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11、宋朝武將的地位很低

崇文抑武文治天下

宋太宗在登基之後,學着他哥哥的樣子,千方百計鞏固皇權,嚴厲防範武將謀反篡位。爲此,宋太宗實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和制度,進行文治天下。

五代時期崇尚武力,是武將們的天堂,誰掌握了兵權,誰就可以篡權稱帝,武將造反屢見不鮮,後梁、後周、宋朝都是這樣建立的。所以,趙匡胤稱帝以後,特別提防武將,但當時由於天下未定,武將仍然發揮着很大的作用。宋太宗繼位以後,天下統一,戰事結束,就有條件抑制武將、推行文治了。

宋太宗有一個龐大的計劃,他打算儘快把全國各地的地方官,都換成沒有造反能力的文人。宋太宗即位兩個月後,就迫不及待地舉行了大規模的科舉考試,一次就錄取了三百一十六人。而趙匡胤在當皇帝十六年期間,舉行了十五次科舉考試,總共才錄取了一百八十八人。

不僅如此,宋太宗派人查詢考生檔案,發現有一百八十四名考生,在趙匡胤時期連續參加了十五次科舉考試,均未錄取。宋太宗用人心切,格外開恩,詔令將他們全部錄用。這樣,錄取總數達到五百人。這是自隋唐實行科舉考試製度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宋太宗將錄取的五百名考生,全部請進皇宮,大擺宴席,盛情招待。宋太宗親自給考生講話,認他們爲天子門生,賦予他們遇事可直接奏報皇帝的特權,每人還發給二十萬賞錢。考生們個個歡天喜地,不少人熱淚盈眶。

這還不算,這批考生授予的官職,普遍比趙匡胤時期考生的官職高三四級,許多人被直接授予通判的高官,而趙匡胤時期有個頭名狀元,幹了十一年之後,才熬到了通判。考生們人人心潮澎湃,發誓爲朝廷盡忠效力。

這次科舉考試,錄取人員多,授予官職高,享受待遇榮耀,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文人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以至於有些舊臣得了紅眼病,議論紛紛,埋怨“取人太多,用人太驟”。宋太宗根本不聽,以後這樣的科舉考試,又進行了多次,錄取總數達萬人以上。

宋太祖時期錄取考生人數少,是因爲天下尚未統一,地盤沒有那麼大,而且很多官職由武將佔着,用不了那麼多文官。到了宋太宗時期,地域擴大,全國達到三百個州、兩千多個縣,需要大批的文官。所以,宋太宗持續擴大科舉錄取人數,在幾年之內,幾乎把全國的地方官都換成了文人。這些文人治國,比武將有着明顯的優勢,對朝廷也更加忠誠。

這些通過科舉入仕的官員,整體素質較高,比較關心民生,對治理國家是有益的。他們大多數人能夠恪盡職守,許多人政績顯著,因而提升很快,不少人後來都到中央任職,有的還當上了宰相。

這樣以來,社會上很快形成了崇文風氣,全國掀起讀書熱潮,文人主宰了天下。所以,在歷代王朝中,宋朝文人的地位最高,幸福感最強。著名的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他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因爲那是文人的天堂。

宋太宗除了擴大科舉考試以外,還斥巨資修建國家圖書館,賜名爲崇文院,表示崇尚文化。崇文院藏書由原來的一萬多卷增加到八萬多卷。

宋太宗還組織大批文人,編寫了歷史上著名的四部大書。這四部大書,代表了中華文化的新高峰,所以不少學者認爲,古代中華文化的鼎盛期,是在宋朝。

宋太宗即位不到半年,就下詔編纂《太平御覽》。該書屬於百科全書,有一千卷,五百多萬字,歷時六年零八個月才完成。由於該書是宋太宗親自審閱的,所以叫《太平御覽》。

同時,宋太宗下詔編寫《太平廣記》。該書屬於古代小說集,有五百卷,三百多萬字,歷時一年多完成。隨後,宋太宗又詔令編寫了《文苑英華》。該書是文章詩賦總集,收錄了兩千多個作家的兩萬多篇作品。另外,還擬定了《冊府元龜》的綱目,可惜尚未編完,宋太宗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宋真宗繼續完成。

