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章邯之死

雖是陽春三月,但江南之地終年陰雨,開春之後,春雨不斷,此日東海岸邊,漫天烏雲,大雨傾盆而下。

在烏雲之間,不斷有紫蛇疾閃,蜿蜒如神龍,頃刻轟隆轟隆的雷聲,不絕餘縷,大海上狂潮四起,捲起了數丈高的海浪,不斷衝擊拍打着海岸的礁石,勢道極猛。

遠遠望去,在海極深遠處,大海與烏雲幾乎就在一線間。

這樣的場景任何人見了都不禁駭然失色,絕不敢靠近,但就是在這樣的狂風怒潮,雷電交加的海水畔的一處陡峭峽口,一個近乎兩米的身高的魁梧漢子,手持霸王刀站立在礁石中間,腰部下面的雙腿沒入了水中,正揮舞着刀鋒奮力與水流相抗,此人正是項羽!

轟隆——

有一道神雷電閃而過,大雨越來越猛烈,衝擊岸石的水流也越來越兇猛異常,但項羽身子竟紋絲不動,凝氣守中,站立如山,雙手握刀,每一刀劈出都是力過萬鈞,猛衝過來的洪流被他刀氣、刀勢劈開,峽口山洪中挾帶而至的岩石,被刀鋒全部劈的粉碎。

“霸王刀訣,氣吞山河!”

無論山洪和海水如何猛烈,但衝到他身前的時候,都被他揮刀劈散,海水在中間一分爲二,紛紛向礁石兩邊迸散,硬是沒有將他衝開。

原來這項羽經過雲夢山一敗之後,深知自己與龍天羽的差距,對方是大劍師巔峰,半隻腳踏入了劍聖,而項羽只在‘百髒共鳴’的階段,要反超對手,就必須有超出對手十倍的恆心和毅力,爲此,他寧願放開君王的權力,把楚國交給了項雲打理,他提刀來到了東海之濱,苦練刀法。

而且在他離開彭城前,得到了陰陽冥宗主宸天罡的傳授,獲得了一部《陰陽真玄經》,此經乃陰陽宗的鎮派精義,祖師傳承於鬼谷子,將陰陽玄術融於了武道之中,項羽這數月來苦練刀法玄經,相互融合變通,終於把精義逐漸與自己的刀法融合,趨於大成。

此時項羽全身充滿了爆發力,骨骼發出有規律的虎嘯雷鳴之聲,配合潺潺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如山泉的聲音,竟然和外面環繞在天地間的雷音餘聲有幾分相似,百髒之間再次得到了錘鍊,比以前的根基更加穩固。

天空瓢潑大雨,炸雷一個接一個的連響,一道道閃電亂舞,宛如銀蛇!

項羽提着霸王刀,經過一番熱身,後天罡氣在經脈中鼓盪,最後索性的閉上了自己的眼睛,心中沒有一點雜念,只剩下天地之間發出的滾滾雷音和自己身體骨節震盪,漸漸覺得,百髒之間雷音和天地之間發出的雷音不分彼此,徹底的融合在了一起。

而體內真氣也無限攀升,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似乎隨時都有可能衝開劍聖屏壁,進入劍聖的境界!

項羽就這樣在風雨雷電海嘯山洪中佇立了一個時辰,身子穩如山嶽,似乎更加挺拔,猶如一尊戰神的雕像,立於了烏雲與海面之間,靜靜地感悟……

“陰陽交融而成雷,雷出山中,萬物萌發……一內一外,體成陰陽,內外接引,天地開啓……這就是身體寶藏的奧秘,不斷挖掘,潛力就會無限延伸,終有一天會打破人體的枯竭,甚至達到長生不滅的境界,與天地長存……”

武道的追求,要遠比世間權力的紛爭更加值得人思索,達到劍聖巔峰,觸摸到劍破虛空的境界,世間帝王又如何,仗劍血洗百萬雄兵,何其壯哉!

想通此理,項羽心境澄明,似乎往昔的暴躁性格也磨礪了不少,懂得了思索,懂得去觸摸世間萬物的玄理,而不是一味的逞能,追求剛猛,剛愎則折!

