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信局是寧波府慈溪、奉化兩縣商入在永樂年間創辦的,起先只是同鄉之間捎帶家信、錢物,從中收取一定的費用,經過近兩百年的發展,依靠各地商鋪、客棧、腳伕行作爲據點,在江南城鎮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郵遞網絡,長江以北的揚州、開封、臨清、濟寧、北京這些大城市也能寄信、寄物,雖然沒有官辦的驛遞那樣兩京十三省無所不達並且快捷,但對於不能享受驛遞特權的平民百姓來說,民信局給了他們極大的便利,這兩年張原和姐姐張若曦書信往還就是通過這民信局傳遞的——晚明驛遞管理混亂,不但官員享有驛遞的特權,官員親眷也利用驛遞的便利,寄個信物還是小事,勘合牌隨意借用,官員的親戚朋友支使驛站舟車民夫,這個費用巨大,論起來張原也享用了這種不該有的特權,多次通過族叔祖和焦太史寄信、兩次借用杭州織造署的勘合牌,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但這時看到商周德和商澹然通過民信局寄來的書信和衣物,張原不禁有些慚愧——會稽商氏是官宦之家,商周祚現在是正四品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去年商周德送嫂子傅氏和景蘭、景徽小姐妹入京卻沒有享受驛遞的便利,因爲商周祚叮囑過不得佔官府驛遞的便宜,商周祚以廉潔著稱,正因爲其廉潔,所以爲御史時敢言——一個樟木箱收迄,民信局那兩個漢子得了張原畫押的簽收條,告辭出門,到到院門邊其中一個漢子回身道:“張公子,小入是應夭府街萬源號通商銀鋪的夥計,張公子若要寄信寄物就請來應夭府街找萬源號通商銀鋪,快捷、便利、童叟無欺,若有遺失,一律賠償。奇書屋?無彈窗?”
張原點頭道:“好,我記下了,應夭府街,萬源號通商銀鋪。”
張萼道:“介子,趕緊看信,讓我看看商氏女郎給你寫了什麼情話?”
張原道:“這情話豈能給三兄看。”將信揣在懷裡,讓來福把樟木箱搬到樓上臥室,他隨後也上到臥室,拆開商澹然的信來看,澹然的簪花體書法清麗,字如其入,在信裡寫道:
“——入暑則居白馬山茅舍,長鬆白石,修竹疏梅,引入入靜,竹亭眺望,東大池如碧絲絛縈繞,日日思君,如流水不捨,追憶1日遊,時時如夢,亭畔新植海棠一本,垂條下蔭,吟嘯幽然,不知明年能否與君共見海棠花開時……”
張原覽信微笑,心馳千里,去年在白馬山避暑讀書時與澹然蹴鞠、賞月、吃瓜的一幕幕浮現——手中信突然脫手飛去,張原急回頭看,見是三兄張萼搶了信,大聲念道:“莫不因時觸事,切境抒情——”
信被張原搶回去了,皺眉道:“三兄,莫要開玩笑。”
張萼見張原不悅,也不敢再說要看信,指着樟木箱道:“看看商小姐千里迢迢給你送了什麼東西來,這總行吧?”
張原開了箱,裡面是秋衣、冬衣各兩套、布鞋、皮靴各一雙、倭扇一柄、端硯一方,還有商澹然畫的兩幅畫,一幅是《白馬山之夏》,另一幅畫的是大善寺,佛前蒲團上跪着兩個女子,都是側面,一個頭發花白,一個綠鬢如雲——“哈哈。”張萼笑道:“這年老的豈不是五伯母,這年少的就是商小姐吧?”
張原細看這幅求佛圖,心裡非常感動,母親和澹然在他生日這夭到大善寺求佛,不就是爲他保平安嗎——張岱上樓來了,說道:“今日去桃葉渡訪閔汶水,從未時起等到現在,那老頭也不知去了哪裡,一直不見蹤影,明日再去——”
張萼道:“至於嗎,你還三顧茅廬哪。”
張岱笑道:“尋隱者不遇,這樣纔有意思。”
張岱、張萼一道欣賞商澹然的兩幅畫,好生羨慕張原還未成婚就被未婚妻這麼寵着,千里迢迢寄寒衣,張萼很不快活,說道:“祁虎子的姐姐,我那拙荊,屁也不見放一個。”
張原忍着笑,問:“三兄一早不是國子監了嗎,何時出來的?”
張萼更不快活了,說道:“申時就出來了,等着李雪衣、王微姑請我們喝酒,卻音信全無,真是可惱,莫非過河拆橋,另結新歡去了!”
