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出兵漠北

北京地安門東大街一組中西合璧的建築,五開間宏偉的正門,懸山式屋頂後是一棟三層洋樓,正中間凸起一座方形鐘樓,造型很顯然是仿照了英國的國會大廈。這組建築羣的西邊是陸軍部,東邊是海軍部。

陸軍總長辦公室的案頭堆滿了各地都督敦促政府出兵收復蒙古的電報,清宮舊檔中有關蒙古的資料也擺滿了兩櫃子,民國駐外使節發來的西洋列強的最新動向更是被紅藍鉛筆圈圈點點。

屋子裡擺着冰盤,嫋嫋的白煙驅走了夏日的燥熱,但是段祺瑞依然滿頭大汗,在他對面大馬金刀坐着的是聯袂而來的曹錕、張勳兩位北洋的宿將。

“仲珊,你覺得這蒙古好打嗎?”段祺瑞鄭重的問道。

五短身材的曹錕叼着雪茄煙不以爲然的笑道:“段總長,你把那個‘嗎’字給去了我就倆字,好打一個月我要拿不下庫倫,您把我的腦袋擰下來當夜壺”

張勳仗着老資格,抖動着花白的小辮幫腔道:“芝泉,這個時候你可不能犯糊塗,東西蒙古一起反了咱還沒個章程,這個臉咱北洋丟不起。”

段祺瑞點頭道:“知道了,你們回吧,我和大總統打擂臺去。”

曹錕、張勳滿意的揚長而去,連看都不看在一邊件的陸軍部次長徐樹錚。

徐樹錚三十出頭的年齡,自幼就被視爲神童,三歲開蒙,七歲能作詩,十三歲中了秀才,更兼博聞強記,一篇煌煌萬言的文章看一遍就能過目不忘。如果不是他投筆從戎,也許他會按照舉人、進士這個沿襲了千百年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徐樹錚剃了個只微微有些青茬的平頭,長圓臉上寫滿了倨傲兩字,兩隻不大的眼睛精芒四射。

段祺瑞用指關節敲了敲桌子道:“又錚,這已經是第五撥人了,北洋人人喊打,個個都要出兵塞北,你是怎麼想的?這蒙古是打還是不打,是現在打還是等過些日子再打。”

徐樹錚剛剛從第一軍參謀長的位置提拔到陸軍部次長的高位,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又因爲才氣過人未免驕狂了些,除了恩主段祺瑞之外目無餘子,連袁世凱都敢頂撞,所以北洋衆將都瞧他不順眼,背後給他起了個綽號:徐小扇子。

徐樹錚眉毛一挑,冷笑道:“他們是想打蒙古嗎?趁機撈錢纔是正經,好傢伙,開拔費和軍費張口就是三百萬,要是有三百萬的話,我自己編練一個師親自去打,還用得着他們???蒙疆不過是幾個跳樑小醜,能成什麼氣候?真正可慮的倒是剛纔那幾個祖宗,我敢說,將來禍亂民國就是那幾個滿口忠臣孝子之言的北洋重將”

“又錚慎言”段祺瑞苦笑着道。

徐樹錚的性格他是太瞭解了,這位小扇子太狂,太傲,但是對自己的忠心卻是毋庸置疑的。從袁世凱以下,北洋衆將都看不慣徐樹錚,只有段祺瑞對他言聽計從,倆人都是剛愎自用的性子竟然能配合的親密無間也算是異數了。

徐樹錚放下手中的文件,點上一支雪茄旁若無人的吞雲吐霧,不喜歡煙味的段祺瑞也只是眉頭微微皺眉沒有說什麼。

“又錚,你的意思是再等等?可是臨時參議院逼的緊啊,昨天不是還給陸軍部下了諮文,讓我去接受質詢,否則就要彈劾咱們尸位素餐。”段祺瑞無奈道。

徐樹錚冷笑道:“臨時參議院的那些老爺們,哪個不是南方的狗?把北洋的兵調到蒙疆去,他們安的是什麼心?甭理他們”

段祺瑞終於下定了決心,攥着拳頭道:“你說的對,這蒙古是必須要打的,但不能是曹錕、張勳他們去打,這個臉得咱們自己露???又錚,我如果幫你籌集一百萬的軍餉,你有沒有把握在一年之內練出一支軍隊收復蒙疆?”

