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幾句感慨,今天是七七事變的七十七週年紀念日,上午汽笛聲拉響了三次,在單位裡我起立默哀了三次,被80後和90後嘲笑了三次,沒和他們爭論,倒是隨後發生的小故事蠻有意思的。
上午科主任領着幾個醫生來查房,醫生中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或實習醫生,嘴不閒的喳喳不停。抱怨給老幹部的醫療條件太好,比老百姓好上許多。他主張,撤銷領導幹部醫療待遇,都平均用於一般人。
主任說:我也同意。接着檢查老人的用藥及治療情況。
這位年輕醫生好奇地問:這位是老紅軍嗎?這麼高的醫療待遇(老人住的是套間病房)。
不是,主治醫生回答說:是老八路。
年輕醫生憤慨了:我爺爺,不到七十就病死了,因爲沒有這樣的醫療條件。真不平等。
主任回頭問:抗戰的時候,你爺爺在幹什麼?
幹什麼?在小鬼子統治下當順民唄……。
主任說:明白了吧?這就是當八路和當順民的區別。當年人家抗戰,打鬼子,能活下來,活到今天,就該享受這樣的醫療待遇。
年輕醫生不吱聲了。所以,社會待遇的平等與不平等,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有些不平等必須取消,有些不平等就要保留。抗戰期間,大多數佔領區居民選擇了逆來順受,作亡國奴,當“大大的良民”,挺身反抗日本侵略的只是一部分人。當年面對日本軍的鐵蹄,你怎麼不起來喊“平等”,現在喊上了?
講完小故事,因爲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小說明天再連載,前些日子,因爲軍事版取消,一些敏感話題的資料俺能借着不被重點關注的機會。夾在小說章節中發了上來,本來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把一分區從雲陽誓師到在冀西北站穩腳跟這一段按照時間脈絡續上,這樣就完結了俺的心願了。
我現在寫的這些東西,均來自原一分區老同志“口述的歷史”,是他們的親身經歷和親眼所見。這些史料,比如楊、鄧之間的爭吵,之後十八年互不往來,直到1956年主席講話,兩個人才消除前嫌、重歸於好。這些極小範圍內的故事。在《楊成武回憶錄》或《馬輝回憶錄》中你是看不到的,只有楊成武身邊的較少數人才能知道。
對楊成武這樣的歷史人物,我只陳述歷史記載,不做人物評價。評價由諸位看客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去做。其實人們的口碑就是評價。當然,楊成武不是不犯錯誤的聖人。他也是凡夫俗子,凡人類所具有的一切弱點他同樣具有。常常好感情用事,比如與一分區政委鄧華的吵架。
吵架之後如何?中國自古流傳一句老話“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楊成武絕對是君子,不是小人。他對鄧華帶到一分區來的人一視同仁,厚待有加,甚至提拔優先。絕不會給你冷臉子看,更不會給你小鞋穿。他“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從不在背後說鄧華壞話。他也從不阻止自己的老部下向鄧華示好,最明顯的例子是高鵬,經楊成武一手提拔上去,以後卻成爲鄧華的部下。
這些從當事人那瞭解來的史料呢。本來應該是多麼不容易看到的史料呢,我也是抱着讓更多人去了解真實的抗日戰爭中的人和事的態度來貼出來的,但是,抱着僥倖的心理偷摸把俺和朋友們走遍冀西北的山山水水,從那些故去的和還健在的老同志們嘴裡蒐集來的真實往事再呈現給大家的時候。再一次被警告了!
一直覺得特別有意思,穿越和重生類胡寫八寫抗戰的竟然不在警告之列,反而咱這些帶着真實和真相片段的半紀實類的倒成了被警告過5次的小說,看來,還是當“順民“的好!
算了,不討人嫌不惹人怨,就像對待俺單位那些80和90後一樣,不爭論就是最大的漠視!還是講故事吧!
