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

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

其餘人都走了,香爐裡升出的紫煙在屋子裡彌散,叫人有些昏昏欲睡。

這裡是機密要地,沒有安裝玻璃窗,而是仍舊用的厚厚的窗紙。

或許是皇帝總在這裡商量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哪怕明知道玻璃窗外沒有人,可看到透明的玻璃和熾熱的陽光,心裡也會不舒服。

皇帝也沒有讓劉鈺等太久,待人都走後,便讓劉鈺坐在一旁,笑問道:“守常啊,你此番從威海回來,和往年頗有不同。”

“今日朝堂上,朕以爲你又要狂噴亂罵,如同刺蝟。當時有人說你是‘張騫班超等奸禍之輩’的時候,朕還想要看看你說什麼呢。實是沒想到,你竟如此老實。”

今天朝堂上的一段沉默期,幾乎就是因爲所有人都以爲劉鈺會選擇回懟導致的。

不只是皇帝,可能今天朝會上的不少大臣,心裡也是一陣納悶。

後面說的那些話,文景漢武之類,已然是出乎皇帝所料,實在沒想到劉鈺還學會忍了。

劉鈺心裡想着田貞儀的告誡,來京之前早已經打好了草稿,此時開始緩慢地醞釀了一下情緒,在臉上浮現出一種古怪的神情。

他自認爲這種神情應該是三分內疚、三分羞愧、四分無力茫然。

可畢竟他的表情修煉的還沒那麼自然,做出的神情倒像是便秘。

“陛下,臣……臣思慮之前作爲,着實有幾分羞愧。自當年金水橋問對時,一直到去歲,臣……”

說到這,頓了一下,誠懇無比地說道:“臣說完,還請陛下勿要見笑。”

皇帝笑道:“但說無妨。”

“是。臣之前,總以爲臣的想法是對的。那時候年幼輕狂,不免覺得自己對,那別人便是錯;自己忠,那反對自己的便是奸;自己要做的事對天朝有利,別人反對便是對天朝有害,那不是奸人是什麼呢?”

“只是這幾年臣纔想清楚,天下才俊如此之多,陛下英明神武衆正盈朝,又怎麼可能只有數個忠臣?”

“無非就是臣以爲那是對的,反對臣的,自然也以爲自己是對的。都是想爲陛下分憂,只是路線不同罷了。”

“是以,臣每每思及此事,想到當初年幼的輕狂模樣,便羞愧不已。那時候總覺得,我纔是忠臣,你們反對你們便是奸臣,看我不鬥鬥你們……”

皇帝聽到這,忍不住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哈……”

笑了好久,瞥了一眼劉鈺,心道果然如此,少年心性,哪個不是這樣走來的?

他哪知道劉鈺是在這故意裝中二少年的過往,不由想到自己爲太子時候的一些幼稚想法,再想想轉眼間自己已經四十有餘,那樣的日子一去不返,心頭感嘆之餘,不免有一些頹喪。

追憶起當初金水橋問對時候,想着當初劉鈺耍小聰明圍羅剎城堡,再想到平準噶爾時候默許搞死那些黑山白山派全家……

被劉鈺這麼一說,皇帝頗有些完全能夠理解劉鈺想法的情緒。

心道這麼一說便是了,少年輕狂時候,總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那別人豈不就是錯的?

“你啊你……你可知你的問題可不止這一處。”

劉鈺裝作一驚,跪倒道:“請陛下指點。”

皇帝這一次倒沒讓劉鈺直接起來,裝作無意,臉上卻掛着笑容道:“你那時候的問題,不是以爲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而是你以爲天下就你聰明,你能想到的辦法別人想不到,或者別人不理解,所以有些事你做起來的時候,總會琢磨着先斬後奏。”

“你這種人,朕倒是不怨你,無非便覺得:我這麼做,是對社稷有利,對君上有利,先做了便是。”

“朕當時也覺得,你少年心性。可如今已經不同了,封爵了,日後要執掌大事的。雖說你那鯨海節度使,無人可管,可你卻是本朝最年輕的節度使。朕便覺得,要你再歷練歷練,磨礪磨礪心性。”

“今日你能這麼說,朕心甚慰,可謂是不負朕心。”

“天下的事,哪有非黑即白?就說今日在朝堂上,那些人攻訐你,難道不也是因爲他們內心堅定己念,認爲自己是對的,所以你是錯的?他們自認是忠臣,那你不就是奸臣了嗎?”

“朕又不是昏君,朝堂上難不成總有半數奸臣?你能想通這一點,也不枉朕的一番苦心啊。磨礪磨礪,總有好處。”

“覺得自己聰明,沒什麼不對的。怕就怕覺得天底下就自己聰明,別人都是笨蛋。”

這番算是敲打亦算是籠絡的話,讓劉鈺裝出一副惶恐的神情,叩首道:“原來陛下早就知道了。只是……只是臣斗膽一問,臣當初如此頑劣,陛下也想到了,如何不提點一下微臣?”

