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色的掩護下,郭淮命秦朗帶步兵先行,自己率領騎兵斷後,經過一夜的逃亡,終於是帶領部隊撤出了戰鬥。
但,接下來的日子可不好過。
在夜間兵敗撤退,勢必會造成軍心動搖,又因爲視線受阻的原因,真正跟隨在郭淮身邊,完整撤出戰鬥的騎兵,只有不到兩千人了。
剩下的近一千騎兵暫時還下落不明。
對於騎兵,郭淮還不太大擔心。
就算因爲夜色的關係,有些騎兵掉隊了,走散了,最終歸隊的應該還是大多數。
畢竟騎兵的待遇,可比一般郡兵要好的多,尤其在大魏當騎兵,那可是優勢兵種,這些騎兵的妻小都在關中,而且小日子過的都不錯,這些騎兵是不太會冒險選擇投降蜀賊的。
但步兵可就不一定了。
郡兵大多數都是從徵召服役的百姓中來,而如今三國鼎立,局勢算是相對穩定了一些,比起前幾十年的日子要好一點,但百姓的生活從來好不到哪兒去。
對那些郡兵來說,遇到真正困難的絕境,投降求生就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而現在最要命的是,郭淮和秦朗還走散了,根本不知道秦朗帶着步兵撤退到了哪裡,還剩下多少人。
郭淮可以在戰場上保秦朗一命,讓秦朗帶領步兵先撤,但郭淮並不相信秦朗的統兵能力,他不認爲秦朗有能力把脫出戰圈的五千步兵全都安全的撤回去。
因此,天亮後,郭淮顧不得讓騎兵休息,而是轉頭開始往四周方向尋找秦朗的蹤跡。
早一天找到秦朗和他率領的步兵部隊,那就可以早一天撤回右扶風堡壘羣去。
郭淮這麼做,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鑑於蜀賊都能出現在自己的後方了,那麼後方的那些縣城,郭淮是一個都不敢信任。
唯一能讓郭淮還相信是在大魏手裡的地方,就是右扶風堡壘羣了。
當初自己突進右扶風的時候稍微留了一手,在右扶風堡壘羣安排了兩千步卒守衛,現在看來,真的是幫了大忙了。
兩千步卒,採用外實內虛的方略聯結堡壘羣守衛,蜀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克這個地方,而現在,這裡就成了郭淮最後的依仗和退路。
而要退回堡壘羣作戰,手裡的這兩千騎兵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步兵來堅守各個堡壘,否則的話,哪怕有堡壘羣作爲依託,一旦蜀賊大軍壓境,堡壘羣也堅持不了太長的時間。
畢竟,武關以內,郭淮能期盼的援兵,幾乎不可能短時間內抵達右扶風。
所以,郭淮必須儘快找到秦朗,和秦朗率領的步兵集團匯合,一起退回堡壘羣去,這樣纔有一絲的可能守住堡壘羣,在右扶風繼續堅持作戰。
這就是郭淮必須先找到秦朗的理由。
郭淮還算幸運,只經過了一天的四散尋找,依仗騎兵的腳力,郭淮找到了秦朗的所在,又花了半天的時間追趕,終於是跟秦朗匯合了。
然後郭淮就鬱悶了。
是,郭淮想過,秦朗的能力不夠,經驗不足,再加上是夜間撤退自家步卒會有一些失散或者逃逸的損失。
但郭淮是真沒想到,當他找到秦朗的時候,跟隨在秦朗身邊的步卒,只剩下三千三百餘人。
這都快少了將近一半人了啊!!!
可秦朗.秦朗還真的無話可說。
雖然秦朗也覺得很冤枉,他就是帶着這羣步卒撤退,但撤着撤着,就剩下這麼點人了。
經歷了一夜的撤退後,秦朗身邊本來就只剩下了四千七八百人,有將近千人的魏軍在夜色中走散或者逃逸了。
以魏法的嚴苛,秦朗如果這時候停下來休整部隊,派出人去搜尋四周,說不定還能收攏六七百在附近的走散士兵能撤回關內去的話,這些司隸郡兵也不想留在關中,畢竟妻小都在關內。
但秦朗不敢停,他也不知道身後什麼情況,雖然仗着夜色撤離了戰場,但步兵在夜間行軍的速度也不會太快,距離槐裡縣城不到三十里,這要是再被蜀軍趕上來咬住,那纔是真麻煩的事情。
因此,秦朗做出了決定,不收攏周圍的逸散士卒,而是繼續領兵往東走。
同樣,秦朗也不是傻子,他也有和郭淮一樣的擔心,因此他也不敢往關中東側的幾個縣城行進,而是選擇了走小路,沿着小路儘量往東走。
然後這個行軍路線吧,就開始變得七拐八拐起來了。
秦朗又不是關中人,麾下的郡兵都是司隸的郡兵,也沒有熟悉地形的存在,爲了不打草驚蛇,秦朗沿途甚至都不敢鬧出太大的動靜來,連嚮導都是臨時抓的山間獵戶,最多熟悉附近的地形,間隔三座山頭就不認識路了。
這一路走的,就算逸散的魏兵想要歸建,他們也找不到秦朗率領的部隊,畢竟連秦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下一個目的地在哪兒。
郭淮能找到秦朗,純屬是運氣夠好!!!