如果說,宋太宗擴大科舉考試,是爲了鞏固統治,那麼,他修建國家圖書館,編纂四部大書,就體現了宋太宗對文化情有獨鍾,也是文治天下的需要。不過,宋太宗大力提高文人地位,卻忽視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許多地方民不聊生,以至於後來發生了蜀地民變。

宋太宗在崇文的同時,也想方設法抑武。趙匡胤時期,解除了一批功勳舊將的兵權,換上了自己的親信。宋太宗上臺以後,也照葫蘆畫瓢,把趙匡胤時期的舊將予以撤換,像張永德、石守信等人,都給了一個很高的名譽職務,而剝奪其兵權。宋太宗新提拔的將領,多是一些資歷淺、聲望不高的人,大大降低了武將謀反篡位的風險。

趙匡胤時期,限制各地節度使的權力,初步解決了軍閥割據問題。不過,爲了邊防需要,趙匡胤在北部和西北邊境,設立了十四個領兵將領,他們的權力依然很大。這些人都是趙匡胤的結拜兄弟或者親信,趙匡胤自信能夠駕御他們。

宋太宗登基之後,沒有那麼大的自信,便開始削弱他們的權力,將人事任免權和財權收歸中央,取消了他們可以做邊境貿易的特權。宋太宗還使出一個絕招,把領兵將領的兒子們調到京師做官,充當人質,如果將領們想要造反,他們的兒子們就會首先丟了性命。

宋太宗完善了兵將分離、調兵權與掌兵權分離等制度,極大地限制了武將的權力。這樣,兵將輪換頻繁,互不熟悉,各部門互相制約,誰也搞不成兵變了。在此基礎上,宋太宗又制定新的規定,不僅朝中大臣全由文人擔任,而且負責軍事的樞密院,也由文官負責。

宋太宗實行崇文抑武政策,使得武將的權力地位大大降低,武將們飛揚跋扈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後來,在西北邊境發生了一件詐騙事件,說明武將們的處境十分可憐。

有個叫李飛雄的紈絝子弟,單人獨馬跑到西北各個軍營,謊稱是朝廷使者,前去巡視。將領們不敢查驗他的文書,更不敢怠慢,而是熱情款待,並送上厚禮。李飛雄盛氣凌人,對將領們非打即罵,有時還喝令把將領捆綁起來。李飛雄一路騙下去,敲詐了大量錢財。數十名軍隊將領全都唯唯諾諾,誰也不敢得罪他。後來,李飛雄事發被誅,這事便成了一時奇談。

宋太宗崇文抑武,採取一系列措施,固然穩固了皇權,避免了武將篡位,可也造成了很大的後遺症,就是宋朝軍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差。

宋太宗爲了奪回幽雲十六州,連續兩次發動了對遼國的戰爭,結果由於軍隊戰鬥力不強,均以慘敗而告終,這是太祖太宗兄弟自己種下的苦果。

一敗高梁河

公元979年5月,宋太宗滅掉了北漢,這令他十分高興。柴榮、趙匡胤都是公認的英雄人物,但多次攻打北漢均未成功,如今宋太宗把它解決了。因此,宋太宗異常興奮,甚至有點得意忘形。於是,宋太宗臨時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就是乘勝北伐,收復幽雲十六州。

幽,是指現在北京一帶;雲,是指現在山西大同一帶。幽雲十六州,大體包括現在的北京、天津全境和河北、山西北部地區。這些地方,原本屬於中原政權,可是在五代時期,後晉皇帝石敬瑭把它割讓給了契丹,換取契丹出兵,滅掉了後唐。契丹後來改爲遼國,幽雲十六州就一直處在遼國的統治之下。

幽雲十六州地勢險要,又有長城要塞,歷來是中原地區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此地一失,華北平原便無險可守,北方民族的鐵騎,可以任意縱橫馳騁。因此,凡是有點頭腦的中原統治者,無不夢想着收回幽雲十六州。

宋太祖趙匡胤曾經設想,首先採取贖買的辦法,贖買不成,再用武力解決。爲此,趙匡胤每年從財政上撥一筆錢,積攢起來,作爲贖買的費用。可惜,宋太祖沒有來得及實施就去世了。

如今,宋太宗帶領數十萬大軍,成功滅掉了北漢,打敗了遼軍,他忽然心血來潮,何不率得勝之師,直搗幽州,收復幽雲十六州呢?

