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

小結

構建社會主義幸福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是在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歷史過程和社會結果。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着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爲發展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近年來,黨和政府大幅度提高了職工工資待遇,更加註重社會建設,着力改善民生,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利民措施,廢除了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農業賦稅,城鄉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城市和農村居民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市居民醫療保險,城市實行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制度等等,廣大羣衆享有的公共服務和基本生活保障明顯增強。

但是,我們還應該清醒地看到,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社會發展還相對滯後,地區不平衡性比較明顯,民生問題還比較突出,如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安全生產、居民住房、看病就醫、司法和社會治安等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部分低收入人羣和農村貧困戶生活還比較困難,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還很多,這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順應廣大人民羣衆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認真落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把社會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增加財政投入,加快社會事業建設,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社會建設單列一部分,強調“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爲重點的社會建設”,並對發展教育、擴大就業、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社會管理等社會建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全面部署。貫徹落實好這些部署,做好各方面相關工作,真正使全體人民的福祉不斷增進,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建設幸福社會。

(本章完)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一、越來越受關注的國民幸福感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小結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二、GDP增長對幸福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小結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質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二、黨員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壓力觀和幸福觀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二、保障民主權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前提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七章 GDP增長與幸福社會建設_一、我國經濟建設歷程與當前問題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二、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三、密切聯繫羣衆,踐行黨的羣衆路線方針是內在要求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三、推進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爲施政目標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三、民生建設是幸福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個成員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結合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三、幸福的測量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小結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小結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三、如何構建幸福感與GDP同步增長的經濟和社會機制第六章 領導幹部,爲羣衆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領導下提高羣衆幸福指數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二、西方的幸福觀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一、幸福路線圖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觀”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義是幸福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二、當代中國存在的民生問題現狀第九章 幸福社會與民生建設_一、如何科學全面的認識民生問題第二章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質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礎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二、加強人文關懷,通過心理疏導增強幸福感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一、個人幸福生活離不開公共幸福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小結第十二章 創建良好的輿論環境,提升羣衆幸福感_一、輿論引導,增強羣衆幸福感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結語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構造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協作、民衆共同參與的格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一章 幸福觀的內涵及其測量_一、中國的幸福觀第三章 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終要落實到每個個體的感受上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小結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幸福路線圖”_小結第十一章 民主權利保障與羣衆幸福_一、我國的民主權利第八章 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的幸福_一、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幸福社會建設第十章 幸福社會與文化建設_一、文化建設衍生出的幸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