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盡成灰——歷史學者透析臺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影響

(原標題不容青史盡成灰——歷史學者透析臺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影響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查文曄)70年前,一場發生在臺灣的“二·二八”事件震驚了全中國,至今仍深刻影響臺灣社會。其起因和真相到底如何?爲什麼說它絕非“臺獨起點”,而是臺灣同胞反對專制統治、要求民主自治的愛國主義運動?兩位研究臺灣歷史的學者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結合史料,剖析史實,還原真相,澄清不容歪曲的事件本質。

【事件起因:官民矛盾與階級衝突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褚靜濤表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後,當時的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建立行政長官公署,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政治上,當局不夠重視臺灣省籍人士的參政權利;經濟上推行統制經濟,給臺灣省籍羣體利益帶來很大損害。這些都嚴重挫傷了臺灣各界建設家鄉的積極性,令他們深感不滿,埋下了社會矛盾的隱患。

他指出,臺灣同胞被日本殖民者壓迫了五十年,希望在光復後得到發展機會,實現當家做主,這一訴求無法得到滿足,官民矛盾日漸加深。從社會形勢看,戰後臺幣貶值,通貨膨脹加劇,工廠開工不足,失業情況嚴重。同時,官僚機構行政效率低下,貪污腐敗現象普遍,更引發民衆強烈不滿。

“ 二·二八 事件前夕,臺灣的官民矛盾已到了爆炸的臨界點。2月27日,臺北偶發的緝私血案恰好充當了導火索,臺灣社會積蓄已久的矛盾於是劇烈爆發出來。”他介紹說,事件把臺灣各個階層和政治力量都捲了進來,遭到當局鎮壓,釀成臺灣以至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大悲劇。

褚靜濤認爲,“二·二八”事件是官民矛盾、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矛盾爆發的產物,是臺灣人民自發的愛國愛鄉運動,與當時大陸各界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鬥爭的內涵是一致的。“二·二八”事件的主要訴求是反對貪腐獨裁統治、要求臺灣地方自治,讓臺灣人民分享政治權力、經濟利益,這都是在一個國家體制內的合理訴求。

“當時的官民矛盾、階級衝突有特殊性,其後的 臺獨 勢力將階級衝突偷換成省籍衝突、族羣對立,將事件歪曲爲外省人對本省人的迫害、屠殺,並以此作爲鼓吹 臺獨 的重要工具,誤導臺灣民衆。”褚靜濤說,這是對歷史真相的惡意扭曲,是對受難先烈的褻瀆和誣衊。

【事件性質:絕非“臺獨”先聲】

臺盟歷史研究專家、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研究館員徐康收集研究了諸多“二·二八”事件爆發時的歷史文獻,她認爲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二·二八”並非“臺獨”性質。

她引述說,1947年3月6日,處於全省領導核心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發表《告全省同胞書》明確聲明:“我們的目標是在肅清貪官污吏、爭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要排斥外省同胞。”“我們同是黃帝的子孫,民族國家政治的好壞,每個國民都有責任。”由此可見,事件與“臺獨”毫無關係,“臺獨”勢力把事件歪曲爲“臺獨起點”,是毫無歷史根據的。

徐康說,雖有個別人在美國鼓動下,提出過“臺灣獨立”“國際託管”的口號,但這不是“二·二八”事件的主流,廣大臺灣同胞對此是十分鄙夷、反感的。當時,美國在臺機構介入“二·二八”事件,曾將“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宣傳部長王添燈列爲試探對象。被美方問及對臺灣“獨立”的意見時,王添燈當場表示:“我是中國臺灣省參議會的議員,你們對我談這樣的問題,未免太失禮!你們找錯了對象。”

事件發生後,臺籍中共黨員李偉光領導旅滬臺灣同鄉會,成立“二·二八”慘案聯合後援會,赴臺瞭解情況,並印發《臺灣大慘案報告書》。徐康說,1947年3月,李偉光接受採訪時明言:“臺民所爭取者,僅爲地方自治”,“並不是民族的離心運動,更不是臺民想脫離祖國。”李偉光還強調,即使身處國民黨專制腐敗統治之下,臺灣同胞對祖國的摯愛之情亦沒有絲毫減弱。

徐康說,事件初期,由於局面混亂、魚龍混雜,確實出現過毆打、殺害外省人的個別過激行動,但這不是主流。事件中,不少外省民衆和臺灣同胞在危難關頭互相救護,伸出援手,留下了諸多感人事例。“臺獨”勢力將“二·二八”事件渲染爲本省人與外省人矛盾激化產生的分裂運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謊言

徐康還指出,“二·二八”事件中臺灣人民的民主自治訴求,是基於肯定臺灣與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血脈聯繫的,而“臺獨”則是要割斷這一血脈聯繫,這是民主自治與“臺獨”的本質區別

【以史爲鑑:推動統一告慰先賢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在延安的新華廣播電臺發表聲援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的文告《臺灣自治運動》強調,“你們的鬥爭就是我們的鬥爭”,“中國共產黨人熱烈讚揚臺胞的英勇奮鬥”。徐康說,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支持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的態度,也是中共中央給在臺地下黨組織的重要指示。

1947年11月,參加“二·二八”事件的臺籍精英謝雪紅楊克煌蘇新等在香港發起成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繼續發揚臺灣人民反對國民黨專制腐敗統治、主張臺灣實行民主政治和地方自治的鬥爭精神。徐康指出,謝雪紅等臺盟前輩始終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堅決反對“臺灣託管論”“臺灣獨立論”等分裂祖國的謬論,堅信祖國必將統一。臺盟前輩愛國愛鄉的理想信念和奮鬥歷程,正是我們正確理解“二·二八”的歷史鏡鑑

“瞭解那個時代臺灣人民的訴求,讀懂那一代臺灣人的愛國愛鄉情懷,戳穿 臺獨 的謊言,是兩岸同胞對 二·二八 先賢的最好紀念。”她說。

褚靜濤說,70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對反映臺灣同胞愛國進步情懷的“二·二八”事件予以高度評價。反觀島內“臺獨”勢力惡意將“二·二八”事件歪曲爲族羣矛盾和兩岸仇恨的政治符號,一邊高喊“追尋真相”的虛僞口號,一邊肆意掩蓋、歪曲歷史真相,對歷史當事人反對“臺獨”的主張絕口不提,還將謝雪紅污名爲“臺獨之母”,以此愚弄臺灣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貽害甚巨。

“ 二·二八 事件真相不容湮滅,更不能容許 臺獨 勢力藉此操弄,煽動 仇中 拒統 ,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褚靜濤說,兩岸同胞應看清歷史真相和製造謊言者的卑劣,以血濃於水的民族親情,攜手維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闢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原標題:不容青史盡成灰——歷史學者透析臺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影響)