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雄心萬丈

我的太祖聖武皇帝成吉思汗,接受上天偉大的使命,開創了統治華夏的興國大業,從那時起,歷史帝王一代一代地相傳下來,繼承前人開創的偉大事業。到了我的前任皇帝繼承皇位以後,國家的政治法律制度逐漸完備,他執政三十五年來,統治着國內外廣闊疆土,全都心悅誠服地服從他的統治,他高屋建瓴,統觀全局,高瞻遠矚,對百姓仁慈厚愛,所有臣民對他都感恩戴德,因此得以延續開國皇帝創造的萬代基業。

我的前任皇帝很早就擔任了皇帝,他德高望重,功勳卓著,可惜的是上天吝嗇,賦予他的生命年限太短,真讓人惋惜。前任皇帝通過觀察和選擇,決定由我擔任皇帝的後備人選,得到前任皇帝的格外照顧,我對此非常感激。

現在老皇帝已經去逝,老皇帝雖然去逝,離開了他深愛的大臣和民衆,但是皇室和貴族的有識之士,各位王公大臣,就提議說祖宗的規定的教訓和不可違背,國家的皇位不能空缺,爲了實現老皇帝過去的重託,都衆口一詞地推舉我擔任皇帝,態度誠懇,意志堅定。

因此我不得不接受他們的請求,宣佈繼承皇位,按照慣例,可以大量釋放國內所有的犯有輕罪的囚犯,這樣也爲了肯定先一屆政府的良好政治,對過去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我們將嚴格遵照執行,不能稍有鬆懈,不能讓過去的政策和法律成爲無用的廢紙。

除此之外,還要大力依靠各位王公貴族,朝廷中各位重要大臣和有識之士,齊心協力,坦誠相待,竭盡全力,共同治理。特別頒佈這項通告,讓全國各地所有的臣民知道和了解!

(以上摘自《元朝傳奇》,特此標註。)

“對死人表示尊重,即便他罪惡昭彰,也要儘量淡化,往臉上抹金。”許漢青不屑地將北元的通告扔到一旁,“這也算是一個通病吧!”

“死者爲大,難道你還要再罵忽必烈一通才舒服嗎?”陳覆文笑着說道。

“不是罵他,是要對他的一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史書應該是嚴謹真實的,不應該成爲愚弄民衆、誤導後代的工具。”許漢青說道。

“聽說這個特穆耳有意進行一些變革,也算是一個有爲的皇帝吧?”敵情司韓慶玉在旁插嘴道。

“願望雖好,卻難以實施。”許漢青微笑着搖了搖頭,“如果現在是和平時期,假以時日,雖然會有些混亂,卻也能有些效果。但是北元現在的處境,呵呵,難哪!”

“變革必然引起蒙古皇親、高官的不滿,此時乃顏之亂未平,咱們又虎視眈眈,他要依靠蒙古人穩定統治,定然不敢也不會做出什麼真正意義上的變革。只是說說而已。”陳覆文點着頭贊同道。

“他們說他們的,咱們幹咱們的。”許漢青笑着說道:“北元已經是風中殘燭,支撐不了多長的時間了,到時候瓜熟蒂落,也費不了咱們多大的力氣。咱們還是抓緊時間,把長江以南徹底平定下來,只有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才能把主動權牢牢握在手中。”

“這次鎮國公搬到福州來,是不是已經準備不再領軍出戰,而要專心於政事上了。”陳覆文開口問道,“要是這樣就太好了,我這個老頭子實在是太累了,身體也已經不如當年,早想好好休息休息。”

許漢青點了點頭,笑着說道:“陳先生,讓您偷個懶倒是可以考慮,您要想甩手不幹那可是不行,要藉助您的時候還多着哪!”

“哦,我還真是上了你的賊船,非要把老骨頭賣給你了。”陳覆文假裝無奈地嘆息道。

…………

“你們來看,這是我的初步設想,爭取在十五年內實現。”許漢青鄭重地把自己苦想出來的東西拿了出來。

陳覆文、韓慶玉等心腹官員都圍攏起來仔細研讀起來。

一、大宋將實行君主立憲制,君主只是國家的象徵。內閣、國會、法院將是新國家的最主要的三個職權部門,採取嚴格的分權與制衡形式。國會行使立法權,內閣行使行政權,法院行使司法權,三者之間互相制約,互相監督。

