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新的領悟,以我之真炁合天地造化

走出大上清宮,告辭師叔和蘭姑,張之維慢悠悠地朝天師府走去。

此刻,正值半晚時分,夕陽西下,他走在蜿蜒的山道上。

這條有些崎嶇的小道,張之維走過很多次,以往只道尋常,並未過多注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今天,他卻留意起了路邊的景色,小道兩旁的狗尾巴草,蒲公英,三三兩兩稀稀拉拉的樹。

小道對面靠近上清鎮的小山上光禿禿的,經常有鎮上的去人砍柴,地面上一點枯葉乾草都沒有,砍柴的人會順手將其撿走,以作引火之用。

故鄉只有離開幾次,纔會記得它的美,張之維也不例外,幾次下山,幾次入世,見識到了魔都的燈紅酒綠,遼東的爾虞我詐,方知山上的寧靜祥和。

一路上,偶爾能看到周邊平整的山石上有人在打坐入定,這是在修行金光咒,錘鍊自身性命。

普通人修行,最重要的是清靜,張之維是這一代的首席弟子,走到哪都有人恭維。

爲不打擾師兄弟們修行,也爲了能安安靜靜的欣賞一下山景,他調整脊柱,控制自身炁息,進入天人合一的狀態,讓自己的炁息無法被感知到,旁若無人的走在山道上。

走在這種往日覺得再平常的山道上,卻給了張之維截然不同的感受,莫名的,他覺得心裡很空,這是一種很靜的感覺。

與以往他靠靜功境界達到的靜不同,現在這種靜,是環境賜予他的,不是他的心靜,而是周圍就很靜。

但這種靜,心裡浮躁者,感觸不深,心裡靜者,關注在自身,同樣感觸不深。

唯有自身的靜和天地的靜交感者,感觸最深。

在這種氛圍下,他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先前要着急着回袇房思考的聖人道法子,此刻竟有了新的體會,新的想法,新的道路。

“或者不能說新的道路,天地之中無新鮮事,你所悟者,或許千百年前就已有人悟。”

張之維心裡自語了一句,擡頭看天,才發現發個呆的功夫,太陽早已落下,已經到了晚上。

夜晚的龍虎山,也是別有一番景色,很多古樸的建築,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微光。

空氣裡淡淡的香燭味瀰漫,遠處能聽到隱隱約約的誦經聲和法鈴聲,近處能聽到蟲鳴聲。

張之維閉目,體內炁息涌動起來,讓自身和天地之間的交感更深。

人有格局,所處的天地也有格局,人時時刻刻都在天地中,若人的格局和天地的格局融爲一體,便是天人合一。

但人人都知天人合一好,做到的人卻是寥寥無幾,需要心與意合,意與炁合,炁與神合,再才能人與天合。

心意合一便已很難,炁意合一,讓炁能按自己心意,如臂使指的操控的人更少,炁中蘊含自己的道的人就更少了,更別說天人合一了。

這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境界,很難闡述,只可意會,一般修行者窮極一生也難達到,即便是張之維,達到此境界,亦是經歷過一條曲折難走的道路。

此刻,他站在這龍虎山中,擡頭望向星空,就地盤坐,沒有去思考青玄法門中缺失的那部分到底是什麼,反而想起了一句祖天師時期的道教大能的話——以我之真炁和天地之造化。

“以我之真炁合天地之造化,這無疑是吸收天地之力的聖人盜能力,而這個真炁,也並不單指炁,人之降生,是由先天一炁分化精氣神而來,這個真炁,應該指的是三才之炁。”

人有三才,分別爲精、炁、神。

地有三才,分別爲水、火、風。

天有三才,分別爲日、月、星。

“三才之炁,聖人盜,聖人道!”