宋太宗把他的突發奇想向大臣們一說,大臣們立刻分成了兩派。文官們大多數贊同,認爲宋軍兵強馬壯,乘勝進兵,出其不意,定能馬到成功,有的甚至說,北伐就像翻烙餅一樣容易。

武將們大多數不同意,認爲事先沒有做好準備,不宜倉促用兵,特別是攻打北漢已經四五個月了,將士們十分疲憊,這個時候應該班師休整,論功行賞,而不宜再勞師去打幽州。

武將們的意見是對的,而文官們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現象。可是,宋太宗是一個固執而又專制的皇帝,他決定的事情,別人很難改變。於是,倉促北伐的大事,就這樣輕率地決定下來了。

5月20日,宋太宗率軍從太原出發,往東翻越太行山,向河北境內進軍。將士們攻佔太原以後,都滿心歡喜,準備班師和領賞,不料翻山越嶺又去打仗,一個個怨聲載道。

宋軍好不容易翻過太行山,來到河北鎮州,早已經是疲憊不堪了,好在這一路都在宋朝境內,沒有戰事,只是辛苦,沒有危險。到了鎮州以後,將士們都想休息幾天,可宋太宗打算趁遼國沒有防備,出其不意,便下令不準休息,立即揮軍向遼境發動了進攻。

宋軍從鎮州出發,迅速向北挺進。遼國沒有想到宋朝會出兵,確實沒有防備,所以宋軍推進很快,連續奪取易州、涿州,只用十天時間,就抵達幽州城下。

幽州城外,駐有一支遼軍,是耶律沙率領的援助北漢的軍隊,在石嶺關吃了敗仗,逃了回來。耶律沙忽見大隊宋軍到來,吃了一驚,趕緊移師別處,不敢與宋軍交戰。宋太宗見是手下敗將,也不去管他,指揮大軍,迅速包圍了幽州城,四面攻打。

鎮守幽州的遼軍主將,名叫韓德讓,是個漢人,其祖父、父親都在遼國爲官。韓德讓能征慣戰,智勇雙全,忠於遼國,後來當上了遼國的攝政王,長期與宋朝對抗。遼國境內有許多漢人居住,也有不少漢人當了遼國的文臣武將。遼國的開國功臣和宰相,就是漢人韓延徽。

韓德讓見宋軍圍城,立即部署防禦。幽州城內遼兵不多,但城池堅固,韓德讓指揮有方,宋軍連續攻城二十餘日,不能奏效。遼國皇帝得知幽州被圍,立即派大將耶律休哥率十萬騎兵前去增援。

耶律休哥是遼國名將,有勇有謀。他一邊率軍南下,一邊派人與韓德讓、耶律沙取得聯繫,讓耶律沙在幽州城外襲擊並纏住宋軍。耶律休哥率遼軍鐵騎,日夜兼程,直撲幽州而來。

宋太宗正在督促攻城,忽然耶律沙的軍隊從背後襲來。宋太宗見敗軍還敢挑釁,不由大怒,令宋軍暫停攻城,回過頭來,全力對付耶律沙,想一口吞掉這股遼兵。其實,宋太宗剛到幽州的時候,就應該首先把這股遼軍幹掉。

此時,這股遼軍雖然人數不多,卻十分頑強,且戰且退,但不潰散,而是纏着宋軍,頑強抵抗。兩軍在高梁河一帶展開激戰,宋軍雖然人多,但將士疲勞,打了整整一天,才向前推進了十里。

