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

武承肅把醫官說的“情志不遂”在口中唸了兩遍,才聽見姜華說宜秋宮來人。武承肅懶得見,讓姜華出去問清楚。

姜華纔出去便立刻折回來,神色有些緊張,他看了醫官一眼,低頭向武承肅回報說衛良娣身子不舒服。

“來的是秀橘,說是衛娘娘肚子疼得厲害,想請醫官過去瞧瞧,現就在正門邊上等着呢。”

原本宜秋宮也可以叫內侍直接去請醫官,做什麼非要通過自己?若說單是因爲知道醫官在這裡,特意求了過來,這宜秋宮的本事也太大了。

武承肅苦思其中關竅,半晌不說話。

現成的醫官就在那站着,只是太子不開口,他也不好自請去給衛良娣瞧病。姜華往正門處看了看,又低頭等太子示下。

武承肅想了片刻,低聲問醫官道:

“梨子若吃多了,可會傷胎?”

“論理,一天一兩個倒也無妨,只要不是長期吃,對大人身體無甚害處——但這也要看體質。有些身子本就虛弱,孕期又作嘔反酸的,自然要謹慎些,少吃梨子爲妙。”

武承肅聽了皺眉,耐着性子又問一遍:

“衛良娣體質如何?”

那醫官近日往來東宮,也聽說太子妃送了兩筐梨子給衛良娣的事,知道太子是擔心這個,忙笑着答道:

“衛良娣看着纖弱,身子向來溫厚,這些太醫署都有記檔。若是每日食三兩個梨子、吃上個三五天,都是不礙事的。”

“既然如此,你就跟着去看看是什麼原因,對症下藥,好好治了罷。”武承肅說完便端起白瓷茶盅,喝了一口,擡頭對姜華道,“都涼了,也不知道換,我是什麼脾胃你還不清楚麼!”

姜華笑着賠罪,讓小內侍過來重新沏茶,自己送醫官由崇文館南邊側門出去,將醫官交給秀橘帶着,囑咐醫官稍後來回話,便回去侍候太子了。

一路上醫官都在琢磨武承肅說“茶涼”究竟何意,甚至沒去問衛良媛的病情,直到看見宜秋宮就在眼前了,纔想起來問秀橘兩句。

醫官進去給衛良娣診了脈,開了個安胎寧神的方子,便由小內侍引路又往崇文館去了,自有內侍去抓藥煎藥。

武承肅只擡起眼皮看了醫官一眼,又低頭去看書,竟一句話也不問,弄得醫官摸不着頭腦,連到底要不要稟告都拿不準了。

“衛娘娘如何,你就照實說了吧!”姜華低聲道,“有什麼說什麼。”

“回殿下,衛良娣身子無大礙,想是近來憂思煩悶,氣血不暢,纔會腹中微微脹痛。方纔臣已開了對症的方子,吃上兩劑藥也就好了。”醫官笑着回話。

“確定無礙麼?”武承肅並不擡頭,冷冷問了一句,將手中的書翻了一頁。

“回殿下,無礙的。”雖然不解武承肅如此態度是爲何,眼下也只能照實說。

“吃了藥就能好麼?”

太子忽然問了這麼兩句,讓醫官提心吊膽起來,不知是不是最近犯小人,怎麼攤上這麼兩個差事。那醫官臉上仍掛着笑,說話卻小心翼翼起來:

“吃兩劑藥便能見好,照舊安養,過三五日就該好了。”

武承肅擡起頭來盯着醫官看,也不知想些什麼,好半天才說話:“你回去吧!明日一早再來看看太子妃。”說着就讓姜華送醫官出去。

醫官下了幾級臺階,瞧着左右無人才回過頭來,往姜華手裡塞了塊銀子。姜華再三推辭,說什麼都不肯收,醫官不禁着起急來,一邊把銀子往姜華手裡推,一邊低聲道:

“還望姜公公指點!”

姜華還是不接銀子,只看着他笑,不緊不慢道:

“大冷的天,李醫官倒出了一頭的汗。你那俸祿才幾個錢,這銀子咱家是不能收的。”

見醫官又要開口哀求,姜華接着道:

“指點不敢當,只是可以告訴你風往哪邊吹。”

李姓醫官當真是大喜過望,恨不得立刻給姜華鞠一大躬,奈何旁邊有侍衛值夜,他只能嘴裡謝個不停。

“過幾日|你得空了,來給太子殿下請個平安脈吧。這幾日太子妃殿下病着,太子殿下吃不下睡不好的,昨兒睡了才兩個時辰。”

李醫官聞言恍然大悟,看來自己初時並沒猜錯,只是衛良娣今兒這麼一鬧,才讓他對初時的判斷有所懷疑。

姜華看他好笑,繼續道:

“不是咱家說,你這性子啊,當真不適合在太醫署當值。好在太子妃殿下如今見好了,回頭太子妃殿下好利索了,李醫官可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事兒了。”

那醫官也沒傻透,只是不適合在宮中行走罷了,又過了幾天,待治好了陽筠的風寒,索性以事親爲由辭官還鄉,自個兒開醫館去了。

就算是風吹草動,也能在朝堂上攪出軒然大波。李醫官辭官回鄉,自然沒幾個人相信他是真的要侍奉雙親,大家只猜他是得罪了太子。

但究竟是看好了太子妃得罪了太子,還是保住衛良媛的肚子得罪的太子,就無從得知了,說什麼的倒都有,還有兩位老臣認定李醫官就是重孝道,對其他人的猜測議論嗤之以鼻。

東宮裡也是各種猜測,大抵卻還是有了共識:太子想必不喜歡太子妃,卻又礙着對方的身份,況且太子妃是聯姻來的,必然有些後宮女眷不知道的實力和倚仗。

如此一來,武承肅之所以懲罰典簿、送陽筠東西,卻又從不留宿八鳳殿,甚至連陽筠的門都不進,倒都解釋得通了。

陽筠聽說傳言時尚在病中,她呆坐了片刻,叫墜兒開了箱子和庫房,看了武承肅送的東西,許久才轉身回去。

也是陽筠病中,太子武承肅過了二十三歲生辰,東宮裡按例設宴,皇帝、皇后皆有厚賞,更有朝中衆臣送來的大小禮物百餘件。

武承肅從中挑了個沉香木雕四君子的屏風,並一個楠木框牙雕走百病的桌屏給陽筠,陽筠細看了一會兒,照舊讓墜兒收進庫房。

武承肅等了一天,沒見陽筠有什麼動靜,又讓人送了一把自己珍藏的琴過去,陽筠才遣了印兒來道謝。武承肅微微一笑,讓印兒進來。

印兒手裡抱着的,赫然便是他送出去的“焦尾”。看着被抱回來的琴,他還真是哭笑不得。

“太子妃不是好琴麼,怎麼見到好琴還不收?”

“回太子殿下,娘娘說這琴太珍貴,取之不安,況且……”印兒低眉順眼,說到這裡似乎有些爲難,“娘娘還說,總彈琴,磨得手疼……”

印兒的聲音越來越低。

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一八一回 承風雨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二九三回 生嫌隙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六十三回 如夢中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二五四回 甕中鱉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七十七回 難間界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十二回 遣妾計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一二七回 文死諫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一回 陽氏女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一九八回 賀芳辰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三五零回 有誰聽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五十七回 份內事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一一三回 石砸腳(三更)第五十九回 隔肚皮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一五三回 推隱情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五十四回 強打探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四十三回 姊妹情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三四三回 早籌謀第二二九回 半真假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三五一回 尾聲(上)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