張之維似有所感,在心裡默唸這兩個詞,雖只一字之差,但卻是天差地別。

無論是青玄的靈魂不死法,還是八奇技裡的六庫仙賊,亦或是較爲淺薄的踏罡步鬥,不管它們有多神奇,效果有多逆天,都只是聖人盜法門,是“盜”不是“道”。

但張之維卻從青玄的“聖人盜”中,領悟到了一絲“聖人道”的意味。

“聖人道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

張之維自語,他想起師父曾讓他有空去道藏殿讀一讀“西遊記”。

“西遊記”流傳至今,版本衆多,衆說紛紜。

而道藏殿裡所收藏的“西遊記”雖內容和外面流傳的版本類似,但文字更加的晦澀。

張之維還特意看了一眼著作者,上面寫的不是吳承恩,而是丘處機。

很多人對丘處機的印象,是從射鵰中瞭解的,全真七子,七人才能和五絕打平,實力稀鬆平常。

但其實,真實的丘處機要比射鵰中厲害的多,他是全真龍門派的創始人。

龍門派是道門中最擅長修性命的門派,主張摒棄一切外道手段,只修性命,像後世陸瑾的小孫女陸玲瓏,便是全真龍門派的人。

同時,他也是王重陽的徒弟,王重陽和劉海蟾並稱爲全真五祖,劉海蟾的徒弟是張伯端。

可以說,丘處機和張伯端是一輩的,甚至在性命修行上,丘處機更甚張伯端一籌。

而且,丘處機和成吉思汗是同一個時期的人,成吉思汗征戰天下,殺孽滔天,他曾遠行萬里,去見了成吉思汗一面,一言止殺,救了數萬人的性命。

因爲丘處機屬龍,成吉思汗屬馬,所以這場會面,史稱龍馬相會。

成吉思汗自不必多說,少有的能統一天下的異人王者,他留下的血脈,隔了幾百年,還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丘處機能讓此人以禮相待,改變主意,其自身又豈是浪得虛名之輩?

他留下的著作,張之維當然認真閱讀過,雖然裡面的用詞晦澀無比,玄而又玄,尋常人根本看不懂,就算看懂了,也只當當是小說情節。

以張之維的領悟能力,自然不可能看不懂,只不過其中的很多道理都過於淺顯,他早已領悟,對他影響不大。

一些很玄乎的東西,他也只當是小說的修辭,類似“白頭歸佛一生心”“我欲出離世間”之類故弄玄虛之語。

但此時此刻,那些故弄玄虛之語,卻突兀出現在腦中,原本晦澀難懂的句子,竟然漸漸明朗。

“西遊之中,猴子求長生之法,菩提祖師傳授之後,說雖然得了長生,駐顏益壽,但卻逃不過‘三災利害’。”

“第一災是雷災,也就是天地間忽然突然降下雷霆劈你。”

“第二災是火災,這火不是天火,也不是凡火,而是陰火,這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一切修爲俱爲虛幻。”

“第三災是風災,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鴰風,自頭頂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這三災雖然聽着玄乎,但仔細一想,莫過於雷、火、風,而五行之中水生雷,也就是說,三災其實就是三才。”

“《西遊記》上說,躲過三災就能活,可真能躲過嗎?但三災循環往復,重重疊加,躲的越久,越是可怕,必須要以特殊方法應對。”

“而《西遊記》中,猴子是得了七十二變這種躲三災的方法,但從後續看來,與其說是躲三災,不如說是直面三災,他在天庭又是被雷劈,被火燒的,這不就是三災嗎?”

“也就是說,想要長生,想要躲過三災,想要聖人不死,只是吸收天地精華是不夠的,非得直面三災,也就是天地三才之炁不可。”

張之維腦中念頭閃爍,他還記得,遠行去陸家參加陸老太爺大壽的時候,師父曾問過他的道路,他說自己不要當行者,要當大聖,以力革鼎,以暴齊天。

何爲大聖,扛得過三災既爲大聖。

一念至此,張之維腳踩大地,人與天地合一,天地交感,嘗試着讓自身的三才之炁去觸碰天地的三才之炁。

不過,因爲他的聖人盜還有一層膜沒突破,即便天人已交感,卻沒真正的溝通天地之橋。

所以,他這個舉動,並不能真正的接觸到天地中的三才之炁,引發三災。

畢竟自身的精、氣、神何其脆弱?天地的水、火、風何其強大?兩者結合的危險程度可想而知?不然何以叫三災?

