一把之力氣便可以做的事情,沒有人認爲自己不行。
於是,他們紛紛朝招工點涌去。
此時,有更早抵達招工點的人傳來了令他們感到興奮的消息:“什麼?只要再你們這裡幹上一天就能拿到一斤的米和十個銅子兒?”
“當然……你看到那邊的大桶沒有?裡面都是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呢。”負責招工的一名半大小子很是神氣的揚起了頭:“只要你們肯幹,等下就有熱騰騰的幹米飯。”
作爲蔡仙子的弟子之一,這個半年前還是農民的小子,眼下也能懂點加減乘除,認識一百多個大字,並將之寫出來。這在旁人眼中已經算得上是有文化的人。
他因此而自得,當着比自己更差勁的人的面,也有幾分驕傲。
“哈……”人們看了倒吸一口涼氣,嘴角不由得流下口水。
“報名,報名,算上我一個!”有人大聲的嚷嚷。
“我……我也要!”一時間,招工點上已是應者如雲。
他們都在報名。爲了能有一口飯吃,爲了能夠養活自己的家人子女,他們都願意出賣自己的一把子力氣。
“招工開始,這邊也算是走上正軌了。”站在風景秀麗的馬鞍山上,迎着三月柔柔的春風,看着山下熱火朝天的情景,一身男裝打扮的蔡琰微笑着衝着站在自己身邊的李欽說道。
“是啊!接下來只需按部就班就好了。玻璃廠、造紙廠、鋼鐵廠、水泥廠……只要這些逐一完成,我們就能夠足夠的財力、物力進行擴軍。接下來,我們利用時間低調的積蓄自己的實力就好。”李欽輕輕的點了點頭。
“如此,我就放心了!”蔡琰像是鬆了一口氣似的。
“你打算走?”李欽問她。
“巡遊天下,闖出名聲,給你拉上幾個靠譜的幫手。這不是我們當初就計劃好的麼。”蔡琰溫柔的笑了起來:“眼下,你基業初立,這裡也是需要你坐鎮的。”
“呵……”李欽訕笑一聲,無奈的點了點頭:“也是!”
春風和煦,春色怡人,而李欽事業也在這一片大好的春光之中開始了。
這是隋大業十一年三月,一箇舊的時代即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