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憂喜參半

月二十八太孫朱瞻幕抵世大寧。即日發口千軍中不曾準備那麼多麻布。因此除了金幼技以及張輔柳升等一些勳貴,上下將官士卒自然是沒法易服。披髮哭靈之後,朱瞻基便召張輔金幼放等人吩咐回京事宜,當即議定由陽武侯薛祿守大寧,張輔柳升陳憨等於次日領軍護送發靈回京。這一夜,所有人忙着諸多事宜,都是徹夜未眠。

由於快馬報喪。小溪須臾便傳遍了天下八方,回京這一路上,從過了鬆亭關開始,一路都是軍民素服哭迎。那素淡的顏色再加上天地蕭瑟肅殺的背景,越發流露出一種異樣的悲涼來。由於是大軍行進,回去這千多里路,一行人足足走了五天,每日行程不過兩百多裡。

這一晚是入京前的最後一夜,大軍駐紮在了三河。前方早已傳來消息,皇太子將率百官迎於京郊。之前雖說都是日走夜停,但上上下下的人幾乎都沒睡好,各有各的心事。朱瞻基自從發喪之後,除非是需要諸勳貴合議的事。其餘時候一律不見外人,眼下仍然是如此。然而,柳升陳慰等人眼看京師漸近,哪裡坐得住,紮營之後就聚在了一塊,只派人去邀請張輔時。張輔卻是藉口勞累推託了。

張越這一路只是緊隨着張輔。他如今卻是什麼都不用管了,畢竟,山陵崩這種大事壓根輪不上他出面。不過,隨侍張輔左右,對於這位大堂伯的審慎小心。他仍是頗爲佩服。由於是護靈回京,這一路上軍民上下都不忌飲食,但張輔硬是片肉不食滴酒不沾,哪怕在無人處也是一樣。在如今這種天寒地凍的天氣裡頭,能同樣做到這一點的幾乎再找不出一人。

這會兒看見張輔打發那前來相請的寧陽侯家奴回去,他便低聲說道:“大堂伯,這一路上,隨行大草正越走越少,這些人應該是被派去了北直隸南線運河一帶吧?”

“漢王反意天下皆知,這時候太子殿下不防他,卻是去防誰?”自打皇帝在大寧病倒。繼而駕崩以後,張輔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此時臉龐消瘦了一大圈。“好在我如今和他沒有瓜葛,就連遺詔也早交給楊榮帶了回去,如今掌軍的又是柳升陳您等人,想來他要打我的主意也不容易”越哥兒,幸好你提醒了一句,要是我拿着遺詔,那纔是真正的燙手山芋。”

“哪裡是我的勸說。大堂伯不是在拿到之前那誥書的時候就下定決心了麼?”

“那時候只是起意,但你對我說過猶不及的時候,我才真正下了決心。”張輔意味深長地看了張越一眼,見他正低頭喝茶,他忍不住伸出右手拍了拍那個楠木小匣子,“我已經是食祿三千石的國公,別人不得不倚重,何必處處爭先?再說,皇上之前的旨意已經明白無誤地寫了。說是讓恬丫頭長成之後,由太子殿下納她爲妃。最初成了皇妃的已經有了你姑姑,皇上既安排了恬丫頭的將來,若我還霸着遺詔不放,這權臣兩個字便再也脫不掉了。”

即便張輔沒有明說。張越也知道他後頭省略了一句話 從古至今,不想篡位的權臣幾乎從來沒有好下場??朱林這輩子善待了大多數功臣,可皇太子朱高熾和勳貴之間並沒有同甘共苦的感情,如今若是不知收斂,今後恐怕就苦了。雖說他隱約記得朱高熾似乎是個出了名短命的皇帝,可這種事不能對任何人說,哪怕是再親密的人也是一樣。

然而,縱使不能說,一想到王夫人膝下只有一兒一女,他卻不能不爲張恬着想:“大堂伯。之前那道詔書是我親筆替皇上擬的。但我覺着此事實在是”聯姻帝室固然是別人沒有的榮耀,可恬妹妹畢竟還太小了。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待到她長成之日,太子殿下也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了。須知之前楊學士金學士爲先帝草擬遺詔,後宮殉葬嬪妃足有二三十人。而且,太子妃,太子妃和太子又是仇儷情深小”

“你不用說了!”

張輔一下子鬆開了按在那楠木匣子上的手,一下子站起身來。除了如今膝下的一兒兩女之外,他之前的兒女多半是年幼夭折。對於這親生骨肉自然是心存憐惜。然再,天子金口玉言,如今更是變成了白紙黑字,要不遵也同樣是大罪。思來想去,他不由得想起了隆平侯張信那時謝絕皇帝納己女爲妃的事,可和自己身上這事一比,卻是並不一樣。

“當時皇上彌留之際,你不能抗旨,我不好違逆,所以纔有了此物。只是此物並非遺詔,不得存檔便不是明旨詔書,回京之後再做計較吧!若是當時沒有海壽在也就罷了,偏生他是親自蓋望的人 說起這個,寧陽侯家的千金今年及並1他之前還對我提過,皇上允諾班師之後冊他的女兒爲麗妃。若是別人不知道也就罷了,倘若知道,恐怕就得耽誤了一輩子。”

寧陽侯年金?