上次修行被雷劈的畫面還歷歷在目。

張之維做事只是喜歡簡單直接,所以給人一種莽的感覺,但其實,他一點也不莽,大多數時候都機智的一匹。

就好像現在這樣。

天人交感之下,沒過多久,天上雷霆震盪,烏雲密佈,裡面滾動着雷漿,似乎就要打雷下雨。

“本身就要下雨,還是因爲我?”

張之維觀察着天空,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悸動,他有一種感覺,這雷,就是衝着他來的。

一念至此,張之維繼續天人交感,雖不接觸天地三才之炁,但他體內也響起了雷鳴之音,和天上的雷霆相互映照,一唱一和,宛若同步進行。

因爲天上的雷聲,掩蓋了張之維身體裡的雷聲,

很快,雷光明滅,滂沱大雨傾盆而下。

在外修行的龍虎山弟子們,一個個開着金光咒隔絕雨水返回天師府。

而張之維則是不慌不忙,行走在大雨中,他沒使用金光咒避雨,只是一呼一吸間,那些落到他身上的雨水,便不着力一般自動滑落,不會打溼衣物。

以往,他應對這種場景,要麼是像其他師兄弟一般,使用金光隔絕雨水,要麼是使用勁力震開雨水,不管是哪種,都是在與外界對抗,算不得道法自然。

但張之維現在,卻是順勢而爲,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微妙之境,身如蓮葉,淨無瑕穢。

大雨之中,張之維隨意行走,他似乎與整個雨幕融合在了一起,天上悶雷滾滾,樹杈狀的雷霆在雲層中不斷閃爍,想要劈誰,卻又沒有具體的目標。

過了不到一分鐘,張之維心念一動,退出天人交感的狀態,天上的雷聲也倏地停止,磅礴的大雨也停了,烏雲消散,月亮重新出現。

整場大雨來的快,去的也快,甚至只籠罩了龍虎山天師府前面的部分區域,後山都沒有打溼。

張之維走在山道上,全身一點水漬都沒有,他的周圍還有一些回府躲雨的師弟們。

不是每一個道士的金光咒,都修到了以炁化形的地步,所以有不少人都被打溼了。

這些人本來着急着回去躲雨,但還沒跑回去,大雨就停了,正覺得有些奇怪,就發現瞭解開天人交感,炁息能被感知到的張之維。

“之維師兄,您什麼時候回來的啊,這幾天沒見你講早課,師兄弟們都想念的緊啊!”

“之維師兄,您這次下山又做了什麼,給師弟們講講唄!”

“大雨傾盆,身上卻是半點水氣都沒有,真不愧是之維師兄啊!”

“之維師兄,說起來,您這幾日不在山裡,山裡還發生了不少怪事呢!”

一見到張之維,師弟們就熱情的打起了招呼,七嘴八舌的說起來。

張之維本想給師弟們說說自己下山都幹了些啥,忽然聽到說山裡發生了不少怪事,連忙詢問是什麼怪事?

一個師弟說道:“這幾天,我們像往常一樣,在早課之後去田裡勞作,卻發現本來要犁的田地都被人犁了,犁的那叫一個乾淨。”

“當時我們沒當回事,以爲是哪個勤快的師兄弟所爲,便回山休息了。”

“第二天,我們換了一塊田去犁,卻沒想到,依舊被犁的很乾淨,我們又回去休息了。”

“第三天依舊如此,我們都懷疑是山裡的田成精了,會自己犁地呢!”

那個師弟笑道。

張之維沒好氣的說道:“說什麼胡話,地哪會自己犁,你們不知道守着調查一下?”

師弟撓了撓頭,笑道:“師兄,瞧您這話說的,咱們要是守到了,對方以後都不犁田了,那咋整啊!?”

