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校組大學自主聯盟 李嗣涔:有良心的人都不敢接教育部長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臺大校長遴選風波已過6個月,不僅校長懸而未決,連教育部長之位也空缺多時。爲了抗議政黨黑手干涉校園,兼捍衛大學自主權利臺灣大學與13所大學,共組「全國大學自主聯盟」,由臺大前校長李嗣涔擔任主席,今(6)日發表共同宣言,對政府社會提出4點呼籲,讓臺灣的大學能在沒有框架界線環境中,大步前進。

▲拒政黨黑手進校園,14校組「全國大學自主聯盟」發表4宣言。(圖/記者嚴雲岑攝)

大學自主聯盟參與學校分別爲: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嘉義大學、成功大學、高雄大學、臺北商業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等。下午記者會上,共有12校代表列席參與,另有多位中研院院士出席共襄盛舉

大學自主聯盟主席李嗣涔表示,1月5日校長風波,不僅重創臺大,也深刻傷害大學自主。他回憶1982年回臺灣後,校長從1992年的兩階段遴選,到2013年的一階段遴選,原本爲社會氛圍認爲政府管越少越好,沒想到卻發生「以前講的法律不算數憾事,還鬧出國際笑話,變成「大學沒校長,教育部沒部長」的尷尬局面

「只要有良心的人,都不敢接現在的教育部長。」李嗣涔表示,在校長風波後,2月21日臺大師生就組成自主聯盟開始應對,風氣蔓延到各校,至今已有14校組成自主聯盟,今日發表共同宣言後,未來將組成社團法人,攜手捍衛臺灣大學自主與學術自由,共同抗拒政黨黑手對校園壓制與干涉。

中研院院士黃一農也表示,過去大學兩階段校長遴選,是選出2~3個人由教育部篩選,後來改成一階段,是因爲社會有一些意見,於是改成教育部權力下放到3個代表,與遴選委員會共同決定,享有1/5的決定權,「如果已經有1/5的決定權,校長又需教育部遴聘之,代表這個法比原法還要惡。」

下午記者會上,全國大學自主聯盟共同提出4點訴求,分別爲:包容與尊重、使命與遠見、關心與我關懷正義誠信

中興大學代表、生命科學吳教授表示,大學就像生態系,每一種動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能說虎頭蜂不好,就要把它拔掉。」這也是他支持大學自主的理由。

臺大EMBA校友、臺灣中小企業主兼臺大學生家長孫正大也表示,臺灣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就是好山、好水、好人,前兩者已被破壞得差不多了,「好人」則需要好的教育體系才能培養。他提到,臺灣雄厚的職業技術教育,已經被教改得一塌糊塗,希望高等教育不要被破壞,才能讓人才永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