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

朱由校也不知道自己是該失望還是該高興,這位在山o東地界最大的鄉紳孔衍生公居然如此得民心。

再加上這位孔衍聖公士林中的地位,朱由校似乎已經感受到此次在山o東實施官紳一體納糧的關鍵,如果這位孔衍聖公帶頭支持的話,一定會事半功倍,但若是不支持的話,那自己要想搬走這塊擋路的頑石得要費不少力。

朱由校回到了自己的御舟上的時候,孫承宗、馬士英、袁可立也已經到達了他這裡。

除了孫承宗以外,朱由校對馬士英和袁可立還是第一次見面,這兩個在明末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人物此時此刻卻也和普通人一樣朝朱由校行禮後也有些侷促不安。

“三位這一路上車馬勞頓,辛苦了,王承恩,給他們賜座!”

朱由校說後就朝吳進遞了個眼色,吳進會意,走過來朝一得力心腹耳語幾句後,那東廠番子也就出了船艙低聲喝道:“注意警戒,十步之內若有人擅闖,格殺勿論!”

而這裡,朱由校又讓李明睿和王承恩自尋個座位,君臣六人圍座在周圍開始了密談。

“你們也知道朕在這裡會見你們的目的了吧,京城裡人多嘴雜,唯獨趁此南巡時,我們可以好好說說這接下來的事,在此之前也和你們通過氣了,你們現在可以先談談自己的想法。”

朱由校說着就端起一杯滾熱的茶吹了吹沸氣:“老師,你先來吧,開個好頭。”

孫承宗在西北吹了數月的風沙,皮膚變得有些蠟黃,再加上一身青衫布衣,看上去倒也像個老農。

此時,只見他起身朝朱由校拱了拱手就將一卷簿冊遞給了王承恩:

“陛下,秦地不比江浙湖廣,有功名的鄉紳顯宦不多,良田多集中於富農與耆老大戶手中;

而這卷簿冊是老臣這些日子根據往年魚鱗冊和黃冊再加上實地考察得出的關於若按田畝徵稅和按人丁徵稅的朝廷收入記錄;

萬曆年間因張江陵主政內閣,曾實行過一段時間,微臣也將當年的賦稅與之前的嘉靖隆慶年間和之後的萬曆三十五年到天啓七年的記錄做了對比;

現:如果按照攤丁入畝徵稅,朝廷賦稅可比萬曆以來最高記錄增加三倍以上,而貧苦百姓得免稅者也能達到秦地總人丁之五成。”

到底是能臣幹吏,做事做的細緻入微,朱由校不禁內心肯定了這孫承宗幾句,又問道:“關中雖貧困,但富得流油的大戶也不少,且很多和邊軍或者在朝中也有關係,你要擔的干係也不少,到時候若有什麼難處可以隨時提出。”

“是!”

孫承宗應了一聲,這裡,袁可立也站了起來。

袁可立看上去雖是滿頭銀,但腰桿卻是站的筆直,從其虎口的老繭也能看得出他握過刀,上過戰場,明顯不是一位只知道紙上談兵的文官。

“臣這裡倒也與其他地方不同,微臣對山o東地界的士紳也做了調查,現因山o東喜功名且又是孔孟之鄉,素來中第者也不少,因而田地大多集中在這些士紳們手中,尤其以孔、林、賀、孟四家爲最;

其中,又以孔衍聖公府所佔田畝最大,但因歷朝歷代都對其優待,不徵徭役賦稅,所以其投獻者也多,如今山o東之境雖也算富庶之地,但朝廷可收賦稅卻不及雲貴川等西南省份。”

朱由校深以爲意地點了點頭,山東乃大運河之中段,水系達,但的確所收賦稅不及相對貧困的省份,尤其是在晚明以來更爲嚴重,袁可立所說不無道理,而且也看得出來,只要搞定了孔家,其他的便也就容易得多。

這時候,朱由校又看向了馬士英,馬士英臉皮倒有些白淨,雖說也快四十年紀,但卻看上去不過三十歲,頜下鬍鬚很短,笑起來時,滿口白牙一露,就跟戲臺上的奸臣相一個樣,看上去似乎奸詐得很。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偏偏就是這麼個看上去奸詐無比的官員卻在大批所謂的正直人士投降韃子時,他卻選擇了以身殉國,真不知道這樣一個不擇手段又貪污成性的大奸臣爲何還會做出如此舉動,畢竟很多清流之臣都沒有這樣做啊。

也許,這事實只有一個,那就是馬士英或許不是什麼君子,但也絕對不是東林黨筆下那麼不堪。

從來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只怕這些投靠滿清韃子的東林黨們在記錄這個害得自己東林黨這邊一番心血付諸流水的勁敵時自然不會留下什麼好話,極盡貶低之能事,最好罵的後世的人幾乎一聽見馬士英就知道他是個奸臣。

“臣在鳳陽也對各處巡檢司和關口過境商隊貨物和州府縣城各類行當做了估計,其中光從我鳳陽過境的貨物每月就不低於一千萬兩,而在各類州府縣城的客棧、茶樓酒肆、布糧油藥等各類店鋪經營的銀錢即便是最差的縣也不少於百萬,若果真如在鳳陽徵收商稅,設置關卡厘金,每年可爲國庫增收當在千萬兩以上。”

馬士英說完後,倒讓孫承宗和袁可立二人倒吸一口涼氣,且不由得看向了這馬士英。

不只是這兩人,就連此時的內閣大學士李明睿也有些覺得這馬士英是在吹牛,光是在鳳陽收商稅設厘金就能創收千萬兩以上,直接堪比國庫收入,那要是在全國都增加商稅徵收額度且在各省通衢之地設置關卡,那爲難大明幾十年的財政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倒是朱由校本人卻是古井無波,對於這個古老帝國所蓄積的民間財富,他自然清楚得很,甚至在他看來,這馬士英其實是做了保守估計的。

鳳陽不只是南北貨物貿易的中轉地,同時也是東西貨物的中轉地,其經濟規模不應該只是每月千萬的規模,在這個大宗貿易動輒千萬兩的時代,誰也說不準這裡面到底有多少白花花的銀子老百姓和朝廷的手中流向扮演着商人角色的士紳腰包裡。

“看樣子,你們都是信心十足嘛,不過朕也得給你們說清楚,此次試點改革,雖然前景很好,但所遇到的阻力也很大,你們得做好準備,不過朕可以保證的是,只要朕還在位一日,就能讓你們善始善終,若朕一朝一日不在,也會留下遺詔保你們和你們家族無憂。”

朱由校的話讓這三位封疆大吏很是感動,三人也忙請朱由校放心,從他們決定做改革的先鋒軍開始,他們就做好了心理準備,更何況他們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如今既然做出這樣的選擇自然不是貪圖榮華富貴和身前身後名,只是按臨地方多年,目睹無數百姓慘狀後油然而生的一種使命感。

除此之外,如今已有宮中女人爲陛下懷上了龍種,這無疑讓他們的信念更加堅定,以陛下之春秋,若無子嗣之憂,何愁大明不能重振國力。

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八章 皇后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韃子了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二章 紅丸第一百二十一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皇太極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謀殺與官紳們的反對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