而這一路行軍,秦朗也犯了一個不小的失誤——他並沒有在撤軍的同時,儘可能的鼓舞起軍中士氣。
魏軍畢竟是敗退的,軍心本就低落,而秦朗又是一路瞎走,有時候還會不知道走到哪個山腳嘎啦的死地去,發現走不通再撤出來.這麼一搞,本來低落的軍心就變得更加低落了。
連着兩天晚上,軍中都出現了逃兵這些逃兵都不認爲以秦朗的能力,可以帶着他們回到關內。
沒辦法,誰讓秦朗這是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從軍,他在軍中根本沒有任何威望。
而當第一晚出現逃兵的時候,秦朗根本沒有任何察覺,等到第二天一早重新出發的時候,秦朗才發現軍中又少了幾百人。
這個時候,秦朗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鼓舞軍心的舉動,或者說,秦朗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鼓舞軍心,他選擇了放任自流。
因此,當天晚上出現了更多的逃兵,而這次,幾乎是成規模,成建制的出現了逃兵。
所以,當第三天下午,郭淮帶着騎兵部隊跟秦朗匯合後,清點步卒數量,只剩下了三千三百人。
郭淮的到來,倒是穩定住了剩下的這些步卒的軍心,但跑掉的士卒,郭淮也沒有辦法去追回來了。
郭淮也沒有這個時間。
一路敗退,他已經浪費了近三天的時間了,而走小路回到右扶風堡壘羣,還要避開縣城的範圍,要繞的路更遠,花費的時間更多。
郭淮可不想被蜀賊搶在前面攻破了堡壘羣,讓自己無路可退,因此,郭淮也必須搶時間,儘快回到右扶風堡壘羣去。
因此,郭淮只能接受事實,也沒有派出騎兵去收攏附近的魏軍,有多少算多少,休整了一夜後,直接領兵往東走。
而當郭淮帶兵一路走小道繞路,趕回到右扶風堡壘羣的時候,他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右扶風堡壘羣還在大魏手裡。
而壞消息是.右扶風堡壘羣的西側,已經被蜀賊給圍住了,誰也不知道堡壘羣內的兩千魏軍,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事實上,郭淮來的確實很是時候.再晚來一天,可能郭淮真的就跑不出右扶風去了。
在蔣琬的建議下,吳懿率領剩餘北軍連夜追擊,並沒有給郭淮搶到足夠的時間優勢。
或者說,吳懿可以沿着大道直接退回藍田縣,還能在藍田縣休整了兩天,之後再出兵圍堵右扶風堡壘羣。
比郭淮領兵繞道走小路撤回右扶風堡壘羣,要節省不少的時間。
這年月,終究是大道更加適合行軍,小路太複雜了,單人走還行,但行軍,反而浪費時間。
再加上郭淮等人確實不熟悉地形,走了不少的彎路,因此哪怕以郭淮的領兵能力,當他帶領殘兵抵達堡壘羣附近的時候,其實吳懿已經帶領先頭部隊圍攻右扶風堡壘羣兩天的時間了。
而這個時候,吳懿也犯錯了——他大意了。
當吳懿抵達了右扶風堡壘羣外圍,通過偵騎查探發現,郭淮並沒有趕在自己之前撤回堡壘羣,堡壘羣內依然只有兩千魏軍堅守的時候,吳懿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щщщ⊙ ttκǎ n⊙ CO
搶在郭淮之前趕到堡壘羣,建立起包圍防線,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在吳懿看來,其實目前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自己帶着大軍已經抵達了堡壘羣正面,那就說明了郭淮率領的主力魏軍已經敗退了,在這種情況下,堡壘羣裡的兩千魏軍沒有外援,兵力不足,根本不存在堅守的可能性。
因此,吳懿爲了避免繼續增加傷亡,採用了圍困堡壘羣,以勢壓人,輔以勸降的手段,來說服堡壘羣的曹魏守軍投降。
就這麼僵持了兩天之後,經過吳懿派人說服,其實堡壘羣內的魏軍已經有所動搖了,只不過還沒有真正下定決心。
而吳懿呢,也不着急,因爲他也得到了消息,馮習,張南率領的北軍主力,距離右扶風堡壘羣也只有一天左右的行軍時間了。
吳懿琢磨着,等自己主力大軍一到,右扶風堡壘羣被三萬多大軍圍住的時候,他就不相信,堡壘羣裡的魏軍還會繼續猶豫下去。
所以,吳懿依然採取了只圍不攻的策略。
而這,就給了郭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