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房謀杜斷的啓示

房謀杜斷的啓示

有個成語,叫做房謀杜斷。成語的出處,來源於唐太宗的兩個著名宰相,一個叫房玄齡,一個叫杜如晦。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兩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輔佐李世民登上帝位,併爲開創貞觀之治做出了重要貢獻。

房玄齡,山東臨淄人,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既是著名學者,又當過朝廷高官。房玄齡繼承祖上遺風,喜愛學習,博覽經史,善詩能文,胸有智謀,還寫得一手好書法。

房玄齡在十八歲那年,考上了隋朝的進士,入仕做官。當時是隋文帝楊堅年間,天下太平,國力強盛,人人都認爲隋朝能夠長久。房玄齡卻悄悄對父親說:“皇上本無功德,僅以外戚的身份篡奪皇位,又不爲子孫做長遠打算,兒子們互相爭鬥,其滅亡可翹足而待”。房玄齡的父親大驚,急忙捂住兒子的嘴,說:“不要胡說!你想滅族嗎?”

房玄齡果然沒有說錯,不久社會大亂,英雄四起。房玄齡胸懷大志,想幹一番大事業。他遍觀各路豪傑,認爲李世民有經世之才,能幹大事,便主動前去投靠。當時李世民正在招賢納士,與房玄齡交談後,覺得他胸有謀略,見識超羣,十分高興,任命他爲參軍,作爲自己的謀士。從此以後,房玄齡不離李世民左右,跟隨他南征北戰,爲他出謀獻策。

房玄齡對李世民忠心耿耿,竭盡全力爲他籌謀軍政事務。每攻佔一個地方,許多人都去搜尋珍寶,只有房玄齡不屑一顧,而是到處招攬人才,與他們結爲朋友,讓他們爲李世民效力。李世民常對別人說:“光武帝劉秀有了鄧禹,才獲得天下;我有了房玄齡,就像光武帝有了鄧禹一樣”。鄧禹是東漢開國第一功臣。

李淵對房玄齡的才能,也感到十分驚奇。李世民在外領兵打仗,常派房玄齡去向李淵請示彙報軍情。李淵說:“每次房玄齡陳述事情,就像我與千里之外的兒子面對面談話一樣。房玄齡深識機宜,懷有大才,應當重用”。因此,房玄齡逐漸成爲李世民身邊的主要謀士,李世民對他幾乎言聽計從。

房玄齡發現並推薦了另一個謀士杜如晦。杜如晦是陝西西安人,也出身於官宦世家,比房玄齡小六歲。杜如晦自幼聰慧有悟性,喜歡與人談論歷史、文學文面的知識,性格果敢,遇事很有主見。李淵攻佔長安以後,杜如晦見李世民有王者之風,於是投靠了李世民。

李世民起初並沒有發現杜如晦的才能,只是把他當一般人看待。房玄齡卻看出杜如晦不同常人,向李世民推薦說:“杜如晦能洞察事理,當機立斷,有王佐之才。您如果只想當王,不用他還可以;您如果打算經略天下,那就非他不可了。”

李世民聽了房玄齡的話,對杜如晦考察了一番,果然如此。李世民對房玄齡說:“如果不是你提醒,差點讓這樣的人才流失”。從此,杜如晦留在李世民身邊,與房玄齡一塊參與軍機。

房玄齡、杜如晦就像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一樣,隨他四處征戰,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幫助李世民征伐西部,收復太原,消滅竇建德,打敗王世充,平定天下,建立了大功。太子李建成十分忌憚房玄齡和杜如晦,奏請李淵,把二人調離秦王府,到外地任職。

李世民與李建成的矛盾日益激化,房玄齡首先提議,用武力解決,長孫無忌贊同。兩人心中不很踏實,又去找杜如晦商議。杜如晦堅決支持,說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好辦法,而且出其不意,必能成功。於是,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詳細策劃了玄武門事變,果然一舉成功,使李世民登上了帝位。

