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學生幫日本爺爺圓夢 5本30年前臺灣郵冊回家了

北醫大護理學院國際見習學生日本集郵爺爺井勝夫後排左三)合影留念。(圖/臺北醫學大學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1個日本老人,5本臺灣郵冊,串起臺灣和日本兩地一段濃濃的情誼。臺北醫學大學,10名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補助的學生,7月初前往日本大阪醫科大學見習,途中遇到了一位近八旬的日本爺爺笠井勝夫,帶了他數十年前在臺灣蒐集的五本厚厚的集郵冊,希望學生可以幫他將這些郵票帶回臺灣落葉歸根,回到原來的故鄉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周桂如表示,每年暑假都會由老師帶領學生出國見習,今年也不例外,10名獲得教育部學海築夢補助的學生,分別就讀高齡健康管理學系、護理學系與長照碩士學位學程,7月初前往日本大阪醫科大學見習。

周桂如指出,抵達當天的歡迎會上,日本老師問學生喜不喜歡郵票?原來有位老先生知道有羣來自臺灣的學生,於是透過老師私下探詢,想請學生帶回他數十年前在臺灣蒐集的郵票,讓這些臺灣郵票落葉歸根,回到原來的故鄉。

▲北醫大護理學院10名國際見習生,與日本大阪高槻市社區的高齡者相見歡。(圖/臺北醫學大學提供)

這位老先生是年近八旬的笠井勝夫,三十幾年前漂洋過海來臺灣工作了好長一段時間。初次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國度,急於想融入在地生活,和他一起工作的陳先生建議不妨從蒐集郵票着手,因爲臺灣的郵票不僅優美典雅,每套郵票都有不同主題,且又有中英文說明,可說是瞭解當地歷史文化及自然最好的管道之一。

民國71年開始,笠井勝夫在陳先生引領下開始蒐集郵票,只要是中華郵政發行的郵票,他都一整套一整套地購買,再細心收藏在一本本的集郵冊裡,民國83年他離開臺灣飛回日本時,行囊裡多了5本集郵冊。這些年來,這些有着滿滿回憶的集郵冊就陪着他度過無數個晨昏寒暑,一起變老

然而,隨着年歲漸高,加上家裡再也沒有人可以託付這幾本滿載回憶的珍藏,笠井先生不忍這些郵票被湮沒在時間長流裡,甚至腐朽在泥土中,才決定讓他們回家,回到他曾待了多年的臺灣。

▲北醫大護理學院10名國際見習生,7月初前往日本大阪醫科大學見習。(圖/臺北醫學大學提供)

多次帶學生出國見習的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副教授劉芳表示,對其他人來說,這幾本集郵冊只不過是一些事不關己的雜物,但對笠井先生而言,則是承載了滿滿回憶及感情的依託,那是無價之寶。北醫學生能幫他將這些集郵冊帶回臺灣,不僅讓這些郵票得以重回故鄉,更圓了他人生最後一個夢。

今年8月底,笠井勝夫在寫給臺北醫學大學的一封信中就感性地說,雖然這批郵票已離他遠去,當年他來臺灣工作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和陳先生共事的那些陳年回憶,卻一直留在他心中,他已了無遺憾。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4年級學生吳紹慈是這次國際見習的成員之一,當笠井先生請他們將5本集郵冊帶回臺灣時,他們既驚喜又驚訝,急忙表示太貴重了,他們不能帶走,但笠井先生一再堅持,且說「這是臺灣的郵票,它們想回家了,希望你們能帶它們回家,回到它們原本地方…..」,終讓他們不忍再拒絕。

劉芳說,時下年輕人習慣透過email及LINE等電子平臺互通訊息,幾乎已不再寫信,也少有貼上郵票將信寄出去的經驗。這5本集郵冊承載了當年臺灣的文化及記憶,帶學生走一趟時光之旅,再見過往那些年的美好事物,這也是一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