張之維頓時無語:“偷奸耍滑,咱們龍虎山的風氣都被你幾個帶壞了,速速回去,讓我去看看,誰吃飽了沒事幹,半夜去刨地。”

第282章 仙家們對天通教主的制裁第295章 我的話,誰贊成,誰反對第215章 衆人的所悟所感第507章 總攬天師府大權的代理天師發話了第332章 雷霆手段,抵達終點第419章 七煞攢身之術的特殊用法第472章 各門各派的反應,龍虎山的反應第205章 下壇兵馬出擊第157章 全新身份,行動代號,東風破第400章 強勢降臨,無可匹敵的力量第208章 未來百年的格局第422章 蝙蝠法師,你應該叫我一聲師爺第282章 仙家們對天通教主的制裁第261章 唐代時期的大妖怪第108章 張靜清的安排,提前出世第238章 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術士第178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431章 魔都之行結束,內外丹功合一第140章 呂慈演武,懷義自我懷疑第490章 張之維的最終境界,苑金貴的下落第369章 天蓬出世,震撼全場第86章 五雷正法的本質第223章 我不吃牛肉第431章 魔都之行結束,內外丹功合一第82章 回龍虎山,雷法逆生狀態第159章 天驕失蹤,長輩們急了第636章 獲得一頭實力強大的通天坐騎第268章 內景中的詭異找上門第672章 強勢渡雷劫第548章 樑挺的請求第189章 天師府的巨大影響力第331章 海上風波第249章 洞察到奇技的來源,心魔的秀場第647章 從天而降的腳法,一腳踏碎法會第483章 張之維出乎意料的答覆第51章 呂慈的豪言壯語第35章 呂慈攔船,如意勁的特性第135章 護犢子的師父,使命必達的東風大劍第546章 人都有一死,有些人需要一點小小的第72章 神雷出絳宮,秒殺全局第576章 張之維考校天師,張大帥拜訪唐門第217章 讓你演練,你翻江倒海第40章 姓張的前輩,當頭棒喝第426章 對上帝教事件的處理辦法,鍊金體系第328章 張大帥的憂慮,李書文的饋贈第31章 樑挺的惡第429章 雙全手和符籙的結合,衆人踐行第528章 老前輩的試探偷襲,不動如山的張之第393章 比壑山和軍方的交易第327章 給張大帥的提點第12章 熊屍歸屬第497章 張之維闖入會場第641章 江湖風波起,小天師的江湖召集令第554章 張懷義的理解,代天師見正天師第624章 給師父和師叔展示天人手段第170章 麻煩找上門第392章 魔都之行,比壑山動靜第122章 降臨分觀,神格面具第307章 恭迎祖師爺降臨第167章 天通道人法駕倭寇大本營第228章 張之維的道和無根生的道第382章 與師父論道,傳授陰五雷第23章 全性妖人第422章 蝙蝠法師,你應該叫我一聲師爺第518章 心狠手辣的呂慈第595章 囂張的天通教主和囂張的唐門笑閻王第125章 關門放猴,心猿狂歡第132章 回正一觀報告,師父教誨第469章 三一事了,辭別若童第557章 大耳賊出馬,跨越百年的恩怨第189章 天師府的巨大影響力第220章 發現天下第一攪屎棍的蹤跡第409章 如神如魔,最強巫師和最強道士的比第240章 我已掌控世間所有變化,我即爲王第461章 小天師白日飛昇了?第381章 和師父聊天日常,北大天師第639章 龍虎山的雙花紅棍,左若童心境蛻變,第317章 跳出兩界內,不在五行中第9章 江湖春典第135章 護犢子的師父,使命必達的東風大劍第551章 回到龍虎山,新晉卷王田晉中第367章 雷部點將,再見真武大帝第629章 天人動靜,之維師兄成仙了?第182章 我殺的有億點點多第334章 回到龍虎山,斷頭飯?第3章 突發情況第453章 左若童淚崩,我殺了小天師第555章 張靜清對張之維此行的不滿之處,另第41章 逆生狀態的可行性,王藹的糖葫蘆第571章 鬥法關鍵處,小天師強勢出擊,掌力震撼全場第503章 說完道理,開始“講”雷法第350章 三品法籙成,茅山鄭子布第52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強勢擊殺鬼將軍第551章 回到龍虎山,新晉卷王田晉中第514章 論金光咒在高效殺戮方面的運用第90章 進入內景世界,強龍壓地頭蛇第446章 天通道人,人道通天第464章 神乎其技的掌控力,陸瑾突破第418章 幕後黑手現身第18章 釋放心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