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看兩頭婚 神話吧

兩性平權意識逐漸融入日常生活傳統男婚女嫁習俗常造成雙方談不攏鬧翻,喜事成爲憾事。(中新社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來自大江南北,在北京工作年輕人聽到這個新名詞大都搖搖頭,「這是神話嗎?女方不用出嫁妝、男方不用出彩禮聘金),還生2個孩子,你說的是天方夜譚吧?」

今年28歲、來自寧波,在北京一家連鎖餐廳任職分店經理祖欣說,「兩頭婚在江浙農村或許存在吧,但身邊朋友還真沒有這麼幸福的!結婚的嫁妝和彩禮是一定要準備的,經常出現男女雙方家長談不攏,導致婚事告吹的憾事。」

「我自己就是活生生例子!」祖欣說,他和前女友都在北京工作,談了3年戀愛,去年9月回老家向女方家長提親,「由於前女友是獨生女對方家長開的條件也很務實,希望我要有車有房、外加彩禮50萬(人民幣),別讓他們女兒苦日子。」

「但我也只是在北京給人打工,房屋租金、生活成本多貴啊!」祖欣算了一筆帳:「大學畢業後工作至今6年,每個月的薪資除了個人開銷,還要孝敬父母,省吃儉用度日,6年下來銀行戶頭裡也只有5萬元存款。你說這個婚怎麼結?如果你認識也想兩頭婚的姑娘,拜託介紹給我認識!」

來自杭州、今年27歲、在北京一家電商平臺任職市場經理的小莉,則是對「兩頭婚」不以爲然。「生2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你在開什麼玩笑?我每個月的出差時間逼近15天,在這麼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壓力下,根本不敢要孩子,一但懷孕生子,工作馬上會被更年輕的同事取代。」

理想很豐滿,現實骨感!」小莉嘆口氣說,兩頭婚的出發點很好,乍看之下也很適合獨生子女家庭,「但說穿了,這種人不就是媽寶,或是你們臺灣說的靠爸族嗎?自己無法獨立生活,房子要父母出錢買,生了孩子丟給父母免費帶,當然覺得生活美妙,但雙方的家長總有離開的一天,未來的路怎麼繼續走呢?」

小莉表示,爲了公平起見,孩子要隨誰姓,結婚前都可以先商量好;每年可輪流去男方和女方家過年,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兩頭婚,只是個噱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