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戰提前 (上)

這泉州乃是王競堯的根本,現在他的部隊也寒酸到了盔甲都置辦不起的地步,泉州經濟的惡劣當真是可想而知,陳宜中連聲嘆氣,把怨恨都發泄到了楊家兄弟身上。

韃子就快要打到福建了,這兩兄弟竊據朝廷重位,卻不知道如何抗敵,反倒先修起了行宮,難道以爲靠着行宮就可以阻止住韃子進軍的步伐嗎?

安慰了下李天正,陳宜中匆匆離開,找來陸秀夫商議此事。此時的陳宜中,對陸秀夫非常信任,認爲他“久在兵間,知軍務,”對他十分看重,而陸秀夫“亦悉心贊之,無不自盡”,兩個人的關係在這段時候非常融洽。

陸秀夫聽說了事情的經過,也大是憤怒,本來他就對楊家兄弟自作主張,立廣王爲帝非常不滿,現在這件事情無異於火上澆油。

兩人當時商議在明日早朝時,聯絡張世傑一起,對楊家兄弟發難,他們並沒有算上王競堯。在他們看來,王競堯雖然身爲福建節度使,但算不上名流,聲望也僅僅侷限於福建一帶,和自己的身份相差甚爲懸殊。

果然,當日早朝一開始,陸秀夫就率先發難,他大聲指責楊家兄弟不該動用有限的資金,去修什麼行宮,以至於現在朝廷調度嚴重不足。

在修行宮一事上,矛盾重重的楊家兄弟意見難得的一致,此時眼看外人發難,只能暫時把彼此的恩怨扔到一邊,聯手對付外敵要緊。

楊亮節擺出中書侍郎的身份,對陸秀夫反脣相譏:“修繕行宮乃是爲了朝廷的顏面和尊嚴,莫非陸大人以爲皇家的尊嚴無關緊要嗎?無有尊嚴如何能號令天下,不過才區區二十萬兩銀子而已,陸大人看來不必要那麼緊張吧!”

張世傑身爲武將,性烈如火,他大聲說道:“區區二十萬兩?中書侍郎大人未免口氣太大了點。天衛軍爲朝廷上五軍之一,到現在連盔甲都置辦不齊,過冬的衣服都不知道在哪裡,這樣讓他們怎麼上陣殺敵?究竟是皇家的尊嚴要緊,還是朝廷的社稷爲先?你暗堡行宮修繕得再漂亮,等泉州城破,難道是爲韃子修繕的?”

這話讓楊亮節一時語塞,他急忙把求援的目光投向了楊太后。

坐在簾子後的楊太后慢慢說道:“列位大人都且息怒,這原本是奴的不是。陸大人、張大人和楊大人都是一般的盡忠報國。沒有想到爲了陛下的行宮,王大人連軍費都捐出來了,清苦如此,奴實在於心不忍。”說到這,楊太后似乎擦了下眼角:“這麼辦吧,立刻命令行宮停修,把這錢給天衛軍購置軍械。陛下和奴的一切用膳起居費用都減半。現在是大難時期,皇上不做個表率,天下誰能歸心?列位大人,奴這麼做,爲的是讓各位團結一心,共抗韃子,大家千萬不要再爭吵下去了。皇上可有意見?”

小小年紀的宋淳宗坐在龍椅上,哪能發表什麼意見,只是無精打采的點了下頭。

看到楊太后這麼處理,一時衆人也不好反對,都默然接受了下來。王競堯出來謝了幾句恩,重新站了回去。其實這二十萬銀子對於現在的他來說算不了什麼。至於陳宜中等人的要錢要糧,他可實在不想把銀子用在那些毫無戰鬥力可言的敗兵身上。

天衛軍人數雖然不多,但氣勢已成,兼之有着一大批能怔慣戰的大將訓練,久之必成精兵,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句話自己還是懂的。而且將來用銀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你也來要錢,他也來要錢,早晚自己這點家當就得被他們折騰光。

“王大人,你身爲福建節度使,掌管福建一切軍政事物,總也得上着點心。”陸秀夫話鋒一轉,矛頭對向了王競堯:“朝廷募兵徵糧令頒發有些日子了,可福建那些地方官員遲遲拖延着不辦,這究竟是皇上的福建,還是那些地方官的福建?”