項羽逐漸體會到了武道思想,也逐漸能認識自己,自忖內勁和罡氣再充沛一倍,領悟真玄經後面的至理,到時候衝破劍聖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他按照真玄經的呼吸練氣之法,吸收大海的氣息進入體內,讓它們透過血肉,進入臟腑與骨骼,讓全身每一寸地方,都有深沉浩瀚的海氣精華涌動,而後呼氣時,臟腑與骨骼、以及血肉中,那些不純的元氣,透過皮膚被排除體外,血肉被最爲純淨的能量不斷的淨化改善,體質日復一日地改變着。

西楚霸王,就如同兵神韓信一般,此刻才真正地重生了!

……

北伐軍很快佔領了廢丘城,入城首要是清剿雍軍餘黨,看押降軍,以免這些敵軍作亂,隨後漢軍開始救濟百姓,排水引流,清理城內街巷積存的河水。

韓信來不及停留,繼續帶領中軍和左路軍四萬人出城追擊,而灌嬰早已帶騎兵兵銜尾追擊了,途中見到不少屍體橫陳,九成死屍是雍軍的步卒甲士,被騎兵一衝,連衝帶踏,傷亡不小。

原來章邯帶數萬逃兵撤退後,騎兵有限,徒步甲士居多,剛從東門撤出不久,就被漢軍的斥候探子發現,灌嬰下令騎軍追擊,三萬騎兵追擊四萬毫無鬥志的逃兵,可謂勢如破竹。

章邯留下蒙巽在後面阻止反擊,抵抗半個時辰,只要順利穿過山地隘口,渡過渭河,經過了咸陽,就離臨潼不遠了。

“雍王,前方就是九嵕山十里坡隘口了,只要經過山路隘口,就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咸陽地段,那裡有我們駐紮的兩萬人馬,護送咱們渡過渭水,離着臨潼就近了。”謀士申公絳在旁分析說道。

章邯回頭望着身後兩萬多將士,灰頭土臉,衣甲不整,狼狽不堪,暗歎了一口氣,今日之敗平生大辱啊,竟敗與那楚國叛將韓信小兒的手中!

“傳令下去,全軍不得休息,加速前進,立即通過隘口,以免追兵襲來。”

“諾!”一名將領接到聖喻,立即策馬調頭傳令三軍。

兩萬雍軍陣列不整地進入了九嵕山脈,這隘口在渭水北岸,山麓的半坡處,地形崎嶇,雖經過秦朝廷的修築鋪路,但受山體河谷影響,不像平原開闊可以蜂擁衝過去,大軍排成了一字型,六士同排、四騎並肩進入了隘口。

忽然前面轟隆一聲,岩石滾木從前方砸落下來,堵住了前面的進路,接着從山麓陡坡上豎起了旌旗,伏兵早至,殺聲喧天。

“章邯死於此地……章邯死於此地……”

山上的伏兵大聲呼喊,與此同時,弩箭猛射下來,岩石翻滾砸下。

這一下伏兵忽現,徹底將雍軍逃生的希望破滅掉,所有將士都如驚弓之鳥,驚駭絕望,鬥志全無,不等雍王下令,就有不少士卒調頭就跑,陣腳大亂,空中滾石冷箭不斷襲擊,山路上頓時橫屍一片,血肉模糊!

“撤,下河,沿着河水淌過去!”章邯驚醒過來,下令從半山坡隘口撤到坡下的河畔,沿着河水繞過這個隘口,就不必被伏擊了,回頭是不可能了,後面的追兵馬上也要殺來了。

雍軍紛紛從山坡滑落下去,要進入河水趟過去,卻不料河水峽口紀信、袁英早已在河畔列陣恭候了,厚盾的甲士位列陣前,長矛手、弓箭手站立盾牌之後,眼見用兵滑倒河谷邊,立即下令出擊。

一時箭矢齊射,又有不少雍軍中箭倒地,跟着盾牌手一閃,從後面殺出一彪騎兵,猛衝過去,剛下河的雍軍士卒來不及抵擋,就被騎兵一衝一撞,自相踩踏,溺死在湍急的渭河中。

灌嬰的騎兵也急追而至,前後襲殺,逐漸縮小包圍圈,這一下章邯回天乏術了,兵敗在所難免。

“雍王,咱們歸降漢軍吧!”申公絳驚慌失措道。

章邯一把用開了謀士,冷哼道:“想我章邯,以長史之職,掛帥三軍,在驪山擊敗周章數十萬義軍,連殺熬倉田臧、滎陽李歸,破鄧說、伍徐,擒殺義軍首領陳勝、吳廣,在定陶擊殺楚軍項梁,相繼消滅齊王田譫、魏王魏咎,平定各地暴亂,何其壯哉,今日卻落得如此下場,這是天要絕我章邯!”