張越聞言大訝。心想後世都津津樂道於大明朝後妃選自民間,公主選駙馬也都是從民間子弟遴選,卻不知道從洪武帝朱元璋到永樂帝朱橡再到如今的朱高熾。後宮之中不乏勳貴之女,駙馬也幾乎都是勳貴子弟。也就是日後文貴武賤,禮法日漸森嚴,這些奇奇怪怪的規矩方纔成了彷彿絕不能違背的。想到同樣耽誤了的張河,他頓時有了主意。

“若是寧陽侯千金可嫁,那麼,到時候阿妹妹的終生大事也一樣可以另行選定。”

張輔沒想到張越因此事竟然想到了那一樁,微微一愣後便輕輕點頭。此時外頭已經傳來了二更天的更鼓聲,伯侄倆多日不曾好好休息,又交談幾句便全都和衣睡下了。

只眯了不一會兒。張越就聽到了嘎吱一聲,連忙睜開了眼睛,旋即站起了身。

“老爺,越少爺。”

看到彭十三快步入了屋子1已經醒了的張輔立煮坐直了身子。因怕路上耽誤,再加上不知道京師究竟情形如何,張越派了兩個隨行護衛回去,他也索性支使了彰十三先行回京去見王夫人,卻不想這會兒人又回來了。眉頭大皺的他瞪了這個膽大包天的心腹家將一眼,這才無可奈何地問道:“不是讓你回去給夫人報信麼,怎生又來了?”

“我原本是要回卓。但在半路上聽邯,工京營近萬人馬已經移師通州相迎,擔心這會兒進京遇唾一乒情,所以就折返了回來。就是越少爺那兩個護衛也沒有回京。”彰十三跟隨張輔幾十年,自是不怕這位英國公板臉,“我爲了打聽消息,特意在一處驛站停留了一會。聽說漢王明折拜發要進京拜祭,如今據說還未有迴音。”

聞聽此言小張越頓時看向了張輔。擬定遺詔的時候,兩人都正好在場,張輔甚至還曾經保管了一夜。那張詔書上分明寫着喪禮一如太祖高皇帝舊制小而當初朱元璋的遺制中,就明明白白有那麼一條 諸王各於本國哭靈,不必赴京。

想當初朱林就曾經不顧這一條而帶着三個兒子一路上京,最終雖然被建文帝派人攔了下來,這個因卻也種下了後頭靖難的果。

“我知道了,既然如此,你先下去,若越哥兒那兩個護衛沒事要通報,你就領他們一塊去休息吧。好好養精蓄銳,恐怕接下來都得跟着我忙碌好一眸子。”

看見彭十三答應一聲就起身離去,張越便坐了下來。有道是天子居喪以日代月,可這二十七夭中的種種繁複禮制足以把人折騰死,而張輔身爲武官中的第一人,新君登基必然要加恩禮遇,甚至還會擔聳整個。喪禮中最重要的那些職司,若沒有極好的精神決計頂不下來。想到這裡,他便拿起了炮上的一條毯子,輕輕蓋在了張輔的腿上。

張輔沒有察覺到張越的動作,坐在那兒又沉思了片刻。這才擡起頭來:“回京之後喪儀種種自有禮部,但太子殿下必定耍早即尊位,方可安天下之心,我自然要率勳貴上表勸進。待皇上即位之後,首要之務則是定五軍都督府小以安勳貴之心,不讓漢王有可趁之機。不出意外,我必然要重掌一府,如此一來,你得有個預備。”

所謂的預備所指爲何。張越自然心中有數。昔日張輔要麼閒着,要麼出鎮在外小如今一旦掌握五軍都督府,那麼他這個兵部郎中自然是難能擔當下去 朱高熾不是朱林,即便不得不借重張輔統領勳貴提調大軍,只怕也會防着另一點可以不在乎自己被趕去做什麼閒職,但不能不在乎先頭他做的那些事情因爲新君登基而一樁樁偏廢。

“不過你也不用多慮,皇太孫殿下畢竟看重你,閒置一時總好過一直在風口浪尖。”還有一句話張輔卻按捺着沒說 到時候打着保全功臣的幌子,他只怕也不能長久握兵柄。只不過,到那時候朱高熾是否會起用張越小還是打算只給張家人榮華富貴?