皇帝大笑道:“哈哈哈……提點有何用?人都有少年時,朕也曾年輕過。天下誰人沒有父母?難道翼國公就不提點你?只是少年時候,君、父、師說的再多,又有何用?有些事,還是要自己去想的。”

“古人云:亡羊補牢,爲時不晚。你如今能想明白,朕之前便說一萬遍,怕也沒用,還得看你自己。”

說罷,皇帝想到了一句玩笑話,先讓劉鈺起來,隨後道:“朕深知你一心在東洋、南洋、海軍。怕不是如今這些事都做成了,便覺得日後無所謂了,反正該做的都做了,索性超然物外,小小年紀便先學那老邁之輩?”

這只是一句笑話,而且一點都不好笑。劉鈺呵呵地笑了兩聲,心道這才哪到哪?

只不過南洋之後要做的事,怕是咱們之間就沒共同語言了,與其這樣,不如先裝幾年老老實實戰戰兢兢。

“陛下……臣所想所憂,不論是東洋還是南洋,都是爲了社稷,爲了陛下。”

皇帝仍然在笑。

“朕自是知道。如果不是,朕便是再愛惜你的才能,也要敲打一番。朕難道連好壞忠奸還分不清嗎?”

“以前你不願在朝中,只想出去做事。朕也想着,你年少輕狂,在朝中又要爭吵,不若外放你去做些實事。如今你既想清楚了,待南洋事一定,你便入朝,在朝堂上再歷練幾年吧,學一些朝堂的本事。”

“你啊,只會在外面做事,卻不會在朝堂做事。如今只是學會了忍,卻還不夠,還需得學會在朝堂中怎麼做事纔算可堪大用。”

這個大,說的自然是入天佑殿這樣的大。

皇帝不動聲色地提到了南洋事一定就要讓劉鈺入朝,這便等同於收兵權。

劉鈺心裡明白,卻彷彿根本不在意此事一般,說道:“臣的確還是不太懂朝堂的做事辦法,也的確欠缺歷練。陛下慧眼,臣這幾年也在想這個問題。”

“不管是臣去永寧寺,還是小站練兵,亦或是威海操演海軍……臣做的所有事,都是從無到有。無有人掣肘,陛下無限信任,由着臣自己性子來。”

“細細想來,臣竟不曾嘗試過一件有反對之聲的事,也不曾處置過一件非是從無到有而是紛繁複雜的事。”

“哪怕臣被陛下點爲鯨海節度使,這鯨海也幾乎無政事可做。若如一片荒蕪,想怎麼做便怎麼做,可真正的難事,是良莠不齊中祛除雜草,這等本事臣還差得遠。”

這話不全是假的,而是至少六分真心。

皇帝微微點頭,心道的確如此啊。這些從無到有的事,你辦起來朕也放心,總需有人去開拓;但朝堂紛爭,處處反對,處處掣肘,如何從紛亂之中做成事,你還差得遠。

想着待南洋平定,天朝穩固,天下紛繁的事太多,要變革的事也太多。想着自己已經年過四十,總要在死前把許多事做完,一旦南洋平定、海軍建成,放眼四周再無威脅,那就該專心於內了。

劉鈺這樣的人有闖勁,可闖勁有些闖的過頭,用在開拓上,絕對可用之才。可日後變革,再這麼辦就不行,剛過易折,只怕到時候鬧出大事。

想着日後變革的事,皇帝問道:“譚甄曾和你說過廢漕運改海運的事吧。他給朕上了奏摺,提過一句。你是朝中最堅定廢漕運改海運的,他這次要在朝會中說,朕還擔心到時候你又要冒出一些激烈言辭。朕還想着,怕不是到時候朝堂上真打起來……你如今能這麼想,朕也放心了。”

江蘇節度使沒有給劉鈺寫信,而是叫人傳的口信,也沒避人。給皇帝的奏疏中也提過一嘴,皇帝看不看、在不在意是一回事;自己提不提又是另一回事。

劉鈺肯定是堅決支持海運的,這一點不是秘密,皇帝乃至朝堂都清楚。

但劉鈺之前說話太難聽,之前給皇帝的奏摺中不止一次噴過,說什麼沿途官吏剋扣成風,那些官吏卻說對國家多少好處……

這話不是不對,可這些話說出口,場面就不好收拾了。反對的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也不想擔上這樣的名聲。

皇帝今天留下劉鈺,原本也是想要和劉鈺說說這件事:譚甄在朝堂上說這件事的時候,劉鈺不要跟。在南洋的事解決之前,在海上還有威脅之前,皇帝不可能同意改海運。

但這件事不能直接和譚甄說,因爲沒法說清楚海上威脅的事,譚甄還不足以知道這種核心機密。

又不可能不準大臣爭論,因爲皇帝想着等南洋的事解決,就解決漕運這個大難題。而在此之前,又需要每年拿出來炒炒熱度,不能沉寂。得讓朝臣感覺皇帝搖擺不定,一邊一些人體察帝心,年年來一波。

(本章完)

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34章 買賣第423章 勸說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430章 權謀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384章 逼迫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80章 開個小洞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67章 論跡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663章 推諉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38章 扣個人質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255章 兩制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969章 舊怨第3章 出事了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345章 畫餅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5章 落後第941章 自覺(三)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1162章 備戰(一)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435章 分歧(一)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205章 入營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48章 不可抗力第323章 假公正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572章 藍狗子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420章 奇襲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438章 分歧(四)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1162章 備戰(一)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206章 狠話第791章 新矛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