徐樹錚的眼睛一亮:“一年?六個月足矣”

段祺瑞站起來走到西式的玫瑰花窗前,望着外面悠悠的道:“北洋派系林立已經爛了,該是重整武力的時候了,這中興民國的重擔,就要靠你和我啦”

中南海懷仁堂

袁世凱和徐世昌、楊士琦三人對坐默默無言,茶杯裡的水早已涼了,親兵靜悄悄的給他們換上熱茶。

也難怪袁世凱心煩意亂,這幾天求見的北洋衆將走了一撥又來一撥,每人都是一身戎裝上掛滿勳章,拍着胸脯請戰。而陸軍部則是一拖再拖,袁世凱問急了就是一句話:沒錢

這倒是句實話,北京臨時政府已經羅掘俱窮,心肝寶貝的第三師也只發了七成的餉,這還是北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頭一遭,自打袁世凱在小站練兵的時候,最重視的事情就把足額的軍餉親手發到士兵的手上。

自打《定蒙疆》唱紅了北京城之後,各個政黨和民間團體在報紙上喋喋不休的談論着蒙古的局勢,參議院一天幾個呈文發到總統府,痛斥政府的無能和軟弱,直接說要是沒有能力保衛疆土就讓他們滾蛋讓賢。南方各省都督調門越唱越高,就差指着鼻子罵袁世凱是漢奸了。俄國公使叫囂如果民國政府任由這種反俄的論調瀰漫下去,就要杯葛善後大借款。德國、美國公使倒是把總統府的門檻都踏破了,明着暗着給袁世凱打氣撐腰。而一直和袁世凱私交最密切也是袁世凱最關注的英國公使朱爾典倒是一言不發,最後乾脆以養病爲名回了倫敦。

大英帝國在這個年代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唯一能在全球進行艦隊補給的國家。甭看美國人財大氣粗,吹氣球般的鼓搗出個大白艦隊,然後人五人六的環遊世界。如果英國人不許他們使用英國殖民地的港口,大白艦隊連家門都出不去。日俄戰爭的時候就是個例子,英國人瞧俄國不順眼,使得俄國艦隊一路上受盡折磨,連葡萄牙這種蕞爾小國都敢拒絕讓他們進港休整,如果不是德國人暗地相助,俄國艦隊壓根就到不了遠東。看書就

英國不表態令袁世凱惴惴不安,更令他心痛的是,當年鐵板一塊的北洋卻在呈現離心離德的局面。自打被清廷發配到洹水釣魚之後,北洋衆將就逐漸各成體系,別說多年不親自掌兵的袁世凱無法像當年那樣如臂使指,就連掌管陸軍部的段祺瑞都感覺難以駕馭。如今袁世凱只是憑藉着無人能及的威望勉強維持北洋表面上的統一,一旦開戰之後會是什麼樣的局面,他還真難以掌控。

蒙疆縱橫千里,比很多歐陸強國的面積都大許多,哲布尊丹巴、福勝、烏泰等人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北洋無論調出哪個師都能輕易的犁庭掃穴,只是這將使統兵的大將威望陡升,北洋內部的平衡將被瞬間打破,這種後果是袁世凱無法接受的,這甚至會威脅到他的地位。但是按照陸軍部的要求從北洋各支軍隊中抽調骨幹成立一支模範團,豈不是又是一個軍?

段祺瑞的老婆都是袁世凱的乾女兒,住的房子也是袁世凱賞賜的,倒是卻在背地裡培植自己的勢力,也真是混賬王八蛋,還有那個徐樹錚,更是人嫌狗不待見的東西。段祺瑞這個乾女婿加上在他背後煽風點火的小扇子徐樹錚,再有一支效忠他們的武力,恐怕北洋連表面上的統一都難以維持了。