二、國家結構形式將採取聯邦制體系。聯邦政府行使國家主權,是對外交往的主體。聯邦設有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領導其聯邦成員。各聯邦國家都認同於統一的聯邦憲法,遵從代表國家利益的統一法律。聯邦各成員國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機關,有自己的憲法、法律和國籍,管理本國內的財政、稅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務。聯邦和各成員國的權限劃分,由聯邦憲法規定。如果聯邦憲法與成員國的憲法發生衝突,以聯邦憲法和法律爲準。

三、大宋聯邦憲法的制定。

四、國會議員的組成辦法。

五、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推行選舉制。

……

沉默,難耐的沉默,各人都被許漢青提出的全新的國家組成形式所震驚。

“亞聖曾說過‘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我的想法就是希望民意真的能主宰這個國家,改變歷朝歷代由一個人決定國家政治走向,甚至興衰的可能。我的計劃還很粗陋,希望大家能真正領悟我的意思,獻策獻力,把這個國家帶上一個長遠的發展之路。”許漢青見衆人都不說話,便首先開口說道,“這上面有些東西說得很籠統,有什麼不懂或不清楚的大家可以互相探討研究。”

陳覆文擡頭用奇怪的目光瞅了一會兒,開口問道:“皇帝只作爲一個國家的象徵,這樣是否妥當。”

“爲什麼不妥當?”許漢青反問道:“當你掌握了自己命運的時候還要把希望再寄託在不世出的明君身上嗎?一言定人生死,金口玉言,一人可興邦,一人也可敗國,把國家民族的命運交在一個人身上,難道不是草菅人命嗎?一句話,從人治改到法治上,一個國家才能長盛不衰。”

“鎮國公,這何爲憲法?”韓慶玉張嘴問道。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該國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在該國的法律中有最高的權威和最大的效力。”許漢青解釋道,“這制憲乃是根本,我希望能在三、五年內完成,這樣以後的工作便有了依據。”

“那軍隊怎麼辦?由誰來統領,會不會成爲禍亂之源。”

“軍隊是國家的軍隊,不是某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他們對國家的忠誠,首先名字便要改,我想就改成大宋國防軍好了。當初他們也是在保衛家園的口號下參軍入伍的,再經過幾年的教育,隨着我慢慢淡出對軍隊的影響,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當然,這可能還需要更周到細緻的安排。”

“鎮國公,選舉制是不是最終要替代科舉制?”

“鎮國公,國會議員的資格有什麼要求嗎?”

……………

“這些都是我要和大家商議後再決定的,而且這可能是個長期而艱鉅的過程,你們都是跟隨我和陳先生多年,說是心腹也不爲過,我只希望你們能和我一起,努力地把這個重擔挑起來,並且比較圓滿地完成它。”許漢青用堅定的目光挨個望去。

明媚的陽光灑落下來,在陽光下播種希望,在陽光下收穫成功。沒什麼過程是便捷的,沒什麼結果是必然的。但這一刻,在許漢青的心中卻充滿了成功的信心,國家的繁榮可以說是他在精神方面最大的追求,爲了這個目標,他縱萬死而不悔。

第29章 夫人來信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章 歡慶(上)第8章 傾心第15章 大刀闊斧第44章 殲滅計劃第37章 遼東戰事第十七章第8章 傾心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2章 籌劃第21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20章 《賞罰令》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3章 江防戰略第46章 破敵第17章 確定人選第50章 合圍第1章 歡慶(上)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36章 上鉤第26章 路上見聞第11章 火槍第8章 傾心第18章 血戰第17章 閒談第10章 滿載而歸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12章 “指路人”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44章 山東之戰第37章 元軍的第一次進攻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9章 初戰第35章 國債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4章 四步走第3章 建設福建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12章 “指路人”第31章 紅豆無言第36章 霸權主義第57章 決戰(上)第28章 攻城(三)第27章 攻城(二)第1章 迴歸第3章 應對之策第20章 奇遇(下)第13章 進攻兩浙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22章 物權法第52章 走馬觀花第23章 江防戰略第48章 瘋狂第3章 應對之策第17章 確定人選第12章 邵武戰役(十一)第24章 反圍攻(二)第48章 瘋狂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25章 反圍攻(25)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44章 殲滅計劃第11章 探馬赤軍第14章 智取安溪第18章 血戰第33章 試探第6章 太后來了第十七章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47章 元軍回師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26章 攻城(一)第10章 憧憬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40章 爭輝?第20章 奇遇(下)第22章 建黨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7章 深山秘密第19章 致勝之擊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18章 “威鎮海門”第23章 吃癟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章 又見穿越第3章 建設福建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38章 無情殺戳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52章 走馬觀花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27章 重心轉移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13章 進攻兩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