到了傍晚,戰事仍然在激烈進行,耶律沙沒有息戰的意思,他是在拖着宋軍,等待耶律休哥的援軍。天黑了下來,突然,馬蹄聲、吶喊聲驚天動地,無數的火把將大地照得通亮,耶律休哥的騎兵到了。耶律休哥知道宋軍人多,便令遼兵每人手持兩個火把,壯大聲勢,只見漫山遍野都是火把,不知道遼軍有多少人。

宋軍奮戰了一天,精疲力竭,忽見無數的遼兵殺到,頓時大亂。軍隊一亂,宋軍的弊端就顯露出來,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將,成爲一盤散沙。幽州城內的韓德讓,趁勢大開城門,率遼兵殺了出來;耶律沙回過頭來,展開反攻;耶律休哥兵分兩路,左右包抄。幾路遼軍,將宋軍團團包圍起來。

火光之下,宋太宗的皇帝儀仗十分醒目。耶律休哥親率一隊精銳騎兵,直撲宋太宗的中軍大營。宋太宗大驚失色,慌了手腳,急忙撥馬而逃,身邊只有少數人跟隨。遼兵見宋太宗逃了,亂箭齊發,宋太宗腿上中了兩箭,差點摔下馬來。宋太宗腿上受了傷,不能騎馬,手下人在慌亂之中,找了輛驢車,讓宋太宗坐上,沒命地向南逃竄。

中軍將士不見了皇帝,認爲他死了,恰巧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在軍中,將士們打算擁立趙德昭爲帝,指揮與遼軍作戰。忽然有人說,皇帝沒有死,而是南逃了,於是,此事只好作罷。戰後,宋太宗聽說了此事,心中十分不悅。

皇帝逃了,軍隊亂了,宋軍兵敗如山倒,爭相逃命,潰不成軍,任由遼軍鐵騎追擊砍殺,被殺一萬多人。耶律休哥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帶頭追擊宋軍,結果身受三處重傷,幾近昏迷,不能騎馬了,但他仍然堅持坐車指揮戰鬥。遼軍乘勝追擊,追出幾十裡地,一直追到了涿州。

高梁河慘敗,宋軍潰不成軍。宋太宗十分鬱悶,回師以後,不獎賞將士。趙德昭進言,請求獎賞三軍。宋太宗冷冷地說:“等你當了皇帝,再獎賞不遲。”

趙德昭本來沒有稱帝之心,受不了叔叔猜忌,憤而自殺,以明心跡。所以,宋太宗落下一個逼死侄子的壞名聲。兩年以後,趙德芳病死。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死了,有人懷疑,這是宋太宗做的手腳。

高梁河之戰,成爲宋遼關係的重要轉折點,也暴露了宋軍戰鬥力差的弱點。此後,遼國不斷髮兵南下,侵襲宋朝邊境,掠奪財富和人口,兩國長期處於敵對狀態。

宋太宗對高梁河慘敗並不甘心,一直耿耿於懷,總想找機會挽回臉面。七年之後,宋太宗第二次出兵北伐,不料又是一個慘敗。

再敗岐溝關

宋太宗經歷了高梁河慘敗,聲望受到很大影響,這讓他十分氣惱和鬱悶,總想找個機會翻牌,重振雄威。

高梁河慘敗幾年之後,遼國傳來消息,說遼國皇帝突然駕崩,他十二歲的兒子繼位,蕭太后臨朝聽政。宋太宗聽了,眼睛一亮,心中大喜。

宋太宗對大臣們說:“夷族頭子壯年而死,由一個小孩和女人掌權,正是主幼國疑。這是天賜良機,朕決定再次北伐,一雪高梁河之恥。”

於是,宋太宗做好了一切準備,決定再次出兵伐遼。當時,宋太宗的年號是雍熙,所以史稱雍熙北伐。

宋太宗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北伐遼國。東路軍是伐遼的主力部隊,有十萬兵馬,領兵主將是名將曹彬,目標是攻打幽州;中路軍主將是田重進,目標是攻打蔚州;西路軍主將是潘美,手下副將是大名鼎鼎的楊業,任務是出雁門關,攻打朔州一帶。