更可氣的是安徽的柴東亮,不但編了一出《定蒙疆》,當面演給各國公使看,而且最近一天幾個電報發給陸軍部和總統府,主動請纓要出兵塞外平定漠北。不僅如此,他還在報紙上公開宣稱,江淮軍出塞平叛,不要中央政府一分錢,全部軍餉武器由他自籌。報界對他維護國家統一的舉動極盡溢美之詞,對至今態度不明的中央政府則是冷嘲熱諷。

袁世凱倒不是怕柴東亮有什麼異動,他的大本營遠在安慶,一支孤軍有什麼能爲?只要截斷了他的糧餉供應,這支軍隊就會土崩瓦解。真正令袁世凱頭疼是的,蒙古的背後是虎視眈眈的沙俄,而柴東亮又擺明了反俄的態度,讓他出兵萬一引起國際爭端,北京臨時政府還得替他擦屁股,袁世凱已經被善後大借款弄的頭大如鬥,哪裡敢再節外生枝。

袁世凱估計柴東亮也是看透了這一點,知道自己不敢讓他出塞,才索性天天在報紙上唱高調???這傢伙比蒼蠅還煩人

這蒙古,打了麻煩,不打還是個麻煩

最終還是袁世凱打破了這死寂的沉默,笑着道:“都怎麼了?

三人沉默良久之後,楊士琦突然冷冷的道:“這模範團必須要辦,而且要大張旗鼓的辦”

袁世凱對他太瞭解了,知道他一定有了成算,於是不動聲色的道:“杏城,以你之見如何辦才妥當?”

楊士琦嘴角挑出一絲輕笑:“大總統當年能辦出軍取代了老邁的淮軍,如今就不能再辦一支模範團?離開陸軍部,咱就沒本事練兵了?”

袁世凱先是沉吟良久,突然一掌拍到桌上道:“好杏城說的是”

徐世昌和袁世凱是半輩子的朋友,對他的心思早已看得透透的,也附和道:“杏城說的有理,這模範團就得辦的熱熱鬧鬧的,起碼要有一個師的規模。”

袁世凱摩掌笑道:“那人選呢?華浦要睡到中午才起牀,芝泉也經常不到衙署辦公,北洋暮氣已深,無可用之人。”

楊士琦笑道:“當年大總統可以破格提拔馮華浦和段芝泉,今天何妨不拘一格呢?人才有的是,大總統揀選一下就是了。”

徐世昌也點頭道:“大總統可以設一個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也給芝泉分分勞,我看這個處長由大總統親自擔任,副處長就請王聘卿來幹,有他坐鎮的話,北洋衆將多少也會收斂些”

袁世凱是民國臨時大總統又是陸海軍大元帥,由親自擔任處長,王士珍這個副處長就算是三軍副總司令了徐世昌話裡的用意已經極爲明顯了,就是要奪了段祺瑞的兵權,架空陸軍部,重新整合北洋。王士珍是出名的淡泊,而且對清室忠心耿耿,民國剛剛建立就掛冠而去,回正定老家種田去了。況且王士珍也是多年沒有親自下部隊掌兵了,不可能對袁世凱構成威脅。

楊士琦哈哈笑道:“菊老高見,有這北洋三傑之首的王士珍出任副處長,再練出一支強兵,北洋衆將心中那點子小算計也只好乖乖的收起來了???等到模範團編練完成,乾脆就由大公子統御全軍一舉蕩平蒙疆。”

袁世凱有些猶豫:“克定是那塊料嗎?茲事體大,還是要謹慎些”

楊士琦淡然一笑道:“爲上者通曉御下之道就夠了,劉邦也不會打仗不還是開創了四百年的大漢江山?”

徐世昌心知肚明,楊士琦肯定已經和袁克定結成了同盟,正在打算培植大公子的勢力,將來有一天好接替袁世凱,到時候楊士琦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否則的話,他也不會一而再的替袁克定說項,上次宋教仁爲首的南方歡迎團來北京促駕,就是楊士琦和袁克定鼓動曹錕的第三師譁變,造成了袁世凱離開北京就會天下大亂的假象。

正在三人談的熱鬧的時候,管家進來通報:“大總統,段總長求見。”

袁世凱先是冷哼了一下,然後換了笑容道:“請”

段祺瑞一身戎裝,邁着標準的軍人步伐走了進來,端端正正的行了軍禮。

袁世凱親切的道:“芝泉,坐啊,我不是早就交代過,你來我這裡就不需通報了”

段祺瑞笑着坐下,向楊士琦、徐世昌微微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然後遞出一份文件道:“大總統,這是陸軍部擬定的編練模範團的章程,請您過目。”

袁世凱接過來看了兩眼微笑着道:“這模範團統制官的人選,不知道你是怎麼考慮的?”