上一回說道這千餘人的八路一路走,還一路留下小股的部隊阻擊一下緊跟着他們的第222聯隊的鬼子,揹包啊,鞋子啊,軍帽啊,還有一些用手油印着字的紙張啊,反正八路看樣子撤的還挺狼狽的。
這個緊追八路的大隊呢把撿到的一些紙張派人送到了聯隊部去,葛目大佐一看,這大概是八路自己辦的那種報紙,有幾張還是那種草樣,這下能斷定了,這股八路應該是從東邊轉移過來的八路一分區的後方機關!、
可不是瞎猜的,因爲追擊過去的大隊可說了,發現的路上八路丟下的東西里,有女人的衣服,前鋒部隊遠遠地看到了有長頭髮的身影了,依照慣例,有女兵和女人的,那一定是後方機關,因爲八路的作戰部隊裡是沒有女人的!
空中偵察也再一次確認了,地面上確實有一股千餘人的八路再向白石山撤退,本來陸航的轟炸機和驅逐機要來進行轟炸和掃射的,但是剛從北平的南苑機場起飛,天空中就下起了雨,能見度較低,所以陸航飛機返航了。
葛目大佐下令,追擊過去的這個大隊要緊緊地咬住撤退的八路,同時他又派出一個大隊冒雨返回淶源縣城,準備從那裡乘坐汽車沿淶源到走馬驛的公路南下,繞到白石山的東側去,截住這股東退的八路。
而聯隊部率領剩下的部隊不動,還留在水堡鄉作爲後應,葛目大佐判斷這股八路應該是撤到白石山去,那裡山高林密的,可以憑險據守。這樣一個大隊正面強攻,一個大隊繞到東面從八路的側背後發起偷襲,千餘八路不被全消滅也跑不了多少。
想法是好的,這股八路呢還確實是奔了白石山了,並且和一直緊跟他們的鬼子大隊在插箭嶺打了一仗,八路投入了得有兩到三個連吧,竟然打的鬼子的這個大隊一整天無法前進,還損失掉了一百多人。
冒着雨回到淶源的那個大隊也沒敢停留,馬上乘車向荊山口進發,到達荊山口後,馬上向白石山的東邊的大臺溝前進,企圖從這裡繞到插箭嶺的側後去,天黑時,下了一天的雨終於停了,鬼子卻沒停,接着趕路,午夜時分趕到了插箭嶺,兩邊一夾攻,可衝上八路的陣地後,一個人影都沒有!
判斷了八路可能逃走的方向,兩個大隊乾脆沿山麓分成南北兩路,接着往東南方向追了過去,這一追,天亮時就到了青龍溝。
兩路日軍匯合後,其中一位矢崎大隊長就建議青龍溝這裡南下不到五十里就是走馬驛,不如合兵一處,並立南向,殺進八路的腹地去。
另一位可不這麼看,他認爲八路一定在走馬驛方向有重兵把守,與其去重蹈白溝被圍大隊的覆轍,還不如去追這一股丟盔卸甲的八路呢,聯隊部不是說了嗎,判斷這股子八路里可能有很多是八路的後方機關,抓住他們能獲取很多情報的。
矢崎大隊長還不太服氣呢,派出一個小隊的士兵沿着公路向南做試探性的進攻,結果還沒走出去兩裡地呢,踏響了地雷不說,還被從山樑和路旁溝子裡射出來的子彈打死打傷了七八個!
這時北平來的偵察機也再次提醒他們,這股子八路就是他們東邊不太遠的山谷裡,人數似乎還增加了,還夾雜有穿着老百姓衣服的人,看樣子得有三四千人,距離大約五公里左右。
一聽這個,兩個鬼子的大隊長來勁了,馬上下令全軍向東進入青龍溝,去追擊這大股的八路和老百姓的混合隊伍。
鬼子也知道,有老百姓在,八路一般是不會把老百姓單獨撇下自己跑的,而老百姓呢又走得慢,這樣急行軍過去準能追上。
望着在青龍溝裡排成兩路縱隊急急忙忙趕路的鬼子,趴在崖頂的楊棒子這心裡可算是一塊石頭落了地了!他帶着部隊就和釣魚一樣的逗弄了鬼子一整天,總算是讓鬼子相信了他們追的是一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八路軍部隊了,怕戲份演的不夠,還特的調來了附近幾個村子的老鄉們配合下演這齣戲,現在鬼子上來了,這魚終於咬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