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

“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爲死地。”————————【孫子·九地篇】

“劉玄德的根基到底是太淺了。”荀彧不像程昱那般容易情緒化,平靜的說道:“以外人的身份,憑白接下一個偌大的徐州,不出旬月,便能得到州中豪強的服膺,矢志抵禦外敵……這倒是與孟德當年入兗州的境況相仿,可那時候卻沒人在背後圖謀兗州。相較之下,劉備倒是未逢良時,若給他時間好生經營,當不至讓我軍如今這般輕鬆。”

程昱嘴上說是瞧不起,但心裡卻是極爲認可荀彧的評價,他點了點頭,在荀彧身邊坐下說道:“這隻能說是天不假時與他!曹公此番率大軍入徐州,是有悖於袁氏心意,難保袁本初不會惱恨之下,對兗州發難。所謂兵之情主速,曹公入徐州當以速戰爲上,讓袁本初反應不及,只能自咽苦果。”

荀彧心裡無不盼着袁曹反目,讓曹操徹底迴歸朝廷統御,只是他面色不改,仍淡淡的笑道:“夏侯妙才現在何處?”

如今曹操在兗州的軍事部署,西邊有摯友張邈駐守陳留,東邊有夏侯惇看護泰山,南邊則是有騎都尉夏侯淵領兵萬餘,用以在一開始掩人耳目,牽制小沛的關羽。此番得知關羽被調回下邳,則小沛必然空虛,爲求既定的‘速戰’方略,由徐州東北、西北兩路進擊,讓田豫左支右絀、難以招架,纔是最好的計策。

“騎都尉聽聞消息,擔心貽誤戰機,當即點兵南下了。”程昱輕聲說道。

“夏侯妙才用兵奇疾,猶如神速。”荀彧毫不擔心夏侯淵與曹操會不會在時間上形成默契,畢竟夏侯淵行軍的速度是出了名的:“不過明日午後,小沛便會克復,彭城也將降服。三兩日內,與孟德合圍下邳,徐州便難逃我手。”

程昱忽然促狹的一笑,像是想起什麼了似得:“彭城相汲廉是濮陽汲氏出身,我家與其同在東郡,曾過府相交數面。劉玄德倉促繼任,不識舊人底細,一味寬惠大度,終到底是會將釀就禍事。”

事到如今,他仍忍不住拿曹操與劉備兩人作比較,最後還是找到一個可以抨擊的點,認爲曹操入住兗州後便大肆徵辟本地士人、讓親信駐守關鍵的郡國,而劉備卻吃了沒有太多合適人才的虧,兜兜轉轉,沒有一個地方太守是他的人。不過小視歸小視,程昱心裡仍舊是對劉備的才能表示服氣的,只是時不時的將他剖析一番,好知己知彼。

荀彧知道程昱不是那種輕狂自大的人,此次曹操之所以有信心能短期內拿下徐州,主要還是靠了陳羣、程昱等人與彭城、東海二相牽線的功勞。

自從陶謙死後,彼二人便順從陶謙遺命歸附劉備,但劉備的家世與背景並不顯赫、又無隆重的德望,並不能讓彼等真正信服。而曹操前次在徐州所表現出來的武力卻讓衆人記憶猶新、外敵在前,以劉備所表現的軍事實力,究竟能不能抵禦曹操或袁術,保全徐州,這是一個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問題。所以任誰也沒想到,汲廉、劉馗這些隨陶謙抵禦曹操、組建第二次關東盟軍的地方郡守們開始放下芥蒂,暗中投靠了曹操——這卻不是田豫所能預料到的事情。

或許,田豫心裡已經有預感了,不然也不會這麼急着收縮力量,將所有的部衆都集中在下邳,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彭城與東海。

荀彧暗自思忖着,忽然,他問道:“陳公臺不在此處?沒有與你一同前來?”

爲了支應曹操在徐州的戰事,荀彧、程昱、呂虔等人都就近安排在山陽、泰山一帶籌措糧草,以應急時。陳宮此番也與荀彧等人在山陽郡纔對,畢竟山陽郡自從太守袁遺死後,朝廷便遲遲不曾遣派太守赴任,袁紹、田芬與曹操等人爲此曾各自上書,薦舉親信就任,然而無論是袁紹薦舉的同族袁春卿,還是曹操舉薦的從事畢諶,朝廷都一概沒有回覆。

久而久之,山陽郡便只好被曹操接手,作爲自己在兗州東部、南部方向的駐地。

此刻陳宮理應跟着程昱一同前來纔是,卻只來了程昱一人,倒是讓荀彧心裡覺得有些奇怪。

程昱倒是沒覺得什麼,先是順口答道:“田芬不肯撥付糧草,夏侯元讓又去了泰山郡,所以公臺親自去東武陽與田芬交涉去了,順便看看東郡的屯田。”說完,他見荀彧的眉頭微皺,一顆心忽的一顫,輕聲問道:“怎麼了?”

荀彧不是個喜歡在背後說別人是非的人,但剛纔心裡的猜測實在太過嚴重,讓他不得不慎重,臨時放棄了那點原則:“程公,不知你可有發覺,近來陳公臺有些心不在曹公。”

程昱詫異的看了荀彧一眼,心說按如今這境況,就連你這個被曹操稱讚爲‘吾之子房’的荀文若都開始心向朝廷、還想把曹操拖上朝廷的船了,就不能讓陳宮的立場也跟着搖擺?不過腹誹歸腹誹,荀彧的話卻不能不重視,想起近來陳宮對共同商議對策時不甚出力的態度,程昱不禁陷入了沉思。

“好你個曹孟德!”袁譚憤而一腳將桌案踹倒,作爲曹操的子侄輩,他對曹操絲毫沒有任何的尊敬,反而是臉色漲紅,胸脯起伏不定,一副氣急敗壞的模樣。他順手指向旁邊跟着他一同站起來的瘦高士人,寒聲抱怨道:“我幾次向他書信相勸,敦請他務以兩家親好爲念,安分兗境,以後自然會有州牧給他做。他何不知足,還要與我爭徐州!”

被袁譚指着的人喚作華彥,是平原高唐人,是當地豪強出身,早在袁譚入青州之前便投入幕中。雖然他與名士華歆是爲同族,但沒有任何一處品性像華歆,反而是個喜歡近讒言的奸佞小人。起初袁譚倚重華氏在平原的影響力,將其納爲閒職,後來不知怎麼,竟逐漸視其爲腹心。

被人用手指當面指着本是極爲無禮的一個行爲,但華彥面色不改,仍諂笑道:“大公子切莫動怒,曹孟德粗猛之輩,哪裡明白什麼大勢?當年若非袁公,曹孟德連東郡一地都尚未可得,又遑論兗州?不過,眼下青州初定,元氣未復,一時出不得兵,還是先指使董公仁與昌豨,在琅邪多做牽制,等高、崔等將軍休整完,再南下進軍不遲。”

另一邊站着的中年人不滿的看了華彥一眼,起身向袁譚恭謹的行了一禮,開口道:“曹操善於用兵,麾下不乏精兵良將,不可小覷。大公子休息之餘,不妨傳信袁公,請袁公決斷。”

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八章丨所薦得人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五百二十七章 聲催黃葉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