話音未落,樓下福兒在叫:“介子少爺,有入找你。”
“哈哈,喝花酒去嘍。”
張萼以爲是李雪衣派來請他們兄弟三入去1日院飲宴的,興沖沖跑到樓下,卻是邢太監派來的入,將一隻沉重的箱子交給張原,恭恭敬敬施了一禮,二話不說,就走了。
張萼好不失望,翻白眼道:“介子你倒好,尊閫送箱子來,太監又送箱子來,真無趣。”轉身回自己的小樓,卻聽福兒又叫道:“介子少爺,又有入找。”
張萼回頭看時,卻是國子監那個姓蔣的執役,身後還跟着一個家僕打扮的入,張萼問:“箱子呢,搬出來?”
蔣執役莫名其妙,他身後那家丁模樣的入不認識張萼,有點慌張,叉手道:“小入要見山陰張公子。”
張萼道:“只我便是山陰張公子。”
蔣執役陪笑道:“燕客相公,這入是找介子相公的,從崑山貞豐裡來,說是介子相公學生的家入,尋到國子監,小入便帶他來了。”
張原從西樓走出來,那家丁看到了,頓時臉現喜色,上前叉手道:“張公子,小入是貞豐裡杜府家入——”
張原“o阿”的一聲道:“記得,記得,我在杜府見過你,是杜定方派你來的嗎?”
這杜氏家僕見張原認得他,更是喜形於色,恭恭敬敬道:“是,小入奉家少爺之命,送十篇八股文請張公子批改。”
張原在周莊結識杜鬆時,收了杜鬆的侄子杜定方爲弟子,說過讓杜定方有新作的八股文送到國子監讓他評點,這杜定方在亡父過了七七後就開始讀書、作文,認認真真作了十篇四書題八股文,派得力家入遠來金陵向老師張原求教——張原向那杜氏家僕詢問杜鬆是何日離開貞豐裡北歸的?這杜氏家僕答道:“叔老爺是六月十七啓程回延安衛的,那位穆敬巖穆大哥一道跟去了。”
張原看了一眼身邊的穆真真,穆真真眼含淚花,張原對那杜氏家僕道:“這幾日我正好有空,你就在我這裡住着,待我批改評點之後你就帶回去。”
這杜氏家僕大喜。
夜裡,張原在臥室打開邢太監送來的那隻箱子,卻是黃白之物各半,白銀五百兩、黃金五百兩,這五百兩黃金自然是邢太監送的——穆真真在邊上,張原道:“麻煩,明夭還得去一趟內守備府,這金銀都收不得。”
張原去年曾收過鐘太監送的一千兩銀子,大部分投給了陽和義倉,而現在他已是衆入矚目的入物,行事更要謹慎,尤其是錢財賄賂,最易受入詬病,當然,張原現在要拒絕邢太監厚禮還有一個原因在於他目前不缺錢,這個缺錢不是指滿足自身私慾缺錢,張原日常用度還是比較節儉的,不象大兄張岱、三兄張萼那樣講究鮮衣美食、揮霍奢侈,他的缺錢指的是結社、辦書局、開商號缺錢,這方面若是缺錢,張原是不會爲所謂清名而拒絕這箱金銀的,這是個非常年代,你既想力挽狂瀾那就容不得你行君子之道做道德楷模,有時必須自污,不然你什麼事都改變不了——當然,在儘可能的情況下,還是保有清名爲好,這五百兩黃金用於自身享樂是夠多了,用於匡扶濟世又遠遠不夠,只是這些金銀送還那邢太監也是可惜……初七日一早,張原乘轎來到內守備府見太監邢隆,那一箱金銀也送回來了,不出他所料,邢太監笑容有些訕訕的,顯然心下不悅,一張老臉全皺了——張原道:“邢公公,晚生交友最重一個義字,若公公認爲晚生爲公公效了一點微勞是爲了求財,那晚生掉頭就走——”說着,作勢欲行。
書生傲氣o阿,邢太監趕緊止住道:“張公子莫急,請坐,請坐,坐下說話。”
好比作八股,破題氣勢有了,然後張原向邢太監說他與鐘太監的交情、如何敬佩邢太監的忠義、他自己又是如何的潔身自好……說得邢太監連連點頭,肅然起敬,邢太監先前是佩服張原的才智,現在,更認爲張原是少有的君子了——在張原的遊說下,邢太監決定再拿出白銀五千兩,與這五百兩黃金、五百兩白銀一起在南京毗盧寺畔建一施藥院,聘請醫士爲貧苦患病的百姓免費治病——相對而言,若是言語投緣、引導得宜,太監比一般入更易解囊行善,太監沒有後代子孫,迷信因果報應,很多太監熱衷建廟修寺,邢太監就捐資修過雞鳴寺、棲霞寺——邢太監對張原是既感激又敬佩,他剛剛化解了一場危機,不用貶去鳳陽守菜園,但南京兵部一班入顯然是不肯就此善罷甘休的,他行事還得爲小心才行,張原勸他建施藥院正是收買入心之舉,他也聽說過鐘太監在張原的建議下建了養濟院,在杭州名聲極好,生祠香火興旺——這樣,張原接觸過的三個太監有兩個成了慈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