段祺瑞隨口道:“這編練的章程和開辦的費用都還沒有確定,職部尚未考慮統制官的人選問題。“

袁世凱笑盈盈的道:“剛纔菊老和杏城和我建議,說是想讓克定擔此大任,你看如何啊?”

段祺瑞大驚失色,怒視着楊士琦和徐世昌,眼睛幾乎要滴出血來。他嘴脣蠕動了半天,最後堅決的蹦出兩個字:“不行”

袁世凱眼睛閃過一道寒光,瞬間即逝,然後笑着道:“我也知道克定不行,那你看我當這個統制官夠不夠資格啊?”

段祺瑞啞口無言,過了許久之後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再不說話起身即告辭而去。

袁世凱看着他遠去的背影,氣的渾身顫抖幾乎要從椅子上掉下來,哆嗦了半天之後,聲嘶力竭的吼道:“去,通知克定親自趕赴正定請王士珍,他要是不肯出山就把他綁赴北京???調保定陸軍學堂的蔣百里進京,擔任模範團的總教官,通知北洋所有的師長,告訴他們老子是模範團的統制官,哪個敢給我添噁心,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給安慶的柴東亮發電,讓他火速派兵出塞平定蒙疆,軍餉器械他自己想辦法去,咱們是一文錢不出”

徐世昌急切的喊道:“大總統,不可啊,把南軍放到蒙古,豈不是在咱們背後紮了顆釘子?”

袁世凱冷笑道:“一支孤軍我還沒放到眼裡,我就是要在咱北洋的臥榻之側插這麼一根釘子,讓他們的日子甭過的那麼舒坦???柴東亮不過是守戶之犬,離了家門他就是喪家之犬,想沽名釣譽?我就讓他賠了夫人又折兵,跟我耍心眼,他還嫩了點”

徐世昌還想再勸,卻看見楊士琦的臉上掛着莫測高深的笑意,就把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和着唾沫又咽了下去。

這個楊杏城,到底腦袋想的是什麼?

第30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187章 新三從四德第76章 顧維鈞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63章 銀河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129章 擴軍第42章 工業園第202章 以身爲餌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27 殺一儆百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147章 雛鷹展翅(上)第148章 雛鷹展翅(下)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57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上)第229章 血光團第120章 塹壕戰第242章 將孫文開除黨籍第180章 中國式管理第289章 兩難的抉擇第231章 我們的青島(十)第149章 風雨晦暝第39章 長江水師第144章 出兵漠北第63章 銀河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234章 單刀赴會第98章 千鈞一髮第113章 秘方第168章 一觸即發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142章 好戲連臺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310章 國產汽車的迷局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243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188章 一石二鳥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201章 兩線作戰第4章 詐彈奪城(下)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314章 進京(上)第120章 螳螂捕蟬第60章 浩劫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225章 反叛與革命第202章 以身爲餌第292章 你們都還嫩第260章 盟友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訓第212章 黑龍會的反擊第54章 三哥,保重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340章 我養了一隻天皇(上)第10章 暗流洶涌第271章 仇恨的力量第281章 軍火買賣第70章 弔唁(下)第186章 東亞病夫第5章 霸佔衙門第303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上)第64章 引狼入室第69章 弔唁(中)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48章 土改風暴(上)第113章 秘方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119章 邪門的擲彈筒第31章 袁世凱第10章 暗流洶涌第4章 詐彈奪城(下)第49章 土改風暴(中)第57章 人走時運馬走膘(上)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293章 玩火自焚(上)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98章 千鈞一髮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262章 心腹大患第257章 海軍總體戰第63章 銀河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69章 弔唁(中)第205章 困獸猶鬥(上)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86章 袁世凱的反撲第192章 青樓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