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師弟,眼下樑軍修築的甬道着實令人頭疼,我率部衆雖能夠進行襲擾,但終究無法破壞它。”行軍帳內周德威對着李梯感嘆到。

“看來李思安也是奔着在潞州打持久戰的策略,說實話,潞州城雖然堅固,但若十萬大軍傾巢出動也斷無可能守的住。”李梯回答道。接着李梯又說到:“我還有一計需要師兄配合。”

“哦,師弟有何妙計,趕緊說來聽聽。”周德威一聽來了興致。

“此次李思安所率軍隊多爲河北兵,而河北兵所在地近年來一直較爲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實屬難得,此次河北兵臨時接到將令又舟車勞頓連日奔襲,本來內心的怨言就頗多,加之糧草供給不足,飢一頓飽一頓,我已打探到樑軍兵營中已有不少兵士怨聲載道,且漸漸有蔓延繼而爆發的趨勢,如果此時,我們能夠再讓樑軍斷糧一到兩日,我相信樑軍軍心必定大亂,我們便有機可乘。”李梯分析道。

李梯接着說道:“雖然目前以甬道之堅我們不能短時間內打開缺口,但如果我們晝夜奔赴上游,在源頭上切斷此次山東運來了糧草,必定可以成功。”

“明白了,以我輕騎兵的奔襲速度,不出十日定可避開樑軍所有警哨,抵達甬道源頭,師弟此舉可謂釜底抽薪啊。”周德威佩服道。

“師兄誇獎了,不過師兄,甬道上游是什麼情況,我們尚未查明,很可能有重兵把手,屆時需要師兄隨機應變。”李梯擔心的說到。

“哈哈,師弟放心,總之爲兄會第一時間給你傳遞消息,此次我只帶兩千鐵騎,剩餘的就交由你指揮。”周德威說到。

連夜,周德威便率兩千精銳趁着夜色而去,而李梯則仍舊按照原先的部署佯攻甬道,以此麻痹樑軍。

..........................

潞州城,顧家堡

顧長風看到此刻顧曉雲在廊下正拿着手中的金雁發呆,此時距離李梯離開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在這兩個月中,顧曉雲幾乎明天都在在等待李梯的消息,人也消瘦了許多,看得顧長風也是着實心疼。

“曉雲,也已經深了,還沒就寢嗎?”顧長風終於還是走到顧曉雲身邊問到。

“爹,我還不困,嘻嘻。”顧曉雲一看是顧長風,連忙收起金雁微笑道。

“嗯,放心吧,上次回來的士兵不是說了嗎,文淵沒事,只是見到了他的老師,所以沒有及時回來,況且,以文淵的才智,在外面比在城內更能夠發揮作用。”顧長風還是安慰道。

“爹說的極是,我也只是有點想他了,可是爹,你說以文淵哥哥的才智,他肯以後都甘心留在顧家堡與女兒長廂廝守嗎?”顧曉雲弱弱的問到。

“這........”顧長風一時間也無法回到,沉思了一會道:“曉雲,當今亂世,身爲男兒,與其尋找安身之所,不如闖蕩一番建立自己的功業,我觀文淵也有此志,你可明白?”顧長風覺得有些事情還是有必要提前與顧曉雲說明。

“我明白了,爹,時間不早了,我回房休息了。”顧曉雲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到。

“好吧,快些去睡吧,爹也要回房了。”顧長風見顧曉雲並未真的明白,但也無法向其言明李梯的身份,只能一嘆說到。

城外的李梯自然不知道這一切,此時他正在忙着指揮兵馬對甬道進行騷擾,向較與之前的純粹攻擊甬道相比,此次李梯從周邊弄來了豬油、豬糞等向甬道內部投遞,使得甬道內部臭氣熏天又很容易打滑,把運糧隊弄的苦不堪言,狼狽不堪,漸漸的樑軍將士皆對運糧事物抱怨異常,想盡各種辦法逃避運糧任務。

“晉軍盡是些偷雞摸狗之輩,只會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樑軍大帳內,李思安暴怒道。

“將軍,不如將警戒範圍擴大並且建立警哨崗,如此一看到晉軍的輕騎兵我們便可早做防備,避免其靠近甬道。”李思安的一名偏將說到。

“唉,你有所不知,爲了修築外牆壘以及甬道,我已請求皇上從山東征調了大量的務工,耗費的錢糧不計其數,若再因此事繼續勞師動衆,恐皇上會震怒治罪與我。”李思安又說到:“晉軍目前只能用些下三濫的手段對糧道進行襲擾,並不能從根本上對我軍糧食攻擊造成威脅,讓將士們辛苦些便是。”

