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

“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孫子兵法·謀攻】

袁紹一邊分派張郃、顏良、文丑等將圍住易京,一邊又召集謀士,說道:“公孫瓚敗局已定,幽州易手,不過指日而已。聽聞近年來幽州屢有旱、蝗,豪強百姓又遭剝削,困苦尤甚,我不願再使幽州經受兵燹,亦不願使我軍多造殺傷。如今我欲致書公孫瓚,釋憾除嫌,重交舊好,望他早日來投,我自當寬大對待,無私接納,不知諸君誰肯爲我撰書?”

雖然‘上兵伐謀’是兵法攻心之要,但座中衆人卻無不訝異,因爲這是袁紹罕見的自行決定而不是商量議論。但凡態度的轉變雖是不經意的,或許連主人本身都未曾察覺,但往往是某種深遠影響的濫觴。等到未來的某個時間真的出現質的變化後,回過頭來,纔會發現許多事情都在細微之處就有了變化。

郭圖倒是沒有往心裡去,他只是揣測到袁紹或許是不願意因爲攻打易京而讓自己的兵馬受到損失,畢竟中原的局勢已經開始有失控的苗頭,爲了防止朝廷在一側將有什麼舉動,他必須要儘量保存足夠多的實力——所以想兵不血刃的收服公孫瓚也在情理之中了:“明公睿鑑,幽州各郡豪強飽受公孫割剝已久,苦不堪言,皆仰盼明公解救。如今之勢,幽州既已唾手而決,自不必再作無謂之爭,如此亦能得幽州民心。此外,明公能恩釋仇敵,足以現明公容人之雅量,天下志士必將信服。”

顏良似有不滿,甕聲甕氣的答道:“公孫瓚縱橫多年,如今要其低頭雌伏,不如強攻易京,力求一戰告成的好。”

張郃雖與顏良意見略同,卻是想的更爲深遠:“公孫瓚桀驁難制,即便迫於形勢,投誠於明公,也難保其不會效越王忍辱蟄伏,潛謀報復。”

“什麼忍辱蟄伏?公孫瓚不是這樣的人!”顏良瞪視了張郃一眼,不知是什麼緣故,他總是對張郃帶有敵意,或許是張郃遇事永遠都從容不迫,善於機變,或許是張郃隱約有着留侯一系的身份,或許是對方年紀輕輕便已是中郎將,而自己得袁紹信重,卻要低他一頭的緣故。他本就是各氣量狹小,勇而無謀的人物,此時見張郃幾句便說到了他所沒能想到的地方,惱妒之下,竟忍不住擡聲與其爭辯了起來:“公孫瓚性子剛強,勸降無用,倒不如一舉攻之,讓他死得其所!”

張郃被他說的一愣,頗爲詫異的看了對方一眼,甚不明白對方爲何要這麼軸。

但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爲將者只需要聽命,能被召集到帳下會議,不過是代表自己有這麼資格而已,真正做決定的,永遠是正中坐着的那幾個文士。張郃適才只是隨口附和幾句,昭示一下存在,並不想喧賓奪主,當做矚目的焦點。是故在顏良憤然反駁之後,他寧可縮着頭不出聲,也不願與對方搭上一句話。

這是張郃的明智之舉,在顏良看來卻是服軟的表現,於是心裡一喜,以爲壓過對方一頭,又得勢不饒,還想再言幾句。

“好了。”袁紹語氣冷淡,視線在顏良與張郃之間轉來轉去,漠然道:“兵臨城下,射書勸降,這是任何主將都要做的事,昔武王伐紂,於牧野降兵無數,也是給人生路,止戈敦睦的仁義。如今決議已下,爾等還要出言違逆,眼裡是視我爲無物?”

張郃立即站了起來,抱拳說道:“末將一時失言,還望明公恕罪!”

顏良身子魁梧且笨重,動作慢了一拍,也跟着站起告罪。

袁紹一言不發,面無表情的審視着張郃良久,這才稍稍移開,罰兩人出去巡視營寨了。

張郃甫一出帳,後背陡然便生出一陣冷汗,剛纔袁紹的目光着實讓他心驚不已,彷彿被對方一眼看到了心底最深處的私密。

當下,他既沒有去巡營,也懶得理會顏良的冷嘲熱諷,而是步履穩健的回到自己的營帳內。動作神態俱與尋常無異,就算是每日跟在身邊的親兵都沒能察覺到異樣,可當張郃將帳門掀開的那一剎那,他的臉色陡然變得狠厲了起來,他轉身對仍跟着的親兵說道:“他人呢?”

親兵愣了一下,抱拳道:“屬下已按將軍的吩咐,趁夜將其帶入營中了,只等將軍發落。”

“來時有沒有遇見什麼人?”張郃問道。

“沒有,當晚巡夜的都是將軍麾下,不會多嘴。”親兵答道。

自己麾下也未必乾淨……

張郃默默思忖着,隨即,他又吩咐道:“將他帶來!”

沒過多久,一名套着袁軍衣甲的中年男子被按着肩膀壓了進來,那人腳步不穩,進來一個趔趄跪倒在地上,仰面正瞧着張郃淡然自若的拿着兵書捧讀,立即色厲內荏的說道:“張儁乂!你若是害了我,就是自絕於朝廷,你可得想清楚了!”

“你聲音若是再大些,就是自己害自己了。”張郃認真的細閱着兵書,頭也不擡的說道。

那人臉色發白,一腔氣勢陡然弱了下來:“你,你將我帶到大營來做什麼?若是不願,你大可將我放歸長安覆命。我等同族同祖,彼此親誼,你可不能害我。”說到最後他竟然語氣裡帶有哀求。

“張超,你以前可不會這麼對我說話。”張郃將兵書隨意捲起,擱在一邊,兩手往下拍了拍膝蓋上的鐵甲,發出清脆的聲響:“河間張氏,留侯之後,你張子並既善屬文,又善草書,可謂是妙絕時人。可我什麼都不是,若你當時待我這個旁支稍有幾分親熱,又如何會有時下的局面?”

張超臉色慘白,支吾着說不出話來,作爲朱儁麾下曾經的典農校尉,在征討汝南時率部敗逃的他本該論罪處死,但既有前將軍朱儁與侍中荀攸的共同求情,皇帝又看在他是河間鄚人、與袁紹麾下將領張郃同鄉同族的份上,最後還是許他戴罪立功,隻身前往河北說服張郃。

留侯張良後裔不斷開枝散葉,到如今已是綿綿瓜瓞,雖然河間張氏並不是嫡系的一支,但張超在其中也算是大宗,而張郃卻屬旁系小宗。在曾經的時候,張超自詡文士,能文善道,又識幾句兵法,向來是看不慣張郃這等只知兵法的莽夫,是故平日相見,從來不假令色。張超本以爲此次前來,既有皇帝詔命,天下局勢又逐漸明朗,張郃再如何記恨過往,也不會在這種大事上犯糊塗,於是欣然領命,卻沒想到張郃會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拒絕了他的提議,反而將其捉了起來。

然而他卻想錯了,張郃並不記仇,而是經過幾次觀察所發現的結果,深思熟慮過後,讓他不得不選擇這樣一個特殊的方式。

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九十一章丨磐石生紋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一百二十六章 春盤嘗新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