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苦差事變養生樂事 5個家事療愈術 增肌健腦防癡呆

居家防疫辛苦了!試着把苦差事變養生樂事,預防醫學專家提出5個家事療愈術,在家也能增肌健腦防癡呆,也降低做家事的不悅感。(示意圖/Shutterstock)

老一輩爸媽爲了讓小朋友有好成績,常會說「你負責把書讀好,其他家事都不用做」。而擁有新時代醫療科學知識的爸媽,已經能理解「先動再學,效果加倍」的原理,利用機會勞動雙手,是好事情。當然啦,換做成年人,養成腳勤手勤習慣,對於預防老人癡呆來說,也十分有益

能勞動是福。你去觀察那些很愛做事、樂於爲他人付出的老人家,再去看看那些整天坐着,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等着人伺候的長輩,哪一個比較快樂?哪一個讓人覺得和藹慈悲好親近?很多時候,是前者!

科學家用老鼠做實驗,分兩批,一批給他們滾輪可以跑,一批讓他們沒事幹。結果發現滾輪組老鼠大腦裡增加了許多新生血管,這意味他們能得到更多氧氣跟營養。至於沒事幹那批,則是血管萎縮、認知功能下降,還悶悶不樂這樣。

老婆老公老闆叫你去倒垃圾、叫你去採購、叫你幹一些粗活,不用不爽,反而要開心,有機會活動運動勞動,你的血管會新生、生長因子活化,頭好壯壯不憂鬱,一動解千愁。

●爲增肌健腦家事療愈增添樂趣,可試試下面幾招。

1.換手做看看。

大部分人都有慣用手,偶爾換成另一手來操作困難、需要出力的部分。比方說換左手擦拭刷洗、用非慣用手扭開瓶蓋。平常習慣用左手提重物的人,改換右手提提看,藉此鍛鍊一下平常很少用到的肌肉

2.進階棒式訓練核心

不管是健身還是復健,核心肌羣的強化都相當必要。基礎棒式練到無聊了,你可以試試三點不動一點動,兩腳加一隻手撐地,一手拿抹布擦地板。酸了就換手。臀部夾緊、肚子收緊,效果更佳。

手肘腳尖撐地的「棒式」可有效訓練核心肌羣力量,可居家適度練習。(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廖珮妤攝)

3.省電省水改手洗。

十指常活動,刺激大腦皮質、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對於腦部疾患的預防,逐漸受到醫界重視。我推薦手洗衣服這一招,剛好現在缺水缺電能省則省。

此外,活動手指激活大腦,你彈琴、玩魔術方塊編織、提筆寫字、幫人按摩、摸狗也都很好,儘量各種方法輪流用,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刺激。

4.做料理加上擺盤。

生活要活出儀式感,擺盤可以練一下。一開始沒有頭緒,不妨多看看美食雜誌、食譜書籍教人做料理的影片。用慢慢享受的方式進食,身體在消化吸收與代謝上,都會進行的比較順利。視覺、聽覺(比如切菜聲音、水滾的聲音)、嗅覺味覺全開,一方面活化腦部、一方面也能防止自己不小心吃進過多熱量

5.深蹲洗碗,墊腳尖取物

我認識一些愛運動的人,連刷牙、等紅燈都可以拉筋。如果你夠高,那洗碗的時候順便練深蹲練大腿,未嘗不可。

至於墊腳尖取物、擦拭櫃子晾衣服,也都是很好。墊腳尖的時候小腿會出到力,我們的小腿就像是「第二顆心臟」,運動到這裡的肌肉,能幫助下半身血液打回心臟。

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健身房。在家做事同樣也能健肌健腦,能工作是福,能勞動,也是福。(本文作者洛桑加參醫師爲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Dr.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