宋太宗汲取了上次倉促出兵的教訓,與樞密院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計劃由東路軍緩進,中路軍和西路軍完成作戰任務之後,迅速東進,與東路軍會合,三路大軍合圍幽州,一舉奪取幽州城。

宋太宗對高梁河之戰心有餘悸,這次不敢御駕親征了,他坐鎮開封,指揮全局。宋太宗不僅親自制定了作戰方案,而且制定了詳細的陣圖,讓將領們按圖作戰,這叫做“將從中御”。將領們雖然領兵出戰,但仍然被皇帝控制着,不能擅自行動,沒有多大的自主權,這無疑又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三路大軍出發以後,進展順利,捷報頻傳。西路軍首先取得雁門關大捷,然後迅速攻佔了雲、應、朔、寰四州;中路軍在飛狐北大破遼兵;東路軍也拿下了涿州,離幽州不遠了。捷報傳來,宋太宗十分高興,他覺得,遼國由一個女人掌權,肯定是不行的。

然而,宋太宗沒有想到,遼國這個掌權的女人,非常不簡單,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蕭太后。蕭太后名叫蕭綽,也叫蕭燕燕,是遼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在她臨朝聽政期間,把遼國推向了鼎盛,是武則天一類的人物。蕭太后還讓漢人韓德讓當了攝政王,更是如虎添翼。所以,這個時期,遼國雖然皇帝年少,但統治力是很強的。宋太宗也不是蕭太后的對手。

得知宋軍大舉進攻,蕭太后並不驚慌,她與韓德讓等人商議,制定了一個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作戰方案。蕭太后派出少量部隊,去阻 擊中路軍和西路軍,而將遼軍主力集中起來,利用騎兵優勢和平坦廣闊的有利地形,準備全殲東路軍,然後再去對付中路軍和西路軍。爲了鼓舞士氣,蕭太后帶着小皇帝,親自到軍中督戰。蕭太后的作戰方案相當厲害,曹彬的十萬東路軍在劫難逃了。

蕭太后命耶律休哥爲先鋒,打頭陣。耶律休哥不愧是名將,他沒有對據守涿州的曹彬軍隊發起攻擊,而是首先派兵南下,迂迴到宋軍背後,截斷了東路軍的糧道。這一下,宋軍東路軍將士們人人恐慌。

曹彬久經沙場,經驗豐富,他見糧道被斷,遼軍主力集結而來,馬上就意識到了危險,唯一的辦法,就是趕快撤退。曹彬經宋太宗同意後,立即下令,放棄涿州,迅速南撤。

涿州的百姓,很多人扶老攜幼,跟隨宋軍撤退。曹彬是有名的仁義將軍,不忍心丟棄百姓,致使行軍速度很慢。老天也來作對,下起了滂沱大雨,道路泥濘,行軍艱難。

耶律休哥率領的遼軍,都是精銳騎兵,追擊速度很快,宋軍剛走到涿州西南四十里的岐溝關,就被遼軍追上了。遼軍騎兵人多勢衆,氣勢洶洶,狂呼亂叫,揮舞着馬刀,將宋軍團團包圍。

在這關鍵時候,高梁河之戰的一幕又重現了。宋軍見遼軍騎兵兇悍,膽戰心驚,兵無鬥志,爭相逃命,將找不到兵,兵找不着將,亂作一團,成爲烏合之衆,失去了戰鬥力。許多士兵爲了逃命,跳入滾滾的河水,溺死者無數,河水爲之斷流。

有些宋軍將士拼死衝殺出來,但已經潰不成軍了。遼兵不依不饒,乘勝追殺,宋軍死傷過半,東路軍完全潰散了。曹彬僥倖逃脫了性命,回去後受到了貶官處分。

蕭太后擊垮東路軍之後,立即馬不停蹄向西進軍,準備攻擊中路軍和西路軍。中路軍和西路軍也面臨着巨大的危險。

宋太宗聽說東路軍慘敗,馬上意識到,中路軍和西路軍也面臨險境,立即下令全線撤退,並要求他們把攻佔各州的百姓內遷。

中路軍所佔的地方不多,百姓較少,因而安全返回,沒有受到損失。西路軍帶着雲、應、朔、寰四州的大批民衆,行動遲緩,被遼軍追上,遭受了重大損失。楊業帶領的軍隊全軍覆沒,楊業受傷被俘,不肯投降,絕食而死。