其他人說倒也還罷了,可對於這位在歷史上宋朝滅亡後盡心盡力,寧可揹着皇上跳海而死,也決不投降韃子的千古忠臣,“宋末三傑“之一的陸秀夫,王競堯還是相當敬佩尊敬的。

王競堯想了下,嘆口氣說道:“陸大人,你初來福建,很多情況有所不知。不錯,王競堯是福建節度使,可政令軍令只能發到泉州、興化,福建很多地方甚至還不知道福建有了我這麼一個節度使,你讓王競堯如此行使權利,爲朝廷和皇上效忠?那些個地方官,個個都把本地的利益看得至高無上,難道讓王競堯把他們一個個殺頭的殺頭,罷免的罷免不成?”

“這又有何不可!”張世傑身爲武將,想的畢竟簡單了些:“只要請皇上下個聖旨,王大人儘可以放手去做!”

“不妥。”陸秀夫搖了搖頭,接着苦笑了下:“這麼做只會讓那些地方官人人自危,有些心存反覆之人,甚至會投降韃子。哎,想我大宋立國數百年,到了今天這個局面,那些人不想着如何報效朝廷,卻一個個擁兵自重,可嘆,可恨!”

這話王競堯聽起來未免有些慚愧了,自己可也正是擁兵自重的其中一個。不過在這個時候,不擁兵自重,要指望着朝廷的調度指揮,只怕還沒有等和韃子開戰,自己內部就得先亂成了一團,還談什麼恢復漢人江山。

陸秀夫爲人忠是夠忠,骨氣也是有的,只是性格上未免有些食古不化,太固執了些。總以爲只要有了皇上的領導,有了自己這些大臣的盡心輔佐,江山總是會恢復的。他沒有想到周圍的陳宜中、楊亮節之流這些都是什麼人,早晚有一天,漢人最後的希望也會被這些人斷送。

“報,前方緊急軍情!”正在沉悶之間,忽然一名軍官匆匆上殿,神色驚慌地說道:“蒙古人任命張弘範爲元帥,大起水陸精兵八萬,殺奔福建而來。”

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設計第三章 俗套的英雄救美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最後一戰 (上)第一百五十章 決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將士皆免跪第四百十章 火燒占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二百六十七章 親身殺敵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零七章 李天正之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胡令第八十四章 新年裡的消息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鄉里第二百七十章 隆興攻防戰 (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的決心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十二章 平生無憾第一百零五章 蠻人士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襲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營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染羅馬第一百六十二章 規矩第四百七十四章 喜事連連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戰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王后第三百八十六章 江山萬里第三百十二章 皇帝間的對比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金太子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陽照耀到的地方第四百七十章 第聶伯河第二百七十一章 隆興攻防戰 (二)第三百五十章 泉州新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頭顱在此第四百九十一章 決戰正式開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阿拉伯地區第一百六十三章 流求美女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第二十八章 搶劫計劃第七十七章 對拳新書開始上傳第四十一章 神秘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黃家村的刺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二十九章 佛亦有情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設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三百五十九章 逼迫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後一顆軍糧第三十四章 送別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逼近太宰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第二百九十九章 肆虐鄉里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三百七十七章 種子第三百十三章 對高麗的安排第七十八章 殺機四伏第二百六十章 殲滅 (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血洗管川郡第四百九十六章 再見,羅馬帝國!第二十六章 新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滅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伐之最後一戰 (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四十九章 富饒的平江第四百二十九章 擡棺入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二百七十二章 隆興攻防戰 (三)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三百十七章 川軍英勇,川心可用!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染羅馬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關雎鳩,在何之洲第一百八十五章 密謀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帝國時代第三百二十七章 記得朕說的話第三百八十九章 崑崙大捷第五十八章 鋤奸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兵進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