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理念暗合孔孟? 學者:中美關係應降溫、異中求同

美國曆史學者包爾斯認爲,拜登(如圖)就職演說強調平等、人民福祉,其實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以及目前北京當局政策分歧不大。(美聯社)

拜登(Joe Biden)就任總統還不到1個月,被川普(Donald Trump)搞砸至谷底的中美關係,還很難看出動態。但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包爾斯(Martin Powers)指出,拜登就職演說與中國孔子孟子雙方應異中求同,美國對中國「降溫」(Lowering the temperature)雖不會消除競爭,但可以成爲深厚歷史淵源和有當代意義合作世界基礎

包爾斯曾是密西根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目前已退休,獲校方贈與名譽教授銜,曾出過3本有關中國社會正義議題,並獲美國的中國研究相關獎項,近年專攻中國政治理論對西方啓蒙運動影響方面研究。

他認爲拜登就職演說強調平等、人民福祉,和美國第3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極爲類似,而傑佛遜也深受《孟子》英文譯本影響。傑佛遜的總統圖書館就藏有《孟子》譯本和數十種中國古典法律和政策文件,他的重農傾向與許多政策在他同時代,除了中國(注:相當於清代乾隆嘉慶2朝)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實施。

文章開頭就指出,美中關係在川普任期最後幾個月急速惡化,而當一國領導人致力於營造另一國的負面形象時,該種形象會更持久,當雙方擴大對彼此威脅時,關係就會惡化。尤其中國政治、經濟實力已開始媲美美國,於是在逼近的競爭對手同理心和思考能力都會減弱,雙方會開始創造神話,將對方妖魔化到價值觀與自身完全不能相容的地步

包爾斯舉美國教科書例子,很多人從小就被教導西方民主原於希臘(注:事實上目前間接民主和普選,都與希臘直接民選、有限選舉不同),而中國一直處於專制之下,但前者已經被許多美國政治家和傑佛遜否定,第二個主張似乎也值得懷疑,但這種神話卻繼續加劇美中雙方分歧。

他指出,其實在美國國內兩黨關係亦如同與中國關係一樣惡化,因爲川普總是採取一種類似「我們對他們」的姿態,他基於種族的歧視在外交內政方面都很一致,因此美國仇外心裡也爲美中雙方合作應對全球挑戰構成障礙

拜登的2大重點平等、人民福祉也是傑佛遜在美國獨立宣言草稿序文中所寫的,任何政府可以合法存在的唯一目的,平等在9世紀白居易制定的政策文件《策林》中也可看到(注:《策林》並非政策文件,而是白居易爲了應試策論準備的模擬考題)。拜登稱應該互相尊重,和北京可以追溯到孔子的論理優於強迫別人服從自己的口號相符合

包爾斯認爲北京當局的政策清單同樣可以找到關注人民福祉、政策必須適應人民意願文字,雖然具體做法不同,「就政策目標而言,在東西方之間很難找到任何尖銳的、不可逾越的界限。」但川普顯然很刻意透過扭曲各種關於疫情的事實,煽動內部分裂和讓美中關係惡化。

當然拜登可能沒有用就職演說來緩和與中國關係的意思,甚至可能不清楚傑佛遜對中國政治值學興趣,但這並不是重點。包爾斯說:「(美國與中國)一個共同合作事業的基礎,不僅有深厚歷史淵源,也有當代意義。就拜登就職演說的回聲來說,停止叫囂(stop the shouting)與降溫都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