次日,皇太子朱高熾率文武百官郊迎,奉樟於仁智宮重新成綸,一時之間,全城素服。文武百官更是日日赴思善門外哭,兼且需得在衙門歇宿,不得回家。不的飲酒食肉。此後三日,在京官員並罩民者老又要連番上箋勸進。朱高熾又要推辭,如是三番把所有人都折騰得精疲力竭之後,這麼一件早就鐵板釘釘的事纔算是定下,擇日便行了登基大典。

這國喪之日偏遇着這種天寒地凍的時節,自然是磨死人。兵部衙門雖有暖炕,卻是得盡着兩位年邁尚書和侍郎等等,衆盧、即便燒上炭爐,畢竟仍是難以抵的過重重寒氣,兼且肚子裡半點油水皆無,外頭又都是身着斬衰小上上下下的官員自是苦不堪言。那幾日哭臨思善門時,不少年老體衰的甚至直接昏厥了過去。

張越雖說已經兩個多月不曾回家,但眼下即便再惦記家人,也不得不和其他官員一樣宿在兵部衙門,度日如年地苦捱着,目不暇接地看着短短几天之中發生的一件件大事。

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刑部尚書吳中等人都被放了出來,此外一同開釋的還有在錦衣衛大牢中關了將近十年的黃淮等東宮官。只不過,相比這些人的重見天日。卻走出掌五軍都督府的各方人選更引人注目。

這其中,出掌中軍都督府的張輔一舉加太師銜,支二俸。而因張輔的緣故,張家自是上下沾光。閒散多時的張朝擢升金吾前衛指揮使,素來有名無實的張覲擢升旗手衛指揮使。交趾總兵官陽武伯張攸敘前功,由世指揮使改爲世伯爵。在家守孝的張信張悼雖說沒法領受恩澤,但禮部卻奉旨旌表了守節多年,撫育子孫成人的已故陽武伯太夫人顧氏。

於是,在滿京師的人眼中,張家聲勢一時無二。倘若不是張輔兒女皆年幼,恐怕不少人都會認爲新君必然會藉此機會再納這位英國宮之女爲妃,以姻親牢牢拴住這位元勳。

文官之中也是另有一番氣象。跟隨朱橡二十餘年,雖屢得褒獎賞賜卻始終不見品級提升的楊士奇等閣臣如今終於等來了升遷。

在起頭已任文淵閣大學士之外,楊榮兼太常寺卿,金幼孜兼戶部左侍郎。雖說所謂的九卿和侍郎之稱只是升品級所用的榮銜,並不理實際事務,但對於在五品上頭聯跳了二十年的兩人來說,自是別有一番感受。相比朱橡素來倚重的這兩位,另一位閣臣楊士奇兼禮部右侍郎加華蓋殿大學士,黃淮兼通政使司通政使加武英殿大學士,這自是因爲他倆是東宮官的緣故。其餘從錦衣衛大牢中放出來的東宮官如楊瓚等亦是各有封賞。

而杜禎仍是留任內閣掌內製,兼吏部右侍郎加東閣大學士。在這無數擢升之中,他並不算起眼,但考慮到先頭那些人不是元勳貴戚,就是多年輔臣,亦或是在大牢蒙塵多年的東宮舊人,杜禎的留任還在意料之中,這破格擢升自是讓有心人浮想聯翩。

只是,人們的目光很快就從這些人事上頭移開了。登基之後的朱高熾先是遣人奉朱林遺留下的冠服於漢王趙王,數日之後,他沒有仿效昔日建文帝朱允文借遺詔將朱林拒於京師之外的舊例,竟下詔召漢王朱高煦入京!

防:昨晚到九點纔有時間動筆,一直熬到很晚,唉,簡直要瘋了 至於月票,我想說。不到重新恢復更兩章,俺沒臉再拉什麼月票了,因爲在俺看來小月票就是信譽??,以並老覺得上牀之後睡不着,現在可好,頭一挨枕頭立刻呼呼大睡,累死了。一

第72章 機緣第250章 生死榮辱第889章 利之所在,殊不動心?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766章 文武憂思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775章 殺人見血第261章 君臣第49章 家族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905章 殺一儆百,賊心不死第98章 挑撥和鬧事第755章 定約,顧忌第727章 育人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712章 卻原來是金蟬脫殼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534章 喜形於色爲哪般第869章 喜訊,換防第846章 煞星到第388章 聞訊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389章 事泄河南陝西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第375章 氣定神閒vs來勢洶洶第16章 做人不能小心眼第506章 接踵而來第484章 運氣已經用完了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867章 訊問和決斷第129章 遇到貴人好辦事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6章 學堂首日第553章 唯慮山陵崩第343章 算無遺策第387章 知己,決意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68章 信物第1章 第二次的人生第479章 關門打狗,黑雲壓城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職官一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895章 隱憂須除第854章 侯門盛衰,洞悉真相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714章 拿個正着第472章 內憂外患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91章 兄弟各有途第584章 這家裡的天輪到你們扛了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518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下)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685章 俱是重負壓肩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594章 萬壽節賀禮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393章 皇帝的外孫不值錢第626章 孰爲豺狼?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772章 所謂脣亡齒寒第847章 親提點,心叵測第430章 光華燦爛明朝的武官面面觀轉第790章 禍從天降的悲哀第700章 樹倒猢猻散?樹倒算總賬職官一第789章 皇長子,護身符第718章 驚雷一聲龍舟水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554章 慧眼明心張越,壯志小兵石亨第139章 心思忙第688章 萬般設計空歡喜第95章 巧人巧事第420章 戲謔,捫心第328章 最艱難的一晚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607章 暗影憧憧,千金一諾第897章 煙花地,帝王裔第305章 權閹相忌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815章 舉手之勞,君子之交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270章 夫妻本是一世緣第251章 長壽麪,驚險來第160章 各自奔前程第803章 半路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