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望

活着,究竟是爲了什麼,方然還沒有思辨的能力,答案卻一望可知。

爲了活着而活,而不是爲了其他任何事情而活,這就是他的態度,也是一個深深畏懼死亡者的內心寫照。

好奇和畏懼,主宰了方然的心靈,奇怪的是他一點也不緊張,哪怕是在噩夢裡,竭力盯着跳動的,卻又看不清楚的紅色數字,心裡也沒再泛起那令人窒息的恐慌感。

該來的,大概早晚會來,但自己還是一個小孩子,也許還有時間……

但到底該學習什麼,完全沒有概念,那麼把學校的功課都認真學習起來就好,雖然方然總歸懷疑,明知道衰老會把所有人攆下車,人類的學校裡又到底會教授些什麼,是能對抗死亡的神秘力量,還是自欺欺人的麻藥。

但至少,如果能讓自己理解何爲疾病,何爲死亡,就不算全無收穫。

因爲迷茫而耽誤掉了一段時間,但真正用功起來,方然的學習進度很快就超越了所有人。

因爲他格外專注,比學校裡任何一名學生都更專注,更投入。

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幾歲的孩子,哪有心思想那許多,無憂無慮的學生們一有時間就會瘋跑嬉戲,沒有父母節制的孤兒就更是如此,相比之下,除鍛鍊外就是悶頭唸書的方然,就成了一個十足的異類。

整天專注於學習,即便一開始很吃力,也很笨拙,方然還是在全力堅持。

因爲除去學習之外,或許,再除去鍛鍊,他實在找不到其他的事情來緩解那充斥內心的緊迫感。

時間的流逝,科學上究竟有什麼解釋,八歲的孩童一無所知。

他只知道,這飛逝而去的感覺無處不在,走在校園的石子路上,時間便從腳下溜走,早自習讀書時,時間就從耳邊掠過;偶爾的一兩次虛度光陰,坐在木頭板子搭建的看臺上發愣,一擡手,時間就從指縫間滑落,無影無蹤,再也尋不回來。

就像扭曲跳躍的數字一樣,看不真切,卻真真切切的流逝着。

時間奔流不息,自己呢,只能做一個置身其間的看客,什麼也做不了,一旦想明白了這點,方然的學習就愈發專注,他強迫自己不去回憶噩夢裡“哐當——”疾馳的車廂,把眺望的目光集中在看不見的遠方。

爲了一線希望,哪怕是再虛無縹緲的希望,也只有不捨晝夜的苦讀。

否則又能怎麼樣呢,面對死亡,那不知何時就會降臨的漆黑不見五指,與浸入那直刺骨髓的恐懼相比,學習的枯燥乏味根本不值一提。

字母,音節,單詞,語句,迫切希望能看得懂書籍,想知道那裡面所印刷,記載的一切;

數字,符號,計算,解題,數量的規度究竟是怎樣的,時間又如何分劃;

天氣,物質,動物,植物,世界的複雜,遠遠超出想象;

……

功課,大多數孩子討厭的東西,方然卻完全沉浸其中。

誰也猜不到的學習動機,強烈的可怕,即便方然並非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孤兒院也根本沒什麼早期教育,每天超過十小時的修行,還是讓方然迅速擺脫了後進生的身份。

到九歲進入三年級的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的成績已赫然進入班級前列。

除去吃飯,睡覺和鍛鍊,一整天裡剩下的時間都在學習,這種事,很多聯考衝刺的學生都做不到,方然卻每天如此,學校老師們都嘖嘖稱奇。

任誰也看得出,這孩子從巨山孤兒院轉來時,就是一個榆木疙瘩,但現在……

老師們的好奇目光,方然並不在意。

他一早就清楚沒人能理解自己的行爲,也沒打算解釋動機。

這時候,雖然只是三年級的小學生,課堂和課外所學的知識也僅限於基礎,他還是從日復一日的艱難學習裡看到了希望,甚至,這感覺越來越常見,他還從解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了科學的威力。

要得出某一個數,除去計量,還可以用計算的方式迂迴得到;

田野裡的花朵,可以分成若干科,屬,繁多的外表下隱藏着同一的規律性;

日月星辰的運轉,曾有人深信不疑的“天圓地方”,現在有了更復雜、更合理的解釋。

凡此種種,突破錶象而嘗試揭露其實質,科學的樸素概念,開始在年幼的方然心中種下了一棵萌芽。

然而同樣是學習,也有些功課,他絞盡腦汁也難以理解。

譬如語言。

文字的優美,措辭的簡練,苦讀面前這些都不在話下,可是對語言中流淌的意境,描繪的如畫風景,方然卻並不太喜歡那些令人遐想的辭藻。

面對同一個世界,旁人有感而發的抒情,他往往很難感同身受。

作爲一門功課,付出同樣的努力來學習,方然的文學科目成績同樣優秀,只不過對隱藏在字裡行間的人類情感難以共鳴。

盛夏,池塘邊一片陽光明媚,蟲舞蛙鳴,孩童眼中的草長鶯飛,方然卻看到時間如風般轉瞬即逝;凜冬,校園裡漫天大雪紛飛,銀裝素裹,同學在雪人旁追逐嬉鬧,方然卻看到時間隨雪落飄散無形。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那麼多的古代詩詞裡,就是這一句,給方然留下深刻的印象。

讀書是辛苦的,也是枯燥而令人厭倦的。

正是不到十歲的年紀,小男孩的天性一刻未曾泯滅,多少次,方然在鍛鍊之餘,也萌生過跑過操場和同學們遊戲的念頭,但每一次,他都堅決的止住腳步,捧着厚厚的書本,從大喊大叫的孩子們身旁走過。

意外隨時可能發生,受的傷,不知道是輕是重,尋常孩子一點也不知道血肉之軀的脆弱,方然卻清楚得很。

列車疾馳,時間不知還有多長,哪怕一絲一毫的冒險也決不允許。

萬一掉落車外,就再也回不來了。

小學時代,生命恣意綻放的快樂年華,方然卻過得無比沉重。

但這只是在外人看來,至於他自己,反倒是每一天的規律生活,遠離危險,夜以繼日的唸書學習還更輕鬆些。

知識滋養了頭腦,雖然站在書本之上眺望,前途仍然被一片未知的迷霧籠罩,但方然並不心急,他清楚的知道,該來的,終究會來,遠方看不見的未來正在一步步接近,時間的列車永不停歇,他要做的,就是抓緊欄杆,和用盡所有力氣去汲取科學,汲取那微弱到寥若晨星的希望。

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六章 渺茫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三章 衰老第九五六章 復生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七章 生命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十九章 起源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四六九章 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