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接力紀念貝多芬

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週年當天,一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將面向全球直播

本報訊 (記者姜方)7個多月前的世界地球日上海發起一場規模空前的線上音樂會,推出“用音樂溫暖世界”12小時特別直播。時間轉眼到了冬季,全球百餘古典音樂名家再接上海“英雄帖”——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250週年當天,一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將面向全球直播。

據透露,此次馬拉松音樂會將在享有“亞洲第一棚”之稱的上海廣播大廈200平方米錄音棚舉行,以 “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個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力量。直播還將展現古典音樂在中國普及發展,呈現中外文化交流的最新成果,讓世界看到中國音樂力量的崛起。

貝多芬的作品是很多人古典音樂普及路上的“敲門磚”,囊括了交響樂、室內樂、聲樂等多種音樂體裁。本次音樂會將邀請多位享譽海內外的音樂家帶來貝多芬作品的純正演繹和創新改編,陣容包括指揮家張藝張亮張誠傑鋼琴家李堅、左章、張勝量(牛牛)、江晨張昊辰、萬捷旎,小提琴演奏家寧峰黃蒙拉張樂,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吳敏喆,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范曄,琵琶演奏家吳蠻豎琴演奏家陳妤穎單簧管演奏家王弢,歌唱家沈洋、周正中、許蕾、和慧,爵士演奏家李曉川、張雄關、田欣等。

與此同時,這場直播還將匯聚全球古典音樂界的名家名團,爲聽衆呈現60首音樂會曲目和50段珍貴音視頻史料,幾乎囊括貝多芬一生所有創作體裁。陣容包括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小提琴家丹尼爾·霍普、作曲家卡普欽斯基,以及波恩歌劇院、法國國家交響樂團、西德科隆廣播交響樂團、紐約當代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杭州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上海芭蕾舞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瑞音樂家室內樂團等。

此外,韓斌沈次農陶辛、王丹丹、王勇、伍維曦謝力昕鄒彥等多位音樂學者將進行對話,聚焦貝多芬的音樂創作進行實時導賞,用專業素養爲聽衆講述貝多芬音樂背後的故事。

貝多芬和中國有着很深的淵源。作爲20世紀上半葉中國接受度最高的音樂家之一,李叔同、魯迅兩大學者都格外推崇貝多芬,“樂聖”之稱就源於李叔同。藉此契機,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帶來李叔同描寫貝多芬的學堂樂歌《衆生》《乞命》,用歌聲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告訴記者,1911年上海公共樂隊首次演出貝多芬《第三交響曲》末樂章,1936年上海工部局樂隊進行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中國首演,這兩支樂隊都是如今上海交響樂團的前身。

今年,上海的各個廳團、音樂家爲紀念“樂聖”,紛紛推出貝多芬紀念音樂會和貝多芬全集的系列演繹。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東方藝術中心節目總監劉愛華,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公益事業部藝術總監沈舒強等將分別從幕後策劃人角度,講述“貝多芬在上海”的高光時刻。此次馬拉松音樂會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等平臺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