房玄齡、杜如晦是扶持李世民上臺的主要功臣,李世民稱帝以後,任命房玄齡爲尚書左僕射,杜如晦爲尚書右僕射,都屬於宰相,兩人同掌朝政,協助李世民處理國家大事。

房玄齡博學多才,思路敏捷,富有智謀,但在決斷上有些遲疑;杜如晦在謀劃上不如房玄齡,但他洞察事理,善於決斷,兩個人取長補短,十分投合。他倆同心協力,謀劃和決策朝廷事務,對唐朝初期穩定社會、恢復經濟、制定政策、招攬人才、協調民族關係等重大事項,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房玄齡和杜如晦,成了唐初名相的典範,人們提起良相,必定將房、杜二人並稱。因此,房謀杜斷的成語,也流傳至今。

可惜杜如晦命短,四十六歲病逝。李世民大哭,三天沒有上朝,以後每次提起杜如晦,李世民都流淚不止。有一天,李世民吃瓜,瓜味甜美,忽然又想起了杜如晦,潸然淚下,傷感地說:“可惜,杜如晦不能與朕同享美食了”。李世民將瓜留下一半,拿去祭奠杜如晦。

杜如晦死後,房玄齡繼續竭力輔佐李世民,他明達吏事,法令寬平,任人唯賢,清正廉潔,受到人們尊重。不過,沒有了杜如晦,房玄齡決斷不足的缺陷,就逐漸顯現出來了。後來,魏徵出任宰相,房玄齡所起的作用,就沒有從前大了。

房玄齡在晚年的時候,主要主持修撰史書。他負責修撰的《高祖實錄》、《太宗實錄》,受到李世民嘉獎,卻被後人詬病,說他對史料進行了篡改。

房玄齡七十歲病逝。李世民停朝三天,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房玄齡、杜如晦皆位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

後世在評價唐朝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而且總是把他與杜如晦並稱“房杜”。唐朝詩人皮日休有詩讚道:“吾愛房與杜,貧賤共聯步。脫身拋亂世,策杖歸真主。……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輔。”

房謀杜斷,各取所長,互相彌補,是最佳的人才組合。在現實社會中,十全十美的全才,幾乎是沒有的,絕大多數是偏才,但偏才搭配好了,就會形成全才。李世民能夠做到房謀杜斷,表現了他在用人方面的高明之處。

可見,如何合理搭配人才,發揮各類人才的最大效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當今社會,更需要對這門學問進行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繼房玄齡之後,輔佐李世民發揮作用最大的,是大名鼎鼎的魏徴。可是,魏徴卻並不想當忠臣。

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45、巾幗宰相上官婉兒39、武則天的男寵們71、鐵血宰相武元衡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63、夷族忠臣李光弼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12、大胸懷才能創大業63、夷族忠臣李光弼55、包藏禍心安祿山27、武則天先嫁李世民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39、武則天的男寵們16、李靖滅掉突厥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77、唐懿宗昏庸驕奢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10、英雄難斷家務事36、唾面自乾婁師德精選7、真實的唐僧取經故事76、唐宣宗大智若愚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35、中流砥柱狄仁傑62、忠武雙全郭子儀78、唐僖宗敗壞江山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11、兄弟喋血玄武門43、韋皇后想當“武則天”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19、當槍手當成宰相72、宦官又殺一皇帝73、滑稽的染工暴動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57、哥舒翰痛失潼關22、陳玄奘西天取經16、李靖滅掉突厥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66、亂世之中的杜甫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34、奸佞小人李義府38、武則天的酷吏們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19、當槍手當成宰相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39、武則天的男寵們65、盛世時期的李白32、徐敬業舉兵並非反武42、李顯被妻女毒殺17、李勣攻破高句麗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82、朱溫滅掉大唐王朝23、唐太宗皇后很賢明42、李顯被妻女毒殺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77、唐懿宗昏庸驕奢41、千年妄議無字碑35、中流砥柱狄仁傑10、英雄難斷家務事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60、慘烈的睢陽保衛戰16、李靖滅掉突厥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44、老子狗熊兒好漢71、鐵血宰相武元衡14、房謀杜斷的啓示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79、黃巢起義唐朝崩潰44、老子狗熊兒好漢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37、忠貞之臣魏元忠10、英雄難斷家務事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10、英雄難斷家務事精選8、李世民的皇后賢明兒子卻鬧心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69、宦官干政掌大權71、鐵血宰相武元衡59、平叛天子唐肅宗36、唾面自乾婁師德75、唐武宗會昌中興42、李顯被妻女毒殺61、罵賊不怕割舌的顏杲卿44、老子狗熊兒好漢75、唐武宗會昌中興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