雍熙北伐再次慘敗,徹底打掉了宋太宗收復幽雲十六州的雄心壯志,此後再也不敢主動對遼用兵了。宋朝對遼國的政策,便由戰略進攻改爲戰略防禦。遼國也吃不掉龐大的宋朝,只是不斷南下騷擾。雙方戰爭不斷,對峙多年。

在宋朝與遼國的戰爭中,楊家將發揮了重要作用。楊家將的故事流傳很廣,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敬佩。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52、苗劉兵變顛覆皇位精選10、宋朝是文人的天堂17、朝廷興起讀書熱61、金國毀約又燃戰火62、隆興北伐南宋反擊38、文壇領袖歐陽修68、宋光宗得了精神病精選1、趙匡胤是怎樣發跡的31、宋太宗不想傳位於弟48、金國滅掉北宋33、宋真宗開創鹹平之治62、隆興北伐南宋反擊9、楊信裝啞十二年8、爲防功臣釋兵權13、財富惹得兵變盜19、趙匡胤是怎麼死的精選9、一個禁軍將領竟然裝啞十二年30、半部《論語》治天下55、韓世忠大戰黃天蕩3、柴榮託孤費心機精選7、正史中的包青天44、宋哲宗恢復新法精選7、正史中的包青天67、豪放詞人辛棄疾29、蜀地爆發起義51、宗澤保衛京師76、巍然屹立襄陽城58、秦檜陷害岳飛55、韓世忠大戰黃天蕩29、蜀地爆發起義62、隆興北伐南宋反擊18、宋朝優待讀書人4、一覺醒來做皇帝精選1、趙匡胤是怎樣發跡的76、巍然屹立襄陽城62、隆興北伐南宋反擊16、不遺餘力固皇權45、宋徽宗才高德寡64、朱熹與程朱理學27、千古流芳楊家將16、不遺餘力固皇權27、千古流芳楊家將49、高宗建立南宋61、金國毀約又燃戰火72、窩闊臺大舉犯南宋76、巍然屹立襄陽城1、後周爲宋朝奠基32、太宗兒子誰接班19、趙匡胤是怎麼死的67、豪放詞人辛棄疾17、朝廷興起讀書熱2、趙匡胤是怎樣發跡的9、楊信裝啞十二年59、紹興和議喪權辱國32、太宗兒子誰接班32、太宗兒子誰接班15、連滅兩國收江南16、不遺餘力固皇權精選5、宋朝對外屢戰屢敗18、宋朝優待讀書人40、正史中的包青天精選10、宋朝是文人的天堂78、崖山海戰元滅南宋70、宋理宗聯蒙滅金72、窩闊臺大舉犯南宋56、岳飛精忠保國精選8、趙匡胤是怎樣黃袍加身的精選6、真實的宋江和方臘起義29、蜀地爆發起義58、秦檜陷害岳飛31、宋太宗不想傳位於弟1、後周爲宋朝奠基41、宋神宗力圖革新22、宋太宗立志興國精選4、真有半部《論語》治天下嗎17、朝廷興起讀書熱15、連滅兩國收江南精選6、真實的宋江和方臘起義21、趙光義繼位很正常精選4、真有半部《論語》治天下嗎67、豪放詞人辛棄疾54、淮西發生軍變28、党項脫離宋朝16、不遺餘力固皇權8、爲防功臣釋兵權24、崇文抑武文治天下16、不遺餘力固皇權18、宋朝優待讀書人18、宋朝優待讀書人9、楊信裝啞十二年精選2、趙匡胤是被謀殺的嗎57、岳飛四次北伐29、蜀地爆發起義12、爲獲財富滅後蜀54、淮西發生軍變66、巾幗詞人李清照22、宋太宗立志興國31、宋太宗不想傳位於弟14、兩徵北漢無功績9、楊信裝啞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