“報!”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聲音。

“啓稟將軍,晉軍突襲晉州與洺州,連下兩城,朝廷命將軍即刻分兵兩萬馳援,這是聖旨。”來稟將士道並雙手遞上聖旨。

“什麼?!”李思安大驚道。接過聖旨後,李思安仔細的看了一下聖旨的內容。

“嗯,晉軍的確對晉州及洺州出兵了!高勝平,命你率領兩萬本部人馬兵分兩路速速前往兩州支援。”李思安隨即傳令道。

待一切佈置完畢之後,偏將小步走道李思安跟前說到:“將軍,兩萬人馬奔赴兩州,所帶兵糧甚巨,我粗算了一下,此次大軍出征後,我部所剩兵糧只夠最多七日之用。”

“嗯,兩州戰事緊急,況且聖旨在此,我不能耽擱,好在按照兵糧運送時間,五日後又會陸續有兵糧運到,傳令務必守好甬道,不容有失。”李思安說到。

李梯也在第一時間得知了樑軍分兵的消息,盤算着時間,周德威的大軍應該將要抵達甬道上游,於是,李梯在此期間又加大了與甬道的騷擾,不過,此次樑軍防守極爲嚴密,李梯也沒有佔有太多的便宜,有幾次更是連甬道都沒有靠近就被迫撤軍。

五日後,梅十三趕來,向李梯稟報了好消息,周德威率軍晝夜不停,終於抵達甬道上游,與護糧軍隊打了場硬仗並取得了勝利,周德威趕在樑軍援軍到來之前焚燬了大批糧草,現正在回程途中。

“好,梅十三,馬上命人在樑軍營中散佈謠言,配合師兄!”李梯吩咐道。

與此同時,樑軍大營..........

“什麼?!”李思安得知周德威奔襲其甬道上游,截斷了山東運糧部隊後直接掀翻了眼前的桌子。

“將軍,我們快要斷糧了!”副將見李思安如此動怒低下頭苦澀道。

“晉軍真是玩的一手好計策,以周德威那廝是斷不能想出這種計策的,難道是張承業來了嗎?”李思安自言自語道。

“吩咐下去,百里加急將此情況告知朝廷,請朝廷速撥兵糧應急,同時,將營內所有戰馬殺掉應急,伙食縮減爲每日一餐。”李思安沒有特別慌亂,而是吩咐道。

“遵命!”副將即刻按照李思安的命令殺掉了營內的戰馬,而於此同時,樑軍帳內也都知道了斷糧的消息,一時間怨聲載道,更有甚者開始聚衆鬧事,內亂一觸即發,所幸李思安及時抓住了幾個頭目處以極刑才使得局勢稍穩,但樑軍士兵雖不敢在明面發難,但私底下都在商量如何離開軍營,因此樑軍的逃兵數量激增,任李思安如何加強守衛及管理都無法解決逃兵問題。

.......................

汴州,皇城

“李思安這個廢物,原以爲給他十萬大軍能夠攻下潞州,沒想到還不到三個月竟然就出現了逃兵,在這樣下去,潞州還沒攻破,我樑軍就快要跑光了!”朱溫坐在龍椅上咆哮道。

“你們有何應對之策趕緊說!”朱溫又衝上朝的官員呼喝道。

衆臣面面相覷,皆不敢擡頭上湊,片刻後還是李振走了出來說到:“啓奏陛下,潞州兵糧短缺乃是一時之患,據悉目前糧食供應以恢復正常,當務之急是樑軍士氣不足,上下不能同心,則此戰必敗。”

朱友珪聽到此處連忙接話道:“父皇,李尚書所言極是,兒臣願親自前往前線鼓勵士氣,請父皇允准!”

朱溫沉思了片刻後說到:“潞州一直就是我與李克用的必爭之地,對於他而言,只要死守潞州便可有效阻止我大梁繼續向北擴張,且潞州較東都洛陽較近,大梁一旦有變,李克用便可揮師南下,突襲洛陽進而攻取汴州,實乃我心頭大患,此次我樑軍出動精銳就是要一舉解決此患,既然我軍已付出慘痛代價,我想往後的征戰絕不能再馬虎,所以,朕決定御駕親征,衆臣以爲如何!”

李振首先反映過來,大呼陛下英明,其實拋除鼓舞士氣不說,單是朱溫一生經過的數次大小戰役來看,其親自出兵定能輕而易舉的拿下潞州城。李振能想得到這一層,滿朝文武也都能想得到,因此隨後便山呼萬歲,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經過幾天的整備後,朱溫親自率兵兩萬向潞州進發。

與此同時,在太原也發生了一件大事,李克用早年因爲作戰失去了左眼,近年眼疾頻繁發作,身體也是每況愈下,眼看就要走到人生的盡頭了,因此他吩咐張承業、周德威等在外將領速速趕回太原以便交待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