“雍王,漢軍向來善待俘虜,只要投誠,必能抱住性命!”

章邯搖頭堅決道:“當初迫於形勢,我背叛秦朝廷,歸順了楚國,如今兵敗再歸順漢國,我章邯還有何臉面存活於世,楚國對我不薄,我豈能投靠他國,活的沒有一絲尊嚴,大丈夫死當死爾,何有懼哉!”一番慷慨陳詞之後,章邯毅然拔劍自刎,鮮血自脖頸噴射而出,魁梧的身軀倒在了渭水河中,秦末名將就此陣亡。

“雍王——”申公絳大驚失色,抱住章邯的屍首,喊了幾聲,悲痛萬分道:“主公以死殉節,無愧於天,申公絳又何惜殘軀!”說完從水中摸起了一根長矛刺於腹,也死在了河中。

章邯一死,周圍的將士再無鬥志,紛紛棄甲投降,不敢再抵抗了。

漢軍匯合,紀信、袁英策騎拜見灌嬰副帥,彙報一番,原來二人自陳倉關外大營離開後,夜襲大散關得手,立即繞走羣山峽谷之地,穿過山峽和渭水,抵達着渭水北岸設伏,等待章邯入甕,一切均在韓信的算計之中。

大軍清理一番戰場,然後押送投降的雍兵原路返回,剛行出五里,韓信親率中軍和右路軍趕來,三軍匯合在一處。

紀信、袁英二將拜見過主帥,把剛纔伏擊戰陳述一番後,灌嬰上前道:“韓將軍這一次用計連破渭關、廢丘,截殺章邯,一戰定雍地,痛快之極啊!”

韓信淡笑道:“雍地還沒有平定,眼下仍有臨潼、渭關仍有雍軍把守,本帥還有一計,還輕易拿下臨潼!”

灌嬰大喜道:“請韓將軍道來。”

韓信轉向紀信、袁英二將道:“你們挑選五千精銳換上雍軍的服裝,帶上章邯屍身的兵符,打扮成敗兵逃命的樣子,向臨潼逃去,灌將軍帶領騎兵在後面慢慢追擊,臨潼守軍見了兵符自然開門放逃兵入城,到時裡應外合,臨潼唾手可得!”

“此計甚妙!如此一來,雍地就全部平息了,其它一些縣邑,守軍不過千人,不必征討自會投降了。”灌嬰哈哈大笑道。

韓信微微一笑,下令道:“事不宜遲,立即準備,一刻鐘後開始出發!”

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一章 歸心似箭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十章 名姬詩詩第十二章 後宮羣妃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二章 暗室溫香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四章 亡秦川論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十一章 垂死掙扎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八章 一夜柔情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七章 吸精之法第九章 龍蛇混雜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六章 路見不平第二章 身陷伏擊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五章 刀尖逃生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四章 駐軍鴻門第十二章 血雨欲來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一章 楚奪井陘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九章 爲君吹簫第十二章 鬼谷經義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五章 巧奪臨潼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五章 臥室春香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三章 明主難遇第八章 破楚之夜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六章 千古罪人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十章 血債血還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七章 天羽論秦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十二章 重劍無鋒第一章 芳心萌動第九章 金蟬脫殼第六章 科技思想第二章 匈奴出兵第九章 劍氣出體第八章 窮寇莫追第八章 嶄露頭角第一章 敗中有勝第九章 子羽登場第九章 渭關大捷第六章 風起雲涌第六章 深入虎穴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十一章 漢衛相爭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九章 刀本無情第九章 意在沛公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十二章 堅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